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理念、策略

2021-11-11 11:20:12公文范文
王全旺赵兵川[摘要]学风建设事关高校发展大局。新时期,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优良学风的培育更显紧迫

王全旺 赵兵川

[摘 要]学风建设事关高校发展大局。新时期,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优良学风的培育更显紧迫性与影响的广泛性。广义而言,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风建设是在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对教育者的教育管理之风,受教育者学习探究之风,以及教育环境创造建设之风进行富有时代蕴意的、以评估和认证为推动力,促进校风、学风、教风改革创新发展的过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学风建设中存在学习者高受教育期望与低学业成就之间的矛盾;教育者学风建设认知与学风建设实践之间的矛盾;教育管理言教育治理之名与行教育管理之实之间的矛盾。应秉持以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将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有机融合,持续改进教学质量为宗旨的理念,采取以学风建设思想教育活动为先遣,以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为要务,以学风建设评估制度为保障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风;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3-0046-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3-009

加快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2035整体战略目标的基本内容[1]。该战略目标能否真正实现,关键环节还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有没有良好的學风。应用型本科高校只有不断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的学风,才能完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可能真正形成中国特色,打造世界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教育领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新时代,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学风建设的内涵

(一)学风的内涵

学风可简单的理解为学习的风气。但这样的理解似乎又太过于概括。对于学风建设而言不具有可操作性。综合国内外学术研究对学风内涵的阐述,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相对比较全面。广义而言,学风涉及学校中教育者的教学之风、学术研究之风,受教育者的学习之风、探究之风,以及校园人文环境与物理环境的教育影响之风。狭义而言,学风主要是指在大学文化的熏陶下,经过历史的积淀,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与认识、学习习惯与方法、学习行为与作风的显性和隐性表现[2]。

(二)学风建设的内涵及特点

参照原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为使地方本科高校学风建设更具可操作性,在此从广义的学风视角出发,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风建设是在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对教育者的教育管理之风、受教育者学习探究之风、以及教育环境创造建设之风进行富有时代蕴意的、以评估和认证为推动力、促进校风、学风、教风改革创新发展的过程。

学风建设是一个常谈常新而又亘古不变的主题。时代在交替更新,学风的内涵在不同时期增添了新的蕴意,但不同时期、各级各类教育都强调学风建设则是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要依靠学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依靠学风建设;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依靠学风建设。学风是高校办学治校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全体师生员工人文情怀与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良好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对学习者产生着强烈的熏陶和感染,激励学习者奋发努力,健康成长。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由于其弱比较优势,学风建设显得更为重要。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后期向普及阶段迈进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高等教育经历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的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能否建设形成良好的学风是事关其生死存亡的大事。

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学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从功效来看,学风建设对受教育者而言,是通过教育者对其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而促使学习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科学的方法论,以及优秀的心理品质逐渐成熟,且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过程。此外,由于学校教育的影响相对于社会教育而言作用有限,所以社会教育与影响对受教育者的良好学风形成更为重要。社会教育对教育者的教育管理之风建设功效也十分明显。优良学风的建设是涉及多个要素的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除社会剧变外,其发展过程一般不会有突变和飞跃,更多时候是缓慢渐变的过程,是基于传统学风并对传统学风进行改良的过程。优良学风一旦形成,就可以使学习者获得根本性、方向性和长效性的做学问、做事、做人的精神指导和实践途径,使其受益终身。但不可否认,学风建设具有复杂性、反复性的特点。优良学风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精心培育,但优良学风的破坏则相对容易,稍有松懈又可能前功尽弃。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风建设的内容包括教育者的教风建设、教育管理者的工作作风建设,以及学习者学习风气建设3个方面的内容。这3个方面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缺一不可,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风及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风及其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可概括如下。

(一)学习者层面:高受教育期望与低学业成就之间的矛盾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乃至于实现普及教育的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高校起到了重要的“扩容器”作用。学习者及家庭的需求已经从传统精英教育阶段的能不能接受高等教育,转变到大众化教育后期的能不能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习者而言,虽然上大学的目标是实现了,但受就业竞争压力,以及学校带给他们相对低的名誉地位双重因素的影响,学业成就感普遍偏低。相当一部分学习者在校表现出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过程受现代电子媒体“负”作用大等不良现象。学习者中不同程度存在对自己所处院校不满意、认可度低等思想。亲其师则信其道。对学校的不认可、不满意,加之应用型本科高校固有的一些不足,学习者对日常非持久稳定的学校学风建设表现出应付、不接纳,有“风头来了躲一躲,风头过后,任自我”的得过且过思想。

(二)教育者层面:学风建设认知与学风建设实践之间的矛盾

教育者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实践者。教育者作为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其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以及教学水平直接对学风建设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但受学校传统行政化管理倾向明显,以及管理水平相对低下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教育者自身主观上存在“虽我有责,并非全责,领导主责,我负次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等”“靠”“要”思想,以及敷衍塞责的思想。相当一部分教育者自我效能感不强,学习主动性不强,对新时期党的先进思想与理论学习不深刻、不系统、不全面,将先进思想与理论融合于学风建设的能力更是较差。知易行难。相当一部分教育者,受职称评价体系指挥棒的影响,重科研、轻教学,对自身科研之风、教学之风、对学习者学习之风把关不严。认认真真培养自己、马马虎虎培养学生的情况仍然存在。

(三)教育管理者层面:言教育治理之名与行教育管理之实之间的矛盾

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此后全国教育工作的目标确定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响应会议精神,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相关文件会议中,也及时提出建设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字样的表述。“管理”与“治理”一字之别蕴含着深刻的差异。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对我国的教育系统提出了诸多全新要求:一是参与力量将更加多元;二是主体权责将更加明晰;三是体系运行将更加高效[3]。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治理体系建设与教育治理能力提升的应有之义。但目前多数高校言教育治理之名、行教育管理之实的现象很普遍。学风建设的主要参与力量单一,只看作是党务工作部门的重任。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管理者的治理意识与水平仍比较薄弱,“掌控”的意味比较浓厚,导致教育管理者与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形成了管控与反管控力量博弈。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风建设的理念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风总体上是好的,但在象牙塔内从事高深学术研究中不时受到个别高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学与科研活动中的急功近利、浮躁浮夸、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买卖论文、考试舞弊等不良现象和不端行为的践踏和影响,使得本身就处于高等教育系统中相对弱势地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形象被拉低,严重破坏了高校教书育人的学术风气,也造成了极其负面的社会影响,使得认识水平本就不高的社会公民对其的认可度进一步降低。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风建设应树立以下理念。

(一)以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引学风建设

教育兴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高等教育应把握的根本政治原则,凸显了新时期地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为地方高校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总书记的讲话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是对当今高等教育办学方向与内在灵魂的规定,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风建设的精神指引。学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贯彻落实好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风建设,必须深刻领会并把握习近平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涵。对教育管理者而言,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精髓、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因地制宜,结合学校实际,扎根地方、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教育[4]。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發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树立以人为本,以学习者和施教者为本的理念,要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开放包容、资源共享、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不是设置变革创新的障碍、相互排挤拆台、资源唯我独享、各自为政的不和谐发展。对于教育实践者的教风建设而言,一切实践活动都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要认识到教书育人是自己天职和使命,以学习者为本,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要始终坚持不碰教师职业道德红线,不越学术规范底线,潜心教学,崇实科研,避免急功近利。对学习者的学风建设而言,既要立足自身的专业实际,突出专业特色,将专业学习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又要树立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积极主动践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活动,要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阔视野和胸怀。

(二)将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有机融入学风建设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道德支撑的重要条件。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德育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大力推进发展且亟需提高的一类高校,承担着适应、融入、引领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寓道德教育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风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道德教育是人类传承道德的一种重要机制。随着社会历史制度的变迁,人类社会的道德在遗传先验与社会先验的双重制约中发生持续改变。人类诸多道德规范中,那些可以发生改变的必然会逐渐演变,那些经久不变的道德规范则逐渐恒定下来[5]。相比智育强调创造性、创新性而言,德育则更强调传承性、继承性。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风建设而言,要将那些经历历史考验而持久不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典范或道德律令作为德育的核心内容,以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固守本分。但这并不等于说德育只是因循守旧。应将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将道德教育一般无法超越当下但又葆有超越当下的可能相结合,着力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营造涵育优良学风的文化氛围,构建健康的学术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总书记的论述为当代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

学风建设事关高校全体人员,没有人是局外人。教育管理者首先要对“三全育人”的育人理念、育人思路、育人方式有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综合考虑。教育者要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兢兢业业、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不断在工作实际中锤炼自己,提升学术修养与教育教学水平,自觉担负起受教育者成长的引路人。受教育者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学习的内生动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树立诚信意识,端正学习态度。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风建设要把强化管理者的素质作为基本前提,加强教育过程中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全员育人。

学风建设事关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每一个环节,贯穿始终。教育管理者的理念、方略、思维模式、实践路径每一个环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渗透作用。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从新生入学的迎来到毕业生的送往贯穿始终,整个过程都事关学风建设。受教育者在学校的课内外学习活动、日常生活过程、社会交往活动都是对学风建设的感知和实践。

学风建设应整合多种资源,实现全方位育人。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起来,同向同行,不断完成课程育人。从广义课程的视角进行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促进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管理者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不断拓展网络教育平台和教育方式,使全体师生和教职员工在具有新时期品格特征的、学习型社会营造的氛围中实现学风潜移默化的根本转变。

(三)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宗旨开展学风建设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由于其弱比较优势,提质增效更是其安身立命之本。学风建设的根本宗旨是为了提升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学风建设是涉及众多要素的系统工程。总体来说,首先要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作用;其次,要重视提升教育者及教育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再次,要发挥学校的宏观作用[6] 。

首先,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不断改进教学质量,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把握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先进理念的同时突出的三大原则。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风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各高校应根据不同专业类别的《国标》要求,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的转变,以全面提升学习者的知识、 能力和素质为根本要义[7]。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积极性,通过学风建设教育活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观念,端正學习态度,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

其次,要重视提升教育者及教育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的使命。学风建设以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质量为宗旨。而教学质量高低衡量的首要依据是,是否体现中国特色、是否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8]加强对教育者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强道德品质教育,以教育者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引导学习者树立良好的学习风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

再次,要发挥学校的宏观作用,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质量评价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通过大学精神这种隐性课程激发和保证学习者乐学、好学;通过规范合理的大学制度去感染学生的日常言行,让学习者的在校生活和学习有章可循,逐步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文化氛围。

唯有如此,才能凸显应用性、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四、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风建设的策略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进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是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风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具体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以学风建设思想教育活动为先遣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提出“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优良的工作作风和较高的思想水平,以及踏实的业务基础,是一个人能在工作中发挥创造性、取得较大成就的必备条件[9]。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其学风建设更具影响的广域性、紧迫性。毫不夸张地说,不注重学风建设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注重学风建设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领导不是合格的领导,不注重学风建设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工作者不是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学风建设是学校工作的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事关高校的生存发展。《意见》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应用型本科高校广泛深入地开展学风建设思想教育活动,是改善和加强学风建设的首要前提和基础。

(二)以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为要务

虽然“思想决定行动”,但思想毕竟不等于行动。俗话说“知易行难”。2011《意见》出台,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的密集出台,足见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为提升其比较优势,更应该加强改进学风建设。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强学风建设应以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为突破点。大学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治理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大学治理提出的目标要求,也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障[10]。以大学治理体系建设为突破点,构建一种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是时代赋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责任。应用型本科高校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结构改革的逻辑起点,需要其依据自身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制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现代大学章程。

(三)以學风建设评估制度为保障

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不断的改进。而合适的评价制度是促进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的有力保障。应用型本科高校由管理模式向治理模式转变,建设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是时代要求。因应这种变化,对学风建设成效的评价需要采取相应的基于公共治理的评价反馈模式。政府、社会、高校、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都是评价主体,要相互协调,凝聚力量,使评估反馈尽可能地实现科学公正,并最大程度地体现公共利益。要树立共同治理的理念,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推动各利益相关者充分参与到评价中,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学风建设评价制度[11]。

综上所述,本文从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风建设的内涵出发,指出了目前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阐释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风建设的理念,并提出了治理学风建设的策略,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计献策,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魏中林.面向2035的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J].高教探索,2019(11):5-8-

[2]郑家茂,潘晓卉.关于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04):39-43-

[3]杜占元.以教育管理信息化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J].教育发展研究,2015(03):71-

[4]陈宝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EB/OL].http://www.12371.cn/2020/03/18/ARTI1584521637064503.shtml, 2020-03-

[5]王建华.道德及其教育的省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04):30-36-

[6]苗洪霞,王志华,刘群.高校学风建设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16,37(09):51-58-

[7]孟波,白云.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5):31-35-

[8]万鹏,赵晶,沈王一.习近平谈高等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把思政工作贯穿全程[EB/OL].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6/1209/c385474-28938271.html, 2016-12.

[9]张三慧.培养优良学风二三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0(02):59-61-

[10]袁贵仁.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人民论坛,2014(13):10-13-

[11]王德林.积极推进公共治理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J].中国高等教育,2016(23):55-57-

(责任编辑:劳丽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atmosphere is related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it is more urgent and influential for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excellent academic atmosphere. In the light of the broad sense of academic atmosphere,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atmosphere for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is a process which is guided by the new socialist ideology of China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i Jinping, which is full of epochal implications for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educators, for the learning and inquiry of the educated, and for the cre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nd also taking evaluation and certification as the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hool spirit, learning style and teaching style. There exits several contradic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academic atmosphere for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these are learners" high expectations of education and low academic achievements, educators" cognition and practice, education managers" talking education governance and doing education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it should adhere to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 on education as the guideline, to integrate virtue education with “threewide education”  in cultivating peopl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continuously; also it should take measures such as, taking the ideology education activities for academic atmosphere as the first step, taking the longterm mechanism construction as the main task, tak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as the guarantee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academic atmosphere.

Key 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academic atmosphere;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atmosphere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风建设学风 文明学风建设工程开创学风建设工作新模式知识文库(2019年6期)2019-10-20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建构的思考戏剧之家(2017年13期)2017-09-08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学理论·下(2017年4期)2017-05-13交叉学科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试点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职教论坛(2016年33期)2017-03-04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文教资料(2016年30期)2017-02-23高校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之对策求知导刊(2016年19期)2016-08-15卓越计划背景下学风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27期)2016-05-26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现状分析企业导报(2015年16期)2015-12-14炊事员的几宗事飞天(2015年5期)2015-06-17试论高校学风建设的概念主体及特性高教探索(2014年4期)2014-09-01

推荐访问:学风 本科 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