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教育整顿

艺术教育在幼儿科技教育活动中的渗透

2021-10-22 12:45:11教育整顿
章若敏科学与艺术都源于自然,同样是人类认识和探求自然真善美的一种手段。在幼儿教育中,人们已经意识到了

章若敏

科学与艺术都源于自然,同样是人类认识和探求自然真善美的一种手段。在幼儿教育中,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艺术教育与科技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如何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让二者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学作用,是目前众多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幼儿科技教育

幼儿科技教育包含了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关于二者的概念,教育界一直都有众多不同的说法。而笔者认为幼儿科技教育更倾向于是科学类的启蒙教育。人在幼儿时期就开始主动探索周围的事物,他们会通过触碰、观察、感知等手段来寻求问题的答案,以此完善自己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幼儿技术教育是将幼儿可以接受的、富有技巧性和方法性的内容让幼儿在不断尝试、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感知物质的特性。幼儿通过灵活应用这些知识与技巧,促进自身更为全面的发展。幼儿阶段的科技教育是通过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以及材料支持,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科学情感与态度、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技能。

(二)幼儿艺术教育

幼儿艺术教育是指根据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艺术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幼儿参与艺术创作,并以此培养他们基础的艺术审美以及创造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与个性发展的教育。

(三)科、艺教育结合

科、艺教育结合并不是指单纯地将科技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叠加,而是将二者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进行有机整合,并使它们之间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相辅相成关系,让两个领域可以实现充分渗透,发挥出最大的教育功能。

二、艺术教育在幼儿科技教育活动中的渗透方式

艺术与科技作为幼儿群體创造性把握、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将艺术教育渗透幼儿的日常科技教育活动中。将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笔者通过探究、总结,认为艺术教育应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渗透。

(一)相互渗透式

所谓的相互渗透式,主要是指在艺术活动中融入科学教育的内容,或在科技活动中融入艺术教育的内容。这种两个学科相互渗透式的幼儿教育模式符合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情况,从宏观角度分析,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例如,在“染纸花”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油面纸、卡纸、餐巾纸三种性质的纸,让幼儿自主操作,在三张纸上进行染色,进而发现这三张纸的染色效果截然不同,油面纸染不上颜色;卡纸染色效果慢;餐巾纸染色最快,做出来的纸花最漂亮。为什么都是纸,染色效果会有这么大的区别?于是,幼儿展开相应的讨论并通过摸、揉、观察,最后得出结论:餐巾纸最柔软、最容易吸水,所以容易染色;油面纸上有一层薄膜,摸上去滑滑的,不易染色。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掌握了纸的特性,了解到不同纸张的不同功能。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园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堂富有特色的科学活动课。它可以促使幼儿的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进行连接与互动,以此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主题网络式

主题网络式的学科渗透更适用于综合性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它以幼儿感兴趣的主题为基点,对该主题所涉及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进行铺设。主题网络中的活动可能是与特定的学科有关联,但是其中也有很多活动与多个学科有关联,整体上呈现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在主题网络式的融合模式中艺术与科技并不孤立,这不仅仅是幼儿园主题网络中的一部分,还与其他领域、其他活动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对于幼儿来说,主题网络式的融合更为充分,更加符合幼儿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主题网络式的融合并不是从学科的关系出发,而是从幼儿的兴趣与需求的角度考虑,以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为目的。例如,在“车”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展开了有关车的构造、各种车的不同功能、车轮花纹的秘密等内容的活动,通过多途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对车的兴趣,让他们自制玩具小车,进行“小车跑得快”“车轮压花”等科技小实验。

三、艺术教育在科技教育活动中的渗透对策

(一)以“美”为出发点,激发幼儿寻找美和发现美的兴趣

当幼儿掌握了基础的科技能力后,则可以通过科学技术与手段来提升自身的艺术表现能力,将“美”作为科艺活动的连接点,在科学活动中发现生活之美、体验艺术之美。例如,在开展“水滴的秘密”科技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播放水滴掉落在不同材质上产生的形态变化,为幼儿呈现水滴落地绽放时的艺术美,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欣赏水滴的美,然后让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水滴绘画创作。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在秋季”的科技活动中,带领幼儿去户外捡拾秋叶,让幼儿欣赏落叶上的美丽纹路,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通过观察,幼儿会发现不同的落叶有着不同的纹路走向,而这些纹路将叶子错落有致地分割着,是天然的美术作品,以此培养幼儿发现美的能力。

(二)以材料为支撑点,鼓励幼儿探索美和创造美

无论是实施艺术教育还是开展科技活动,都离不开相应的材料支持,材料在幼儿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学、合理地选择活动材料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还可以在科技活动中有效进行艺术渗透。

例如,在科技活动“巧用七巧板”中,教师可以让幼儿用剪刀、纸板动手制作七巧板,七巧板的线条简单明了,动手制作难度也不大,可以有效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七巧板的形态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它们重新组合成自己喜欢的图案,如鲜花、小动物等,在此过程中有些幼儿将七巧板组合成了轮船,有些幼儿组合成了飞机。针对幼儿创作出的优秀作品,教师可以让幼儿谈谈自己的创作灵感,也可以请其他小朋友对作品进行点评,相互欣赏、鼓励,这样可以在提升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让他们明白何为艺术之美,让他们能够发现生活中充满美感的事物。

(三)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幼儿的科技艺术思维

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类似于在玩“抛球游戏”,换言之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教师不一定要给予幼儿准确的答案,而是应该接住问题后,进一步抛出新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思考,通过以“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引导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有幼儿提问:“为什么小船不会沉入海底呢?”此时教师不应该直接回答幼儿,而是应引导幼儿去观察、思考:“小船不会沉底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样的小船不会沉底?”以此开展“小船不沉底”的主题活动,让幼儿绘制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船,并带领幼儿开展实践活动,有些幼儿用纸板制作出了小船后,还会在小船上绘制很多图案或花纹,或者制作小旗插在船头。这种富有艺术表现形式的科学活动,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的审美观念,促使幼儿逐渐形成科技艺术思维。

此外,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的科技艺术思维,目前很多幼儿园都会开设“木工小屋”活动区域,幼儿可以在这里尽情使用工具搭建自己想要的物体。比如有些幼儿会搭建小房子、小汽车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必须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作品”稳固不倒,或者从什么角度去搭建积木等问题。在不断搭建、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提高幼儿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以幼儿需求为前提,丰富活动形式

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对活动形式的需求也各有不同,因此,为了满足幼儿不同的探索需求,教师应扩展活动区域的场地,并调整活动区域的布置,投放与主题活动相关的操作材料,让更多的幼儿可以同时参与活动,并在科学探索、艺术表现之间进行交互。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结合主题创设科艺活动的专用活动室,丰富活动形式,让幼儿可以拥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利用丰富的材料进行探索。教师要打造浸入式的活动情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科艺结合活动中的探究与表现,是促成幼儿多元化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认知能力,强化幼儿的审美体验,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幼儿园)

猜你喜欢 科学科技艺术 笔中“黑科技”学苑创造·B版(2021年2期)2021-03-15走进科学阅读(快乐英语高年级)(2020年10期)2020-01-08点击科学中国科技教育(2019年11期)2019-09-26点击科学中国科技教育(2019年10期)2019-09-26纸的艺术读者·校园版(2018年13期)2018-06-19科技在线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7年4期)2017-06-30因艺术而生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艺术之手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科技在线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5年10期)2016-01-20科学拔牙小雪花·成长指南(2015年3期)2015-05-04

推荐访问:教育 渗透 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