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思想汇报

李德,•,哈特的战略思想

2022-07-20 15:14:02思想汇报
何辉李德·哈特(1895-1970)是英国著名的战史作家和战略思想家。他曾经参加过索姆河会战。192

何辉

李德 · 哈特(1895-1970)是英国著名的战史作家和战略思想家。他曾经参加过索姆河会战。1924年退役后,他开始了写作生涯。他的一生,主要研究战史,代表作有《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为何不向历史学习》(《殷鉴不远》)《战略论:间接路线》(Strategy:The Indirect Approach)。此书初版于1929年,当时书名为《历史上的决定性战争》(The Decisive Wars of History)。1941年,此书经增订后改名为《间接路线的战略》(The Strategy of Indirect Approach)再版。1945年以《战略论:间接路线》为书名再版。1967年,此书在李德 · 哈特生前发行最后一版。可以说,《战略论:间接路线》集中体现了李德 · 哈特的战略思想。

战略研究应该基于历史研究

李德 · 哈特的战略思想与历史研究是分不开的。在著作中,他特别强调历史研究对于战略研究的重要性。他对战史的重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克劳塞维茨和马汉。李德 · 哈特认为,事实上有两种不同的实际经验:直接的和间接的,而间接的实际经验可能更有价值,因为它的范围比较广泛。

《战略论:间接路线》一书共分四篇。前三篇是都是战史研究。第一篇的篇名为“二十世纪以前的战略”,研究了希腊、罗马、拜占庭、中世纪、十七世纪、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以及一八五四至一九一四年等各个世纪的主要战争。第二篇、第三篇分别研究兩次世界大战的战略。第四篇为“战略与大战略的基础”。全书四分之三的内容主要是历史研究,由此可以看出,李德 · 哈特的战略思想是建立在其历史研究尤其是战史研究基础之上的。

关于什么是战略

李德 · 哈特认为,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可以为战略思想建筑一幢新的住宅。在《战略论:间接路线》第四篇一开始,李德 · 哈特便首先对克劳塞维茨就战略的定义提出了批评。他认为后者对战略的定义有两个缺点,第一个缺点是定义侵入了政策的范围之内。李德 · 哈特认为军事领袖的任务是作战,政府的职责并非军事领袖所应该过问的。第二个缺点是将“战略”的意义限制得太狭窄,只以纯粹利用会战为限。

客观地说,李德 · 哈特对克劳塞维茨的战略定义的批评是不公允的。克劳塞维茨确实曾在《战争论》中写道:“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手段的实现。”但是,据此并不能简单地说克劳塞维茨对战略的定义侵入了政策制定的范围。更何况,克劳塞维茨真正的意图,是阐明战争的战略,应该服务于更上一级的政治战略。这一点,还不如说是优点。实际上,李德 · 哈特提出的“大战略”的观点,某种程度上就有着克劳塞维茨这种战略观的痕迹。而且,克劳塞维茨也确实强调会战的重要价值(有时他确实也用一种非常绝对的口吻来强调会战,但我更愿意将克劳塞维茨表述上的绝对的口吻视为一种修辞,而不是他在理念上将“战略”的内涵圈死在会战范畴)并非纯粹以利用会战为限。克劳塞维茨战略理论中,还包括运用精神要素、精神力量、军队的武德、胆量、坚忍等丰富的内容。在克劳塞维茨看来,对于精神等要素的运用,本身就可以成为战略的一部分,而不是说它们仅仅是服务于会战的要素。因此,我们可以将李德 · 哈特对克劳塞维茨战略理论的批评,视为是他的一种修辞技巧,以此来强调他所提出的战略理论的新意(即他自己所比喻的“建筑一幢新的住宅”)。

李德 · 哈特给战略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战略是分配和运用军事工具,以来达到政策目的的艺术”。他说,战略所研究的不只限于兵力的调动,而且更注意到这种运动的效果。当军事工具的运用和实际战斗合一时,如何处理和控制那些直接行动的方法,就是“战术”。

可以看到,李德 · 哈特关于战略的定义,实际上深受克劳塞维茨的影响。不同于后者的是,李德 · 哈特没有将战略的运用工具局限于战斗,而将它扩展为“军事工具”,使其具有了更广泛的内涵(实际上克劳塞维茨在其著作中也有很多这方面的论述,只不过他在定义中只重点强调了对战斗的运用)。

关于大战略

李德 · 哈特对于战略理论的一大贡献,是提出了“大战略”的概念,并在理念上将大战略、战略、战术进行了清楚的分层。

李德 · 哈特指出,所谓的大战略即高级战略的任务,是协调和指导一个国家(或是一群国家)的一切力量,使其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此目的由基本政策决定。在克劳塞维茨的理念中,战争本身就是政治的延续,因此用于进行战争的战略自然应该服务于政治目的。因此,我们可以推论,克劳塞维茨尽管没有提出“大战略”这一概念,但是李德 · 哈特的“大战略”概念无疑是在克劳塞维茨战略概念上的一个理念性的延伸。

基于“大战略”的基本内涵,李德 · 哈特进一步指出,大战略必须要计算并设法发展国家的人力和经济资源,以维持作战的理论,另外精神上的资源也同样重要。这种观点,并没有多大新意。因为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在历史上,任何国家进入战争,都会权衡人力和经济资源,并在精神上做出战争动员。因此,尽管李德 · 哈特提出了“大战略”的概念,但是,在实际的历史活动中,可被称为“大战略”的战略思想和行为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中国古代战略思想家孙子所倡导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如果套用李德 · 哈特提出的概念,当然也可以称为是“大战略”。实际上,李德 · 哈特受《孙子兵法》的影响很深。在《战略论:间接路线》的卷首,便列出了孙子语录十三条。在论述战略目的时,他引用孙子之言来阐明自己的思想。他写道:“战略的完美境界,就是要产生决定性的战果,而不需要任何严重性的战斗——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李德 · 哈特对大战略或高级战略的重视,强调了精神资源同人力、经济等资源同样重要。他指出,军事力量只不过是大战略的各种工具中的一种而已,它更应注意用财政、外交、商业甚至道义上的压力来削弱敌人的意志。这就在观念上再次启发(克劳塞维茨同样提供了这方面的启发)了国家层面的决策者,培养公民爱国心、舆论动员以及战略传播等活动,对于战胜竞争对手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用当代国际关系领域的术语,一个国家财政、外交、商业等方面的实力,乃是软实力,它在国家间的竞争中,具有“大战略”层面的战略性意义。至于道义对敌人意志的削弱,则可以视为是战争正义性在战略层面的作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德 · 哈特将“大战略”的目标指向了和平。他在书中写到:“大战略的眼光却透过了战争的限度,而一直看到战后的和平上面。大战略不仅要联合使用各种不同的工具,而且还要限制它们的用法,避免有损于未来的和平状态。”他的这种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受《孙子兵法》影响的结果。

间接路线

“间接路线”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李德 · 哈特对战略理论的又一大贡献。此概念是与“大战略”这一概念相呼应的。“大战略”的思想逻辑使李德 · 哈特看到在决战之外达成战争目的的可能性。因此,在他看來,好的战略应以最小代价达成目标。在战争中,好战略通常表现为尽量削弱敌人的抵抗能力,破坏其稳定性,并创造出有利的战略态势,以最小的军事消耗和最低限度的损失使敌人屈服。李德 · 哈特通过研究大量古今战例,认为达成战略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采用“间接路线”。在《战略论:间接路线》一书中,他自称研究的古今30次战争(包括280多次会战),其中只有六次会战(指依苏斯,高加米拉,弗里德兰,瓦格拉姆,萨多瓦,色当等六次会战)是采用对敌人主力作直接战略路线的计划而获得了决定性战果。这样的判断,是基于他对“间接路线”的内涵做出的。钮先钟指出,在李德 · 哈特观念中,“间接路线”最初只具有地理意义,但是后来被扩展为一种抽象原则。这种扩展,使他将很多战役纳入“间接路线”的战例库。李德 · 哈特强调,“间接路线就是斗智,直接路线就是斗力。在战略领域中应该尽量斗智不斗力”。这说明,“间接路线”这一概念的实际内涵是历史上中外战略家们一直在用的。

李德 · 哈特在战略思想上还有一个贡献,是他意识到依靠核武器去争取胜利是荒唐不经的,核武器能使毁灭达到“自杀”的极致。虽然他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核武器对于侵略的阻吓作用,但是却非常睿智地指出了核武器对于人类未来的毁灭性威胁。这种观点,无疑在思想深层是与《孙子兵法》中“全国为上”的战略思想相呼应的。

(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近著《龙影:西方世界中国观念的思想渊源》,长篇历史小说《大宋王朝<1-8卷>》等)

参考文献:

1.【英】李德 · 哈特《战略论:间接路线》,钮先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2.【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一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解放军出版社,2011年版。

猜你喜欢战略思想会战哈特武汉会战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19期)2020-07-09周恩来的新四军发展战略思想新丝路(下旬)(2020年6期)2020-06-12库尔斯克会战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2020年11期)2020-01-08“一带一路”思想与大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研究理论观察(2018年3期)2018-08-02习近平关于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略重要论述的多维度探析理论导刊(2018年12期)2018-02-14船王挑选接班人作文评点报·中考版(2017年5期)2017-03-06新形势会战下生产组织一体化运行探讨文化产业(2016年6期)2016-10-19足球流氓“会战”欧洲杯新民周刊(2016年25期)2016-07-01导向的重要性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2015年10期)2015-10-21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管理观察(2014年11期)2014-07-18

推荐访问:哈特 思想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