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聚焦语文素养 落实语文要素

2021-10-30 13:33:59公文范文
陈台盛[摘要]抓准“导航”,提纲挈领求突破口;把握“内容”,实现有的放矢;立足语文核心素养,把握好语

陈台盛

[摘 要]抓准“导航”,提纲挈领求突破口;把握“内容”,实现有的放矢;立足语文核心素养,把握好语文要素。在语文课堂充分解读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备课和教学时,教师要有“语文核心素养”意识,突出教学目标,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养;要素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语文要素”是必备的语文知识,是基本的语文能力,是适当的学习策略,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聚焦语文素养,落实语文要素,语文教学才能高效。

一、抓准“导航”,提纲挈领求突破口

何捷老师在解读统编教科书总结出的“基本法”中强调:在教学之前明确目标,要锁定目标,朝着目标实施教学,强调单元导读要好好读。单元导读出示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细读每一字,理解每一句”知道“目标是什么”“目标如何达到”“目标如何用”。其次要在单元中“寻读”。教师备课时不要急着读某一篇,应该整体关照整个单元,看一看每一篇,读读每一篇在落实目标上到底承载着何种任务,达到什么样的“微小目标”。解读统编教科书不要一下子扑到细处,应该站的高,先翻看整个单元实行“统整式”解读。可见,在小学语文课文教学中,如果能有效把握住课文的主要目标,发散性、集中性相结合,逐一突破教学重难点,就更利于增强课堂的实效性培养语文素养。

二、有的放矢,把握“内容”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解读目标锁定后,为确保教学有效,要优先设定“检测手段”。检测,是教学中的一个流程,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是解读统编教科书时不可缺少的一步。

1.依托课文“助学”,简化课堂结构

教材中每单元都散布着课后练习、课文旁邊出现的批注,聚焦这些可以很好地确保目标达成,构思教学流程。课后练习的出题次序,课题下的阅读提示,交流平台中的对话内容等,都能为教师构思教学流程提供参考。解读时,关注课后练习、交流平台等,不仅可以对目标再次回望,还能让即将进行的教学设计逐渐明朗,让教师完成对每个单元的整体把握。

2.关注内容,深化解读

(1)“咬文嚼字”—— 提升词语的厚度。“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每篇文章的内容形式都会形成一定的情景和气氛,表达作者一定的思想。理解词语,挖掘词语内涵,发散想象,既能很好地体会词语本身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又能很好地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既能品出语言文字的魅力,又能品出浓厚的人文情怀。教师要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前认真地与文本对话。只有教师自己对文本有了一番深刻的理解、一番真情的感悟,才能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质的对话。如文本哪些句段画龙点睛,何处蕴含丰富,都可细细体味;哪些句段留有空白,可有驰骋想象的空间;哪些句段用词遣句精练,值得细推慢敲等。如此一番钻研,文本中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在哪里,就基本成竹在胸了。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的“饱经风霜”的教学。当学生读到“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刚说完,有个同学接口就说了大致的意思。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进行了以下教学:

师:“饱经风霜”的意思真懂的请举手?(学生大部分举起了手)

师:懂的人可真多,那我要检测一下,请同学充分发挥想象,试着写写对车夫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几句话就行。(创设语境,让学生仿写,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仿写兴趣,开发思维,想象与创造的火花也随之点燃。)

生:这位车夫三十多岁,脸色蜡黄,额头上爬满了“沟壑”,布满血丝的眼睛暗淡无光,嘴唇干得发紫,裂开了。

师:你说得真好。那么,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 (这一问又掀起了讨论高潮)

生:我的爷爷是个老农民,头上布满银丝,额头上的皱纹像刀刻般,青筋暴绽的手上布满了老茧。

师:你有双慧眼,看来你已经体会到了饱经风霜的含义,还有谁想说?

生:我的伯父是捕鱼的,他的脸被海风吹得又黑又粗糙,比实际年龄老得多。

本案例中,学生对词语大胆质疑,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质疑的有利时机,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转变方武,对词语进行深刻的理解。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利用动态生成资源,用“饱经风霜”这个成语进行人物外貌描写训练,激发学生观察、思考和说话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2)“咬文嚼字”——细挖词语的深度。教学词语需要用心领悟,仔细揣摩,才能体会词语背后的精髓,才能触摸到学生内心的温度,达到语言和内心共建,共生出鲜活的语文素养。

以《桥》一文中“跳舞”一词的教学片断为例:

屏幕出示: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师:现场是——

生:是紧张的,令人惊恐的。

师:这种情况,作者怎么还会用“跳舞”这个词语?有没有让你感觉到舞蹈的美?这是跳的什么舞?

生1:这简直是魔鬼在跳舞,让我不由得想到了“群魔乱舞”。

生2:这是洪魔在跳“死亡之舞”。

生3:这舞没有任何优美的感觉,让人感觉阴森恐怖,似乎还闻到死亡的信息。

师:哪个词语跟它可以遥遥相对?

生:狞笑。

师:是呀,洪水在跳舞,死亡却在狞笑,此时,你有什么感觉?你想——甚至想——看,文中的人们不也是如此——(出示图文: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原本简单的“跳舞”一词,很多时候被我们轻而易举地忽略。但在上述片段中,通过咬文嚼字,提升了学生认识的深度,让学生感受到扣人心弦的场面,感受到老汉的沉着冷静、临危不惧,老汉“镇定如山”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来,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3)“咬文嚼字”——拓宽词语的广度。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韩愈劝贾岛用“敲”替換“推”,诗句因此传为美谈,经久不衰。事实上,教师在引导学生精读文章的过程,也是在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深入思考,推敲文章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品味、消化,“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激不起课堂上的一点涟漪,不品味,语文教学就会索然无味。

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段,抛出问题“船夫的技术好在哪儿?”,学生通过朗读、表演,有了深入的体会。

师:看了你们的表演,老师觉得这个“好”字还可以换成更好的词来形容船夫的技术,你们想到了吗?

生:我觉得还可以用“棒”,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棒。

师:“棒”这个字形容得好,你也很棒!

生:老师,我知道,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高超。

生:我还有一个,船夫的驾驶技术精湛。

生:船夫的驾驶技术出神入化。

师:同学们,你们的词语真丰富。通过换词,我们再次感受到船夫驾驶技术的高超。让我们把这句话改成感叹句夸夸船夫吧!

生(齐读):船夫的驾驶技术真好啊!船夫的驾驶技术真高超啊!

以上案例,我们看到在学生通过朗读、表演把握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基础上,教师并没有“蜻蜓点水”走过场,而是慧眼独具精准地抓住一个 “好”字,使课堂精彩绝伦,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把握得更准确,对文本内涵的感悟也更透彻。正是在这一细节上的追索咀嚼,课堂才富有味道。

解读文章,关注文章中的字、词、句、段、篇、语法、修辞、理解表达的逻辑,这是老一辈的“八字宪法”。教师解读文本要细,要关注语文要素组成中的每一环节。执教语文,除了让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外,还承载着端正和提升审美的功能。统编教科书中的每一篇,都是优质文化的载体。解读文本,就要关注文本中的文化内涵,转化为教学设计,以学习养护文心,用教学培育学生成为文化传承人。教无定法,需要我们且行且总结。

参考文献:

[1]者艳萍.挖掘教材特点  凸显语文特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3,(04).

[2]陈红红.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教育策略分析[A] .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C].2018.

[3]李霄文.小学生高年级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 .渤海大学,2017.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要素素养小学 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考试周刊(2019年65期)2019-08-30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5期)2019-05-28落实核心素养须守住“源头活水”——核心素养视阈下数学概念教学的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湖南教育·C版(2018年10期)2018-10-22课题驱动 信息助力 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1期)2018-03-31试论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西部论丛(2017年8期)2017-11-29追本溯源提升素养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7年7期)2017-11-04浅议提高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法速读·中旬(2017年5期)2017-07-05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债券(2015年9期)2015-09-29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债券(2015年9期)2015-09-29

推荐访问:语文 素养 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