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你生不生三孩?

2021-11-30 11:13:07公文范文
经济日报:“三孩政策”离不开配套支持措施之所以要研究和实施“三孩政策”,可以在前不久发布的第七次全国

经济日报:“三孩政策”离不开配套支持措施

之所以要研究和实施“三孩政策”,可以在前不久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找到一定依据:人口总量接近峰值,出生人口和生育率偏低,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

根据有关部门近日回应,我国群众生育意愿降低的前三个原因分别是经济负担重、婴幼儿无人照料和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这分别对应着生育三大成本,即住房、教育、医疗等经济成本,时间、精力等非经济成本,以及因为生育丧失就业晋升机会等机会成本等。放开三孩生育政策之后,人们更加期待相关配套支持措施。

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依法组织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减少家庭生育的后顾之忧。

一是加大教育与医疗投入,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降低生育的经济成本。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增加公立幼儿园供给,促进校外培训机构健康规范发展,更好发挥学校在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降低医疗费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实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经济补贴政策,覆盖从怀孕保健到18岁或学历教育结束。

二是加强托育服务供给,进一步提升0岁至3岁孩子的入托率,减轻生育的时间精力负担。鼓励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兴办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形成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和临时托等多种形式的托幼服务供给,减轻隔代照料的(外)祖父母的压力。

三是更好保障女性就业权益,在国家、企业、家庭之间合理有效地分担生育成本,减少生育的机会成本。一方面,推进家庭和工作的平衡,实际保障女性就业权利,探索实施男性陪产假、夫妻共同育儿假等措施;另一方面,应构建合理分担机制,国家实行一定的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降低企业承担的生育成本。

中国青年报:三孩政策放开 让想生的年轻人更敢生

三孩政策放开,社会更关注与之配套的支持措施,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到政策的实施效果。生育率的提升,不只与生育政策相关,更需要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支持、保障体系。在现代社会,影响人们生育意愿的,生育政策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还是社会因素,如高昂的生育养育成本重塑了年轻人的“生育观”,而这些恰恰需要配套的公共服务去精准化解。

因此,这次会议也特别强调,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比如,教育成本问题,像幼儿园教育未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要支付的托幼成本就比较高。再比如,女性的生育权利还未能得到足够保障,就业歧视等现象仍客观存在。诸如此类,都影响到社会的生育意愿和生育政策开放释放的红利。

这次会议提出了一揽子的配套政策。如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这些都是直面现实所开出的“药方”。这也说明,对于影响人们生育意愿的因素,顶层设计层面是有着科学认知的。

不过,政策的大框架有了,仍考验具体的执行程度。此外,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等,也需要平衡好个人、企业、政府之间的利益分配。可以说,相比三孩政策的放开,配套支持系统能否与时俱进,其实更考验“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的诚意与能力。

三孩时代来临,公共政策、社会环境、文化舆论等都应该有新的调试,增强生育政策的包容性,真正构建一个生育友好型社会。

环球时报:三孩政策将推动中国社会的少子元素链式改变

我国的人口结构出现了老龄化特征,社会讨论持续增加,人口政策也从单独两孩、全面两孩变为最新推出的全面三孩。这期间有过各种争议,但国家政策调整的大方向证明了全社会的合力是有效、健康的。中国社会在党的领导下拧成一股绳往前走,解决我们面临的每一个问题。

如何让全面三孩政策落地,这在一些大城市里的确不是简单的事情。收入、住房、子女教育会对很多中低收入家庭形成生育孩子的客观限制,解决或改善相关问题将成为把中央政策落实到现实的关键。

我们的社会构建中有大量家庭少子的元素,这些元素可以说深入到了方方面面。当我们的社会朝着拥有更多三个孩子家庭的方向改变时,这种变化也一定会是链式的,重构社会性的许多安排,也重塑人们的许多观念。

很显然,现在的家庭大多没做好生三个孩子的准备,毕竟从放开单独两孩到可以生三个孩子,这样的政策调整只用了8年时间,社会的配套性调整许多还没有跟上。然而我们国家的优势是,市场力量与国家政策协调作用的空间和积极性都不缺乏,有中央的推动,相应的社会变化就会发生。

我们需要做大量工作来减少家庭对生育子女的担心,提供家庭照顾孩子、子女入学的机制性方便。经济条件并非决定人们生育意愿的唯一因素,同样重要的是改变少子社会围绕子女、家庭的一些习惯性看法,形成新的预期和承受力,以及幸福观。

对未来生活是需要想象力的,我们社会的年青一代并非真的胆怯,需要把少子甚至不育当成一种“安全”。毕竟年青一代生育,但养育那些孩子将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努力。让我们把这种责任和努力通过一个个具体措施来展现,支持并鼓舞家庭特别是年轻夫妻,安心地生育养育。

最后需要指出,国家允许生三孩,包括创造鼓励性条件,这是政策,而不是对家庭提出的具体要求和规定。生几个孩子的决定权完全属于每一个家庭,是大家充分自主自由的选择,国家的新政策不具有任何强制性。我们全社会努力的意义在于,用一段时间改变老龄化逐渐加重的趋势,而这需要是政策引导下的自然过程,是我们社会全体成员追求各自人生和家庭幸福的伴生结果。

中国妇女报:“三孩”来了,女性职业发展如何保障

“三孩”話题近来引发社会热议,女性群体对此更是高度关注。“三孩”是否会加剧女性就业困难?保障女性就业权的法律和配套支持政策未来如何优化?

就业对当下女性来说,经济收入和个人价值的双重意义越来越凸显,女性对于子女教育和自身职业的追求也今非昔比。在此背景下,专家认为若要释放更多的生育意愿,“三孩”政策的配套措施须关注到女性在母职之外的角色。政策设计者应认识到,女性既有母职的角色,还有社会角色,尤其是职业角色,相关配套能让女性兼顾不同角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目前我国保障女性平等就业权的规定散见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中,零散、碎片化、可操作性差,应加快制定实施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使女性在寻求救助时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同时,建立国家、企业和家庭间生育成本的合理分担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打消用人单位的顾虑和负担。权威的女性发展报告早已显示,女性在企业和组织中创造的经济贡献并不亚于男性。用人单位如果仅从增加负担的层面考虑,认为女性的加入会拉低企业效率,这本身带有先入为主的偏见。所以,政策要真正生效,还是要落脚于性别平等文化观念的塑造。

观念的扭转仅靠硬性约束是不够的,应用柔性方式引导用人单位消除成见,达成一种共识——平等地保障女性职工的权益,与追求利润增长不是对立的、非此即彼的关系。在此共识之上,在企业中推行哺乳期女性的弹性工作制,确保她们顺利完成返岗的过渡,是受访专家的共同提议。

家庭内部育儿责任的分担,特别是“父职”的履行,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平等的性别关系。从制度设计上,将鼓励生育的措施定位为“家庭政策”而非单一的“母职支持”,是更为合理的思路。

专家认为,让女性愿生、敢生的同时,要实现其平等发展和个人价值。只着眼生育本身的单边突进并不可取,支持措施要有整体性,打组合拳。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培育有赖于在政策引导下,社会各方面力量及其认识的长远变化。

编辑/倪萌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将出台重大政策举措。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猜你喜欢 生育政策家庭 基层如何用好政策工具决策(2020年11期)2020-01-11青岛政策通平台一期上线中国信息化周报(2019年30期)2019-10-09家庭“煮”夫安邸AD(2019年2期)2019-06-11近三年,中国女性生育年龄推迟一岁大众医学(2019年3期)2019-03-29二胎来了生育保险你不可不知的10件事投资与理财(2018年10期)2018-10-18二胎来了生育保险你不可不知的10件事投资与理财(2018年10期)2018-10-18能落地的科技才是好政策科学导报(2018年15期)2018-05-14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证券市场红周刊(2018年39期)2018-05-14生育保险费由谁缴纳妇女(2018年3期)2018-03-22恋练有词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7年1期)2017-02-25

推荐访问: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