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为什么要造第二个“太阳”

2021-11-05 11:18:31公文范文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第二个“太阳”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的核心温度在1500万~2000万摄氏度,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第二个“太阳”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的核心温度在1 500万~2 000万摄氏度,而地球上的金属材料在1 000摄氏度左右就会融化。西物院聚变科学所副所长钟武律介绍,中国的“人造太阳”所要做的,就是在地球上建一个能够承受住1亿摄氏度、甚至超过2亿摄氏度高温的装置。

钟武律说:“太阳到目前為止估计已经燃烧了大约50亿年,为什么它能够永不停歇地燃烧呢?是因为它的质量非常大,靠万有引力可以很强有力地把聚变材料,也就是它外层的氢元素原子核不断地往太阳芯部挤压,实现非常高的温度和非常高的密度,自然而然就发生核聚变反应。”

经常有人问钟武律,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太阳,为什么还要再造一个“太阳”呢?钟武律解释说:“这种装置的原理是和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是类似的,就是核聚变的原理,所以它不是一个新的太阳,而是一个聚变装置,或者我们说它是一个聚变堆,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它来实现核聚变,并且释放能量,用来发电。”

核聚变实际上是整个宇宙的能源,建造“人造太阳”也是为了通过核聚变反应持续稳定地输出能量,最终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从而造福人类。由于核聚变的原理和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很相似,所以,这些以探索聚变清洁能源为目的的装置被人们称为“人造太阳”。

“人造太阳”是如何发电的

目前,EAST、HL-2A、HL-2M都属于“人造太阳”实验装置。钟武律介绍,HL-2M是我国新一代先进磁约束核聚变实验研究装置。他说:“这个装置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采用了先进的结构和控制方式,具有先进的偏滤器位形的优势。它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托卡马克装置,它的体积是目前国内现有装置的两倍以上,等离子体的电流能力可以提高到2.5兆安,等离子体离子的温度可以达到1.5亿摄氏度,也就是说是太阳核心温度的10倍。”

在HL-2M装置建设过程中,西物院联合国内多家研制单位,在装置物理与结构设计、特殊材料研制、材料连接与关键部件研发、总装集成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实现了可拆卸线圈结构,增强了控制运行水平,提升了装置物理实验研究能力;
攻克了高镍合金双曲面薄壁件大型真空容器模压成型和焊接变形控制等关键技术;
掌握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异形铜合金厚板材制造成型工艺,实现了高强度膨胀螺栓组件的自主国产化;
研制成功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内首台大型立轴脉冲发电机组。以HL-2M装置建设为牵引,西物院掌握的特种材料、关键设备、极端条件精密制造等关键技术,已形成“同步辐射”效应,在航空、航天、电子等前沿领域实现创新应用。

我们能控制得住“人造太阳”吗

核聚变,又称核融合,简单地说,就是两个质量较轻的原子核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重核的过程,它与核裂变原理相反。人类已经可以实现不受控制的核聚变,如氢弹的爆炸。

钟武律介绍,想利用核聚变能,就必须要让核聚变变得可控,这就意味着必须要满足三个非常苛刻的条件。“第一个条件,它需要的温度特别高,因为只有温度特别高,这个原子核才会具备足够高的动能,也就是原子核才会跑得更快。第二个条件,等离子体的密度要足够高,高的概念就是原子核之间碰撞发生聚合反应的概率要提高。第三个就是要长时间地控制住这些原子核,就是将高温、高密度的核反应条件维持足够长的时间,这样才能够使核聚变发生,并且可以持续下去。”

然而在地球上,没有任何材料可以把1亿摄氏度高温的等离子体给直接包裹起来。但是科学家想到了一个办法——用强磁场的方式,把带电粒子约束住。钟武律回到西物院的时候,正好赶上2A团队重点攻克一项关键技术——实现高约束模式运行。经过一万多次的实验,团队终于在2009年于国内首次实现了高约束模运行。

“人造太阳”离我们并不遥远

我国核能发展实施“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中,将聚变能作为解决能源问题的最终一步。

人类对于清洁能源的期待是没有废气、没有放射性废物排放且资源丰富的一种能源。钟武律介绍,核聚变能恰恰就是这样一种能源。他说:“第一,核聚变的反应燃料,它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其中核聚变反应的燃料氘是可以从水里面提取的。第二,核聚变的反应是具有固有安全性的,它不存在所谓的不可控,不会存在所谓的爆炸。第三,因为核聚变反应不会排放废气,不会有温室气体的产生,也不会产生长寿命的放射性产物。所以,它是目前人类认识到的最理想的能源。”

钟武律总喜欢在自己分享研究成果的时候以一首歌来结尾,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童谣《种太阳》:“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他说,研究核聚变能的感觉就像人类第一次看到自己点燃了篝火——发光发亮,充满希望。当下,从国际国内核聚变研究发展的概况和现状来看,业界普遍认为,预计在21世纪中叶能够实现聚变能的商业应用。

目前,国家原子能机构正在研究布局一体化核聚变研究创新体系,打造国家级核聚变创新研究平台、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平台、青年科学家成长平台,全面促进我国核聚变事业由并跑向领跑迈进。

猜你喜欢 原子核核聚变人造 我国首项核聚变国际标准成功立项中国军转民(2021年1期)2021-04-08核聚变中国科技术语(2020年6期)2020-03-08会呼吸的人造树叶知识就是力量(2018年9期)2018-09-06疯狂编辑部之人造惊魂夜作文大王·中高年级(2018年7期)2018-08-18人造彩虹作文大王·低年级(2017年9期)2017-09-18“人造太阳”或破解“核电困局”科学24小时(2017年9期)2017-09-12再分给你看!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6年4期)2017-02-15物质构成中的“一定”与“不一定”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16年8期)2016-12-07人造大脑科学启蒙(2015年11期)2015-11-28受控自持续核聚变的新曙光大众科学(2012年6期)2012-08-30

推荐访问:第二个 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