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逃离与坚守:乡村教育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2021-11-11 11:20:41公文范文
陶芳铭[摘要]面对日趋衰落的乡村教育,思考和探寻如何在乡土的“逃离与坚守”之间寻求新的契机,透过乡村

陶芳铭

[摘 要]面对日趋衰落的乡村教育,思考和探寻如何在乡土的“逃离与坚守”之间寻求新的契机,透过乡村教育中“虚假的繁荣”“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奔向城镇化”“精神的荒漠化”等现象,分析人们之所以“逃离乡土”的本质,并立足于现代化背景下的发展方向,透视乡村教育目前的困境,力图从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层面为乡村教育实现弯道超车提供路径。

[关键词]乡村教育;现状;困境;超越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3-0001-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1-03-001

“当人们,特别是年轻的一代,对生养、培育自己的这块土地一无所知,对其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及厮守在其上的人民,在认识、情感,以至心理上产生疏离感、陌生感时,就在实际上失落了不只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家园。当他们逃离土地,远走他乡与异国,就走上了永远的‘心灵不归路;即使不离乡土,也会因失去家园感而陷于生命的空虚。”[1]乡村里年长的一代正在逐渐老去,而年轻的一代却在通过持续的努力,不断实现着对乡土的逃离。不少乡村已成为老弱病幼生存的“空城”,鸡犬之声远胜于来往的“人声”。乡村正在逐渐衰落,与乡村一起衰落是乡村的文化和教育。为能够给乡村少年寻求置身于乡村社会的“精神之根”,也为了寻求乡土教育如何立足于现代化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分析乡村教育目前面临的困境,并努力探寻振兴乡村教育的实施路径,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

一、日趋衰落:乡村教育的现状调查

为很好地了解乡村教育现状,笔者于2019年2月与A省W市N县D中学(以下简称“D中学”)的负责人就近几年来N县乡村学校的变化等乡村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获取了关于乡村教育的第一手数据。D中学,一所创办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乡村初级中学,办学50多年来为各级各类学校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间,在编在岗教师50余人,初中3个年级共有20多个教学班,学生总数超过千人。现如今,学校在岗教师28人,每个年级只有两个教学班,学生总数两百余人。由于学生数量锐减,以致教师超编,原来很多的教师都不得已参与了借调、支教等活动。据初步统计,接下来的几年里,该学校的学生数还会大幅度减少。因为从目前本区域内的小学四、五、六年级在籍学生数来看,未来两三年内,学校每个年级的学生数最多维持在一个正常教学班的规模,在校学生数仅为百余名。如此,对教师数量的需求将会进一步缩减,即未来两三年内该校会有更多的在编在岗教师需要外出支教,学校将面临着倒闭的危险。笔者在此基础上,对N县其他各镇的乡村学校进行了调研走访,发现N县8个镇(除了校址坐落在县城的县直属学校)的乡村学校基本上都和D中学情况相类似:学生数量逐年下降,呈现出日趋萎缩的状态。乡村学校的现状引发了很多新的问题:安排超编学校的教师到缺编学校去支教,是否能够很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重组?原来的中学教师大部分“被安排”(大家都不是主动去支教的;学校进行各项考核后落聘的人外出支教,已成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到小学支教,是否能够适应?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面对不同学段的教学对象,如何实现转型?这些“被安排”的教师能否安心从教,乐于从教?

目前的鄉村可谓日趋衰落,无论是从村庄建筑物的变迁、村民之间的交往,还是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上,都较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衰落。原来的老建筑物大多数都已经凋敝,只有少量被新建的楼房取代,但由于乡村常驻人口的减少,很多房屋依然是无人居住。村民之间的交往也少了很多,村里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在家,人气不够旺,每年也只有在春节时才会热闹一些;邻里关系不如以前那样密切,虽然仍有彼此间的互帮互助,但意愿有所下降,金钱关系逐步强化。村庄人际关系失去了原有的生机与活力,逐渐由传统的差序格局关系(“差序格局”就是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般一圈圈地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且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格局。它随自身所处时空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圈子,一般发生在亲属和地缘关系中[2])演变为人与人之间沟通变少、利益逐渐影响人际交往的现状[3]。也正是由于乡村布局、人口规模、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变迁,导致了乡村文化和乡村教育的衰败。究其原因,文化的缺失其实是和教育的衰落有一定关联的。

二、逃离乡土:乡村教育的困境分析

透过乡村教育呈现出的日趋衰落的现象背后,需要思考衰落的本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农村人选择了通过读书考大学、外出务工等方式离开乡村,实现“逃离乡土”的目的,也因此造成了乡村以及乡村教育逐渐呈现出“空心”的现状。笔者在调查走访A省N县乡村学校的基础上,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归纳出目前乡村教育主要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虚假的繁荣:美丽的乡村校园环境难以维持生源

近年来,国家对乡村教育越来越重视,在经济上给予了较大的投入。乡村学校的校舍、教学用房、运动场、多功能教室等越建越好,硬件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比城市学校差多少。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说明国家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尽管乡村学校在校园硬件建设上越来越好,但美丽的乡村学校校园环境仍然难以留住生源,稍有门路的家长,都会想方设法将孩子转到他们认为好一点的城镇学校去就读。调查显示,A省N县G镇的几所完全小学和初级中学的学生数量都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一个曾经三四百人的完全小学,如今只剩下几十个学生,且其中有两个年级只有三四个学生。据了解,该村适龄入学儿童的数量有几十人,但这些家长都通过在县城买房、去县城民办学校就读等方式将孩子转走,因为他们认为,尽管现在家门口的乡村学校硬件设施挺好,但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还是存疑的,仍然选择将孩子转走。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有清醒的认识:为什么好的硬件设施仍然难以留住学生,难以挽回乡村学校的繁荣?好的硬件设施并不足以构成好的教育。刘铁芳教授曾指出,对于乡村基础教育及贫困学生而言,“基本条件的改善与学位的保障是重要的,但却不是根本的;是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教育的根本是以文化人,文化才是教育的内在支持,乡村教育的内在发展与提升必须上升到文化的层面”[4]。当前各界都非常注重乡村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认为硬件设施好了,教育质量就上去了,但实际情况却是好的硬件设施并不足以构成好的教育。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同时,以合宜的方式投入优秀的人力资源,也许是更为关键的所在。

(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乡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难以确保

由于乡村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诸如工资待遇偏低、工作环境偏远等问题,造成了乡村学校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到校安心从教的事实,师资队伍的稳定性难以保证。笔者前些年在D中学上班时,每年的开学季,总是有一些有门路的教师通过调动或借调到县城学校(或离县城近一点的学校也行,因为大部分的鄉村教师为了自己的孩子读书方便,都在县城买了房,离县城近点的学校上下班也方便一些),造成了乡村教师的流失,直接影响到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这批离开的教师对想走却又走不了的教师也产生了冲击,乡村学校师资呈现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状态。“由于大学优秀毕业生不愿到乡村学校任教、优秀教师不愿意留守乡村、不合格教师又退不出去等原因,导致乡村学校难以配备优秀教师,乡村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堪忧。”[5]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对于乡村学校和城区学校的福利待遇觉得很不公正,同样的付出劳动和心血,甚至乡村教师付出的更多,可是得到的回报却大有出入;社会、家长在对待教师的问题上,对城区学校和乡村学校教师的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教学环境的恶劣、家庭生活的困难、教师的住房问题等等,长期困扰着乡村教师,很多人瞧不起乡村教师,乡村教师想方设法逃离乡村学校。同时,由于很多乡村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难以组建起优质的教学团队,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在N县乡村学校中,教师的基本工作量为14节课/周。但实际情况却是,乡村学校(不包括县城的中小学校)一周有20节课以上的教师占比为65%,15至20节课以内的教师只占23%,剩下的12%也在每周10到15节课之间。另外,由于乡村学校师资的不足,75%以上的教师一般要讲授两门课程,“跨课头”现象很是普遍(笔者在乡村中学任教时,就曾多次跨年级授课,“跨课头”授课和“平行班”授课相比,更是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有些学校的部分教师要代3门以上的课程。在村级小学,有15%的老师还在施行复式教学。复式教学,即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的一节课内面向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教学。它大多适应学生少、教师少、校舍和教学设备较差的地区[6]。除这些任务外,至少还有一半教师要兼任班主任工作,要完成每学期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布置的相关校本研修和相关的心得体会等任务、工作。繁重的教学任务、超负荷的工作量,使许多教师身心疲惫,都想着调换环境。优质师资的流失使得现有教师的工作量增大,影响了工作热情,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制约着乡村教育的发展。

(三)奔向城镇化:乡村学校的在校学生人数逐年锐减

A省N县G镇C村,属丘陵山区,位于G镇的最南端,共有486户,户籍总人口1 669人。其中,常住人口为400余人,为户籍总人口的1/3左右。该村原来有一所小学,笔者小时候就读时,学校人气甚旺。但在1999年变成一所完全小学的教学点,仅保留了一、二年级的两个教学班,且每个年级的学生皆不到10人。整个教学点也只有两位教师,教学采用包班制(每位教师负责一个班的全部教学工作)。到2008年,该教学点被撤除,所有学生全部要到离该村8公里外的一所完全小学上学。类似情况,在G镇全镇乃至全县都很普遍。G镇原有18个行政村,除了有一所镇中心小学之外,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小学。但经过这些年的撤并,目前只剩下一所镇中心小学和3所完全小学。教育资源过度向城市(城镇)集中是造成乡村人去屋空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乡村的家长从内心深处可能并不愿意离开自己居住的土地,但为了孩子能够享受更好的优质教育,不得不选择离开。试想,如果乡村也同样拥有和城市相差无几的教育机会、条件和环境,这些家长谁愿意将孩子送到县城呢?他们选择离开乡土来到县城,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学生家长通过在县城买房、入户等方式,将符合相关入学条件的孩子转到县城公办学校上学。二是县城的一些民办学校通过招生宣传等手段,将乡村的孩子招到民办学校读书。另外,二孩家庭中,由于大孩已经在县城上学,只能选择将二孩也安放在县城,这也加速了乡村学校生源流失的进程。“布局上移的乡村学校如同一座孤岛,悬浮在乡村社会及其普通人之外。”[7]成为“悬浮的孤岛”的乡村学校的衰落,导致了整个乡村教育的衰落。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孩子们又将走向何方?他们的前方和远方又能是怎样的情形呢?那条路、那只狗及那座学校,将只能成为记忆。

(四)精神的荒漠化:乡村文化的边缘化与文化生态的危机化

在通往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社会一般是处于比较劣势和被动的地位的。为了城市的繁荣,乡村社会既贡献了最强壮的劳动力,又提供了优秀的智力支持。很多寒门学子通过考试跳出农门、走出农村,然后工作和生活在城市,再也不想回到曾经的乡村。也因此有人说,很多寒门学子努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摆脱贫困的家乡,而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受教育后让家乡摆脱贫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乡村社会正在由过去的“以年长者为主导的前喻文化”[8]向现在及未来的“以年轻人为主导的后喻文化”[9]转变。这就造成了年长者在乡村文化秩序中的逐渐边缘化,见多识广的年轻人一跃成为乡村社会中具有重要话语权的人物。但也正是由于这些年轻人远离了乡村生活,在乡村文化秩序中处于“不在场”或“退场”的状态,从而形成了乡村社会中一种矛盾的存在:乡村社会中“在场”的老年人处于文化秩序的边缘,而拥有或占据话语权的年轻人却大部分时间处于“不在场”的状态,这使得乡村文化产生了被弱化的危机。有研究曾用“文字上移”或“文字不再下乡”来描述村落学校的消失,以及由此造成的乡村社会文化的真空现象[10]。在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在一个经济发展主宰一切的社会里,乡村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乡村经济发展的边缘化必然会催生文化的边缘化,从而导致乡村文化本身的虚化。在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不能让乡村与乡村文化沦为城市文化的附庸品,乡村文化不应该被边缘化,需要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突出对乡村文化的传承;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乡村文化的保留与传承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与挑战,但我们不能让乡愁的记忆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被逐渐取代,不能让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建筑群取代一些乡村的物质文化遗产与建筑。为此,需要利用乡村中的民间故事、民间曲艺、风俗习惯等,帮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三、弯道超车:乡村教育的发展路径

如何改变乡村教育的现状,实现乡村教育的弯道超车?可以从政府、社会和学校等不同层面为乡村教育实现“弯道超车”提供实践路径。具体而言,需要加大政府对乡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为乡村教育的振兴提供基本保障,强化教育的社会化建设,努力打造城乡教育共同体,从而建设“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学校,全面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能力。

(一)加大政府对乡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为振兴乡村教育提供基本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11],虽然主要是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但乡村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和教育的振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策略[12]。为此,可以从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和大力强化师资队伍两方面来为振兴乡村教育提供基本保障。

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乡村学校的资金投入力度,但相比于城市学校,总体投入还是有较大差别的。这就需要从国家和政府层面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全面改善薄弱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为改善乡村学校建设提供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巩固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让乡村学生和城市学生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努力使乡村学生在确保“有学上”和“有书读”的基础上,能够达到“上好学”和“读好书”的标准。刘铁芳教授曾指出,拥有“好的书”和“好的教师”是乡村教育的两大基本着眼点[13]。其中,“好的书”是乡村教育条件中的核心要件,而“好的教师”则是乡村教育的根本所在。所以,在大力投资乡村学校基础设施的同时,更需要为乡村教育提供优质的师资队伍。提升乡村教师工资待遇,加大对乡村教育教师的培训力度。乡村教师肩负着巩固基础教育,并将沉重人口负担转变为高素质人力资源的神圣使命。因此,强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关注乡村教师的生存和生活状况,是确保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虽然近年来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各地了解的综合情况来看,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不少的短板和不足[14]。需要在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乡村教师的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加以提升和改进。从古至今,教师职业一直为人们所仰慕,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把教师看作只思奉献不思回报的“神”。但在面对乡村教育的现状和乡村教师复杂的心态时,政府和社会应该多从“教师也是人”的角度和我国乡村教育实际出发,大力提升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努力破除乡村教师管理体制障碍,进一步优化乡村教师的资源配置。从软、硬环境上给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一个公平的空间,改变乡村学校教学现状,改善教学设施,完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乡村教师福利待遇,在乡村补贴和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乡村教师提供政策支持,让乡村教师能够真正“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进而推动乡村教育的大力发展。

(二)强化教育社会化建设,打造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城乡教育共同体

教育家张宗麟从社会本位的大教育观出发,提出不能就教育论教育的观点,认为乡村教育建设要与社会各方面联合起来,才能实现改造乡村的最终目的[15]。鉴于此,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来强化乡村教育社会化建设,把乡村教育与地方经济和地方文化建设等相联系,采取灵活的办学形式,实现普通(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结合的普、职、成“三教统筹”模式,使升学、分流、服务地方经济相统一[16]。动员乡村学校参与乡村学习型社会建设,参与建构乡村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为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及乡村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17]。为此,需要进行教育体制的再改革,通过乡村学校参与乡村社会建设,推进乡村学习型社区建设等活动的开展,为解决乡村文化的边缘化及文化生态危机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能。

乡村学校的价值坐标在于主动与当地乡村社区建立各种联系,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彰显其独特的价值[18]。通过在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根据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要求,为农村培养和储备用得上的新型实用人才,让学生在掌握文化课程的基础上,能够学会一门或几门实用的专业技能,从而成为能够运用科技知识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劳动者。通过让学校和家庭与社区联合,努力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的机制,打造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城乡教育共同体。现如今,城里很多的学校都在开展“学农教育”活动,旨在打通城乡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乡村世界和乡村生活。相比而言,乡村更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天然的优势来为乡村教育所用。当前,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教学有着一定的城市取向:在课堂上,老师是城市知识背景的,教材也是城市取向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该站在放眼全国各地的角度来培养教师和编写教材。针对不同地区、城乡和学校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根据适合城乡学生的共同需要和不同特点,尽可能提供同时符合城市和乡村特点的教育资源。力争通过教育,使乡村的学生了解、体会、向往城市的生活和同伴,又使城市的孩子渴望知道、喜欢、牵挂乡村的生活和同伴。如果可能,可以尝试让乡村父母和城市父母结成联谊家庭。在合适的时候,城市父母可以带孩子到乡村生活一段时间,让孩子跑遍乡村的山野,流一身汗、滚一身泥,全方位体验乡村生活;乡村父母也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带孩子到城里来住一段时间,让孩子看看少年宫、科技馆,逛逛书店、博物馆、超市和各种各样的展览会,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城市。这种交流无论是对城里的孩子还是乡村的孩子来说,都非常重要。

(三)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能力,建设“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学校

尊重人性、創新教育,给乡村学生一个“爱学习的理由”,是实现乡村学校弯道超的车必然之路。乡村学校的教育创新,本质上仍然是为了解决教与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更加注重激活乡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让学的环节生动起来,教的环节才能更生动。通过学生的改变来激发乡村教师的教学热情,让他们为乡村学生搭建一个快乐学习的场所和平台;通过校园社群活动、课堂教学、个体学习等方面的相互融合,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努力整合部分学科知识,提升教学效率,从而提升学生和老师的价值感和存在感,全面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学校,并非是地广人稀的山区、牧区、农村地区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相反,它应该是现代学校尤其是乡村学校的基本面貌。“小而美、小而优”的乡村学校,可以从分析“小”“美”“优”的特点上着手。首先,“小”指的是乡村学校的规模。在当下,小班小校是世界各国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教育现代化外在的形态,也是实现高质量教育的基本追求。在我国,从小规模学校所在地的层级重心、数量与存续时间来考察,乡村小规模学校数量和所占比例都较大。因此,小规模学校在乡村会长期存在[19]。在英国、德国、芬兰等国的城市,小学的规模通常是200人左右,每个年级一个班,最多两个班,每个班20多个学生。教育的规模与其品质密切相关。小规模乡村学校不仅能方便学生就近入学,而且由于实行小班化教学,师生比高,师生关系密切,有利于对学生情感和性格的培养,有利于实施个性化教育。其次,“美”指的是环境,包括校园环境、教室环境、周边环境,以及师生精神风貌等方面的美化。通过建设美丽校园、打造美丽班级、创建美丽课堂、选树美丽教师和评选美丽学生等形式,达到“以美启智、以美育德、以美怡情、以美健体”的目的。最后,“优”指的是品质,包括学校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充足的办学经费、优质的办学条件和优良的教学效果等。通过培养并留住优秀的师资和充裕的教育投入,让这些“小而优、小而美”的学校成为高质量教育的同义语[20],让乡村的学生都能享有公平和高品质的教育。

四、结语:路在脚下,梦在远方

虽然我国目前乡村的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前景。在困境面前,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就能够完成乡村教育的“弯道超车”,真正实现乡村教育的公平和均衡发展。尽管目前的乡村教育依然存在着诸如“碰撞与融合的城乡文化冲突,期望与失望的城乡文化冲突,以及传统与变迁的乡土文化瓦解”[21]等困境,但乡村教育不能也不应就此衰落,需要我们去寻找和发现乡村教育的“回春之术”。

参考文献:

[1]钱理群.追寻生存之根——我的退思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2.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25.

[3]余礼信.城镇化背景下,日趋衰落的传统村庄[J].村委主任,2013(09):9.

[4]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13-14.

[5]范先佐.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5):146-154.

[6]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75.

[7]刘云杉.“悬浮的孤岛”及其突围——再认识中国乡村教育[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1):14-19.

[8][9][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周晓虹,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27,76.

[10]熊春文.“文字上移”: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J].社会学研究,2009(05):110-140,244-245.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_5325534.htm?trs=1.

[13]刘铁芳.乡村教师:农村教育发展之魂[J].中国教师,2018(11):15-16.

[14]付卫东,曾新.“十四五”时期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形势与重点任务[J].中国电化教育,2020(11):119-124,145.

[15]张沪.张宗麟乡村教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25-35.

[16]柴赛飞.张宗麟乡村教育思想对当前农村教育的启示[J].重慶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6(5):111-113.

[17]周兴国.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困境与出路[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04):1-6.

[18]袁桂林.确立农村学校教育的价值坐标[J].中小学管理,2019(02):1.

[19]秦玉友.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基本判断与治理思路[J].教育研究,2018(12):83-88.

[20]杨东平.建设小而优、小而美的未来学校[N].中国教育报,2015-09-07(007).

[21]李芳.乡村学校的衰落与乡村教育的发展——一个华北乡村学校的民族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49-52-

(责任编辑:德华)

Abstract:
Fac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eclining” rural education, thinking and exploring how to seek new opportunities between escape and perseverance in rural areas. Through the phenomenon of “false prosperity”, “the soldier of iron in a camp”, “running towards urbanization” and “spiritual desertification” in rural education, we analyzed the nature of people “escaping from the countryside”, based on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ization, points out the current predicament of rural education, and tries to provide a development path for rural education to realize the overtaking on the corner from the aspects of government, society and school.

Key words:
 rural education; status quo; dilemma; transcendence

猜你喜欢 乡村教育超越困境 跟踪导练(三)时代英语·高一(2021年1期)2021-03-18跟踪导练(一)时代英语·高一(2020年1期)2020-05-15乡村幼儿教师培训刍议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9年2期)2019-04-19在乡村教育的园地里静静地绽放教师·上(2018年9期)2018-10-25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教育的困境及发展对策成长·读写月刊(2017年7期)2017-07-13承继与升华——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资治文摘(2017年1期)2017-06-09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3期)2016-10-22新公共管理的两种悖论:是否超越了“官僚制”商(2016年21期)2016-07-06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海外英语(2013年7期)2013-11-22A Boy and His Tree中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2008年4期)2008-12-22

推荐访问:坚守 路径 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