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作文大全

2021高三作文“李唐诗歌《题画》”原题指导及优秀例文

2021-10-15 12:50:47作文大全
2021高三作文“李唐的诗歌《题画》”原题指导及优秀范文【作文原题】 阅读南

 2021 高三作文“李唐的诗歌《题画》”原题指导及优秀范文 【作文原题】

 阅读南宋山水画四大家之一李唐的诗歌,请任选一角度立意,

 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诗歌除外)。(70 分) 题画①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②画牡丹。

 [注]①题画:题画诗。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咏叹画面的意境。作此诗时,李唐因初到杭州无今赏识,靠卖画糊口,生活十分艰苦。②燕脂:胭脂,一种红色的颜料。

 审题指导 1:诗歌类材料作文审题基本指导思想 诗歌(包括歌词)是人们内心深处灵魂的吟唱,是梦幻对现实的超越,它们总是能激发人们思维的火花,拨响人们情感的琴弦,所以,近几年来,诗歌类材料备受高考作文命题者的青睐。

 诗歌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品语义。要读懂诗歌类材料,首先要学会品语义,把握“诗家语”的一些特殊性:诗歌常对语言进行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含蓄美。

 抓意象,抓关键。诗歌是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的。诗歌语言的含蓄美,也多体现在诗歌所描绘的意象中。这些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性或指代性,审题时,我们可抓住诗歌的意象去联想、体会,捕捉它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和寓意。这一步我们要弄清两个问题:一是诗中有什么意象,二是这个意象有什么深层意义或象征意义,可采用相似联想进行合理的推求。如果一首诗中含有多个意象,要注意分清几个意象孰轻孰重,防止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如果诗歌内容庞杂繁复,我们应该找出并理解它的关键语句,把握关键信息,以便准确把握主旨。

 析主旨。顺诗中关键语句之“藤”,摸命题者的意图之“瓜”,分析它们包含了怎样的是非、善恶、褒贬等观念,并据此来立意,确定文章主旨。

 以上是针对较难理解、较复杂的诗歌材料而给出的审题步骤,核心是抓意象、析主旨,对于浅显简单的诗歌而言,往往一两步就可以到位。

 2:诗歌内容解析

 《宋诗鉴赏辞典》:这首诗名为题画,而实际上涉及到画本身的只有第一句,其余三句,都只是借题发挥,用以抒发个人的感慨和不平。它的弦外之音,是耐人寻味的。明代郁逢庆《书画题跋记》载,钱塘人宋杞云:李唐初到杭州,无人赏识,靠卖纸画糊口,生活十分艰苦,用来讥讽当时社会上崇尚艳丽花鸟画的风气。“云里烟村雨里滩”才七个字,就把一幅生动的画景形象地凸现出来。画面层次分明,很有立体感:上方时云烟缭绕的山村,下方是雨水滂沱的河滩,一静一动,相互衬映。画中景色是朦胧的,但画面是清晰的,山村隐约可辨,滩声仿佛可闻,不给人任何晦涩的感觉。这幅画是经过艰辛的精神劳动才创造出来的。因此下句说:“看之容易作之难”,俗话说得好:“看人挑担不吃力,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常人都懂的生活哲理。但常人往往醉心声色犬马,贪图富贵荣华,缺少真正的审美能力,对这种意境高妙的画看不上眼。诗人写道:“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牡丹,一名富贵花)。意思是如果画牡丹花,施以浓色重彩,定会大受世人欢迎。这自然是反话。这种反话,既饱含着带泪的幽默,又喷射出忿世的怒火。亦庄亦谐,痛快淋漓。这种风格,为后世许多题画诗所效法。如明代徐渭《题墨牡丹》“五十八年贫贱身,何曾妄念洛阳春?不然岂少胭脂在,富贵花将墨写神!”就可以明显看出李唐此诗对他的启迪。

 本诗理解与发挥开去,可以做如下理解:

 1、看与作、艺术创作的甘苦等 2、坚持(艺术)理想与随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画家迎合时人很难攀上艺术高峰。李唐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而不随俗,晚年更创“大斧劈”皴的笔法,影响深远。3、所谓时人:附庸风雅与知音与伯乐,艺术的标准等;借题发挥,时人富贵势利,世俗观念 4、雅与俗:题画诗表达了文人意趣,作画为自赏,为知音,绝非为世俗赞誉,雅本不是大众化的东西,崇雅贬俗 5、美与时尚:美是永恒的,时尚流行是一时的 6、现代武戏不入时人眼而日渐衰落,由武戏而来的成龙等人已成国际巨星,拥趸甚众,艺术是否需要加以创新渗透而生发出新的力量 3 立意方向解析:

 本则作文材料与诗歌鉴赏联系在一起,立意的基础还在于对诗歌的透彻理解。本诗的重点在末尾两句,反语中既饱含着带泪的幽默,又喷射出愤世的怒火.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艺术作品和才华无人常识的感慨和愤然,也透露出其不迎合世俗的清高。综上,可以立意为:看与作;艺术创作的甘苦;不迎合世俗的审美标准,追求自己的艺术标准,创造自己的艺术价值;坚持(艺术)理想与随俗;雅与俗;美是永恒的,时尚流行是一时的。

 优秀范文

 携宁静倾听朴素 (看题目就知道小作者想写什么,也知道立意的切题,所以学生作文的时候得用心拟题,题好一半文不是夸张,希望同学们重视)

 川端康成说:“不要在喧嚣处吟歌,否则你的歌声也将成为喧嚣的一部分。”(引用精当,能够印证材料内涵。)细细思索,此言余谓为信然。你看当下的文艺工作者呕心沥血创作朴素,却被淹没在浮躁虚华的时代洪流中。以自身的不幸控诉时代的悲剧。

 其实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民众洗去浮躁,心存静气,将目光由秾丽牡丹转向云雨烟村,来倾听“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巧妙扣材料,提出自己鲜明观点)

 感伤于这样一则故事:央视的崔永元,为拍一部纪录片《我的抗战》,历时十年,遍访 4000 多位抗战亲历者,收录影音资料长达数十万小时,最终却遭电视台拒播,因为这样的片子“无人倾听”。(议论文中的记叙素材,如果是面上的概括应该学会用一句话概括;如果是点上展开的需要,就该有三句话概括精当的能力。说清楚: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就好,不需要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等都讲清楚)

 我想崔的“悲剧”在于他没有选择流俗张扬的题材,毕竟世人甚爱牡丹的秾丽却尝不来云雨烟村的平淡。(暗扣材料,点题,妙)一如白石老人简笔勾勒的虫鱼鸟兽,琐碎家常,在沉静的上个世纪得人欣赏,当下却再难入时人眼。(这里就是一句话概括素材的体现)我想并非浓淡有异,在于静躁不同。喧嚣当下,人们习惯于追求浮华虚无,而忽视了质朴平淡。(原因概括准确,语言精当)

 郁达夫说:“有英雄却不知道敬重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我亦想说:有朴素深刻作品却不懂得欣赏的民族,是浮躁的民族,而最终也会成为可悲的民族。(名言引用后对名言再分析的能力和意识,很多学生缺乏,其实是一定需要这样的。因为这样可以让名言的内核往自己观点上靠近,也是我们用名言的目的,否则就是秀,就是引用而引用,一两句话就可以)然而这个时代,却鲜有人愿以宁静之姿谛听朴素文字,感受深刻力量。很多人在浮华乱世中迷了眼,失了心,耽于追求感观上的刺激来麻痹心灵。并且已由一种个人的心理泛化到了社会心理,成了时代的悲哀。究其原因,商业化的冲击不可忽视,而根本,还在于人们的迷失,浮躁的心理下隐藏的思考与审美空洞。(这段原因分析直指问题的本质,并且在境界上到社会层面,具有很强的时代穿透力)

 一窥时代乱象:凤凰传奇的轰炸击碎了“关关睢鸠”的民谣;言情玄幻的流行衬托出现实文学的冷清;商业片将纪实片逼至绝境;《百鸟朝凤》跪求排片;

 张艺谋转战商业片《长城》,部分文艺工作者只好“多买胭脂画牡丹”。(这里就是上文提及的面上例子运用的方法的体现,体现了小作者不仅素材全面,更具有精准的提炼能力)

 躁动愈多,不安愈盛。牡丹艳俗缺宁静,此景唯于云雨烟村中寻(再次暗扣材料点题扣题意识很强)。倘使一个民族不醉心于声色犬马,却有漫赏云雨烟村的高妙境界与审美能力,则必民心实,民心定,社会稳,国力安。(在扣材料的前提下,采用三字短句,标明自己态度,同时体现了小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欣赏日本人对待电影的态度:从不因史诗巨制的黑泽明而轻视大味至淡的小津安二郎,细思原因,不过是要以一种“空杯”心态面对大千世界,存一丝宁静,理性思考,坐怀不乱,方能在浮华冲击下辟一方净土。(此处日本人的做法又和上文国人的做法形成正反对比,使得道理不辩自明)

 愿人人都能携宁静倾听朴素。(结尾简练,干净,简洁明快)

 作文点评 看看你的文章,再看看你的修改提纲,就知道你是用心在修改,是目前学生中少有的认真的首稿再稿都拟写提纲后进行行文的,审题立意的习惯非常好,尤其是善于揣摩命题意图的做法,值得肯定。

 修改后的文章不仅审题立意更精准,结构明朗,层次清晰。尤其是善于深度理性分析的能力得到了高度体现,不仅分析出了原因,更指出实质和做法,并且能够由个体上升到“大我”国家层面,这是高分作文必备技巧之一。同时素材全面,按照古今中外顺序巧安排。明扣暗扣材料进行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很多同学在写材料作文的时候只是开头提及一下材料甚至根本就不提及材料,希望引起其他同学能够引起重视。

推荐访问:例文 作文 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