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于漪基础教育思想图景速写

2021-11-14 11:02:29公文范文
兰保民于漪老师曾经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自称“草根教师”,这对她自己来说虽然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但无意中

兰保民

于漪老师曾经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自称“草根教师”,这对她自己来说虽然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但无意中却也准确地揭示了其作为人民教育家的鲜明特质。因为凡是草根,无一不是深植于大地,带着田野里的泥土芬芳,具有坚韧的生命力、强大的孕育力和创造力的。作为一名终生从教的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站定在讲台上,成长于课堂中,直面新中国基础教育的现实,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孜孜不倦,躬行深思,从而形成了她对基础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和鲜活阐述。

因此我们认为,“草根性”是于漪老师作为教育家的独特个性,同样也是她教育教学思想的基本特点。这三个字,至少揭示出了两个特点:第一,于漪教育教学思想所关注的,主要集中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领域;
第二,于漪的教育教学思想,不是写在从理论到理论的高楼大厦里,而是写在倾其毕生之力所奉献着的基础教育教学实践大地上的。

一、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

毋庸讳言,相比于高等教育,基礎教育在不少人眼中是没有什么分量的。针对这种偏见,于漪老师倾其毕生之力“为基础教育鼓与呼”,这并不是出于她自己是一名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这一本位立场,而是源自她对学生终身发展的殷殷关切,源自她对国家建设和民族振兴战略的深刻思考。

在她看来,基础教育从事的是人的基本建设,给人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科学文化打基础,为其终身发展奠基。一个人能不能和谐发展,能不能充分地释放潜能、成就人生,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他在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基础教育。为此,就要时刻把“人”放在第一位,聚焦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上。无论是学校办学,还是学科教学,都要时刻警惕功利思想和浮躁心态的侵蚀,时刻警惕落入“育分”而不“育人”的泥潭。

而就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而言,今天的基础教育,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和未来的民族性格,它直接关系到在国际格局中能否形成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国家建设和发展是否有后劲,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图大业,其战略地位和战略意义绝不可等闲视之。因此,基础教育必须面向大众,面向全体学生,敬畏每个孩子的生命,用心倾听每个孩子的生命呼唤,充分激发每个生命个体的多元智能,而绝不应局限于英才教育,片面追求培养优秀创新人才。

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它是向每个人提供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获得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可见,基础教育有它特定的任务,那就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把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经验、价值、准则,在孩子心智发展最活跃的的阶段,提供给他们,目的则是激发他们自身的发展潜力和创造力,在自我不断得到建设与完善的基础上,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有所贡献的人。

正因如此,于漪老师特别强调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和战略意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基础教育则是本中之本。人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接受的教育,是基本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道德的、科学的、文化的教育,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学生人生的根系就扎得不深,发育得不够粗壮,其后续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基础教育又承担着塑造未来民族性格和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重任,它是面向大众、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历史征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但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让全社会如此关注,同时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经受着来自各方面的考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分歧影响着教育的走向,经济社会的功利选择冲击着教育的基本底线,网络传媒的放大效应削弱着教育的公信力,海量的冗杂信息消解着教育的育人功能。所有这些,让基础教育承受着不能承受之沉重,忍受着不能忍受之痛苦,经受着不能经受之迷茫。于是在外部,批评指责的声音不绝于耳,而内部呢,则奇论迭出、乱象丛生,堂而皇之的标语口号、违情悖理的荒谬做法时有出现。

而个别对基础教育了解不深的高校教师,又会对基础教育的专业性、重要性提出这样那样的质疑。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急功近利的思想也应运而生。这种思想同样深刻地影响了基础教育。为了将来能够多赚钱,家长往往更多地关注孩子的考学、就业等问题,相应地,对教育的要求和评价,也往往停留在升学率、优秀率,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考试成绩等指标上。社会对教育的这种评价取向,必然会让教育内部的价值天平发生倾斜,于是教育内部的评价标准,也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分数,出现了学校“育分不育人”,学生“求学不读书”的坏现象。与这种功利化的教育观相呼应的,就是对技术、工具和量化标准的不恰当的强调和重视,尤其是在精英教育价值观主导下的“择校风”,以及各种以超前教学、过度学习为主导的校外补习班,更是给基础教育的基本价值带来了巨大冲击,同时加剧了家长的焦虑,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于漪老师拨开乱象的丛莽,穿透喧嚣的聒噪,向人们鲜明地提出基础教育应该坚守的价值观:面向大众,面向全体,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国家发展、民族未来奠基。针对片面质量观,于漪老师强调平等教育的重要性;
针对学校办学的泛技术化倾向,于漪老师呼吁校长要超越“技术办学”,思考“文化育人”,要研究人,研究学生和教师;
针对超前教育以及与此相关的诸多功利之举,于漪老师呼吁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她站在人的整体建设的人文高度和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审视基础教育的价值和责任,既让人们认识到了基础教育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也让每一位基础教育工作者体会到了自己肩头沉甸甸的重担。

如果我们深入阅读于漪老师关于基础教育的相关论述,就会发现,其中既有价值层面的引领,也有方法层面的指导;
既有宏观的视野,也有具体的分析。这些论述,不仅有益于校长深入思考如何把握学校教育的正确方向,而且为广大一线教师深入理解教育教学问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

二、牢牢树立“全面育人观”

于漪老师的“全面育人观”,就是她一直强调的“既教书,又育人”,也是她“胸中有书,目中有人”的思想结晶。

生命如花,青少年学生的生命更是一朵朵鲜艳的、生机饱满的花朵。怎样让学生茁壮成长,让生命的花朵迎着朝阳灿然绽放,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有许许多多工作要做。于漪老师聚焦在学生精神生命的培育和发展这一核心,从教育本质的探寻、文化语境的审视和教学现状的剖析等维度,多层面地阐述了她的“育人观”。从于漪老师的诸多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于漪老师是站在人性的高度和文化的视角来看待每一个学生的。因此,她的育人观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是具有强烈的生命情怀的教育观。

从人性的角度,于漪老师正视学生心灵世界的丰富性,正视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失意,坚持将学生心灵发育作为一个完整的连续体来看待,反对机械割裂,反对重“智”轻“德”、重“术”轻“人”,對那些将学生的宝贵生命放在分数至上的祭坛上,以满足学校、家长和教师功利需求的做法,表达了强烈的愤慨,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呼唤人们“要从心底里敬畏孩子的生命”。这种人性视角和生命情怀,具有情感的温度和直指人心的力量。

在于漪老师看来,要切实落实“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既不能靠生硬灌输来完成,也不能靠空洞说教来达致,更不能靠机械操练来实现。教育教学重“术”而轻“人”,忽视心灵世界的滋养与提升,学生就会缺少精神支柱的支撑,落入“技术主义”的桎梏。心灵的发育和成长是一个隐性的、连续的过程,是一个“由情到理,由直觉反映到本质探究,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体,因此只有注重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才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要真正“走进学生世界”,用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他们心灵的共鸣,用文化的甘露和智慧的琼浆,滴灌学生德性与智性的生命成长。

在教学中常常会有一种不良的倾向,就是无论数理学科还是人文学科,有些教师过于强调知识、技能和方法的传授,而不太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和价值观的引导。有的教师把训练当作制胜的唯一法宝,机械训练、强化训练、标准化训练在不少课堂上仍然司空见惯,这说到底还是对“教书”与“育人”的关系问题存在模糊认识。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认识二者的关系呢?

关于这个问题,于漪老师的诸多著述,对于廓清我们的认识、深化我们的理解,有诸多助益。早在1978年,针对当时不少人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忽视乃至否定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价值,于漪老师就著文立论,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既教文,又教人”的思想。于漪老师的这一思想,不仅对语文教学有指导意义,对任何学科,包括数理学科,同样具有借鉴价值。无论什么学科,教师的教学,无一例外都是以特定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能力框架为载体,发展学生的智力,提升学生的德性。因此,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是“教书”与“育人”密切结合的过程,用于漪老师的话说,就是“教书要为育人服务”。“真正的教育”是引导人的精神达到高处的真实之境,是人生境界的提升;
知识技能则是帮助精神攀升的阶梯。科学文化基础在中小学要力求少而精,力戒多而杂,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要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聚焦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植入知能的“核”动力,切不可舍本逐末,拔苗助长,迷信超前学习,一味机械训练,泯灭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探究的兴趣。

在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中,“教书”与“育人”是一体之两端,相辅相成。“教书”如果脱离了“育人”的价值引领和目标导向,就会被功利所绑架,被技术所俘虏;
而“育人”如果不能够贯彻在“教书”的扎扎实实的实践行动中,落实到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中,那么就不能够收获滴灌心灵、培养智性与德性之效。

“全面育人观”是于漪老师一以贯之的基本的核心的思想。从1978年起至今天,于漪老师多次撰文,或发表演说,强调“教书育人”的重要性。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反复述说呢?因为教育的现实生态往往不能令人满意,而是受到这样那样的思潮或力量的影响,导致教育在“教书”与“育人”两端的失衡。因此我们会发现,当“育人”流于空泛而无所依托的时候,于漪老师会重点强调“教书”之于“育人”的重要性;
而当“育人”价值受到忽视,从教育教学实践行动中不断弱化乃至流失的时候,她必然会强调“育人”目标的重要性。无论是就基础教育的整体情况,还是就语文教学而言,莫不如此。而现实状况往往是,教育总是更多地受到功利价值观和工具理性、技术主义的影响,因此,于漪老师在“教书”的“育人价值”的流失所表达的忧思,则令人感到格外沉痛。

于漪老师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于“教文育人”“教书育人”的全面育人观的论述,会让我们发现,“全面育人”总是与具体的教育实践或教育现实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论述,有的针对“机械操练”而发,有的针对“标准化试题”而发,有的针对“教育现代化”容易流于技术主义倾向,而有的呢,则表现出她在“教书育人”思想上思考的国际视野和民族立场。所以这些论述,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在于漪老师这里,“全面育人观”不只是一种理论表达,更重要的是一种实践话语。

三、培养有一颗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我们的基础教育,究竟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大问题。于漪老师从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的高度,对这一问题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中国的基础教育,就是要培养有一颗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要培养有中国自信、中国自尊的人,要培养能放眼世界的、为世界和平做贡献的人,也就是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人。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时代里,人们的视野也日益开阔,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程度也不断提升。在学生的培养方向上,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要具有现代意识、国际视野。这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国际视野,而没有民族情怀,没有国家认同感;
只有现代意识,而没有传统文化的底蕴,那么我们的基础教育,还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吗?此外,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的关系问题上,在德育与智育的关系问题上,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他们“头脑”“心灵”与“身体”的重视程度问题上,也有一些偏颇的认识和不恰当的做法。

正是基于这些问题,于漪老师鲜明地提出,中国的教育,就是要“培养有一颗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所有的挑战都聚焦在人的培养上,教育现代化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现代化的教育才能培养现代化的人,而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教育价值、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因此要牢牢把握当代文明社会的价值与品质,坚定不移地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德育为核心,以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重点,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要求来指导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格、宽厚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知识基础,自主求索、运用知识发展创新、服务社会的观念与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人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是能力的最高境界,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为此,必须让学生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在学习生活中有思考、探究、发展的空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我们由“穷国办大教育”向“大国办强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创生智慧,释放活力,培养有中国立场,有世界视野,有文化认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代新人,创办我们泱泱大国的“强教育”,那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便指日可待。

作为受教育的对象,学生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但是,他们的成长从来就不是抽象的,而是处在价值标准纷乱驳杂的价值世界里,在多元文化交融碰撞的文化语境中。在于漪老师看来,这些青春的生命,是作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来培养的,因此,就必须通过教育让他们的生命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属性。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对片面重视外语教学、宣称“从小就做国际人”的荒唐做法,于漪老师给予毫不留情的激烈抨击,她说:“不好好补中国文化的课,是要数典忘祖的。”这绝对不是教育上的狭隘民族主义。作为“现代文明人”,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本来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因为“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向受教育者传承本国的优秀文化和人类的精神文明”。于漪老师忧虑的是“三片文化”对学生心灵世界的侵蚀,针对的是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管理手段一概唯“洋”是尊的违背常识的错误做法,担心的是教育领域中悄悄渗透进来的“思想的殖民”。这种针对性,使于漪老师关于学生的“文化生命观”,具有了丰富的现实内容和鲜明的时代色彩。

四、以教育自信创建自信的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基础教育,从规模到质量,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长期以来,很多人对我们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实践经验也不够重视,而对西方教育话语的盲从盲信,从某种程度上使人们忽视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实践性和民族化的特点。随着教育国际化交流程度的不断深化,许多外国,尤其是西方的教育思想被介绍进来。这些思想,作为一种参照和借鉴的资源,对于丰富我们自身的教育文化,改进我们自身的教育实践,是很有价值的。但是,不少专家学者过高地估价了西方教育话语的功能和价值,而对我们自己鲜活的、富有教育成效的大量的教育实践缺乏足够的研究,对我们自身的教育文化传统缺乏足够的重视,以至于让我们的基础教育成为西方教育话语的实验田,长此以往,中国基础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教育交流中不仅不会获得话语权,甚至会逐渐失声。

在当前价值多元、理念横飞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教育该何去何从?教师又该如何自处?这确实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大问题。

于漪老师在复旦大学求学时,读的是教育专业。当时她就有一个心结,教育学所谈论的绝大多数都是外国的理论学说,我们中国那么悠久的历史文化,那么深厚的教育传统,为什么在教育学中却没有一席之地?因此她有一个宏愿,就是要建设中国本土的教育学。应该说,于漪老师几十年的从教经历,就是她以自身的教育实践,扎根现实土壤,立足国情、区情、校情、学情,建设中国本土教育学的努力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她“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的名言,同样会带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

不容否认的是,从新中国建国以来,我们的教育是深受外国教育思想影响的。曾经一度,凯洛夫教育学在基础教育领域几乎是独霸天下,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等等来自欧美的各种教育理论纷纷被译介到国内来,被人们奉为圭臬,成为主导教育教学实践的至尊法宝。当然,教育要发展,就一定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度,一切人类教育史上的宝贵思想,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但总归还是要以“我”为主,但现实却往往并非如此,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在国力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导致了不少教育理论家无视中国教育的具体国情,无视中国悠久的教育歷史和传统,无视中国文化自身的特色,一切唯西方是从,在西方强势教育话语面前,乖乖投降,束手就缚,甘心做西方教育思想的忠实的仆从。对于这种做法,于漪老师感到痛心疾首,因此,在多篇文章中,她反复呼吁,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要拥有我们中国自己的教育话语权,要树立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要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这些论述,构成了于漪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在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版图中,“教育自信”就像一部恢弘的交响音画中反复出现的音乐动机,次第演进,日益清晰,遂成为扣人心弦的主题旋律。早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让中国的教育在世界上有话语权,要有中国教师自己的教师学”,她发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教师学研究会并担任会长,并在后来主持撰写了中国第一部研究现代教师学的著作《现代教师学概论》。90年代,有研究西方教育理论的学者希望能够以她的教育教学实践作为案例,对此,她毫不犹豫地予以回绝,她说:“我绝不会让自己的实践沦落到去做外国理论的论据。”21世纪初,她又表达了“建设中国本土教育学”的宏愿,2010年前后,她又多次撰文呼吁“语文教师必须有教学自信力,”“语文教育要致力于拥有自己的话语权”“要建立自己的教育话语权”。在这几篇文章中,她深入分析了语文教学的“他信力”和教育研究领域“言必称希腊”的内在原因,指出了这些不良倾向的负面作用和深层危害,阐述了教学自信和话语权自觉对于教师成长、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到2016年底,作为这一思想的集中表达,她撰写了《以教育自信创建自信的教育》这篇长文,次年初发表在《人民教育》杂志上。在她看来,真正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不是靠一套概念术语、基本著作就能表述清楚的,因为它蕴藏在广大一线教师富有实践智慧和创造品格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

在她接连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于漪老师集中阐述了“教育自信”的价值和必要性,以及确立教育自信的方向和路径。在《树立自强不息、办好有中国特色基础教育的信心与勇气》中,针对“与国际接轨”的口号,她一连提出了9个疑问,旨在引导人们关注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的教育领域中的实际问题,提醒人们“考虑问题必须站在地上,不能飘到半空”。在《建立自己的教育话语权关键在回顾走过的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和《要在“化”上下功夫》等文章中,具体阐述了建立自己的教育话语权的方向和途径,那就是:一方面要对我们自己的教育心怀敬畏与自信,认真回顾、梳理、反思这三十年来我们教育走过的路;
一方面还要拥有两个视野,即一个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视野,另一个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视野。同时,还要在教育专业领域走自己的路,树自己的旗,在“化”上功夫。为此,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就要坚定信心,立足国情,放眼世界。一是要贯通古今,梳理我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成功的经验。二是要拓宽视野,“左顾右盼”,结合中国国情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在教育软实力的建设中攻坚克难,提炼出自己的理论,拥有中国教育泥土的芳香,在世界上发出声音。办教育眼睛要向外,开阔视野,但更要朝内,树立自信,走中国特色的道路。面向世界,绝不是照抄、移植甚至贩卖国外的教育理论,更不能满口外国名词术语,盲目崇拜西方教育理论,自甘于思想矮化。

正是基于上述思考,于漪老师指出,在中国的土地上办教育,就一定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之路,以教育自信创建自信的教育。中国教育崛起的过程,必然是中国教育话语崛起的过程,中国基础教育,理应树立自信,建立自己的教育话语权和理论体系,因为我们有大量的教育实践、教育硕果做支撑,有丹心与智慧浇铸而成的许许多多教书育人的经验做支撑。

从于漪老师关于“教育自信”的诸多阐述中,我们体会到,以教育自信建设自信的教育,创建本土化的、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学,说到底是一个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教育中如何培养我们的学生对中华优秀文明具有深度的认同感,则关乎教育话语的未来发展,因为教育的薪火是代代相传的。只有我们所培养的学生真正具有一颗闪亮的中国心,我们中国自己的本土教育学的大厦才能够越来越宏伟,越来越牢固。

猜你喜欢 于漪育人老师 “人民教育家”于漪学生就是我的天下恋爱婚姻家庭(2021年5期)2021-05-12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作文周刊(中考版)(2020年11期)2020-08-03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2020年11期)2020-05-20笨柴兄弟爱你·阳光少年(2019年5期)2019-06-06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伙伴(2018年1期)2018-05-14文化育人:一草一木皆教育中国德育(2018年23期)2018-02-26老师,节日快乐!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2015年9期)2016-03-03老师的见面礼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5年10期)2015-10-14弘扬于漪精神,聚焦教师成长语文世界(教师版)(2009年3期)2009-04-10

推荐访问:图景 速写 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