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社区营造下历史街区的乡愁再现和地方认同

2021-12-22 11:14:38公文范文
陈艺琪林舒婷黄舒婷摘要:受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影响,在历史街区活化和老城改造过程中,出现了大拆大建、千城

陈艺琪 林舒婷 黄舒婷

摘要:受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影响,在历史街区活化和老城改造过程中,出现了大拆大建、千城一面等问题,造成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传承和情感出现记忆断层,居民的乡愁记忆无处安放。居民的乡愁情结对增进居民地方认同,提高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结合佛山市禅城区沙塘社区和莺岗社区现有社区营造成果,利用质性软件Nvivo进行文本分析,得到关于乡愁和居民地方认同共计8个选择式编码、29个主轴式编码,每组编码互相呼应,联系密切。研究结果表明:合理使用乡愁要素对增强居民地方认同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通过社区微改造和相关文化活动的植入,可以重构居民记忆空间、再现乡愁,从而增强居民的地方认同。

关键词:乡愁再现;地方认同;社区营造;扎根理论

中图分类号:TU984.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9-0093-06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存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城市记忆、延续城市肌理、展现城市魅力与活力的重要载体[1]。然而近年来,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中的大拆大建,使得很多城市中独具特色的历史街区被拆除或破坏,修建成充满商业气息的步行街和高楼大厦,造成“千城一面”,导致城市的文化脉络割裂,市民的集体记忆无处安放,地方认同减弱。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考察调研时强调,城市文明传承和根脉十分重要,传承和现代要融合发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由此可见,针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不仅要提高改善物质空间,更需要关心当地居民的情感需求。

乡愁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的一个课题。刘沛林指出,乡愁是内心深处一种对家乡、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的记忆与怀念,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与支撑,也是从自身非居住地和非经历的事物中获得的一种文化感受、文化启迪或文化认同感[2]。邵萍[3]认为,作为故乡文化情节的乡愁是人们情感世界里的抽象化存在,它需要通过具体化的实物来承载和寄托。地方认同也是学者关注的重要话题。唐文跃[4]认为,地方认同是对某个地方作为社会角色自我感知的一部分认知。马凌、张媛媛、朱竑等[5]学者认为,地方认同是人在与周围环境和人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主观肯定态度和身份归属。可见,乡愁离不开所承载的客观物质环境和主体情感寄托,是一种对地方的情感依恋与认同。

历史街区的微改造、社区活化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乡愁理论已经成为我国老城改造的共识,其中重要抓手的社区营造则刚刚起步,如何在社区营造中体现乡愁理论,增强社区居民福祉,二者有何关系?这些都是历史街区活化中需要回答的问题。但在已有文献中,有关留住乡愁,特别是历史街区社区营造下的乡愁再现和居民地方认同感的研究还略显薄弱。因此,本文从社区营造的视角,探索社区营造是如何唤起乡愁再现,增强社区居民认同,以及社区营造下乡愁的再现与居民地方认同感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历史街区活化提供借鉴。

一、研究设计

(一)案例地概况

本文选取位于佛山市禅城区莲花南历史文化街区中的沙塘社区与新安街历史文化街区的莺岗社区作为案例地进行研究。二者皆属于佛山老城范围,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风情,这里不仅居住着土生土长的当地居民,也有从佛山市外移居于此的新社区居民。沙塘社区的社区营造主要是由第三方非盈利组织(学思口述史研习所)前期主导,拉动当地非遗工作室形成手作坊联盟,并将非遗文化辐射反馈回社区,组织社区秋色艺术节、导赏社区历史活动等,使得居民增强对社区的认知,加强居民间的相互联系,加深对社区的感情。目前,沙塘社区秋色艺术节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莺岗社区则是由政府和居委会主导,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共同整治社区环境,深挖本土文化内涵,开展“老人节”“新年送挥春”等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情感交流以及对社区的情感投入。二者虽在社区营造的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情感认同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因此本文选取这两个具有典型性的社区作为案例地进行研究。

(二)资料收集及整理

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对案例地的居民进行深度访谈得到的资料。从2018年12月开始,笔者在案例地长期参与被访谈者的生活与实践,与当地大多数居民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并为此次研究收集到23份当地社区居民较为真实可靠的深度访谈资料,分别编号为R1~R23。因这两个社区是历史街区,有较多年长者居住其中,所以本次访谈对象13位是60岁以上的社区老年居民、7位是45~59岁的中年人以及3位45岁以下的青少年,在男女比例方面人数接近1:1,他们曾经或正从事的职业涉及工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修理业等多个行业。把每次收集的资料导入Nvivo11的软件中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直到持续性收集的数据形成概念的一致性(即不再出现新的概念时),则认为该数据拥有较好的信度,从而停止对资料的收集。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对获得的深度访谈资料进行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归纳概括出理论性的核心概念,最后发现研究现象的意义所在。

1.深度访谈。本文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目的在于通过深入细致的访谈,获得丰富生动的定性资料,并通过研究者主观的、洞察性的分析,从中归纳和概括出相应结论。笔者选取被访谈者空闲的时间进行访谈,访谈地点为居民家中或社区公园。访谈内容围绕访谈提纲,对提问顺序、方式、题目根據情况灵活调整,谈话时注意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追问,以深刻理解被访者的观点,同时观察被访者细微表情变化及肢体语言,形成备忘录[6]。在获得受访者同意后,访谈全程中进行录音,访谈时间40~60分钟。

2.扎根理论。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1967年由社会学者Glaser和Strauss提出,常用于剖析社会学领域的诸多微观现象,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来发现研究线索的质性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扎根理论,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挖掘,期望能够运用扎根理论探索出乡愁再现和地方认同感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扎根理论的基础与核心是对资料的编码,即对原始资料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分为三个步骤: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选择式编码。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没有理论假设,而是带着研究问题,直接进行实地观察和访谈,对所收集的资料分解分析,归纳出概念和范畴,然后上升到理论,构建理论模型,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

3.Nvivo运用。Nvivo是澳大利亚QSR公司开发的一款计算机辅助质性数据分析软件,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编码功能,对于需要处理大量原始资料的质性研究而言,Nvivo软件的运用有助于研究者快速筛选信息和进行有效思考。首先,将受访者的录音资料进行逐一转录导入资料库,包括受访者言语和非言语记录,以主试的笔记为线索,尽量避免遗漏有效信息,累计转录材料约3万字;对资料库中的数据分别进行自由节点和树形节点编码;将编码后的节点进行归类,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的顺序,逐级探寻各主题之间的关系,删除和整理重叠、冗余编码和主题,归类整合产生新的主题,最终构建结构模型。

二、结果与分析

(一)社区营造下的乡愁再现

乡愁不仅是对曾经居住地的纪念与怀念,同时也可以是现今居住地的生活感受和情感寄托。在进行开放式编码时,笔者着重对于场所位置、活动内容、景观事物、情感记忆等进行自由节点编码,随后将这些编码进行分析归类后获得13个主轴式编码,最后将这13个主轴式编码不断地重复比较以及归类分析,获得了传统街巷的利用、地方文化符号表征、文化活动植入、乡愁记忆唤起4个选择式编码(见表1)。

唤起集体记忆对社区演变的回忆,对佛山楼房改造的想起个体记忆包括居民刚来到佛山学习当地方言的回忆、居民回想起小时候类似的活动场景等景观记忆包括当前社区的景观环境的描述以及以往的生活场景的景观1.传统街巷利用。主要由传统建筑保留、社区微改造、社区场所的利用3个主轴式编码组成。历史城市的街巷肌理及景观是人类文化和创造性的积累,是社会集体记忆所在,建筑的稳定性,保持了市民集体记忆的延续性[7]。社区营造下,传统居民群以及名人居所得以维护保留,破损的墙面进行了修旧如旧的美化,对社区照明、线网、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社区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挺好看的”(R10),“自从弄了排水后,下雨的时候街巷就不像之前一样会水浸了”(R07),社区的环境面貌的变好和社区功能的完善使得居民们更加喜爱当下生活。“小公园那边经常举办活动,很热闹”(R03),对传统街巷进行充分利用,使得社区公园、共享小屋、街巷角落等社区公共场所成为大多数社区居民关键记忆场所。

2.地方文化符号表征。主要由故事符号、建筑符号、手工艺和老物件4个主轴式编码组成。每座城市、每个社区、每条街巷都有异于其他同类的符号象征存在。作为一种身份象征的存在,沙塘社区因其具有的文化多元,多项非遗手工艺汇聚于此而显得与众不同,莺岗社区因其社区微改造,整齐划一、风格各异的建筑而让人眼前一亮。还有社区里各项手工艺背后的故事,非遗传承人的故事,以及每一座古建筑与人们与岁月之间的故事,都在那一条条悠长的巷子里回荡。老物件的保留和传承,是居民们对以往生活的一个留念与不舍,像是街巷某个角落处的石磨或保存在居民家中的蓑衣、黑胶唱片等,不仅成为街巷或家中装饰的点缀,更是默默地承载着居民对以往时光的记忆。居民在社区浓厚的文化氛围里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创造着与社区之间独一无二的故事。

3.文化活动植入。主要是基于活动参与、活动记忆、活动感受3个主轴式编码概括得出。文化活动作为社区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是乡愁再现的一种重要形式。在社区营造过程中,基于社区文化底蕴和居民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出与社区居民息息相关的系列活动,例如,社区秋色艺术节、老人节、节日送祝福、元宵节包汤圆等。“秋色艺术节的举办丰富了社区文化,带动了大家对于这个片区历史文化的了解”(R01),“非常喜欢社区举办的老人节,感觉很热闹,而且也会送些小礼物,很暖心”(R15),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也让居民们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感受到他人的关心和关怀,每一次活动的记忆与活动感受串联起来,承接过往与社区的故事,渐渐成为了居民心中淡淡的乡愁。

4.乡愁记忆唤起。主要有社区居民的集体记忆、个体记忆和景观记忆3个轴心编码。集体记忆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8]提出的,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例如,在社区营造中举办的社区秋色艺术节、老人节或是街巷中的小公园等,居民们有相同的记忆,而他们在这种较近的记忆中也常常会诱发出他们对更久之前的回忆,“现在的生活好多了,想起我们当时三下乡时干活可苦了呢”(R05)。因每个居民的生活阅历、性格特点等的不相同,所以在集体记忆的大框架之下,居民个体记忆的感受、事情的详略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当年来佛山的时候,还不会当地的方言白话,但是为了更好融入工作和生活,就努力学习语言”(R16),“当时来佛山的时候,对这里的都挺新奇的”(R22)。景观记忆是居民对于建筑风貌、街道景观等的记忆,生动形象的景观是居民认识、区别地方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标识,因此在回忆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某些特别景观的出现,例如“红绿灯”“大榕树”等。

(二)社区营造下的居民地方认同

地方认同最早由普洛汉斯基(Proshansky)[9]提出,他认为地方认同是自我的一部分,是通過人们意识和无意识中存在的想法、信念、偏好、情感、价值观、目标、行为趋势以及技能的复杂交互作用,确定的与物理环境有关的个人认同;布雷克威尔(Breakwell)[10]将地方认同的形成归纳为4个方面:自我尊重、自我功效、独特性及连续性。Droseltis[11]将地方认同分解为依恋或自我延伸、环境适宜、地方—自我一致性3个维度。布雷克威尔的认同维度(独特性、连续性、自尊和自我效能)得到大多数国外学者的认同,并应用在许多研究中。黄玉婷[12]把地方认同 划分为认知度、认同度和参与度三个方面。卓世宏[13]则以实质环境认同、经济生活认同、社会生活认同、文化生活认同、归属感划分地方认同维度。梁美玲[14]将地方认同归纳为三个维度,分别是归属感、文化认同与生活环境认同。国内外对于地方认同维度划分尚未形成一致的概念,但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地方认同是一个复杂多维的概念。

地方认同的维度划分没有固定模式,可根据具体的研究需要劃分成不同的维度。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利用扎根理论,将收集到的访谈资料和图片资料导入Nvivo11,提取文本中重复出现的语句,整合相同或相近的类型,得到49个概念,如“积极参与社区举办的活动”“获得街道举办活动送的礼品”等。根据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聚类并赋予类属,进而形成16个类属,分别是社区参与、社区归属感、社区交往、社区生活、历史文化、社区符号、社区文化、依附感、安全感、幸福感、依恋感、自豪感、公共空间、生活服务设施、可达性、居住环境。最后通过系统分析开放式编码和主轴式编码所得的概念范畴,带入原始资料进行多次提取、重组和整合,并与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不断比对,确保概念、类属和范畴贴近原始经验材料的同时更加科学合理,最终归纳得出4个核心范畴,即构成社区营造下的居民地方认同4个维度: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物质环境认同。扎根分析的三级编码与过程如表2所示。

认同公共空间会去鸿胜会馆放松,打兵兵球、经常在街心公园和街坊聊天生活服务设施社区有麻将室、歌舞室,平时可以唱歌跳舞可达性社区的路口互通,方便出行,住得舒服居住环境在这里住得舒不舒服得看房子是不是自己的1.身份认同。主要由社区参与、社区生活、社区归属感、社区交往4个主轴式编码概括得出。“社区参与”描述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参与活动越积极身份认同程度越高。“社区生活”指居民是否认同其社区成员的身份,是否与街坊邻里拥有相似的生活习惯。“社区归属感”展现居民的自我心理,“为融入社区而改变”“自愿为社区服务”等都是居民归属感强的外在表现。“这个共享小屋的人都是义工来的,那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家很准时来这里值班,为大家服务”(R14)。“社区交往”突出人的社会属性,“在社区认识很多朋友”“和邻居聊天”是居民进行社区交往的过程和结果。“吃完饭就出门口坐一下,大家出来聊聊天”(R09)。陶家俊[15]认为,身份认同可以分为4类,即个体认同、集体认同、自我认同、社会认同。这与本文的4个主轴式编码相对应:社区参与对应个体认同、社区生活对应集体认同、社区归属感对于自我认同、社区交往对应社会认同。

2.文化认同。主要由历史文化、社区符号、社区文化3个主轴式编码概括得出。历史文化指社区原生的历史遗留。案例街区为历史街区,历史文化丰厚,大部分居民对社区的古迹、老故事都有所了解。社区也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导游讲解队伍,为外来游客讲述关于社区的历史故事;社区符号包括街巷风貌、社区共享空间等,如沙塘社区墙壁的涂鸦,莺岗社区的共享小屋作为社区自身的标志性名片,是独属于社区的符号;社区文化包括社区人文活动、社区氛围等,如沙塘社区的秋色艺术节、莺岗社区的老人节,是由社区居民共同创建并传承下来的。“活动还算丰富的,比如那个秋色节,满街走,挺多人的,挺开心的”(R05)。

3.情感认同。主要由依附感、安全感、幸福感、依恋感、自豪感5个主轴式编码概括得出。研究表明,生活无忧的本地居民表现出来的依附感较弱,外来租户和个别生活水平不高的本地居民表现出来的依附感较强,“我除了这边的房子什么都没有,都靠这边很多的邻里街坊的帮助”(R18)。这反映出依附感取决于社区居民的生活条件,并不直接影响居民的情感认同;安全感源于社区的治安情况,社区治安越好,居民安全感越强。安全感的形成是居民建立情感认同的基础条件;幸福感反映居住社区居民的幸福程度,邻里关系和社会交往等因素会影响居民的幸福感,有居民表示:“和每一个街坊关系都挺好,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每一个人对我都很好,过得都挺幸福”(R06)。依恋感体现了居民对社区的依恋程度,本地居民(无论生活水平)对社区的依恋感普遍强烈,而外地租户对社区的依恋感取决于在社区的居住年限和有无经历大事件,居住的时间越久,参与社区活动越频繁的居民表达出来的依恋感越强。“在这里出生长大的,不是很想搬出去,习惯这里有人陪着聊天,我念旧”(R13)。依恋感是情感认同的核心表现,依恋感越强,居民对社区的情感认同程度越高。自豪感表现在居民是否为生活在这个社区而感到自豪,在访谈中更多的表现为是否愿意主动向外来游客分享社区的文化及故事,是情感认同的最高层次。

4.物质环境认同。主要由公共空间、生活服务设施、可达性、居住环境4个主轴式编码概括得出。沙塘社区的街心公园,莺岗社区的共享小屋和鸿胜祖馆等地方都属于公共空间,是居民们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有空就会去鸿胜祖馆玩,那里能打兵乓球”(R07),“平时无聊就出来街心公园走走,和这些街坊聊聊天”(R09),居民们在接受访谈时都比较积极地向研究者分享他们对公共空间的利用。生活服务设施指的是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以及休闲活动的设施。除了公园中的体育健身器材外,沙塘社区的文体活动中心,莺岗社区的共享小屋还设有设施齐全的棋牌室和歌舞室。公共空间和生活服务设施都是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对公共空间和生活服务设施利用得越频繁、越充分,对社区的整个物质环境认同度越高。可达性体现的是社区道路的便利性,“修了路之后走去买菜都方便很多”,不少莺岗社区的居民这样表示,显然居民们对这样的改变是喜闻乐见的。由此可见交通越便利,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度越高。居住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居民对社区的物质环境认同。一位八十岁的奶奶在访谈中抱怨“这个房子都一百多年了,破的不行,但政府不给拆,说这是文物,估计等我没了之后房子也没人住了”(R06)。其他居民在访谈中也表示不用担心生活才是开心快乐的保障。总的来看,较好的物质环境,能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也能增强人们对该地方的认同感。

(三)乡愁再现和居民地方认同的关系

本文将乡愁再现分为4个选择式编码,分别是传统街巷的利用、地方文化符号表征、文化活动植入、乡愁记忆唤起;居民地方认同的4个选择式编码分别是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和物质环境认同。以扎根理论为基础,经过深入的文本分析和编码比对,发现乡愁与居民地方认同两者的编码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两组选择式编码存在如下的关系路径(图1)。

1.传统街巷的利用与物质环境认同。社区微改造主要對社区进行区貌、道路环境等进行微整改,以使社区整体更整洁美观,它对应的是居民居住条件和社区空间的可达性;社区场所利用主要是居民的生活服务等基础设施和社区应有的功能区间;传统建筑保留是社区遗留的历史建筑,它属于社区公共空间,供居民欣赏参观。两组主轴式编码相互交集,对应传统街巷的利用与物质环境认同的共同关系。

2.文化活动植入与身份认同。主轴式编码“社区活动的参与”体现的是居民社区参与情况;参与活动的活动感受可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获得感;活动后留下的活动记忆是居民在同一社区环境里生活与交往的共同记忆。两组编码相互联系,可发现乡愁再现编码中传统文化活动植入对应着居民的身份认同,文化活动植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居民身份认同的强烈程度。

3.乡愁记忆唤起与情感认同。选择式编码“乡愁记忆唤起”包括3个主轴式编码,分别是集体记忆、个体记忆和景观记忆。集体记忆反映居民对居住社区的直观感受及在社区集体中的记忆,它影响居民对社区依附感的强烈程度;居民的个体记忆是集体记忆基础上的进一步提炼,它体现在居民关于居住社区安全感和幸福感的评价;景观记忆是社区环境给居民留下的印象,与居民对于社区的自豪感强烈程度密切相关,是居民对外界关于社区评价以及自身感受的主观反映。乡愁作为一种情感记忆,它的唤起是人们自身对外界事物因素的情感性表达,是情感认同的抽象化体现。

4.地方文化符号表征与文化认同。选择式编码“地方文化符号表征”所涵盖的主轴式编码中,老物件与文化认同中社区历史文化相对应;建筑符号对应的是社区符号,社区里的建筑包括建筑风格、建筑特点、街巷布局等都是每个社区独有的地方标志,作为识别社区的地方景观符号;社区的非遗手工艺、传说和故事则是一个社区的地方文化特色。文化符号是文化认同的前提和载体,正是基于这些地方文化符号,增强了居民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社区营造下如何通过唤起乡愁记忆以增强居民地方认同感。通过对沙塘社区和莺岗社区进行深入调研,基于对访谈文本的高频词提取和分析,结合二者的关系路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扎根理论和编码分析,乡愁记忆唤起可归结为传统街巷的利用、文化活动植入、地方文化符号表征和乡愁再现这4类。研究表明,在社区营造过程中,社区活动、社区文化、社区活化改造、社区景观环境等社区要素影响着居民对社区的认识和感知。通过对社区手工艺、建筑、老物件等符号的运用,植入相应的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居民社区体验感,从而唤起居民对过往生活场景的回忆,重现记忆空间,使得乡愁再现,强化对社区营造的情感性认同。

2.根据扎根理论和编码分析,归纳得出4个核心范畴,即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物质环境认同,构成社区营造下的居民地方认同这5个维度。身份认同主要表现在居民社区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社区归属感的强烈程度;文化认同表现在社区居民对创建并且传承下来的社区文化的熟悉和了解程度;情感认同则主要体现在居民对于社区的依附感、安全感、幸福感、依恋感、自豪感5个维度,其中依附感不直接影响居民对社区的情感认同,安全感和幸福感则是居民情感的主观反映,依恋感是情感认同的核心体现,而自豪感则是情感认同的最高层次;物质环境认同主要体现在社区具备的物质空间环境是否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好的物质环境能增强居民对于社区的认同感。

3.通过编码比对分析发现,乡愁再现的4个选择式编码及其下级的主轴式编码都与居民地方认同的编码息息相关,互相呼应。不难发现乡愁与居民地方认同存在相关性,乡愁的唤起对增强居民地方认同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二)建议

通过对沙塘社区和莺岗社区的案例研究,发现社区营造在乡愁唤起和居民认同感方面有明显的相关性,对于历史街区社区营造工作的开展有一定参考价值,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从社区营造媒介出发,扩大社区活动受众范围。在访谈过程中发现,部分居民并不知道如“社区秋色”“老人节”这些社区活动,或者只是听说却没参与过。作为社区营造与居民之间媒介的社区活动,对提高居民活动的获得感与社区认同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要做的是加大社区活动宣传力度,扩大社区活动影响力,增强居民的社区参与,让更多居民受益于我们的社区活动,从而自发且有意识地去参与街区的保护与活化中,为社区的活化增加更多的可能性和参与性。

2.从社区营造主体出发,增强居民情感认同。居民作为社区营造的主体,对社区营造成果和活化社区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对社区进行微改造和相关文化活动植入可以唤起人们对社区的记忆,强化居民本身的一种情感性认知与认同。可通过加强居民社区文化历史的教育,增加社区走进居民家里的次数,增强社区对居民的关怀,让居民感受社区的人性关怀,感受社区浓郁的人文文化氛围,为增进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从社区管理者出发,扩展社区公共空间。功能多样化的公共活动空间满足了居民的休闲活动需求,在长期与地方的互动过程中,地方会逐渐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社区的公共空间作为社区交往的场所,对促进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构建居民的社会网络,形成新的集体记忆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社区管理者可以适当扩展社区公共空间,增加可供居民活动娱乐的公共场所。

参考文献:

[1] 韩晓鹏,宁启蒙,汤慧.基于微更新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策略研究——以青岛裕德里里院街区为例[J].安徽建筑,2019(10).

[2] 刘沛林.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留住乡愁”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地理研究,2015(7).

[3] 邵萍.“留住乡愁”的民族音乐保护[J].江西社会科学, 2016(11).

[4] 唐文跃.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J].旅游学刊,2007(11).

[5] 马凌,张媛媛,朱竑,等.城市行政区划调整背景下城郊居民地方认同的重构与机制研究——以广州番禺小龙村为例[J].地理研究,2019(8).

[6] Jackie Dobrovolny,张秀梅.企业培训中成人学习策略的质性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2).

[7] 汪芳,吕舟,张兵,等.迁移中的记忆与乡愁: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J].地理研究,2017(1).

[8]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7-41.

[9] Proshansky.The city and self-identity[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78(10).

[10] Breakwell G M.Coping with threatened identity[M].London:
Methuen,1986.

[11] Orestis Droseltis,Vivian L.Vignoles.Towards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place identification:Dimensionality and predictors of intrapersonal-level place preferenc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9(1).

[12] 黄玉婷.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与地方认同——以台南县新化镇为例[D].台南:台南大學,2001.

[13] 卓世宏,国民中学一年级学生的乡土知觉与乡土认同——以台东县为例[D].台东:台东师范学院,1998.

[14] 梁美玲.屏东六堆地区国小学童参与地方艺文活动现况及地方认同感研究[D].屏东:屏东大学,2009.

[15] 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J].外国文学,2004(2).

作者简介:陈艺琪(1999—),女,汉族,广东湛江人,单位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旅游系,研究方向为地方文化与旅游发展。

林舒婷(1998—),女,汉族,广东广州人,单位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旅游系,研究方向为地方文化与旅游发展。

黄舒婷(1998—),女,汉族,广东广州人,单位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旅游系,研究方向为地方文化与旅游发展。

(责任编辑:王宝林)

猜你喜欢 编码乡愁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少年博览·小学低年级(2020年8期)2020-09-02长满乡愁的凤凰树当代音乐(2018年6期)2018-10-21乡愁北方音乐(2018年22期)2018-05-14乡愁四韵(无伴奏领唱、合唱)当代音乐(2018年4期)2018-05-14高效视频编码帧内快速深度决策算法计算机应用(2016年10期)2017-05-12左脑风暴中学生天地(A版)(2017年4期)2017-04-24回头一望是乡愁戏剧之家(2017年1期)2017-02-05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中国房地产·综合版(2016年10期)2016-11-18不断修缮 建立完善的企业编码管理体系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27期)2009-04-27

推荐访问:乡愁 街区 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