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调查报告

豫西中小石窟的调查和造像艺术研究

2022-03-21 11:03:49调查报告
杨建宏摘要:豫西地区的佛教石窟造像是外来佛教艺术与中国本土佛教文化结合的丰硕成果。这些分布于豫西地区

杨建宏

摘要:豫西地区的佛教石窟造像是外来佛教艺术与中国本土佛教文化结合的丰硕成果。这些分布于豫西地区的中小型石窟群既有皇室贵族造像又有民间造像,形态风格除主佛外所有的人物都朝着图案化、象征化、抽象化的方向发展,在服饰、台座、飞天等方面表现出了新的艺术特点,外来的佛教艺术已经融入了本土的民族化色彩。以水泉石窟为代表的豫西石窟群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造型艺术上强调“以形写神”且造型新颖,重表现与情感因素的表达,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豫西中小石窟;造像艺术;水泉石窟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豫西中小石窟的调查和造像艺术研究——以水泉石窟为例”(2019-ZDJH-576)研究成果。

一、豫西中小石窟调研

豫西地区群山环绕,有着丰富的石灰岩层,其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宜风化,很适于佛教造像的开凿。北魏迁都洛阳后,大规模的佛教造像开凿活动逐渐停止,但凿窟造像之风仍在民间蔓延。这些佛教造像多以单窟出现,但整体相互连接,紧凑严密,多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等人物组合(见表1)。佛像的形态消瘦、长颈、肩窄下削,这是北魏晚期推行“汉化”改革而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清风秀骨”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的显著特点。

以水泉石窟为代表的豫西石窟造型雕刻精美,具有与龙门石窟等大型石窟相媲美的艺术价值,佛像衣纹更加流动飘逸,又适当加以夸张,充满了向外迸发的强大的气势和力量,这些佛教造像艺术在借鉴外来佛教雕刻艺术的基础上还吸取了中原地区传统艺术的手法,也反映了北魏的社会生活,是中原雕塑艺术与西域佛教艺术的进一步融合,也体现了当时的地域特点,为研究造像的民俗化特征和世俗化审美特征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豫西中小石窟造像的审美特征

北魏的石窟造像在整个中国佛教石窟造像史上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在南北和东西文化不断碰撞和交融下,在北方民族与中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不论是表现形式,还是造像题材和造型样式都呈现出本土化的特点。这一时期的石窟造像多为随山雕凿、彩绘,形象生动自然,石窟造像的风格由粗狂雄浑变成骨格秀气,面相清雅,由衣着厚实变为宽袍阔带,造像刻工简朴硬直,更贴近生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一)气韵生动

北魏时期由于受南朝士大夫崇尚“清谈风骨”的思想影响,佛教造像也呈现出风流潇洒的瘦骨清象,已具有明显向中国化转变的特征。孝明帝时期佛像又出现了一种轻盈华美的样式。如水泉石窟的交脚弥勒像,头戴高宝冠(高宝冠从正面看呈方形,与脸同宽),两侧宝缯顺肩垂下,冠上浮雕刻有忍冬花形,面相清瘦颀长。菩萨右手上举至胸前,左手下置膝盖,交脚而坐,整个身形修长而挺拔,形态秀美。佛像着褒衣博带式的大衣,裙脚部的衣褶重复交叠,呈阶梯状排列。这种佛像的造型和衣纹也体现出了受中亚犍陀罗艺术影响的特点,但经过本地匠人之手,又借用了汉画像石上所沿用的平刻加墨线描的手法(如图1、图2)。

水泉石窟有400多个造像龛和1000多座造像,造像和佛龛造型灵活多变、形式独特,窟中的“一佛一菩萨龛”“七个佛传故事录顶龛”都是独一无二的石刻艺术珍品。还有多处雕刻复杂的屋顶脊饰,这与云冈石窟脊饰相似,其中外壁上的一龛门楣的装饰似两片凤鸟翅翼的“凤翼龛楣”(如图3),雕刻精美,极为珍贵和罕见。南壁的圆拱形龛楣饰是由7个莲花组成的饕餮衔璎珞(如图4),纹路清晰,雕刻精美,立体感极强。佛龛中的背光内容丰富,采用了当时佛像流行的镂空背光,背光由多种火焰纹、莲花纹组成,同时还出现了回纹、波折纹、弧形折带纹等。背光周围嵌有一组飞天,脸部瘦削俏丽、衣带飘扬,姿态飘逸轻盈,造型极为优美,与龙门石窟的火烧洞、莲花洞的火焰与飞天的形式一致,有着浓厚的图案意趣,体现了中原地区独特的审美意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形神兼备

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佛像发髻多为磨光肉髻和浅水波纹式发髻,而后又根据佛经中成佛的32瑞像80种随行好的特征而发展出了螺发,佛像的肉髻和发髻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螺旋形的图案,发髻的立体感很强。面部形态趋于清瘦。上衣是“通肩式”袈裟,此时还流行魏晋时期文人穿着的褒衣博带式,内着僧祗支,下着长裙,腰有束带,宽松飘逸,富有动感。不似北魏早期的大裙较瘦如裹在腿上一样。上衣的下部形成了层层重叠的衣褶。帔帛宽肥自双肩下垂,往往交叉过一环,在双膝部上卷搭于双肘,再向外飘出,上卷处呈锐角状。以后更发展出帔帛交叉穿于一环,然后再上卷,折角较前为圆缓。尤其是坐像、衣脚稠密,层层叠叠地垂搭于台座前,形态优美,线条流畅。菩萨们尽管袒上身,但饰物增多,束冠的宝缯不再向两侧飘舞,而是从两肩垂垂而下,呈现出柔和、娴静的姿态,体现了北魏石刻艺术的特点(如图5)。

东西魏的造像风格存有北魏晚期的余风,同时也进行了细节的变革,相较之下,西魏造像风格偏潇洒飘逸,菩萨面相较为消瘦,东魏基本上身形都是清瘦的,衣纹也是延续北魏时期的制式,只是在细节上开始作减法,比如结带的样式、衣袖的内收处理等。佛像的神情內向,呈现温婉的态势。

三、结语

北魏时期是中国佛教石窟造像佛衣风格中国化演变进程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明显的时期。本文基于对豫西地区的北魏石窟造像中的飞天艺术特征研究,以及在对豫西地区石窟群的造像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进行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以水泉石窟为研究中心对洛阳周边的10多个中、小型石窟进行了调研分析。结合北魏的时代背景和佛教的发展分析北魏时期豫西地区的石窟造像艺术的审美特征,通过对北魏时期石窟造像从构图布局、造型服饰、雕刻技法以及一些细节等方面的剖析,进一步探寻豫西地区中小型石窟造像的艺术特征,即其形式上的和谐统一、构图上的饱满与巧妙,使东、西方不同艺术类型和中原文化彼此交融,形成了一种具有活力的意境、韵味以及神形完美结合的和谐画面。

参考文献:

[1]阎文儒.中国石窟艺术总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常青.石窟寺史话[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3]罗哲文,等.中国名窟—-石窟寺 摩崖石刻与造像[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4]徐华铛.佛像艺术造型[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5]陈丽萍,王妍慧.中国石窟艺术[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造像 石窟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