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教育整顿

“问题学生”教育浅探

2022-08-16 18:28:02教育整顿
尹逊玉[摘  要]“问题学生”在学校里通常是不被认可的群体。然而,每个学生内心都希望自己成为别人口中

尹逊玉

[摘   要]“问题学生”在学校里通常是不被认可的群体。然而,每个学生内心都希望自己成为别人口中的优秀的孩子。很多因素导致学生问题的形成,其问题的形成通常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教师需要有更多的耐心,要抱着积极的心态引导和帮助他们,从查明他们问题的根源入手,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在给予他们帮助时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感受,尊重、信任、关爱他们,积极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

[关键词]“问题学生”;教育;尊重;信任;关爱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09-0094-03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家长和教师的广泛关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背景,其中有一些因素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一些因素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表面阳光的学生心里或许藏着难以启齿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就会渐渐地反映在学生的行为上。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面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要抱有积极的心态,耐心引导帮助学生。

一、查明学生问题的根源

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为后面的教育工作打好基础。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可能是另一个较隐蔽的问题导致的,或许是家庭因素,或许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伤害等。教师要追根溯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而单纯处理表面问题往往效果不好,甚至会导致学生的问题更加严重。例如孙强(化名)刚入学时沉默寡言,他在开学自我介绍中提到自己不善于与人交往。教师经过后来的观察,发现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还有与同学打架、违反校规校纪和班级规定等问题,因此视其为叛逆期学生,按照对待叛逆期学生的方式处理他的问题,但是发现效果不佳。于是,教师找到他了解情况,在谈心时发现这个学生在心理上并不是叛逆,而是严重的自卑。

查明学生问题根源的方式很多,通过与学生促膝长谈,可以了解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教师要善于根据表面现象分析学生心理状态。例如,一个学生在短短的几天内制造了三起打架事件,具有主动攻击性。当学生第一次出现打架问题时,教师当作单纯的打架事件来处理:了解学生打架的动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当学生说出“我不打他他会打我”的时候,教师没有立刻警觉学生是否在心理上出现了问题。第二次打架后,学生又说自己害怕被对方打,这时候教师开始有所警觉。在该生第三次打架后,教师没有直接批评教育他,而是专门询问他打架的原因,研究他打架背后的心理。随着对该生了解的深入,教师发现该生有强烈的被害恐惧心理,随即建议他的父母带他到医院进行心理诊断,后续进行心理疏导。

除与学生促膝长谈之外,教师还要与家长进行经常性的沟通,同时通过其他学生的反馈,对“问题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

二、给予学生尊重

教师应尊重学生,使学生的人格尊严得到保护。被尊重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在与人交往中做到尊重他人是一个人素质的表现。教师容易偏爱学习好的学生,反感或者忽略学习差、纪律不好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极为重要。在一个得不到足够尊重的环境中,学生会产生叛逆心理,长此以往,学生内心会更加自卑,想得到尊重却不知道如何去做。多次失败之后,学生便会破罐子破摔,沦为大家眼中的“问题学生”。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若对“问题学生”说话的态度与对其他学生的一样,学生就可以感受到教师的态度是友好的。当学生改正自己的问题时,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学生便会明白:教师不喜欢的是不良行为,而不是自己。因此,教师要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若教师在学习好的学生请教简单的问题时态度温和,面带笑容地解答,而当学习差的学生鼓足勇气去问简单的问题时,教师却用不耐烦或训斥的口吻解答,或者当品学兼优的学生出现纪律问题时教师不做处理或者简单处理,当“问题学生”出现同类问题的时候教师就大肆批评,这样就是没有做到公平对待学生。教师需要让学生感受到被平等对待。学生与成年人一样,不被尊重时会感到恼怒或者自卑。学生的自我意识早已经形成,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我意识。学生只有认同教师,才会放下心里的芥蒂,接受教师的教育。学生的独立自主是自我意识的体现。学生往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检验自我意识的正确性。当发现学生自我意识有误时,教师需要及时教育纠正。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师要特别注意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避免使用侮辱性的语言、不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生在语言或者态度上不尊重自己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源于学生心中对教师的反感。学生对教师的不满往往是源于教师不尊重的语言或者非语言类的不尊重自己的表现,如不尊重的语气、表情等。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语言上尊重学生,还要在语气、表情等非语言类的反应上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教师就事论事,与学生平等对话,才能有效地教育学生。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一视同仁,从而接纳教师的指导。

三、给予学生信任

信任能推动“问题学生”不断进步。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每个学生也都有自己的弱点。当学生有意识地提升自我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与帮助;若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弱点,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讨论的方式让其意识到自己的弱点。相互讨论的方式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更好,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例如,有一位教师的班上有几名学生在学习上有些困难,学习方法欠佳,学习努力却没有进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时间分配不当,完成作业有困难,与人交往有困难,性格孤僻。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教师逐渐了解了这几名学生的问题所在:有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学习的技巧,因此死记硬背;有的学生从小没有养成学习时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因此上课开小差;有的学生规划能力弱,因此学习盲目无计划……教师与他们单独交谈,先了解他们的成长背景,结合成长背景多次开导他们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是有信心的。当教师信任学生时,学生会更加自信,会更容易发挥自身优势。在适度自信中长大的学生才更健康。教师首先让这几名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接着持续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在教师持续的指导与鼓励下,这几名学生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同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信任和期待。当学生出现错误时,班主任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同时避免严厉的批评,要将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成长过程中的人,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会进步。

四、给予学生关爱

关爱学生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师爱是非常伟大的,因为一个母亲通常只爱自己的一个或者几个孩子,而一名教师需要爱一个班级的几十名学生。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时,就会减少对教师的抵触,从而更愿意服从教师的管理。爱可以暖化学生的心灵。例如,张亮(化名)成绩优异,头脑灵活,但思想不成熟,表现出典型的青春期叛逆。他刚入学时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经常违反纪律。教师多次找他谈话,从谈话中发现他是一名很真实的学生,喜欢说真话,不喜欢偷奸耍滑,所以教师真诚地与他沟通。张亮在QQ上认识了一个女孩子,他们聊得很投机,教师知道后没有责备他,而是关心他并与他深入沟通,引导他妥善处理与异性的关系,告诉他对对方有好感时该如何处理。这样,教师抓住他的性格特点,跟他成了能沟通的朋友。一位老校长曾说过,与学生对话要把话往学生心里送。从一开始教师说话送不到张亮心里,到后来送进了他的心里,张亮逐渐变得成熟、懂事,不再违反纪律,开始专心学习了,最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本科院校。

教师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学生的感受,便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教师不应放任学生或一味地关心学生,应像严父慈母一样,既要对学生严格教育,又要对学生生活和学习予以关心。“严师出高徒”也是师爱的一种体现。教师应对学生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在做人的基本准则上严格要求,且严中带爱。爱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越是大家眼中的“问题学生”,越缺少爱。他们或许从小就被定义为差生,感受到的教师态度大多为排斥自己,因此他们试图把自己包裹起来,甚至让自己身上“长满刺”,任何一个靠近他们的人他们都想攻击。只有教师的爱能让他们去掉身上的“刺”,去掉包裹在身上的厚厚的“壳”。

五、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

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学生”的优点能让他们摆脱自卑、建立自信。学生的优点会在不同场合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教师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及时捕捉到学生身上的优点,甚至是优点的一个影子。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得到肯定,学生就会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优点。但是,教师对学生的表扬要适度,避免学生产生骄傲的心理。例如,一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沉默寡言,无法融入同学中,经常违反纪律。教师针对他上课睡觉的问题多次跟他探讨,但收效甚微。教师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他喜欢看课外书,但都是一些没有什么“营养”的小说。于是教师鼓励他看有“营养”的好书,并推荐给他具体书目,同时鼓励班上每个学生都带一本好书来分享。这个办法效果非常好,该生看上而且看了很多本书,偶尔还在书上写上一个词表达自己的感悟。随后教师引导他写书评,该生就开始慢慢研究怎么写书评。经过教师多次指导,该生写得越来越好。优点被发现就像一束阳光照进了他的心里,该生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比之前融洽了许多,脸上也多了不少笑容。

教师需要有一双睿智的眼睛,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进步的地方,及时表扬学生。及时发现优点和及时表扬至关重要,但表扬的频率不宜过高,要适度,让学生不断发现并重视自己的优点从而产生上进心,树立自信心,不断进步。教师要发现学生的优点不难,难在改变学生在自己心中的固有印象。教师应避免给学生贴标签。教师很容易在心中形成对学生的刻板印象,尤其是班上有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师通常首先会认为是“问题学生”犯的。教师要改变这种刻板印象,才能更公正地看待学生,真正用心发现学生的优点,适时适度地表扬和引导学生,进而让学生有所进步。

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有效的沟通有助于解决学生的问题。教师在与学生谈话之前需要先明确主要话题和辅助话题以及例子。沟通的形式以鼓励型为主。鼓励型沟通让学生敢于表达心中的想法;批评性的沟通要批评得适度,避免使用过激的语言,要让学生易于接受。沟通的效果差的话,会导致学生屡教不改。沟通的效果是循序渐进的,学生的心理会逐渐发生变化。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坚持对学生进行教导。有的教师在沟通中对学生进行单方面输入,在这样的沟通中,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容易导致误解的产生,进而导致学生失去对教师的信任,沟通效果差。师生双方应共同探讨,学生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见与内心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对学生进行精准的教育,对学生提出来的疑惑进行耐心解答,这样沟通效果更佳。例如,有一名学生喜欢与教师唱反调,各科教师面对该生都觉得比较头疼。班主任第一次与该生进行沟通,效果较差,该生仍然以与教师唱反调为荣。随即班主任改变了策略,与该生再次进行谈话时,让学生说,自己听。在该生沾沾自喜的言论中,班主任找到了突破口,进而与该生促膝长谈。经过多次有效沟通,该生成功地被班主任扭转态度。

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有足够的智慧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的放任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甚至教师的一个举动就可以扭转学生的人生。当学生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时,教师是有成就感的。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用心的教育就像为树苗浇水,一两次未必能看到树苗的成长,但持之以恒,就能让小树苗越长越茂盛。成长中的学生内心或许正在受着不同程度的伤害,“别人家的孩子”成了他们最讨厌的话题。父母将目光聚焦在孩子的成绩上时,就会忽略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其他方面。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较高,教师通过对“问题学生”的帮助,可以使“问题学生”健康成长、建立自信,学会人际交往及正确处理矛盾。学生在身心成长阶段接触最多的是教师,教师正确的引导不仅能让学生有所进步,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愿每棵小草都能顽强不息,每朵鲜花都能盛开,每棵小树都能长得茂盛参天。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关爱尊重 浅谈爱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7年1期)2017-02-17做个“用心”的班主任读与写·上旬刊(2016年11期)2017-01-19热爱学生 静待成功黑河教育(2016年12期)2017-01-12用心做教育,用爱等花开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年12期)2016-12-29陪伴孩子成长 做温暖的父母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6年17期)2016-12-17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的研究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洋留守少年”转化案例探析考试周刊(2016年80期)2016-10-24你的名字叫担当戏剧之家(2016年15期)2016-08-15试论如何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成才之路(2016年9期)2016-04-15

推荐访问:学生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