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振兴乡镇

乡村振兴调研活动方案(通用4篇)

2021-12-21 16:33:06振兴乡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即在案前得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村振兴调研活动方案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乡村振兴调研活动方案4篇

第1篇: 乡村振兴调研活动方案

融合促发展 实现新跨越

—经信局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

县委农村工作领导组: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的重要讲话精神,经信局遵照县委、县政府的相关安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立足县情农情,坚持长短结合、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深入系统研究我县乡村振兴需要解决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发挥助推作用,经信局配合发改局、县农委分别就拓展农村就业渠道、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对我县部分农村及域内企业进行调研,现报告如下:

1、拓展农民就业渠道方面:我们通过对不同类型区的经济结构、企业规模、农民就业状况进行调查了解,本着通过转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培育大的产业集群和龙头产业,增强吸纳就业能力的对策建议,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的宗旨,提出如下建议:

1、压缩劳动力的供给,维护和扩大耕地面积,这是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矛盾的一项长远的战略性措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等。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实际上就是种植业劳动力向林业、牧业、的转移。就我县实际情况而论,农业内部就业天地也较为广阔。发展林业、畜牧业等目前待开发的农业资源前景可观。

2、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劳动力内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就是从农业生产领域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向工商业等非农业产业转移。首先,要继续大力发展乡镇民营企业。从目前我国农村资源状况和乡镇民营企业的发展潜力看,乡镇民营企业仍然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也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所在。

2、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加快推进我县城乡统筹发展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我局通过对部分农村调查了解,结合大同市的政策模式和经验,对比分析我县实际,就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工作提出如下调研报告:

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民营企业作为全面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扶持、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和支持大型民企投资农村(如制定对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民企实行免税10年的税收减免政策),充分调动民企投资农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既要充分利用民企的资金,更要注重利用民企现代的管理理念,特别是在污水处理净化、垃圾处理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充分发挥民企的重要作用。支持和引导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排头兵。大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好城市与农村协同发展的通道,保护好农村特有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以实现国家引导、企业投资、群众受益的最终目标。

3、构建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方面:我局通过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特别是科级、金融、流通服务的“三农”情况的实地调研,以及对我县畜产品、黄花、杂粮等特色农业市场竞争力,包括品种、科技、装备、“三品一标”、农业品牌等分析,特提出如下调研报告: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核心是要促进农业供给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更好适应资源与环境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在快速发展中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大,在产量增加中部分农产品出现暂时性或阶段性过剩,粮食、棉花等库存偏多,但另一方面一些农产品不能满足需求,大量进口。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要着力围绕人的需求发展生产,使农产品供给数量上更充足、品种和质量上更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此,必须下大力气夯实农业基础,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规模推进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水利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全面提高农业发展的物质技术支撑水平。必须不断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粮食产能,树立大食物理念,科学审视国内农业资源潜力,合理安排农产品生产优先序,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四、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方面:通过对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现状,特别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终端消费品的研发定制、农产品加工转化、物流销售、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调研,结合我县实际,特做如下调研报告:

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这是提高农业产业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有效举措。近些年,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很快,但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特别是随着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进口农产品对国内农业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为此,必须从农业产业体系整体谋划,着眼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活,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效益和整体竞争力,让农民分享农业产业链条各环节的利益。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形成产业集群,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效益。注重将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引入到农业产业中来,借鉴工业等领域的成功范式,加快发展订单直销、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农业产业经营组织方式变革。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等现代特色产业,拓展农业的内涵、外延和发展领域。

广灵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2017年1月19日

第2篇: 乡村振兴调研活动方案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为充分了解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以及村民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度,5月21-25日,市统计局组织力量对全市乡村振兴情况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抽取了梁子湖区梁子镇沙湾村和沼山镇湖瓢村。调研采取实地调查和交流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56份。按照性别分类,男性33人,女性23人;按年龄分类,50岁以下22人,50岁及以上34人;按照文化程度分类,高中以下40人,高中及以上16人;按照调查对象的身份分类,村民44人、村干部8人、乡镇干部3人、其他1人。从调研结果看,全市乡村变化明显,乡村振兴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反映出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增收难、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相关问题,须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一、农村居民对乡村振兴的关注点(一)期盼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在被问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有关乡村振兴的选项中最感兴趣的部分”时,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23人选择“生活富裕”,占41.1%。;;;;;;;;;;;;;;;(二)期盼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24人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收入。虽然近年来我市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然而,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难度依然较大,需要多方合力来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期盼资金、人才、技术向农业农村流动。在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认为影响乡村振兴的因素是资金、人才、技术的,分别有42人、35人、37人,分别占75.0%、62.5%、66.1%。在问到“您认为乡村振兴的因素有哪些”时,沙湾村六组龙群莲回答说“当然是资金、人才、技术了,没钱,怎么搞好农村,有钱,没人才和技术也搞不好农村啊”。资金、人才、技术在乡村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这是大家的共识。(四)期盼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在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期盼的是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分别有32人、20人,分别占57.1%、35.7%。认为家里每年负担最重的是医疗的有20人,占35.7%。希望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报销比例是村民的共同心声。二、乡村振兴的有利因素(一)产业发展逐步壮大近年来,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组织不断壮大,为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20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105家,省重点龙头企业12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1573家,同比增长10.77%。同时,全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武昌鱼、蓝莓、沼山胡柚、梁道大米等特色产业,打造本地农产品品牌。2020年底,全市共有“一村一品”点308个,示范点45个。全市新增农产品“三品一标”有效品牌88个,总数达204个,同比增加40个,增长24.39%。(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近年来,鄂州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调查中发现村民感觉变化最大的是“道路变好了变宽了、房子变大了、村子变干净了”。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乡村资源利用率,2020年主要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约60万吨,综合使用量达57.7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6.2%,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乡村垃圾按照“村收集、镇集中、区转运、市处理”的模式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指数达到100%。全市有600多座污水处理设施对乡村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污水集中处理指数达到90%以上。(三)乡风建设基础扎实全市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村卫生室、图书室、体育健身场所、村民活动中心等基础公共服务从无到有不断完善,为乡风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全市对乡风建设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注重以乡村文化为载体,在尊重原有乡村文化体系的基础上吸纳现代元素。在进行农村旧房改造时坚持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四)乡村治理有序推进鄂州市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管理途径,整合面向农村的各种管理服务资源,建立全域覆盖的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每个村都有配备网格员,负责收集社情民意、监督环境卫生、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网格化的服务管理体系不仅降低了乡村治理成本,而且促进了乡村的和谐稳定。现阶段,随着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化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更加科学高效。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一)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一户农民种植0.8亩地的小麦,产量320斤,毛收入330元,投入成本335元(整地90元、种子60元、化肥80元、收割85元、农药20元),人工未计,亏本5元。据调查,今年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价格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上涨,全市化肥价格按简单平均,平均涨幅22.8%。同时,农业生产人工成本不断增长。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二)乡村特色产业不强。通过走访企业,我们了解到,生产特色农产品的企业规模小、生产链短,产业集群度低。以湖北省梁子镇铁皮石斛生产基地为例,基地负责人表示铁皮石斛种植、加工技术要求高,其中从鲜品烘焙成干品这一环节目前依赖于浙江的同行,其原因是这一环节技术要求高,如果在本地培训工人,由于是临时作业,难以留住工人,所以宁愿将鲜品运往浙江同行那里进行烘焙处理。(三)技术人才支撑不足。通过调查了解,农村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50岁以上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较少。务农人员文化程度一般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推广难,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四)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在调研过程中,部分村民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想做农活了,希望政府供养他们。一些人觉得医疗费用太高,政府最好全部报销费用。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遇到困难和问题习惯于等政策、靠扶持、要条件,过度依赖政府,缺乏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四、几点建议1.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共治共享。一是加强基层组织作风建设。基层干部要解决好农村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需要不断增强乡村治理能力,转变工作作风。在面对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问题时,切实把中央的精神落到实处,为百姓干实事干好事。二是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加大对基层干部法治教育培训,提高他们民主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意识。三是加大乡村振兴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向村民宣传国家各项政策时,进行合理引导,让群众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摒弃“等靠要”思想,通过自身努力奋斗,实现生活富裕。2.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激发内生动力。一是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观光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力争聚集一批特色产业创新性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加快升级。三是以品牌意识拓展市场。做响“武昌鱼”、“梁子湖”两大品牌。用“一条鱼”、“一个湖”带响“梁道”、“梁心”等一批产品品牌。3.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发展农村经济。坚持增加民生投入,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美化村容村貌。在生产绿色安全农产品的同时,注重发展农耕文化、乡愁等精神产品,打造生态宜居的好环境。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农业新业态的投入,推动农业多功能拓展,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健康农业、快乐农业等,使农业成为人们追求幸福的新产业新业态。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振兴技术人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一是加强农业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二是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引进农业科技人才,提高科学种养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提升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鼓励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三新”农民创新创业,使他们成为带动农村发展的生力军。同时,进一步细化扶持返乡创业的相关政策,为返乡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第3篇: 乡村振兴调研活动方案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为充分了解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以及村民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度,5月21-25日,市统计局组织力量对全市乡村振兴情况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抽取了梁子湖区梁子镇沙湾村和沼山镇湖瓢村。调研采取实地调查和交流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56份。按照性别分类,男性33人,女性23人;按年龄分类,50岁以下22人,50岁及以上34人;按照文化程度分类,高中以下40人,高中及以上16人;按照调查对象的身份分类,村民44人、村干部8人、乡镇干部3人、其他1人。从调研结果看,全市乡村变化明显,乡村振兴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反映出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增收难、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相关问题,须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一、农村居民对乡村振兴的关注点

(一)期盼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在被问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有关乡村振兴的选项中最感兴趣的部分时,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23人选择生活富裕,占41.1%。

(二)期盼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24人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收入。虽然近年来我市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然而,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难度依然较大,需要多方合力来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期盼资金、人才、技术向农业农村流动。在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认为影响乡村振兴的因素是资金、人才、技术的,分别有42人、35人、37人,分别占75.0%、62.5%、66.1%。在问到您认为乡村振兴的因素有哪些时,沙湾村六组龙群莲回答说当然是资金、人才、技术了,没钱,怎么搞好农村,有钱,没人才和技术也搞不好农村啊。资金、人才、技术在乡村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这是大家的共识。

(四)期盼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在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期盼的是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分别有32人、20人,分别占57.1%、35.7%。认为家里每年负担最重的是医疗的有20人,占35.7%。希望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报销比例是村民的共同心声。

二、乡村振兴的有利因素

(一)产业发展逐步壮大

近年来,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组织不断壮大,为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xx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105家,省重点龙头企业12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1573家,同比增长10.77%。同时,全市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武昌鱼、蓝莓、沼山胡柚、梁道大米等特色产业,打造本地农产品品牌。xx年底,全市共有一村一品点308个,示范点45个。全市新增农产品三品一标有效品牌88个,总数达204个,同比增加40个,增长24.39%。

(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鄂州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调查中发现村民感觉变化最大的是道路变好了变宽了、房子变大了、村子变干净了。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乡村资源利用率,xx年主要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约60万吨,综合使用量达57.7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96.2%,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乡村垃圾按照村收集、镇集中、区转运、市处理的模式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指数达到100%。全市有600多座污水处理设施对乡村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污水集中处理指数达到90%以上。

(三)乡风建设基础扎实

全市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村卫生室、图书室、体育健身场所、村民活动中心等基础公共服务从无到有不断完善,为乡风建设奠定了基础。同时,全市对乡风建设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过程中,注重以乡村文化为载体,在尊重原有乡村文化体系的基础上吸纳现代元素。在进行农村旧房改造时坚持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

(四)乡村治理有序推进

鄂州市积极探索农村社会管理途径,整合面向农村的各种管理服务资源,建立全域覆盖的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每个村都有配备网格员,负责收集社情民意、监督环境卫生、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网格化的服务管理体系不仅降低了乡村治理成本,而且促进了乡村的和谐稳定。现阶段,随着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化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更加科学高效。

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一户农民种植0.8亩地的小麦,产量320斤,毛收入330元,投入成本335元(整地90元、种子60元、化肥80元、收割85元、农药20元),人工未计,亏本5元。据调查,今年化肥、农药、饲料等农资价格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上涨,全市化肥价格按简单平均,平均涨幅22.8%。同时,农业生产人工成本不断增长。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二)乡村特色产业不强。通过走访企业,我们了解到,生产特色农产品的企业规模小、生产链短,产业集群度低。以湖北省梁子镇铁皮石斛生产基地为例,基地负责人表示铁皮石斛种植、加工技术要求高,其中从鲜品烘焙成干品这一环节目前依赖于浙江的同行,其原因是这一环节技术要求高,如果在本地培训工人,由于是临时作业,难以留住工人,所以宁愿将鲜品运往浙江同行那里进行烘焙处理。

(三)技术人才支撑不足。通过调查了解,农村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50岁以上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较少。务农人员文化程度一般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推广难,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

(四)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在调研过程中,部分村民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想做农活了,希望政府供养他们。一些人觉得医疗费用太高,政府最好全部报销费用。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遇到困难和问题习惯于等政策、靠扶持、要条件,过度依赖政府,缺乏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几点建议

1.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促进共治共享。一是加强基层组织作风建设。基层干部要解决好农村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需要不断增强乡村治理能力,转变工作作风。在面对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问题时,切实把中央的精神落到实处,为百姓干实事干好事。二是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加大对基层干部法治教育培训,提高他们民主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意识。三是加大乡村振兴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向村民宣传国家各项政策时,进行合理引导,让群众在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摒弃等靠要思想,通过自身努力奋斗,实现生活富裕。

2.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激发内生动力。一是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观光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力争聚集一批特色产业创新性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加快升级。三是以品牌意识拓展市场。做响武昌鱼、梁子湖两大品牌。用一条鱼、一个湖带响梁道、梁心等一批产品品牌。

3.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发展农村经济。坚持增加民生投入,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美化村容村貌。在生产绿色安全农产品的同时,注重发展农耕文化、乡愁等精神产品,打造生态宜居的好环境。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农业新业态的投入,推动农业多功能拓展,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健康农业、快乐农业等,使农业成为人们追求幸福的新产业新业态。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振兴技术人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一是加强农业农村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二是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引进农业科技人才,提高科学种养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提升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鼓励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士兵、三新农民创新创业,使他们成为带动农村发展的生力军。同时,进一步细化扶持返乡创业的相关政策,为返乡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内容仅供参考

第4篇: 乡村振兴调研活动方案

乡村振兴文明实践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的重要部署,统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决定在全乡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文明实践活动,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纵深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有效路径,在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

二、目标任务

强化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引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强化制度约束,加大德治、法治与自治深度融合,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有效治理。推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陋习禁办”,反对“铺张浪费、攀比炫富、封建迷信、黄赌毒俗”,通过开展以“移风易俗宣教、婚丧礼俗治理、殡葬领域整治、‘黄赌毒俗’和邪教专项治理、重点人群引领”为主要内容的“五大行动”,逐步实现红白喜事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移风易俗常态化。

三、工作分工

(一)开展移风易俗宣教行动

1.搭建多种宣传载体。

(1)(乡宣传办、文明办)负责指导全乡广播宣传、采取新闻报道、典型宣传、公益广告、公开曝光等多种形式,为文明节俭办理红白喜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持续宣传报道各级红白喜事理事会,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陋习禁办”的典型案例,曝光一批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封建迷信的反面典型。

(2)(乡宣传办)报道一批开展移风易俗、破除农村陋习的典型做法,曝光一批奢侈浪费、封建迷信的反面案例。牵头组织一场移风易俗党员干部宣讲会。举办一场丰富多彩的面向群众的移风易俗晚会。

(3)各村(社区)①要分别用好现有的村广播(每天播放一次,并做好记录)、户外电子屏、宣传栏(至少开辟一处专栏)、文化墙,以及固定标语、微信号、抖音等宣传载体,创新宣传方式,让群众喜欢看、乐意学、跟着做,提高移风易俗工作的知晓率、认同感。②建设红白理事会,由党员、村民代表推选产生,吸收那些道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善作群众思想工作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和“新乡贤”参加。完善红白理事会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并遵守的红白理事章程,明确组织形式、工作范围、操办事务等,规范红白理事会流程,明确红白理事会掌握信息、主动介入、填表备案、事主签字确认等路径,红白理事会名单、章程、办理流程,都要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③两委干部要发挥好导向和参谋作用,提供便利条件,支持红白理事会开展工作。发挥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的表率作用。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要积极宣传和落实移风易俗的政策要求,支持红白理事会开展工作。在婚事及其他喜庆事宜方面做到“五带头”即带头“不请客”带头“不收受礼金”带头“不收受彩礼”带头“举行新式婚礼”带头“举行节俭婚礼”在丧事方面做到“三倡导”,即倡导节俭治丧、倡导生态安葬、倡导低碳祭扫。围绕推动移风易俗,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的引领作用,用群众身边的榜样教育群众,影响群众。

2.突出重点群体宣教。

(1)文明办、宣传办组织移风易俗、家风家训宣讲志愿者,走进村、社区、学校、企业开展移风易俗专题宣讲活动。各文明实践站要组织志愿者走村入户进行移风易俗宣传。乡文化站负责组织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深入村(社区)、学校、企业开展移风易俗宣传,让群众从中接受教育,用健康向上、情趣高尚的文化引领群众自觉参与移风易俗。

(2)中心校要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发挥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

(3)乡组织办要利用宗教场所的教化功能,通过宗教人士引导信教群众支持移风易俗。

(二)开展婚丧礼俗治理行动

1.大力倡树婚丧礼俗新风。

(1)党员干部和其他公职人员示范引领。乡纪委根据县纪委监委制定《关于党员干部和其他公职人员带头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强化日常监督,全面管理制约,切实提升工作实效。乡文明办根据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制定《县居民办理红白喜事“十提倡”》,在全乡范围内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陋习禁办”。

(2)营造文明新风形成的有利环境。各村(社区)要切实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引导作用,依托文化大礼堂、文化广场等载体,整合软硬件资源,为婚丧礼俗新风形成创造条件。乡团委和乡妇联负责组织策划新颖别致的集体婚礼(青年交友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婚事新办,树立文明婚恋观,自觉抵制盲目攀比、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不良现象。

2.源头治理婚丧礼俗陋习。乡民政办负责指导村(社区)建立“红白理事会”组织,加强管理,推行文明节俭的婚丧嫁娶自治管理模式。乡市场所负责对婚丧用品市场的经营监管,全面规范婚丧用品经营行为。开展餐饮行业食品安全与卫生条件的常态化检查巡查,依法查处使用劣质食材、卫生不达标等违法行为。乡文化站负责做好民间演艺及红白喜事演出活动的市场监管,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举报,对不文明、不健康、败坏社会风气的演出活动,依法予以制止、取缔和处罚。乡派出所负责查处红白喜事办理过程中违反治安管理和交通管理等违法行为,加大对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和利用封建迷信进行诈骗的打击力度。乡军服办牵头整治集镇、集市主次干道上占道经营出售婚庆、丧葬用品的行为,会同属地村(社区)对沿路泼汤、抛洒冥币、沿街搭棚等行为进行日常监管与查处。

(三)开展殡葬领域整治行动

1.整治殡葬领域乱象。

(1)乡民政办牵头负责做好殡葬活动监管,严格执行《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严肃查处违规土葬、乱埋乱葬和非法占地建造坟墓等行为,查处破坏耕地建造“住宅式”墓地和高档墓地的行为。

(2)组织、统战办负责规范丧事法事活动,对在办理丧事活动中传播封建迷信、违法敛财的,会同派出所坚决予以打击。

(3)乡市场所负责加强对殡葬服务、中介服务违规经营行为的监管与查处。

2.提升殡葬服务水平。乡民政办大力宣传“厚养薄葬”,牵头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鼓励以村为单位建设公益性墓地和骨灰堂。

(四)开展“黄赌毒俗”和邪教专项治理行动

文明办、宣传办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全乡居民自觉抵制“黄赌毒俗”恶习。派出所要从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问题入手,加大对城乡“黄赌毒俗”违法犯罪的打击整治力度,依法惩处“黄赌毒”违法犯罪人员。

(五)开展重点人群引领行动

组织办、人大办、文明办、工会、妇联、团委等站所要分别在全乡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两代表一委员、各类先进模范、身边好人、企业职工、广大妇女青年等重点群体中做好移风易俗宣传工作,倡导带头执行红白喜事“十提倡”。党政办负责督查乡直单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执行红白喜事“十提倡”情况。各村(社区)负责推动辖区内移风易俗工作,成立村(社区)移风易俗工作组,加强对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引导村(社区)把“十提倡”纳入村规民约,督促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督促,务必使移风易俗工作落到实处。

四、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xxxx年2月25日-3月xx日)。

通过印发活动方案和召开动员大会强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按照移风易俗宣教行动的要求,进村入户宣传移风易俗,引领文明新风尚。

(二)组织实施阶段(xxxx年3月21日-8月31日)。

各村(社区)、乡直有关部门要对照工作分工抓细抓实。各村(社区)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开展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工作,明确移风易俗要求。通过行业协会抓好涉及红白喜事民间群体的管理,特别是厨师(焗长)队伍、唢呐班子的管理,引导群众节俭办理红白喜事。

(三)巩固提升阶段(xxxx年9月1日以后)。

各村(社区)及乡直有关单位要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集中行动与完善机制、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集中整治突出问题的同时,抓源头、打基础、管长远,建立健全日常监管常态化机制,努力形成有效防范和纠正当前农村存在的婚丧陋习、封建迷信等不文明现象的制度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复杂系统工程,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为加强领导,乡成立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分管领导和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相关站所负责人以及村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乡移风易俗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开展此项工作。工作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文明办。各村、社区要切实把推进移风易俗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突破口,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重要任务,精心部署、狠抓落实,确保取得明显效果。

(二)建立工作机制。建立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乡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推进工作落实。文明办具体负责日常督导、协调、评价等工作。各村(社区)要全面履行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各站所要根据工作职责,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加强督促指导,研究解决存在的难点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措施和方法,落实做好移风易俗各项工作任务。

(三)严格落实奖惩。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各村(社区)综合考核,乡纪委对移风易俗执行情况开展督查,对措施得当、成效明显的村(社区)和乡站所予以表扬和奖励,对推进不力的村(社区)和乡直站所批评并公开通报,将违规大操大办的人员移交相关部门进行严肃处理。

推荐访问:振兴 乡村 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