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的两个梦

2021-12-01 12:29:51公文范文
胡雯雯 齐介仑2017年8月5日,桂林,87岁的袁隆平来到灌阳黄关镇联德村的超级稻攻关示范基地查看水

胡雯雯 齐介仑

2017年8月5日,桂林,87岁的袁隆平来到灌阳黄关镇联德村的超级稻攻关示范基地查看水稻生产情况。

2021年5月22日16时许,一辆灵车自湘雅医院地下通道缓缓驶出。道路两旁全是自发赶来的群众,在雨中默默送行,不少人高喊着:“袁爷爷,一路走好”,泣不成声。

时钟停摆在13时07分,新华社传来消息:“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在驶往殡仪馆的途中,灵车应家属要求,特地去了一趟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让袁老回到这个凝聚了他毕生心血的地方,最后再“看一眼”他的育种实验室。

这个建于1984年6月的事业单位,是全球第一家从事杂交水稻专项研究的科研机构。自中心筹建至今,袁隆平一直在此停留,他将自己的办公室和住所一应俱全地安置在这个面积达数百亩的“实验田”里。

直到晚年时,袁隆平依旧奔忙于中心的各种工作。据身边同事回忆,他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自己带领的团队,将一个个研究目标按时完成,甚至提前完成,这会让他高兴得不得了。

袁隆平的住所与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其他家属楼不同。这所独门独院的大房子,是国家给予他的特殊待遇。但偌大一处居所,除了待客时“热闹”一阵,大部分时间就是他与老伴邓哲居住。三个儿子都忙着各自的事业,周末和节日儿孙们的到来,才会让这里洋溢起温馨欢快的气息。

由于住所与办公楼相距不过百米,袁隆平每天上午只需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中心上班。从中心到稻田,則委实有些远,而且稻田面积太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是用摩托车代步,直到后来才换成了一辆小汽车。

据他身边的秘书回忆,袁隆平朴素、诚恳、实在,待人和蔼可亲,没有半点官员或学者的架子,反倒像个温和的老农。

除了定期到全国各地的实验田调研指导外,袁隆平大多数时候就在中心埋头于水稻研究,像个小孩子一样享受着工作带来的快乐。尽管他通过各种方式想去避开纷扰,但各式应酬和官方指定的各种会议和邀请,依旧令他不胜其扰。

作为无党派人士,他既无意参政,又无心进入某个学术圈子,更无时间接受五花八门的访谈与研讨,但找上门来的人依旧络绎不绝。躲闪不及的话,一向谦和的他便只能“从命”。他曾自我调侃:“人怕出名猪怕壮,做名人一点都不好玩。”对于各种“美化”自己科研经历,或是八卦当年感情波折的报道,他都避之唯恐不及。

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帕尔伯格曾这样评价袁隆平:“他把西方国家远远甩到了后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种优势的伟大科学家,袁隆平为中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这样也降低了人口增长率。随着农业科学的发展,饥饿的威胁正在退却,他必将引导中国和世界过上不再饥饿的美好生活。”

而这一切,要从两次阴差阳错的际遇开始。

农学院的“神经病”

1930年,袁隆平出生于北京协和医院,在兄弟姊妹六人中排行老二,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读一年级时,他和同学们到一个园艺场郊游。那里果实累累、花团锦簇的景象,让他萌生了从事农学事业的念头。

后来,他如愿以偿地考入了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然而,他却两次都差点走上另一条道路。

一次是在大学时,大西南地区举办了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从小深谙水性,高中时就得过湖北省男子100米、400米自由泳银牌的袁隆平参加了比赛。在拔得头筹后,他又去成都参加了西南地区的比赛,如果获得前三名,便能入选国家队,成为专业的游泳运动员。幸也不幸,袁隆平最后拿了第四名。

第二次是在他大学毕业那年,空军在全国高校中选拔飞行员。袁隆平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通过了30多项检查,成为全校8名空军飞行员之一。光荣榜贴到学校时,大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哪知道刚准备去空校报到时,学校却突然接到通知:国家将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急需大学生人才,选上的大学生空军一律退回。

两次阴差阳错,注定了袁隆平是要踏上农学之路的。

1953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湖南农校教书,一待就是十几年。任教期间,他经历过饥荒、疾病、伤痛、死亡……在当时,全球有超过8亿人口挨饿,平均每天都有2万多人饿死,其中近一半是儿童。下定决心要解决大家吃饭问题的袁隆平,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研究水稻上。

1956年,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几年研究下来,他们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1964年,在观察了14000多颗稻穗后,他找到了6株不育株。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是这篇论文,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然而,质疑之声也随之而来,许多人嘲笑袁隆平不自量力,主流遗传学派则认为这是离经叛道的理论,太过无知。

1968年,就在他满怀期待,等着杂交水稻实验成效之时,一场暴雨从天而降。第二天一大早,稻苗全都被人毁掉了。他们一路找寻,最终在一口井里看到了秧苗,他流着泪跳进水里,只捞回了5根秧苗。即使后面用了抽水机,井底的秧苗还是全部沤烂了。

“我们每天到田里看秧苗,像带小孩一样,看着好高兴的。结果一下没有了,被人拔掉了!我当时脑壳一片空白。”在口述自传中,袁隆平这样回忆当时的心情。

“他是农学院最出名的神经病嘛!”制片人陆小惠曾这样开玩笑。在20世纪70年代下乡时,他认识了在湖南省农科园艺所工作的袁隆平。那时候,袁隆平不仅要面对科研上的困难,还有同行的不理解。他每天都沉默寡言,大部分时间都在稻田里看秧苗。

“你们年轻人不知道,肚子饿起来真难受。”袁隆平曾这样对晚辈说。他亲眼看到过田埂上饿死的人们,自己也经常处于吃不饱的状态。让人们都能填饱肚子,是袁隆平坚守的信念,而对杂交水稻的钻研,则是支撑这份信念的动力。

1970年,试验田所在地发生了7.2级地震,上面要求所有人立刻撤离,但袁隆平心系种子,坚决不肯走。在余震不断的危险环境中,他终于研究出一株“野败”野生稻,正是有了它,才有了后来养活8亿人口的杂交水稻。

1972年,袁隆平终于培育出了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南优一号”。短短一年之后,他又培养出了我国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二号”。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得到了广泛推广。

2017年10月15日,河北邯郸,袁隆平(左二)在河北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示范田查看超级杂交水稻。

多才多艺的闪婚族

袁隆平爱好丰富,游泳、排球、踢踏舞无不在行,还经常与人在象棋盘上厮杀,一对阵就是一两个小时。还有人回忆,袁老以前也爱打麻将,只是水平有限,总是输,“输了就钻桌子底下。”

谈到游泳,他总会神采飞扬:“连年轻人都不是我的对手!”直到年过八旬,但凡中心的游泳馆开放,他每天依然会去游上个把小时。而每天下班后,他还会约集三五老友打排球。

正是仰赖这样的体育锻炼,袁隆平的身体一直非常好,他自己的总结是,“90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20岁的肌肉弹性。”

袁隆平英文水平极佳,俄语也非常不错,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他曾在安江农校做过一两年的初级俄语教师,就是在那里,他与自己的学生邓哲相知并成为夫妻。

那会儿,袁隆平34岁,比邓哲大了8岁。两人从确立关系到完成婚礼,总计不超过一个月时间,两人既是“师生恋”,也是“闪婚族”。结婚前夕,袁隆平曾对邓哲开玩笑说:“将来,如果我对你不好、不爱你了怎么办?”邓哲不假思索地回答:“那我也不会离婚!”

婚后,邓哲偶然发现了袁隆平与大学时期前女友的往来书信,对方表达了希望重修旧好的愿望。感情已稳定下来的袁隆平只给对方回过一次信,之后就将所有信件烧掉了。老两口的婚后生活一直甜蜜而温馨,但邓哲还是会故意打趣袁隆平,袁隆平总是笑呵呵地嗔怪老伴“小心眼”。

袁隆平不仅可以用英文与外国专家交流学术观点,还能熟练发表各种英文演说,他的发音也称得上地道。他说,这完全得益于儿时母亲的教导。因为袁隆平的母亲就是一位英语教师,从小教授他,所以他即使从来没有留学经历,依然能讲一口非常流利的英语。

能随时拿起小提琴,拉上一首曲子的他,也是个音乐爱好者。早在西南农学院读书时期,他便是学校合唱团的一员。袁隆平对苏联歌曲尤其垂青,对英文歌曲也格外娴熟,直到耄耋之年,他依然可以随口哼唱出某首歌里的一段来,连歌词都不会出错。

袁隆平曾在2009年的电影《袁隆平》中出过镜,还不时被邀参与娱乐节目、少儿节目的拍摄。在湖南卫视《成人礼2009》的前期票选嘉宾环节中,节目组惊讶地发现,在最受孩子们青睐的嘉宾中,袁隆平的票数远远超过了林俊杰、周杰伦。在袁隆平看来,如果年轻人喜欢他,而且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起到教育与示范作用的话,他是非常乐意全情参与的。

2021年5月23日,在重庆西南大学校园内的袁隆平塑像被鲜花围绕。据悉,西南大学是袁隆平的母校。1949年,他考入位于重庆北碚夏坝的相辉学院农学系。该校后来并入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前身之一。

名利禄尽付笑谈中

1998年,媒体曾经报道,当时我国最大一宗无形资产评估价值额项目——“袁隆平”名字品牌价值为1008.9亿元;2000年,我国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上市,袁隆平任公司名誉董事长。

然而,有网友2016年在长沙一家普通超市偶遇袁隆平,发现他正在促销花车上挑衣服。该网友在晒出的照片下面这样写着:“特别质朴的一个老人,穿35元的衣服。”

2009年接受《南都周刊》采访时,对于“身家过千亿”的说法,袁隆平笑着回应:“我听说,我的价值是1008个亿,人家还说我是绿色王国的亿万富翁。其实,我每月工资6000元多,每年股份分红有20多万。我自己用不完的。”

他的财富观就两条:第一,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第二,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

在海南岛,曾有人问他,衬衫是几百块钱买的?袁隆平说二三十块,大家都不相信。“我最大的花费就是烟,一天抽一包,一个月大概2000块。我还有个小车,每个月的汽油费千把块钱。但车子是在田里开的,不上街的。我现在不愁钱,但我也不是什么首富。我的性格过不了奢侈生活。”

其实,隆平高科当初要上市时,他是被各方领导人劝说多次后,才同意使用自己名字的。“我同意是基于两点:第一,杂交水稻需要走出国门,但我的钱不够,隆平高科成立后,我们可以不再需要外国人的投资,自己来搞了;第二,在国内,一般到了70岁就不能再当首席科学家了,也就没有了科研经费,隆平高科许诺每年給我200万元的科研费。我是名誉董事长,其实,5%的股份也是象征性的,我一分钱都不能套现。我一卖,隆平高科就垮掉了。人家会想,隆平高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了?”

2007年4月,袁隆平获得全票通过,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消息,曾让舆论一片哗然。要知道,此前他曾三次落选中科院院士。而在当时,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只有18名,中国在美国科学院作为外籍院士的,两岸三地总计6人。

但与《南都周刊》记者谈及此事时,袁隆平却轻描淡写一句带过:“这个很有意思,前期其实我不知道,最后是一个女院士,在评选过程结束5分钟后,给我发了一个E-mail,她说,你全票通过了。”

两年后,袁隆平担任主任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但袁隆平却在感慨,参加这个会议,自己受之有愧。“国家给的荣誉太高了,把我抬得太高了!”那天会议的主席台上,不但有劳模代表,还有国家领导人,袁隆平坚持认为:“人啊,不要太出名,你爬得太高,掉下来会摔死的。”

有人曾怀疑,从最初的水稻亩产300公斤,到突破800公斤,再到第四代超级杂交稻的1000公斤亩产目标,袁隆平是不是在“放卫星”?但袁隆平却充满自信:“这怎么是放卫星呢?通过科技的不断进步,水稻的产量是会逐步提高的。过去的水稻产量为什么不高?主要是种子不好,再一个就是我们过去在水稻种植上的投入不够!”

2020年11月2日,湖南省衡南县传来喜讯: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加上此前7月测得的619.06公斤早稻平均亩产,袁隆平团队双季稻亩产破了1500公斤!

听到这个消息,年过九旬的老爷子面对采访镜头时,哈哈笑得像个孩子,甚至飙起了英语:“More than excited”!

他曾说过,自己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的确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那个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粒子有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

自从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请为国际上发展杂交水稻的首席顾问以来,他曾30次赴国际水稻所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10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菲律宾、孟加拉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

如今,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杂交水稻试验试种和推广,袁隆平团队共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养杂交水稻技术人才14000余人,为全球杂交水稻的发展与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越南、印度、菲律宾、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已实现杂交水稻的商业化生产,这些国家每年种植面积约700万公顷,普遍比当地品种増产20%以上。

第二个梦,已经近在眼前;第一個梦想,也将化作无数种子,由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怀揣着,继续前行。

猜你喜欢 袁隆平杂交水稻 水稻种子好孩子画报(2021年3期)2021-04-02从“80后”变“90后”袁隆平许下这样的生日愿望华声(2020年9期)2020-10-20袁隆平:我从“80后”成为“90后”了知识窗(2020年8期)2020-08-27袁隆平:我有十个“螺”今古传奇·人物版(2020年1期)2020-08-12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8期)2020-05-11袁隆平贪心水稻,我们又贪心什么呢意林(2019年24期)2019-12-24袁隆平“贪心”水稻, 我们又贪心什么呢?故事家·高考季(2019年9期)2019-10-27果蝇杂交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5-28黔北山乡水稻飘香农产品市场周刊(2017年35期)2017-10-252008年杂交棉新组合品比试验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9期)2009-02-21

推荐访问:杂交 水稻 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