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数字化技术在洛阳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2022-01-26 17:57:25公文范文
张静怡摘要:洛阳民俗博物馆作为河南省最大的民俗类专题博物馆,近年来把握文博行业的市场发展脉搏,积极开

张静怡

摘 要:洛阳民俗博物馆作为河南省最大的民俗类专题博物馆,近年来把握文博行业的市场发展脉搏,积极开展数字化建设,以实现对馆内非物资文化遗产更好的保护与展示,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与影响广泛的社会效果。在此,文章对洛阳民俗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以及在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以期为我国文博行业的数字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示范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洛阳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

0 引言

洛阳民俗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也是河南省最大的民俗类专题博物馆。该馆依托古建筑而建,基本陈列包括信俗、婚俗、寿俗、民间艺术、刺绣五大民间习俗内容,馆内现有各类藏品3000余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1250件,以竹木类、钱币类、骨类、书画类、金银器类、刺绣类为主,都普遍带有浓郁的河洛民俗文化的地方特色。近年来,洛阳民俗博物馆开启了数字化建设,尽管起步较晚,但通过不断整合近年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前沿成果,并在洛阳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现已基本完成了数字化改造,一跃成为国内博物馆中数字化建设的先行者,实现了对馆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保护、宣传与利用。

1 洛阳民俗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与改造的基本内容

1.1 基础数据与系统服务建设

基础数据,是指每个行业信息化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元数据的集合。具体到博物馆,就是藏品视频、藏品图片、行政档案等。信息化、数字化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将各种实体虚拟化的过程,在虚拟化的过程中,摒弃实体的各种缺点,如不便保管、难以归档、不易索引等,将其转化为无质量、无实体和可以瞬间检索到的数据文件。这个过程生成的数据文件,就是博物馆的基础数据。而完成这个过程的系统,就是数字化的基础服务。近年来,民俗博物馆在数字化建设中,应用的藏品档案系统、藏品管理系统(包括藏品编目管理、藏品保存管理、藏品征集研究管理、多媒体资源管理、专业辅助及系统功能)、办公综合管理系统(包括公文管理、会议管理、车辆管理、后勤保障、展览管理、公共信息管理、个人办公管理)等,都属于数据系统的基础服务。

1.2 线上内容提供,线下展览辅助

在数据、系统服务完备的情况下,数字化才能触及博物馆的核心:文物保护与展览。在全球化、网络时代的冲击下,博物馆只有充分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线上提供内容引导,线下辅助参观体验,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的资源为观众服务。而这两方面目前的前沿,就是数字化保护和虚拟展示。

借助于科技的力量,民俗博物馆用数字化的方式在网络上虚拟出―个空间无限、不会闭馆的博物馆,将大多数的藏品都安放在其中。这样既解决了空间的限制问题,消除了地域的隔阂,也实现了藏品更好的保护收藏,让全国、全世界的观众都可以在任何时候、任意地点观看到博物馆的藏品展览。

此外,实物展示虽然有其唯一性和历史价值,但是在没有专业解读的情况下,绝大部分观众无法完整理解文物藏品的精髓。虚拟展示综合运用图像、文字、声音等解说手段,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感官刺激和大量的信息补充,有利于观众充分地理解藏品,充分弥补了实物展示的不足。

2 数字化技术在洛阳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具体应用

2.1 利用藏品管理系统,实现文物藏品更好的保护与管理

文物藏品既是一种物质形态,也是一种信息形态。民俗博物馆对文物藏品的数字化保护与应用,基本遵循了一条路径,即从藏品出发,落实于藏品的信息层面,本质上就是对文物信息的研究与发掘。根据实际需求,博物馆针对性地采用了数字化的“藏品管理系统”。

洛阳民俗博物馆目前应用的藏品管理系统,具体分为藏品编目管理、藏品保存管理、多媒体资源管理等。该系统收集并管理着博物馆最重要的资源和信息,通過对藏品的数字化建档及规范日常工作流程等方式,进一步增强对文物藏品的管理与保护。同时,民俗博物馆也希望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授权机制,为文物藏品的修复、展览、研究等工作提供便利的资源与条件。

近年来,随着民俗博物馆藏品逐年增加,科学化的管理对藏品的保护至关重要,数字化的管理系统将为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有效地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顺利完成藏品管理工作的效率。该系统使办公人员在网络上完成绝大部分文物藏品的入库、出库、收藏、备份等工作,以计算机网络通信取代磁介质和纸介质的传送,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一方面,藏品管理系统能确保博物馆领导能够方便、及时地获得各种信息和统计数据,立即知晓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另一方面,办公自动化系统并非一个独立的系统,它还能与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密切联系,构成民俗博物馆所有办公人员的统一集成化的工作环境。

2.2 建设官方网站,实现文物藏品更好的保护与宣传

作为唯一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更新信息的新媒体平台,互联网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传播范围的全球性、信息全天候保留、信息数据庞大性、互动沟通全动态、成本最经济、全面开放性等。

博物馆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公共文化机构,建立起自身的门户网站,可以打造一张向外部世界展示个性风采的名片,让更多的专家或观众了解自身的特色服务,能够积累博物馆的公众知名度,提升博物馆品牌。此外,博物馆借助于官方网站,也可以不断为用户提供网上的在线咨询、技术支持等服务,达到了提升机构服务品质的目的。此外,民俗博物馆在官方网站优化过程中,还特别强调信息可供有不同需求的用户24小时查询,而且以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沟通,摆脱了传统业务活动中的诸多不便。

目前,洛阳民俗博物馆优化完成的新版官方网站(http://www.lymsmuseum.cn/),是博物馆实现对文物藏品更好的保护与宣传的重要平台,除具备传统网站信息量丰富的特点之外,最具特色之处在于呈现了馆内数字化建设的大部分成果。在网站首页,共设置了“资讯”“导览”“馆藏”“展览”“社交”“文创”“学术”七大板块(图1)。

其中,资讯板块主要为博物馆的最新公告与新闻,如展览调整公告、活动公告、最新展览活动方案等;导览板块主要为参考预约、展厅分布情况介绍、交通线路告知、在线讲解服务,使观众在线就能身临其境进行博物馆游览体验,感受博物馆风貌和众多藏品的民俗魅力;馆藏板块则主要为“馆藏撷英”和“文物品鉴”两部分内容,对馆内优质文物藏品向广大观众进行展示与介绍。

总而言之,洛阳民俗博物馆通过对官方网站的不断建设与优化,使之成了对馆内文物藏品更好的保护与宣传的重要平台。而且这种将馆内文物收藏、文化展览与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图2),也赋予了各种文物藏品新的时代生命力,让之不再被束之高阁。

2.3 二维码随身导览系统的应用,确保了文物藏品展览的安全

当今社会信息交流日益频繁,博物馆中展品数量繁多,对于参观者而言,要对每一件展品进行面面俱到的了解,却成为难事。此外,由于入馆参观的人群繁多,文物藏品展览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为此,洛阳民俗博物馆在数字化建设进程中,善于挖掘时下最新的二维码技术的应用趋势,构建了基于二维码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大型博物馆展览的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结构化设计,内容丰富、脉络清晰、方便快捷,可根据需要实现应用模式的自由扩展,改变了传统人工繁重的导览工作,开创了展览全程无纸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同时,二维码随身导览系统的应用,也有助于明确与迅速分辨参观人群信息,当出现安全事故和展览事故时,能迅速查找到观众的个人信息,从而保证了文物藏品展览的安全。

例如,在洛阳民俗博物馆历年开展的“新春生肖文物展览活动”中,海报、官方网站和户外广告中都嵌入了二维码。针对展览活动中的重点文物藏品,博物馆也制作了对应的二维码,将藏品的具体信息、作品介绍等存入此系统当中,令每一位观众都拥有自己的贴身导览员。用户通过使用二维码解析器扫描展品二维码,实现随时随地掌握文物藏品的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相关资料的功能,真正实现了将展览资料随身携带。一方面,用户通过手机获取和识别二维码以及移动终端的虚拟展厅了解展览信息;另一方面,博物馆通过利用二维码和移动终端增强了用户体验,也强化了展览的安全保护。

2.4 触控多媒体展示系统的应用,方便了文物藏品的保护与宣传

近年来,伴随市场对触摸屏产品需求的爆炸式增长,未来人类或将实现全面触控。洛阳民俗博物馆着眼于数字技术发展前沿,构建了基于触摸屏技术的展览指引配套服务方案,在馆内展览中推广以互动触摸屏代替液晶电视,引领国内博物馆数字化发展的最新潮流。

触控多媒体展示系统是基于TCP/IP网络协议,用于数字化媒体内容发布与播出的专业系统。系统采用C/S架构,可将馆内文物藏品的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各类多媒体信息进行组合,通过专用触控终端进行多媒体信息的整体呈现,有助于提升博物馆展览活动的质量和现场互动效果。此外,该系统还面向馆内工作人员提供了操作简单的后台管理系统,方便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与更新工作。

例如,在洛阳民俗博物馆“牛年新春生肖文物展览活动”中,博物馆于展厅中央精心设置了多部多媒体触摸展示屏,将多种珍贵的生肖民俗文物,按照1∶1的比例置于展示屏中,同时植入众多有关民俗文化的历史背景、制作技法及学术性的研究成果,对文物藏品进行了深层的解读和导览。观众可以在任意滑动屏幕欣赏民俗文物的同时,了解文物的相关知识信息,实现为往来参观者担当“解说员”的功能。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博物馆的文物展示有了良好的互动性体验,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展览的公众参与性和趣味性,也实现了对博物馆中各類文物藏品更好的保护与宣传。

2.5 借助馆内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了文物藏品保护的效率与效果

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馆内文化藏品保护的数字化管理。近年来,洛阳民俗博物馆积极构建了馆内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文物藏品保护的高效。该系统在具体应用时,一方面将馆内各个部门员工业务联系起来,解决了员工孤岛问题。同时,系统能将工作数据数字化留存,便于数据分析与总结,从而优化现有的工作效率,增加协同办公能力。另一方面,洛阳民俗博物馆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支持异地访问,并解决了移动端、PC端的兼容性问题,员工可在PC电脑和手机上访问登录,均能够正常工作,有效解决了远程办公和异地办公问题。

3 结论

近年来,洛阳民俗博物馆开启的数字化建设,是一次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新挑战。传统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需要战略和系统规划,需要注意数字资源的可持续性,并尽快构建起数字管理平台、藏品管理系统等,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对馆内文物藏品的更好保护的同时,也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及时的个性化服务。尽管民俗博物馆在数字化建设上起步较晚,但通过不断整合近年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前沿成果,并在洛阳市政府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环境中,现已基本完成了数字化改造,一跃成为国内博物馆中数字化建设的先行者,实现了对馆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保护、宣传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北京数字科普协会.数字博物馆发展新趋势[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

[2]梁庆鹏.数字化时代下的博物馆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3]岳顶聪.博物馆数字化展示的交互体验研究[D].广州:深圳大学,2018.

[4]钟意.关于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科学与信息化,2021(10):8.

[5]孙云净.博物馆数字化科技时代下的文物保护[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5):82-83.

猜你喜欢数字化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策略研究考试周刊(2017年96期)2018-02-03建筑设计中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探微大陆桥视野·下(2017年9期)2017-09-17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问题的思考科技与创新(2016年24期)2017-03-30数字化技术在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中国科技纵横(2016年21期)2017-02-13淮北地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与运作研究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11期)2017-01-0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散文百家·下旬刊(2016年9期)2016-11-23新媒体环境下嫩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研究戏剧之家(2016年18期)2016-10-27融媒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国市场(2016年34期)2016-10-15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与优化策略人民论坛(2016年11期)2016-05-17课堂因“你”而闪亮课程教育研究·中(2016年2期)2016-03-24

推荐访问:洛阳 数字化 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