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我国人口家底有了新变化

2021-10-15 12:35:19公文范文
宗平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量保持了平稳增长,2020年全国

宗平

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量保持了平稳增长,2020年全国人口达141178万人,我国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七看”看出差别来

人口质量稳步提升,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
人口结构调整变化,性别结构改善;
人口流动活跃,集聚效应更加明显,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这是此次人口普查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通过“七看”看出变化。

一看户别,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
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比2010年的3.10减少0.48。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二看区域,东部地区人口占比提升。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广东省、山东省的人口均超過1亿。

三看性别,人口性别结构持续改善。男性人口为72334万,占51.24%;
女性人口为68844万,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总人口性别比低于100的省份为辽宁省、吉林省。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

四看年龄,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我国0至14岁人口为25338万,占17.95%;
15至59岁人口为89438万,占63.35%;
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占18.70%。与2010年相比,0至14岁、15至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

五看城乡,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占63.89%;
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落实落地,10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

六看民族,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我国汉族人口为128631万,占91.11%;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

七看受教育程度,人口素质明显提高。我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

老龄化:挑战中育新机

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13.50%,老年人口规模庞大,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老龄化水平城乡差异明显。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就属于老龄化社会,达到14%就是深度老龄化社会。“在国际上看,中国的老龄化水平是中等偏上的。”专家表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在加快,“未富先老”的程度也在加深,“这对我们的经济来说不是好事”。

人民是国家经济的创造者,人口老龄化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专家认为,如今我国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下降,人均寿命在提升,这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但老龄化的趋势也越发明显。

专家指出,21世纪初中国就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此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和人口结构并未出乎预料。我国人口老龄化比例还没有达到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但是老年人口规模很大,这将给全社会的养老、医疗、保障带来更多挑战。

近10年间,中国已跨过了第一个快速人口老龄化期,我们很快还需应对一个更快速的人口老龄化期。自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的20年间,老年人口比例增长了8.4个百分点,其中,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到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年间升高了5.4个百分点,后一个10年明显超过前一个10年,这主要与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出生高峰所形成的人口队列相继进入老年期紧密相关。而在“十四五”时期,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出生高峰所形成的更大规模人口队列则会相继跨入老年期,使得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水平从最近几年短暂的相对缓速的演进状态扭转至增长的“快车道”,老年人口年净增量几乎是由21世纪的最低值(2021年出现)直接冲上最高值(2023年出现)。

但与此同时,老年人口质量不断提高。60岁及以上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万,比2010年增加了2085万;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为13.90%,比10年前提高了4.98个百分点。10年来,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也在持续提高,2020年,80岁及以上人口有3580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4%,比2010年增加了1485万,比重提高了0.98个百分点。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基本国情,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从挑战方面看,劳动力的供给数量将减少,家庭养老负担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压力将增加。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人口老龄化促进了“银发经济”发展,扩大了老年产品和服务消费,还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这都带来一些新的机遇。而且,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至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这些低龄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的优势,身体状况还可以,发挥余热和作用的潜力较大。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迫切性空前凸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应势而为地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未来直至21世纪中叶后,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增长的步伐尽管时快时慢,但不会停止,通过在劳动供给、财富储备、科技创新及产品服务供给等多方面持续发力,人口老龄化给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压力有望得到化解,甚至可向动力转换。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专家认为,延迟退休作为一项宏观政策已经讨论很多年,很可能在未来5年内逐步落地,此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或将促进退休年龄等一系列政策的修订和完善。

中国依然“年富力强”

放眼全世界,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是各国发展时普遍会遭遇的挑战,而且往往会同时出现。其带来的一个挑战,就是劳动力人口达到峰值后回落。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15至59岁人口占比下降6.79个百分点。与10年前相比,劳动年龄人口已减少4000多万。

从传统的人口学和经济学角度看,劳动人口的减少几乎可以跟经济增长停滞或衰退画等号。但新的情况不太一样。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的人口问题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吉川洋曾指出,当前中国社会与日本面临类似问题,但人口数量并不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人均劳动生产率才是。即使劳动力人口没有明显变化,只要平均每位劳动者所能制造出来的商品增加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经济也能保持增长。

人口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指标。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提醒,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仍然有8.8亿,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依然存在,尤其是劳动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1年,比2010年提高0.83年。其中,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75年,比2010年的9.67年提高了1.08年。劳动年龄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占比达到23.61%,也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提高了11.27个百分点。

全国人口平均年龄38.8岁,总的看依然年富力强。面对劳动年龄人口增速放缓的实际,经济结构需要调整适应,未来人才红利的新优势将逐步显现。

正确看待人口变化

人口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事关长远发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从普查结果来看,既有总量的平稳增长,也有人口质量的稳步提升。与此同时,性别结构改善、城镇化率持续提高,这些积极变化体现出我国人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当前我国人口发展中也面临一些结构性矛盾,如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规模下降、总和生育率较低、出生人口数量走低等。

正确看待人口变化,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全局、看趋势、看长远。这就需要以全面的视角把握人口变化,以辩证的思维看待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强人口形势研判、分析和政策应对。应当看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人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变化,符合人口自身发展趋势和人口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人口增速放缓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也是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

从总的人口数量、质量、结构来看,我国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继续存在,特别是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将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推动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协调,进而实现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应对人口变化带来的新挑战,一系列政策举措正在密集出台,推动形成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从顶层设计层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优化人口结构,拓展人口质量红利,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从政策执行层面来看,全面两孩等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已经促进了出生人口数量回升;
医疗服务体系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只要采取相应的支持措施,实际存在的生育潜力就能发挥出来,人口质量红利也会得到進一步拓展。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加强人口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人口相关战略和政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赢得发展主动权。

猜你喜欢 人口普查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老龄化是医药行业的福音吗意林·作文素材(2021年10期)2021-06-18人口普查学问多作文大王·低年级(2021年5期)2021-05-13邮票上的人口普查老年博览·上半月(2021年1期)2021-02-21邮票上的“人口普查”文萃报·周二版(2020年46期)2020-12-23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22期)2020-06-29人口普查为什么既要“查人”又要“查房”新传奇(2019年47期)2019-12-27健康月历健康之家(2019年9期)2019-12-14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智富时代(2019年3期)2019-04-30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智富时代(2019年3期)2019-04-30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中老年健康(2016年10期)2016-11-19

推荐访问:有了 家底 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