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发言稿

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发言讨论范文(精选5篇)

2021-12-06 16:15:18发言稿
讨论(tǎolùn),汉语词汇,指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引申指用于数学问题不确定条件的穷举演

讨论(tǎo lùn),汉语词汇,指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引申指用于数学问题不确定条件的穷举演绎,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发言讨论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发言讨论5篇

【篇一】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发言讨论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法论

作者: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30日 06版)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正确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改革全局,深入把握改革规律和特点,系统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路径和有效方法,形成了丰富、全面、系统的改革方法论,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

1.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

  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改革的力量源泉。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

  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评价主体。人是衡量改革发展的最终尺度,是评判改革成效的最终标准。改革方向对不对,改革措施准不准,改革成效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党在领导改革的全过程中,要将群众放在最高位置,“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主体。全面深化改革的各个阶段、全部过程,都必须体现人民立场。改革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根本目的则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推进改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改革发展的过程成为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

2.以问题为导向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改革的先声,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

  其一,问题无所不在。问题即矛盾,躲不过绕不开。不存在无矛盾的社会,不存在无问题的国家。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于从个性问题中寻找共性问题,善于从普遍性问题中抓住其特性,善于从杂乱的问题中把握要害问题,善于从问题的趋向中洞悉问题的转变。

  其二,问题倒逼改革。问题是改革的导向,改革源于问题,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历史不会终结,问题也不会终结,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社会发展没有止境,改革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这是历史发展的逻辑,也是改革推进的逻辑。

  其三,问题性质决定改革方法。改革方法是否管用,改革措施是否得当,取决于是否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比如说,中国的问题主要还是在经济领域,所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所以我们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些改革方法,都是源于对中国问题的精准把握。

3.增强改革定力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改革定力,深刻阐明了改革攻坚期的重要原则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一是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不走老路、不走邪路。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必须头脑十分清醒,这个方向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是一个大国,在涉及改革方向等大是大非问题面前,绝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二是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命运所系。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面对未来,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要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们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

4.加强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谋划改革的重要方法。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谓顶层设计,就是要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作出统筹设计”。顶层设计重点在于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总体原则,制定一揽子改革方案,明确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

  顶层设计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设计改革措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这就要求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胆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坚持蹄疾步稳谋划改革,战略上要敢于进取,战术上则要稳扎稳打。步子稳不是保守,只要经过了充分论证和评估,只要是符合实际、必须做的,该干的还是要大胆干。同时也要看到,胆子大不是蛮干,顶层设计必须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对于一些攻坚难度大的改革,不要幻想设计出一招制胜、立竿见影的顶层方案,需要久久为功、步步为营,持续探索、持续发力方能见效。

5.鼓励基层创新

  基层创新是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基层作为改革落地的关键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通过的改革方案落地生根,必须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越重,越要重视基层探索实践。要把鼓励基层改革创新、大胆探索作为抓改革落地的重要方法”。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更好造福群众。

  对标顶层设计。基层创新在“顶层设计”的指引下进行。基层改革的原则和目标必须对标顶层设计,否则就会碎片化;但具体实施要考虑到地域差异、文化差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宜搞一刀切。

  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过程,对改革规律的发现也是一个过程。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可能穷尽对改革的认识,改革的必然王国都会存在,改革的未知领域都会存在,都需要摸索着前进。改革风险越大,不可控因素越多,“摸着石头过河”越是不能掉以轻心。因此,从哲学的高度来看,“摸着石头过河”过去有用,今天有用,将来依然有用。

  尊重群众创造。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在民主集中的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我们越是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汲取经验智慧、完善政策主张,使改革的方案设计和政策举措更接地气、更符合群众期待,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6.注重整体协同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涉及面之广、变革之深、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在广度上,改革的涉及面大大拓展。我们“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改革的高度关联性决定了改革必须系统联动、整体配合、协同一致。重大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更需要全面考量、协同推进。不能畸轻畸重,也不能单兵突进,“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

  在深度上,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今天的改革由目标到结果都大大深入了,必须统筹谋划和协同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

  在难度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4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是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深层次改革,是触动利益和灵魂的高难度改革,是根治顽瘴痼疾和体制机制弊端的深层次变革,只有权衡各方,系统谋划,协同推进,才能避免出现较大震动。

7.要讲“两点论”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改革与法治、改革发展稳定等若干重大关系,要讲两点论,依照辩证法办事。

  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不是相互对立的,“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中央与地方。中央和地方都是改革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是推进改革的重要力量。全面深化改革,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地方要吃透中央精神,吃透中央制定的重点改革方案,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结合地方实际确定改革重点、路径、次序、方法,使地方改革精准对接中央要求。同时,中央也要吃透国情,吃透地方实际,出台的总体性改革方案接地气,能解渴,能落地,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情况下,释放给地方尽可能大的施展空间。

  改革与法治。改革和法治,要一体考虑,一体推进,不可偏废。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任何重大改革都必须于法有据,“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改革发展稳定。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三者应当保持合理张力,实现动态平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动态的,不能因为改革中潜藏着风险,就质疑改革;不能因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就否定发展;也不能因为稳定总是相对的,就无视稳定的极端重要性。

8.重在抓落实

  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全面深化改革,“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的最好阐释。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既当拥护改革、推进改革的改革促进派,又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改革实干家,共同做好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已经出来,能否确保改革方案落地落实,能否确保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不偏离、党中央明确的改革任务不落空,能否确保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关乎改革成败,关乎政道人心,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美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全党必须聚焦聚神聚力抓改革落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盯住抓、反复抓,直至抓出成效。

  抓落实要讲究章法,注重节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序推进改革,该中央统一部署的不要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要拖宕,该试点的不要仓促推开,该深入研究后再推进的不要急于求成,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掌握好节奏,对条件已经成熟、各方面要求强烈的改革,要下定决心加快推进;对各方面认识还不一致、但又必须突破的改革,要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尽可能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改革共识;对实践发展有要求、但操作上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可以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推开。改革任务越是纷繁复杂、千头万绪,越是要注重优先顺序、方法步骤。任何时候,改革不能自乱阵脚、失了方寸。

  (作者: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笔:陈曙光)

【篇二】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发言讨论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实质
作者:罗来军
来源:《前线》2017年第12期

        [摘要] 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推进的核心指向是制度建设,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体系的构建、实施与完善。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围绕着“制度”这一轴心,分解为“一个目标+四条途径”。这指明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路径和关键方向。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体系; 改革开放史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919(2017)12-0023-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1全面深化改革涵盖多个领域多个方面,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多个领域多个方面的内容可以统筹于构建、实施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体系这一主题之中。深刻、彻底、全面理解上述有关内容的内涵和实质,对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至关重要。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定位“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这一盛会开启了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以后党的历届代表大会,根据相应的一个时期或阶段的形势和任务,分别就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的改革作出决策和部署。

        根据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得出三条判断:一是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不管国内环境条件怎样变化,也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始终是我们党历届代表大会的重要内容,是一以贯之、毫不动摇的基本国策;二是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国内环境,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改革开放在不同时期或阶段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们党适时召开全会审议和部署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重大改革措施;三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由浅入深、由经济领域不断向政治领域、社会管理领域、文化领域、生态领域、党的建设领域、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等拓展,领域越来越宽、力度也越来越大。

【篇三】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发言讨论

论全面深化改革

陈少英

学前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 13级2班34号

2014年12月23日

【摘要】: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解决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因此,我们必须着力弄清楚三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改什么?怎样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弄清楚这三个问题,我们才能更加有条不紊地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关键词】:深化改革 战略 总目标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组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点,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的任务,到2020年使各方面制度成熟更加定型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着力弄清楚三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改什么?怎样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弄清楚这三个问题,我们才能更加有条不紊地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一、为什么要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一)、大势所趋

改革开放大势所趋,要求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改革开放的旗帜,绝不能有丝毫动摇。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不会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永无止境,一味的停顿和倒退就要承受落后就要挨打的苦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的步伐不容许停顿,更不容许倒退。为此,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处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固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定不移地把改革推向前进。

(二)、解决矛盾和问题

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因此,改革开放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等,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我们任重而道远,都时刻警醒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

(三)、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全面提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生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无疑要涉及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涉及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涉及到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涉及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的完善,涉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构建,涉及党的建设制度的改革。这些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完成。

二、全面深化改革改什么?

党的十八届三中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其核心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其主轴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其重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强国。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其基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其落脚点是建设美丽中国。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其目标是创建一个蓬勃生机的中国共产党。

五个领域改革加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五领域”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其改革具有多元一体和基础性、多层性、迁延性的特质。搞好这五个领域的改革,我国基础领域层次的问题才能得到综合性解决。

三、怎样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能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可见,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动摇,只有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才可以使我们的综合国力更强,科技实力更强,人民生活水平更高。

综上所述,全面深化改革大势所趋,我们必须时刻清楚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改什么,怎样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时刻牢记五个重要领域改革内容,必须时刻明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没有中国的明天!为了党更好的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为了更快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改革不断前进的稳健步伐,为了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为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不动摇。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

2.《邓小平文选》(M),1994年,人民出版社,第2卷

3.《江泽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篇四】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发言讨论

全面深化改革发言稿

【篇一:习近平讲话作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与新举措】

习近平讲话四个全面之全面深化改革

自动化13-7徐方泽 1312010723

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与新举措

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联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发展,联系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入领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与新举措。这对于我们坚定改革信心,增强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至关重要。

全面深化改革的广泛性深刻性前所未有,鲜明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史发展的新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的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场伟大斗争肩负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是确保用今后几年时间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改革的新谋划新举措,都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着眼于解决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谋划的一系列新目标、新部署、新举措,针对的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正因为抓住了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改革氛围越来越浓,改革共识越来 1

越强,改革举措越来越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

习总书记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活力,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这三个“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目标和紧迫任务,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既定,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在基本确定主要改革举措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深入论证改革举措可行性,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

如今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呈现错综复杂、多样多发的特点,改革也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在越来越深的水中前行,遇到的阻力必然越来越大。比如,在经济领域,不论从世界发展态势看还是从国内发展要求看,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而在战略转型中,我

们往往遇到了诸如压产能与保就业、调结构与稳增长等看似两难的课 2

题。有的地方干部习惯于上项目、大投入,对如何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三者间“弹好钢琴”却束手无策、无计可施。在社会领域,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利益主体与诉求的多元化带来了社会矛盾的复杂多变,对各级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方式提出了考验。如有的群众不仅要求解决切身利益诉求,而且关注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实现。加上随着新兴媒体崛起舆论环境日趋复杂,一旦处置不当、应对失策,普通个案极有可能演变为群体事件,小变大、大变“炸”。凡此种种,无不需要我们不断拿出新的谋划、新的举措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得到解决,并以更加定型的制度作保证。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就不会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

在深化改革中研究新谋划、制定新举措,我们同样要权衡考量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寻找推进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加强对利弊得失的研判把握。在形势大好的时候,要多看到不利因素,把坏的方面估计充分;在形势严峻的时候,多看到有利的因素,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努力推动利害双方的相互转变,扩大优势、推进深化,从而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

3

4

【篇二:学习习总书记深化改革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习总书记深化改革讲话心得体会

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总结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深刻把握国内国际发展大势,精辟阐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么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重要性,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系统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和重点任务,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科学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同志用新的伟大革命、关键抉择、伟大觉醒、伟大创造、关键一招、活力之源、重要法宝、必由之路、最鲜明的特色、最鲜明的品格这一系列词语,深刻系统阐述了改革开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只有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激发党和国家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永葆青春,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指导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到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科学发展,再到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表明我们党的改革理论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更加成熟。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的改革开放理论,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要深入领会、全面把握,自觉把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

【篇三:市委书记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12月26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王 良

刚才,我们传达学习了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第七次会议和全面深化改革培训班精神,市发改委、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工办、市编办、市质监局、市经信委、市供销社、市卫生局等单位就承担的重点改革任务作了汇报。会上,审议了《2015年全市重点推进的30项改革任务》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分工方案、财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这些文件会前已经征求了意见,希望各有关部门根据会上大家讨论的情况,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批并印发实施。

前不久,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第四次会议,专题研究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就有关改革工作进行了汇报,谈了今后的工作打算,会议开得很成功。今天,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议,就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省委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高度重视,各项工作抓得非常紧,每一次领导小组会议的召开都形成了丰硕成果,都是一次思想再统一、再动员、再部署的过程。今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对山东工作提出了“四个加大”的要求,首要一条就

是加大改革力度;同时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都与改革有直接关系,所以深化改革是中央对做好山东工作的明确要求。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姜异康书记提出要牢牢把握“一个定位,三个提升”,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意味着我们各项工作都要走在前列,改革工作更要走在前列,这就要求省内各地市都要加强对改革工作的引导和把握,努力使改革工作符合中央部署要求、跟上全省节奏步伐。

从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情况看,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绩有目共睹。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高度重视,工作积极主动。各级各部门单位都及时传达学习贯彻上级改革精神,结合实际和本职工作,积极创新实践,推动工作开展。二是用心思考,坚持问题导向。从工作中不足、不强、不高、不优的角度出发,认真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破解发展面临的突出制约。三是注重结合,转作风重实效。坚持把改革工作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结合在一起,真正体现了作风转变和注重实效。四是加强督查,狠抓推进落实。建立完善了工作推进的调度督导、考核奖惩等机制,以长效机制建设推动各项改革工作开展。五是交流学习,积极创新举措。各级各部门单位都注重加强交流学习,注重上下联动接地气,像标准经济引领、农业农村改革,殿玲书记、玉惠部长都组织到外地学、走出去看,取得很好效果。

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市改革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存在工作进展不平衡的问题。对改革工作,有些同志敲开了“核桃”见真仁,有些同志却还停留在一般认识上,甚至还拿着“核桃” 在转悠,看似忙忙活活,实际上成效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观念问题:一是“怕”,认为“小市难有大作为”,存在畏难情绪;二是“躲”,认为改革是自讨苦吃,存在消极怠工现象;三是“推”,在推进改革上对上应付、工作被动,责任不理清、工作不落实、效果不明显,改革质量不高、进展不快。改革确实不容易,因为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好改的都改了,改不下去或不好改的,或是触及利益,或是触及矛盾,或是触及热点难点问题。所以,改革确实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从中央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单位领导小组组长,亲力亲为,担当责任,足见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所以,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改革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借此机会,就做好下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我再强调几点:

一、要深化学习,用心把握。各级要高度重视对中央和

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要求的学习、研究和把握。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相继作出了一连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紧接着在全党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随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全面深化

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是“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改革工作的高度重视。当前,我们在对改革工作的把握上必须认清几个问题:一要明确“为什么改”。改革进入新常态,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由行政思维向市场思维转变,二是由传统方式向依法行政转变,三是由单纯追求gdp增长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创新驱动转变,四是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五是由封闭型体制向开放型体制转变,六是由单纯的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这对改革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像过去通过改革积累了财富、积累了经验、积累了成绩,但也积累了矛盾、积累了问题;过去推进改革以效率为主、兼顾公平,现在则是公平为要、依法办事,对此我们都要用心领会。二要明确“改什么”。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缺什么补什么,什么不足改什么。经济社会发展各行各业情况不一样,各个方面的问题都要很好地梳理,明确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三要明确“怎么改”。要统筹好近期、远期的规划实施,按照上级顶层设计,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统筹把握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接受程度。四要明确“怎么改好”。既要有科学态度,也要有务实的精神,更要有扎实的作风,这些都需要各级各部门在改革实践中很好地学习把握。

今年以来,中央已经召开了7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

组会议,调度改革进展情况,研究部署改革工作,对改革工作久久为功、一抓到底,虽是功成不必在我,但是钉钉

子精神必须体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对经济新常态的内涵进行了科学论述和系统阐发,从9个方面系统论述了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出“四个转向”的阶段性特征,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提出明年要“狠抓改革攻坚”。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姜异康书记提出了“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要求,即“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提升发展标杆、提升工作标准、提升精神境界”;郭树清省长从加快简政放权、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企业改革、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健全完善市场体系、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等8个方面,对我省明年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各级各部门要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抓好改革措施落地,确保各项改革顺利推进。要坚决抛弃“小市难有大作为”、“改革自讨苦吃”、“改革被动应付”等错误认识,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增强推进改革的主动性、自觉性。要切实提高改革方案质量,按照“深、准、稳”的要求,方案要考虑得深,任务要抓得准,关系要处理得稳,确保改革方案落实得好、实现得了,使改革有一个好评价。

二、要狠抓落实,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随着改革方案的不断出台,抓落实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把抓改革举措落地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强化主要部门和一把手

【篇五】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发言讨论

新时代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迈出新步伐,不断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历史已经表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保障改革发展成就,才能保障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体制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激发起全社会创造活力,推动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

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首要的是解放思想。在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新时代,我们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抓住重要历史机遇期,持续解放思想,持续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依据。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上,我们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制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然之果,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深度融合,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深入演进,进而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里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体现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精神。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新时代新思想,新时代新方略,新时代新期盼。“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改革实践,深化改革实践,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实现新目标而不懈奋斗。

推荐访问:深化改革 发言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