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史学习 >

党史学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融合党史教育刍议

2022-07-29 18:07:02党史学习
顾兴海朱小超[作者简介]顾兴海,男,海南万宁人,高级教师,海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

顾兴海 朱小超

[ 作者简介 ]

顾兴海,男,海南万宁人,高级教师,海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本科学历,万宁市教培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中学政治教育教学、教师培训。

朱小超,男,河南许昌人,省级骨干教师,高级教师,法学硕士学位,海南省教育学会中学政治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现就职于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研究方向:中学政治教育教学、中学生德育。

[ 基金项目 ]

本文是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 2021年度課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课题编号:QJH202112067)和“七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语文》学思课堂建设研究”(课题编号:A306-202101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摘要 ]

道德与法治课融合党史教育是新时代思政学科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现行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党史教育内容涵盖面广,与教材的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国情教育等四个维度深度融合。教材中党史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多样,在直观感受上注重图文并茂,在具体操作上注重知行合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融合党史教育,要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 关键词 ]

道德与法治;党史教育;重要遵循

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现了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谱写了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载入史册的辉煌篇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全国人民团结奋进、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牢牢铭记,代代传承。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作为一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肩负神圣的党史教育使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研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党史教育内容,大胆探索学科融合党史教育路径,促进党史教育在学科教学深入持续开展。

1 融合党史教育是新时代思政学科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学科教材中融入党史内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党史教育,一直都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要求,也是各门学科尤其是思政学科重要的价值导向。1995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在“初中阶段德育内容要点”中明确指出,要对广大初中生进行“初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和“热爱祖国的版图河山、语言文字、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著名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革命先驱、文化名人的教育”;关于德育的“实施途径”,大纲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在诸途径中居特殊重要地位”,这为初中思政学科融合党史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自此以后,党史教育在初中思政学科得以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然而,理论性和实践性并不总是一致的。从现实情况看,长期以来,大中小学思政课均“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日渐明显”。在此大背景下,思政课党史教育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客观地讲,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中共党史教育重视依然不够,仍需要大力加强。大学思政课尚且如此,中小学思政课可想而知。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此次会议的召开和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的讲话,为新时期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注射了强心针、服下了定心丸。

开好思政课不仅需要高端的声音、顶层的设计,还需要切实有效的抓手——党史教育便是其中一个有力的抓手。诚然,党史教育是初中思政课一贯的内容,但是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借助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东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化党史教育,无疑正当其时,能够收获诸多惊喜。如,能带领初中生领悟党的智慧,实现辩证思想的有效培养。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化党史教育,能使学生在党的发展历程中,领悟党发展、成长的智慧,以及党在中国历史转折中正确领导的伟大力量,用党史蕴藏的方法论,解决学生思想认识问题,使其懂得用唯物辩证的方法看社会、看问题、看未来。能够在初中这一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明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从小便树立唯物史观,为未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奠定良好基础,这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党史教育培根铸魂的指向。又比如,能让初中生汲取党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在革命、建设及改革的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革命精神、建设精神与改革精神的精神谱系,这些均为党史教育的重点内容。通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党史教育,让学生了解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到中国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以及后来改革发展阶段的特区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及脱贫攻坚精神。在了解中国共产党从几十人发展到目前九千五百多万人的大党的过程中,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奇迹中,特别是一次次危难中均能绝境逢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强大信仰力量中,汲取红色基因中的丰富精神营养,学习直面困难、克服困难的顽强精神和坚韧品质,进而加强初中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信与理想信念。

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党史教育内容及其呈现形式

2.1 党史教育内容涵盖面广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始用于2016年秋季学期,至今已使用5年。现行三年六册教材中,虽印次不同,但从版次上看,除八年级下册已更新至第2版之外,其余都还在沿用第1版。纵观整套教材,党史教育(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简称“四史”)始终作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主题,与旧思政教材一脉相承,与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国情教育的四个维度深度融合。

首先,党史教育要深度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教材有关于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简介,有呈现普通劳动者时传祥等先进人物的照片,有《雷锋日记》《回忆我的母亲》等文章的摘录……上述党史内容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道德观念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原因,充分感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次,党史教育要深度融合法治教育。教材透过“法治中国建设历程”这一窗口,让学生生动感知新中国建设艰苦而又辉煌的历程。如为了向学生呈现我国法治的脚步,教材在适当的地方呈现了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阅读材料;为了形象地说明“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一知识点,教材图文并茂地呈现了“红色通缉令”“天网行动”等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法治事件。

最后,党史教育要深度融合国情教育。一方面,围绕“建成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着重向学生进行改革开放史教育。例如,教材中安排了反映安徽小岗村“大包干”雕塑、“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感动中国人物”图片、习近平考察浙江余村等相关材料。另一方面,围绕“开放的中国与世界”这一主题,适当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如:介绍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伟大友谊、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青年杂志》、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和柯棣华援华抗日、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的对话会等。

2.2 党史教育呈现形式多样化

首先,党史教育呈现形式在直观感受上注重图文并茂。为了使教材内容更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第一眼就喜欢上它,教材编写者在党史内容的呈现形式上煞费苦心,做到了图文并茂、精益求精。例如,教材中有许多党史教育方面的书籍文章、人物故事、图片照片、歌曲戏剧等等。仅图片一项,就包括漫画、雕塑、革命文物、名言警句等多方面内容。

其次,党史教育呈现形式在具体操作上注重知行合一。为了使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入脑入心,教材编写者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师生双方在“学”与“做”的多元互动中顺利完成党史教育。知识教学自不必说,单单活动实践类教学就有情景模拟(模拟法庭、模拟政协等)、演讲比赛、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观点辩论、调查走访等多种实践形式。

3 初中道德与法治融合党史教育的重要原则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丰富的党史内容,推动“四史”学习进课堂、进头脑,进而充分发挥党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营养剂”“清醒剂”作用,是一个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应该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融合党史教育的重要原则。

3.1 融合党史教育要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理论性是思政课的鲜明属性,实践性是思政课的内在属性,两者之间相统一,是思政课教學一贯坚持的指导方针,更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党史知识,对于学生适应未来的高阶学习,坚定人生理想信念,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组织学生完成基本党史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把握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党史实践活动。例如在进行改革开放史相关知识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文明社区,体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在进行与中国共产党历史相关知识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震撼学生的心灵。

3.2 融合党史教育要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统一

知识性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趣味性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准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思政教材。“四史”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中国智慧,这些知识不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但是,知识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党史知识更是如此。正因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突出的灌输性。“四史”知识入脑入心,要靠教师外部的理论灌输,更要靠提升“四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党史的内驱力。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怎样才能提升“四史”教学的趣味性呢?首先,需要教师有党史方面的真学识,很难想象一个“空头思想家”会讲出什么有新意的东西。其次,还需要教师对党有真感情,有爱党、信党、跟党走的情操和决心。最后,还需要教师有从事教育教学的真本领,能够科学研判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从而恰如其分地做出教法选择和问题设置。

3.3 融合党史教育要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重要形式,在不同场域、不同对象、不同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有重要作用。融合党史教育,首先要高度关注显性教育,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政课,旗帜鲜明地融合党史教育。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向学生宣讲雷锋、焦裕禄等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光辉事迹,宣讲中国共产党在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中的先进事绩,契合“道德教育”“国情教育”这两个维度。融合党史教育,还要高度关注隐性教育,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让党史教育“润物细无声”。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专题片《红色通缉》,来感知法治中国的脚步;安排学生参与课前三分钟时政演讲,让学生在关注时政中关注社会、关注中国共产党。

如何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呢?一方面,要树立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环节、以讨论调查为必要补充的党史教育理念;另一方面,要确立以思政课教学为主要途径、以其他学科教学为必要补充的“大党史”格局。

思政课是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党史是道德教育素材的重要原产地,思政课融合党史教育既是各级各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制度使然,更是新时代思政课发挥课程担当以助推党史铸魂育人功能的逻辑必然。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思政课教师要深刻认识思政课程和思政教师的使命和担当,深刻认识思政课融合党史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必然性,以功成必然有我的历史担当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宽阔胸襟,努力探索思政课融合党史教育的新路径,奋力谱写思政课在新时代发展的新辉煌!

参考文献

[1]中学德育大纲[J]. 人民教育,1995(4):9-13.

[2]李伟.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逻辑理路[J]. 河南社会科学,2020,28(8):119-124.

[3]刘家桂. 强化思政课教学中的中共党史教育[J]. 红旗文稿,2017(12):23-25.

[4]冯刚. 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规律[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刘茜,陈建强. 党史是最好的思政教材[N]. 光明日报,2021-3-5.

[7]陈秉公.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267500338286

猜你喜欢党史思政法治纸游党史码上学习现代苏州(2021年11期)2021-09-10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党员生活·下(2021年5期)2021-06-28党史篇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1年5期)2021-05-28让法治精神滋养青少年生命教育家(2019年22期)2019-09-10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5期)2019-05-28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0期)2019-05-28

推荐访问:刍议 党史 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