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疫情防控 >

疫情防控

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范文(通用2篇)

2021-10-23 13:52:02疫情防控
企业是指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

企业是指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2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2篇

【篇一】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

小微企业资金情况调研


  在民生银行(600016)事业部制改革和流程银行建设过程中,发展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成为其重要战略之一。民生银行日前表示,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品牌“商贷通”业务贷款额已经突破1000亿元,预计年底前小微、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将占总贷款规模的60%左右。

   正是被大银行视为“鸡肋”、却是广阔“蓝海”的中小微型企业,给中小型股份制银行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从民生银行上海分行数据来看,截至6月末,该行上海分行中小、小微贷款余额合计达到227亿元,在资产业务中的结构占比从年初的17%上升到25%,“商贷通”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已占新增贷款的2/3。

   “小微企业往往存在经营不规范或是经营过程与结果不透明的问题,如果银行按照公司信贷业务要求进行审核,很难从财务报表上看清企业的真实情况。同时,小微企业有限的抵押资产,也无法满足银行公司信贷业务的要求。”民生银行上海分行相关人士说。

   针对这一现实,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提出“小微企业即零售”的理念,用零售金融服务的特长解决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问题,遵循“大数法则”和“收益覆盖风险”两个基本原则。

   民生银行小微贷款的不良率仍维持较低水平。民生银行相关人士透露,目前该行“商贷通”的不良贷款率仅有0.08%,远低于中国银行(601988)业平均不良贷款率1.30%的水平。

   民生银行还表示,将在未来3年内投入4000亿~5000亿元来支持小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并期望加速小微企业“微循环”的良性发展。

截至6月末,工行小企业贷款余额5917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年初增加1192亿元,增幅25.2%,增幅是全部公司贷款增幅的4.5倍;境内贸易融资余额达5923亿元,比年初增长21.2%,余额占全部流动资金贷款的34%,替代优化效应明显。建行小企业贷款快速增长至8258.99亿元,增幅12.62%,高于公司类贷款增幅5.79个百分点,服务客户68557户,较上年末增加6858户。农行小企业信贷客户4.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000多户,贷款余额4900.9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0.10亿元。中行小企业授信客户数2.9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48.02%。贷款余额3239.7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5.35%。交行境内个贷及小企业贷款增量占比达到57%,个人贷款余额达4685.38亿元,较年初增长12.11%,增幅高于客户贷款增幅3.34个百分点,余额占比较年初提高了0.58个百分点至19.26%。“担保难”一直是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症结所在。由于规模小、资产少,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往往无法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物,或者因为自身资信不足而难以获得第三方的担保,导致出现有市场、有订单,却无法获得必要融资支持的状况。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五大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解小微企业燃眉之急。

    工行彻底改变传统的完全依赖抵押担保的信贷模式,创新运用第三方增信、第三方保证、企业联保、组合担保等多种措施,根据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和交易模式,有针对性地设计方案,严格贷后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监管,既成功破解了小微企业担保缺乏、信息不对称、融资不经济、用款“小、频、急”等难题,又扶持了小企业发展,做大做优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等新兴业务市场。

    建行支持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专门的发展机制、运行模式、业务流程、产品体系和技术手段。目前,建行已打造了以226家“信贷工厂”为核心的小企业专业化经营模式,创新了包括“小贷通”、“速贷通”、“成长之路”、“网络银行e贷款”四大品牌、30余项融资产品。同时,持续加大资源倾斜力度,每年新增信贷规模的40%用于发展小企业。

    农行针对小企业特点,单独制定小企业信贷增量计划,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扩大小企业信贷业务授权,优化业务运作流程,实现小企业信贷业务的低平台、短流程运作。在开发产品以信贷支持中小企业的同时,农行还将目光瞄向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源头,建立起一套小企业产品研发、推广、评价体系,打造了融资融信、理财增值、支付结算、电子银行、代理业务和综合服务等六大系列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产品,推出了“简式贷”、“智动贷”两款拳头产品。同时,农行还通过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设立村镇银行、金融租赁公司等手段,积极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中行进一步推广针对小企业客户的“中银信贷工厂”信贷审批模式,优化信贷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积极推进产品创新,提升服务能力,开发适用于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推出“中关村模式”、“影视通宝”、“棉贷通宝”等多类专属服务产品,支持高科技、文化创意、涉农等小企业发展,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针对小企业担保难问题,交行创新推出多种产品,例如在上海、浙江、湖北、苏州等地推出“税融通”,可根据企业依法纳税记录对企业连续纳税额放大一定倍数给予信用贷款额度。针对成长性小企业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交行对风险投资机构投入的小企业,在上海、北京、苏州等地区推出“投贷通”,给予一定额度的配套信用贷款。今年5月28日,交行推出了“沃德小企业服务”,在专业咨询、资金管理、结算服务等方面为其专属服务。特别是针对小企业客户的融资需求,交行为其提供了更多样的贷款融资方案,包括:以卡贷联动方式为小企业客户推出可循环使用的“小企业e贷卡”;为供应商小企业提供短期融资解决方案的应收账款融资;为拥有动产的小企业提供融资解决方案的动产质押融资;为具有一定成长性的小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卓业一站通”。 据了解,交行“沃德小企业服务”将首先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等城市的7家沃德财富服务中心推出,并逐步向全国交行沃德网点扩展。

    为推动商业银行支持和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今年5月,银监会下发了《中国银监会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进一步强调落实“六项机制”和“四单原则”,并创新提出,把单户500万元(含)以下的贷款按零售贷款进行监管,对小企业贷款实行差别化考核,提高小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

    在银监会支持小企业政策指引下,各家银行纷纷行动,建立了对中小企业贷款合理的定价模型,在覆盖银行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寻求适当的资本回报,实现风险与收入的平衡,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利率。

    工行一方面继续做好对大客户的信贷和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把发展小企业信贷作为主动调整信贷结构的重要工作,增加对小企业信贷的投放份额。

    据悉,工行在综合经营计划中对小企业贷款规模实行单列,并实施专项监测和严格管理,确保专项规模用于小企业贷款投放。同时,工行还千方百计从其他方面调剂信贷资源,并通过资产转让等途径,切实解决可能出现的信贷资金紧张问题。

    建行积极落实银监会要求,2011年初,即将小企业业务由批发业务条线纳入零售业务条线管理,从战略上进一步明确了小企业业务的管理模式和经营定位,并以新政贯彻为契机,确立了小企业业务新的发展策略。

    中行秉承“客户无大小,成功有先后”的理念,选择了15家业绩优良、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作为第一批总行级重点客户,成为中行总行的座上宾。

    农行树立了“无大不强、无小不稳”的经营理念。从客户结构看,农行目前中小企业的客户数量占比超过90%。

    交行开发了小企业贷款评分卡,非财务因素占比达到70%以上,有效避免了一些优质的小企业客户因缺乏规范财务报表会被“拒之门外”的现象。

    

专家认为,新标出台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更重要的是在税收审计、劳动用工、市场准入和保障公平竞争等方面创造更宽松、更有利的经营环境。省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田伯平表示,执行新标一定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当前,减税是一项惠及面广、见效较快的措施,若能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同时,建议参照国外做法,比如美国对微型企业制定了专门的养老金账户管理方案,微型企业所承担的责任大大低于大型企业。

据了解,省经信、财政等部门正在从优化发展环境、出台普惠性政策、完善服务等方面研究具体的扶持细则,比如对小型、微型企业和成长型高科技企业实行差异化税收政策优惠。可以预见,在多重政策叠加效应的支持下,微型企业发展的“春天”将会来临。

济南光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楚文建:“我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接到哪个部门通知也好,或者给我提供信息也好,年底评比一下,奖励一下。”

  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没有耀眼的“光环”,贷款难、招工难、成本上涨,在“国民待遇”上无法与大企业比肩等问题像一座座大山,压在小微企业身上。

  据统计,山东近70万户中小企业,最底层的小微企业占60多万户。在塔式企业结构中,小微企业是底座,底座不稳将危及整座塔的安危。

  山东省中小企业办主任刘新风:“山东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第一出生率不高,第二夭折率不低,好多就是我们的发展环境不是那么很优化。”

  小微企业出路何在?

  济南光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楚文建说,这些小微企业需要政府来牵头,对一些企业进行资格诚信认定,政府以及相关的部门,伸出援手给这个企业一个扶持,才可能发展壮大。

  小微企业问题已经引起山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山东省中小企业办主任刘新风说,这些企业需要多扶持、多帮扶、多服务,改变以管控为主的这种方式,为小企业提供发展提供一些服务。

  小微企业融资难,银行也是有苦难言,这就需要政府要完善配套政策,引导金融信贷适当向小微企业倾斜。

  山东省中小企业办主任刘新风:“省里对(银行)中小企业的贷款按增量给予风险补偿的政策,应该着重考量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情况做为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

  记者观察:

对广大小微企业来说,更大的期盼是,在现有政策落实、财税扶持、融资支持等方面能多向小微企业倾斜,和大企业一样享受政策的“阳光”,推动小微型企业由“铺天盖地”一步步走向“顶天立地”。

济南光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楚文建:“我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接到哪个部门通知也好,或者给我提供信息也好,年底评比一下,奖励一下。”

  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没有耀眼的“光环”,贷款难、招工难、成本上涨,在“国民待遇”上无法与大企业比肩等问题像一座座大山,压在小微企业身上。

  据统计,山东近70万户中小企业,最底层的小微企业占60多万户。在塔式企业结构中,小微企业是底座,底座不稳将危及整座塔的安危。

  山东省中小企业办主任刘新风:“山东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第一出生率不高,第二夭折率不低,好多就是我们的发展环境不是那么很优化。”

  小微企业出路何在?

  济南光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楚文建说,这些小微企业需要政府来牵头,对一些企业进行资格诚信认定,政府以及相关的部门,伸出援手给这个企业一个扶持,才可能发展壮大。

  小微企业问题已经引起山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山东省中小企业办主任刘新风说,这些企业需要多扶持、多帮扶、多服务,改变以管控为主的这种方式,为小企业提供发展提供一些服务。

  小微企业融资难,银行也是有苦难言,这就需要政府要完善配套政策,引导金融信贷适当向小微企业倾斜。

  山东省中小企业办主任刘新风:“省里对(银行)中小企业的贷款按增量给予风险补偿的政策,应该着重考量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情况做为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

  记者观察:

  对广大小微企业来说,更大的期盼是,在现有政策落实、财税扶持、融资支持等方面能多向小微企业倾斜,和大企业一样享受政策的“阳光”,推动小微型企业由“铺天盖地”一步步走向“顶天立地”。

【篇二】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

营改增对小微企业的影响

2016-05-18 喜欢就点--- 中研科华咨询

中研科华导读: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营改增后对包括银行在内的各行业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仅就营改增后对各类行业产生影响,尤其是对小微企业的经营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便银行在开展小微业务时及时掌握企业所在的税负环境的变化。

一、“营改增”背景分析

1、什么是营改增

营业税和增值税,是我国两大主体税种。营改增,就是原来按照营业税征收的部分行业,现在改为按增值税征收。

2、为什么推进营改增

营改增是原来按照营业税征税的部分行业,现在改为按增值税征收。营改增最大的特点是减少重复征税,有利于企业降低税负。营改增从制度上解决了货物和服务税制不统一和重复征税的问题,贯通了服务业内部和二三产业之间的抵扣链条,从而减轻了企业税负。

营改增的最大特点是减少重复征税,可以促使社会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企业降低税负。营改增可以说是一种减税的政策。据统计,2012年至2015年前期试点累计减税6412亿元。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今年减税的金额将超过5000亿元,是本届政府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减税。

3、营改增推进历程

第一阶段:部分行业,部分地区2012年1月1日,率先在上海实施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2012年9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营改增试点由上海市分4批次扩大至北京、江苏、安徽、福建、广东、天津、浙江、湖北8省(市)。

第二阶段:部分行业,全国范围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试点推向全国,同时将广播影视服务纳入试点范围;2014年1月1日,铁路运输业和邮政业在全国范围实施营改增试点;2014年6月1日,电信业在全国范围实施营改增试点。

第三阶段:所有行业,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从2012年1月1日上海市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推行营改增试点开始,历经4年多的区域和行业扩围,全国范围、全部行业的营改增试点终于全面推开。

二、营改增对各行业影响

1、营改增四大行业税率

营改增后,针对一般纳税人,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适用11%的税率,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针对小规模纳税人,建筑业和生活服务业基本适用3%的征收率,房地产业和金融业适用5%的征收率。鉴于增值税按照差额来计算(销项税减进项税),而营业税是基于销售额来计算(仅销项税),直接对比新旧税率是没有意义的。

2、营改增对建筑业影响

全面营改增后,建筑业税率由3%营业税上升到11%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选择简易计税方法征收3%增值税),单看税率在四大行业中涨幅最大,虽然税基由营业额转变为增值额(即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产生大量抵扣,但仍对企业控制税务成本提出了很大的考验。

本轮营改增对应的保护政策也十分“给力”,老项目、甲供材、清包工都可以选择简易征收,异地项目税收服务政策平移,与下游房地产企业享受同样的过渡期条件等都为建筑业顺利完成营改增过渡提供了有力条件。同时,对于建筑业来说,其人工成本和无法规范取得有效抵扣凭据的零散材料成本等都造成其抵扣困难,而建筑业由于项目多分布广,其财务核算健全程度长期不高,这些都要求建筑企业积极应对。

建筑业只要用好过渡期政策,就能确保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比如,对4月30日前开工的老项目采用简易计税方法,征收率为3%(和3%营业税一样)。由于增值税价税分离,所以纳税基数实际低于此前的营业税,因此老项目税负只减不增。

3、营改增对房地产业影响

按照新税制,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税率由5%营业税改为11%增值税,不动产可纳入增值税抵扣。由于建安、设计等成本纳入抵扣,会激励开发商增加精装修房屋供给,转型成功的企业将率先享受到减税优惠。

而房地产商成本支出中,占比较大的土地成本可以纳入差额扣除,这有利于降低房地产行业税负。营改增将助推规模化、专业化租赁经营和“购租并举”的住房供应新模式。在内部管理上,开发商会将建安、咨询和设计等业务外包,促进行业细分、专业化经营。此外,由于建安、设计等成本纳入抵扣,会激励开发商增加精装修房屋供给。

4、营改增对生活服务业影响

全面营改增贯通了服务业内部和二、三产业之间的抵扣链条,从制度上消除了重复征税。相较营业税体制,增值税体制更有利于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实施全面营改增改革,生活服务业税率由5%营业税改为6%增值税,加之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等新规定,对服务业企业减税明显。

以酒店行业为例,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的酒店,将其归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按政策规定,这部分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依照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即:销售额×3%),与原先5%的营业税税率相比,其税收负担直接下降约40%。

年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酒店,将其归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这部分纳税人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增值税是价外征收而营业税是价内征收的,因此,6%的增值税税率按营业税口径返算,相当于5.66%的营业税税负水平。而酒店的材料采购、设备采购、服务采购、不动产购置和租赁、办公支出等都可以获得进项抵扣,总体上看,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按照新规,托儿所、幼儿园提供的保育和教育服务,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学生勤工俭学提供的服务等共计四十项民生项目,均免征增值税,保障百姓基本的公共服务。

5、营改增对金融业影响

针对金融业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税负只减不增。提供金融服务年应税销售额不超过500万元的纳税人,属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办法,征收率为3%。在不考虑还有其他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前提下,与原营业税相比,纳税人税负只减不增。

比如,金融业纳税人取得100万元的金融服务收入,在营业税税制下,应纳营业税为100×5%=5万元。而营改增后,同样的业务应纳增值税为 100÷(1+3%)×3%=2.91万元,比原营业税应纳税额少2.09万元,实际增值税税负为2.91%,比原营业税税负降低2.09个百分点。

而针对金融业一般纳税人,企业购进的不动产(办公楼等)、设备、办公用品、耗用的水电均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因此企业进项抵扣越多,税负越低。

另外,金融业还有一些业务适用国家减免增值税的规定,如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利息收入,购买国债、地方政府债的利息收入,金融同业往来利息收入等。

一些专家认为,金融市场营改增或导致银行业增加成本,但此项改革也会实打实地倒逼银行业整体转变经营模式,缩短业务链,为实体企业降成本腾出巨大空间。金融业通过改革提高自身经营质量和效率,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助力整体经济效率提升,是中国经济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6、营改增对个人购买二手房影响

营改增后,个人转让二手房税负将只减不增。《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中明确,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和深圳市,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5%的征收率全额缴纳增值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以销售收入减去购买住房价款后的差额按照5%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

北上广深以外的城市,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5%的征收率全额缴纳增值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

国税总局副局长汪康举例称,一间二手房房价为100万元,过去营业税税率为5%,需要交50000元营业税。而现在改为增值税后,需要交47600元税,比之前营业税体制下少交税2400元,因此个人营改增后交易二手房税负不升反降。

7、如何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设计试点方案时,按照营业税税负平移的方法测算确定了各试点行业的适用税率;同时,对4个行业原税收优惠政策原则上予以延续,对特定行业制定了过渡性优惠措施。另外,针对特定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在不断出台,比如4月29日印发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金融业有关政策的通知》,有利于降低金融业税负。因此,通过一系列政策安排,总体可实现所有行业全面减税、绝大部分企业税负有不同程度降低。

三、营改增对小微企业影响

1、对小规模纳税人税收负担的分析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由于小规模纳税人是按不含税销售额依3%的征收率计算征收增值税,因此,对小规模纳税人而言,其税收负担是增加还是减少,关键看增值税的征收率与原来课征营业税时的税率谁高谁低。除了交通运输业为3%,其他6个服务业的营业税率均为5%,高于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因此,即使不考虑价外税因素,其他6个服务业的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负担都会比原来课征营业税时的营业税负担要低。虽然交通运输业的营业税率和实行增值税后的征收率都为3%,但增值税是价外税,征收增值税后,运输业的销售额要换算成不含税销售额,即要从其销售额中剔除增值税后作为计征依据,因此,交通运输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负担也要比课征营业税时低。也就是说,“1+6”行业改征增值税后,其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很明显,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此次“营改增”是个极好消息,为企业降低了税负,增加小规模纳税人的生存机会。

2、小规模餐饮企业税负明显下降

根据营改增的试点方案,以年销售额500万元为界限,企业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其中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征收的办法,不采取进项抵扣的增值税计税办法,直接设定3%的增值税征收率。

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国税部门接收并确认的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共有1011万户,其中小规模纳税人901万户,占89.1%,营改增后,这部分企业将从过去普遍征收5%的营业税,降为3%的增值税征收率,税收负担总体下降近四成。

四、营改增的作用和影响

1、助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新常态

关于结构性减税可以有不同角度的理解。从国家整个税制体系层面来看,可以理解为减少间接税比重和提高直接税比重,还可以理解为某些税种收入占比或税负降低(并不排除某些税种收入占比或税负增加,如资源税、环境税费)。具体至某一税种而言,则可以理解为某些产业(行业)、某类企业减税,如给企业研发活动减税,给小微企业减税等。

营改增是近年来覆盖面最广、力度最大的一次结构性减税,对经济的景气状态和结构演变影响大。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因税制转换带来的减税,二是原增值税纳税人因营改增后抵扣范围扩大而带来的减税。所以,营改增试点改革的减税不仅涉及试点纳税人,对原增值税纳税人也有重要影响,涉及面非常广。据统计,截至2015年,我国因营改增试点改革累计减税6412亿元。其中,原增值税纳税人减税3279亿元,试点纳税人减税3133亿元。本轮全面营改增试点改革预计又将带来5000亿元的减税。企业所感受到的减税是一种对其更积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激励,形成提升经济运行景气的效应,有利于在经济增速走低过程中对冲下行因素而引领新常态。

营改增减税的“结构性”特点表现在依产业和企业类型而减税程度有所差异。2016年5月之前,对生产性研发服务投入高的原增值税纳税人减税幅度大,对年营业额为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的减税效果明显,对专业化分工精细、分包转包普遍存在的新兴业态减税效果也明显(因为增值税的“道道征、增值征”机制替代了营业税的“道道征、全额征”机制)。2016年5月1日以后,对于那些土地房产投入(购买或租赁)以及道路通行费用高的产业,其税负降幅明显,典型的如集仓储与运输于一身的邮政快递业将在本轮改革中显著减税。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营改增试点改革对小微企业以及分包转包频繁的新型业态而言,其税负痛感会大大降低。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利润微薄,所得税负担相对较低,其税收负担主要集中于流转税即营业税上,因为营业税的特点是无论盈利与否,“开门”有收入即有税,税负痛感自然很强。一项调查表明,个体工商户所缴纳的税收中,至少62%以上为流转税(《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研究报告》,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发布)。尽管小微企业有起征点政策,但仅有年营业额为36万元(2014年10月之前是24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才能享受到。营改增后,对于那些年营业额在36万元-500万元的小微企业而言,其税负降幅是比较非常明显的。对于原适用5%营业税税率的小微企业而言,其税负从原来的5%降低到现在的2.9%,降幅达到42%。

对于分包、转包频繁的新兴业态而言,营业税“道道征、全额征”的特点使得项目价值(价格)在没有任何增值的情况下税负随流转环节而增加。尽管从理论上看,营业税负可随价格最终转嫁至消费者,但在短期之内对价格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供求关系的因素,因此短期内仍然对企业形成现实负担。营改增后,增值税“上征下抵”机制很好地解决了重复征税问题,因此新型业态整个产业链税负的降低非常明显,这对于处于产业链上任何节点的企业而言,税负痛感都会降低。

我国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理论反思、结合实际国情并借鉴国际经验所作出的系统性工程式的创新,视界是全局的、长远的,其本质是以改革为龙头,以结构优化为重点,以制度创新拉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整个体系的创新,第一位是制度供给。而从前面的分析中,自然可看出营改增的结构性减税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之间内在的逻辑呼应关系。首先,营改增自身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体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制度供给之要义,而且新制度安排必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次,减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举措之一,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通过营改增实现企业降税,可在短期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进而降低经济的整体运行成本,有利于对冲经济下行、稳定经济增长;第三,营改增减负幅度差异化的结构性特点也恰可呼应我国结构性改革之重点。我国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要落实于提高我国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提升能够满足我国消费“升级版”的供给能力,而这类供给的增加恰恰需要通过创新创业、增加研发投入以及促进专业化细分和新业态发展(电子商务、快递业、互联网+)得以实现,营改增试点改革恰恰是消除这类产业(企业)发展的财税机制障碍因素,给予其合理的减税,其对释放经济的潜力活力、助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2、促进我国经济和产业的专业化细分与升级换代

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而促进产业精细分工是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分工越精细,产业越有可能升级发展。营业税“道道征、全额征”的特点已对第三产业发展形成了制度上的阻碍,营改增后,取而代之的增值税“道道征、道道抵”机制,对产业分工是“中性”的和“鼓励”的,从而消除了阻碍第三产业和专业化分工发展的原有机制制约,特别还包括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将辅业推向市场且向市场购买辅业服务,加速产业分工与升级,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会十分明显。以营改增试点改革最早的地区为例,上海市第三产业占比从改革前一年(2011年)的58%上升到2016年第一季度的70%。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占比从2008年的18%上升至2015年的40%,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60%。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快于服务业。这些业绩与营改增为第三产业发展营造制度环境,具有内在必然关联。

制造业转型升级也是新常态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引擎,而制造业转型升级一方面要靠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则需创新业务模式,如以总集成总承包方式促进制造业服务化,从单一的卖产品到卖设计和卖服务,再到向全产业链的生态圈方向发展。营改增后,研发投入与实物投入享有同等的增值税抵扣政策,从而鼓励制造业购买研发服务,促进产业升级。同时,营改增在加速专业化分工的同时,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的社会化协作,为制造业服务化、产业链协同发展扫除了原营业税制的瓶颈制约。

更为重要的是,营改增可以促进某些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典型的如建筑业:多年来建筑业上游砂石、土方等原材料供应渠道散乱,供应方多为小规模纳税人或个人,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营改增后,建筑业适用税率从原来的3%提高至现在的11%,建筑业上游企业必然要尽可能地取得增值税抵扣以降低税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给下游建筑企业提供可规范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游砂石等建筑原材料供应市场主体,必然要积极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提高市场集中度。外卖、快递业等也会存在类似情况。

出口转型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其主旨在于从产品出口大国向服务出口大国转型。过去因营业税没有退税机制,服务出口无法与产品出口一样享受出口退税待遇,这样我国服务是以含税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对于出口转型不利。营改增后,我国服务出口或免税或零税率,自然对服务出口形成利好,促进出口转型。营改增推向全国的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为2105.9亿元,2015年达到2881.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7%。2015年现代服务业出口增速明显,远高于全部服务出口增速(9.2%),其中电信、计算信息服务出口同比增长25%,专业管理和咨询服务出口同比增长13.6%,广告、文化和娱乐服务、知识产权费用出口增幅分别达到37.1%、43.9%、64.9%。上述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换代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营改增改革在其中是功不可没的。

3、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信用良好的市场环境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必然要求,相应需要税收制度和政策的统一。营改增后,全部产业和企业适用统一的增值税制度,打通了服务业内部和二、三产业间的抵扣链条,再没有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时代产品货物可抵扣而服务不可以抵扣的“歧视”,这为形成和健全全国统一市场奠定了制度基础,为产业发展营造了更为公平统一的税收环境,有利于促进产业(企业)公平竞争。

同时,增值税“上征下抵”机制在市场中自然形成一种买卖双方的自动约束监督机制,购买方如果抵扣,销售方必须纳税。同时,增值税发票管理是“金税工程”之重点,其使用管理要求远高于原营业税发票,未来以虚开营业税发票冲减成本进而减少利润和企业所得税缴纳的空间被大大压缩,这对于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堵塞税收漏洞、建立信用良好环境,具有重要且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对于微观市场主体而言,大中型以及小微企业均有各自的竞争优势,比如大中型企业因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为客户提供适用高抵扣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相对优势。同时,适用低征收率的小微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由于其税负较轻,在产品或服务价格上又会占优势。因此,营改增既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又鼓励企业做精做专,既有利于大中企业提升“规模经济”,又有利于小微企业在“草根”层面的创业求生。当小企业发展到由“小规模纳税人”而接近“一般纳税人”的临界点时,营改增会激励这样的企业全力做大,进而以标准增值税发票取得上、下游客户的稳定关联,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

4、倒逼企业规范内部管理制度改革

增值税的管理规范度远高于营业税,这一方面是因为购买方为取得合规抵扣发票而导致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如“人民币”般的高规格管理要求所带来的。管理规范与否,对企业增值税缴纳有重要影响。因此,营改增势必倒逼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既包括要提高财务管理能力,也包括对采购管理模式(集中采购还是分散采购等)、供应商选择(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以及客户(企业客户还是个体客户)的管理能力,还要升级改造IT系统等。因此,营改增会倒逼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效率,规范企业行为,这无疑也将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和管理效率。

与此同时,营改增可以倒逼其他相关管理制度改革。典型的如道路货物运输管理体制改革。随着产业分工细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道路运输行业已形成了“物流公司轻资产+社会运力”的行业发展模式。数以百万、千万计的制造业或商贸货主,将其运输业务外包于第三方物流公司,而第三方物流则以轻资产的模式运作,即通过物流信息中介服务公司,将实际货物运输业务分包给个体(社会)车辆,最终完成货物的运输任务。也就是说,个体重卡独立经营,物流公司随机调用,社会运力和运输需求之间形成动态组合。在这个过程中,货主是运输的需求方,物流公司、信息中介和个体卡车是物流业务的供给者,其中物流公司直接掌握运输需求信息,同时又是实际运输业务的需求方,通过信息中介,将实际运输业务分包给个体卡车。这种运作模式,可以满足运力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动态调整,实现道路运输产业资源的最佳配置。但是,目前的道路运输监管模式仍以“资产”(车辆多寡和吨位大小)为标准来颁发道路运输许可证,为此个人为取得道路运输许可,必须将其运输工具挂靠于某些“挂靠公司”名下。同时,在营业税时代,“以车控票、以票控税”的旧有征管模式赋予了“挂靠(运输)公司”更大的权利和利益,即领购交通运输业发票的权利和享受地方政府促进物流企业入驻的退税权利。其后果是:真正有实际业务发生的物流企业取不到发票(这其中也有个体卡车业主,因长年在全国各地开展业务,基本无法按照税法规定,到车籍所在地领购发票),而“挂靠(运输)公司”领用的发票也可以通过收取一定手续费的方式“转卖”给需要发票冲减成本的企业。营改增后,如不改变,道路运输业行业乱象将更为凸显,会将相关利益方(物流公司、卡车个体户、税务机关)置于违法的境地。因此,营改增势必倒逼我国道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以顺应行业发展要求和降低物流成本的趋势。

5、降低消费者税负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就理论上的考察而言,增值税也可认为是一种消费税,即通过价格层层转嫁,最终主要由消费者承担税负。当然,这与短期内企业承担税负并不矛盾,因为短期内价格由供需决定,因此改革前后税负的变动在短期内难以通过价格充分转嫁出去。但从长期看,营改增对提振消费具有全局性意义:首先,增值税是普遍征收,相应的,营改增对所有产品(服务)税负进而对全部产品(服务)的价格均有影响,并会在中长期体现出来;其次,全面的营改增是较普遍的降税,相应的,从长期来看,会在市场竞争中对所有产品(服务)的价格产生抑制作用,同时还会以专业化细分来提高供给侧的性价比,这将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对提振消费尤其对释放中低收入者的消费需求潜力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这些不但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对冲经济下行,而且还能使广大中低收入者更多分享改革红利。

当然,营改增的利好影响需要通过制度政策的动态优化以及市场主体及时调整经营模式而逐渐得以释放和显现。营改增改革未来仍有改革空间,如税率简并、抵扣制度完善以及集团纳税制度的探索细化等等。毋庸置疑的是,营改增改革结合了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必将是正面、全面和深远的。

五、总结

营改增后对各行业产生一定影响,其最终目的是减少重复征税,有利于企业降低税负,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企业经营困难的情况下,通过营改增实现企业降税,可在短期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进而降低经济的整体运行成本,有利于对冲经济下行,稳定经济增长,为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经营发展营造向好的经济环境。

营改增后,企业增值税的规范化程度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提高,包括财务管理能力、采购管理模式(集中采购、分散采购等)、供应商选择(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以及客户(企业客户还是个体客户)的管理能力,还要升级改造IT系统等。因此,营改增会倒逼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效率,规范企业行为,有利于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尤其是中小微信贷业务的开展。随着企业营改增的逐步完善,企业与上下游业务来往和自身财务更加规范,一方面,营改增后,企业对于供应链上的供应商的管理和对于供应链下游客户的管理更加紧密,银行可以依托企业与上下游完善的业务来往记录,围绕核心企业,为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另一方面,随着营改增的推进对小微企业的内部管理的影响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加大金融企业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小微企业的特点,不断开发特色产品,为其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可围绕增值税上交记录并结合所在行业情况及企业自身经营情况开展灵活的小微金融产品。

推荐访问:疫情 通用 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