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中学研学旅行课程案例

2021-12-22 12:57:12公文范文
谭敏◆摘 要: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群体性的外出实践活动,将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合二为一,能够培养学生地理实

谭敏

◆摘  要: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群体性的外出实践活动,将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合二为一,能够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越来越受到中小学校的重视和青睐。文章将校本课程与研学旅行结合起来,以土壤研究为例,开展基于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活动,以供一线地理教师参考。

◆关键词: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地理实践能力

一、课程设计背景

地理作为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很多地理知识的获取不应只局限在课程中,而应走出课本,走出教室,在广大自然界中获取地理素材,提高地理实践能力。研学旅行作为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在真实环境下,通过考察、调查等方式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让学生在研学活动中增长了地理知识,另一方面有效地实现了寓教于乐的功能。在当前各中小学校校本课程如火如荼开展的形势下,将研学旅行与校本课程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将课堂上、课本上的静态课程转化为动态课程的良好途径。土壤的相关知识属于高中地理课程自然地理的一部分,考试中也常有涉及,而土壤就在我们身边,往往步行可到观测点,是最常见的地理素材之一。所以,在进行研学旅行主题教学活动时,在野外真实情境下,通过观察和采集土壤标本,进行土壤的野外探究和实验,具有极高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二、课程设计

课程分为三个模块:相关知识课堂讲解、野外实地观测采样、实验室实验测试

过程与方法

1.相关知识课堂讲解

为了让学生对土壤相关知识有充分的认识,野外实地观测采样前设计一堂土壤相关知识理论课,用时一个课时,向学生讲授土壤的组成、颜色、质地、剖面构造、酸碱性、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土壤的功能和养护等相关内容,让学生在进行野外实际观察之前对土壤形成一个基本的整体认知,同时也能提高学生野外观测的兴趣和好奇心。

2.野外实地观测采样

活动任务:采样土壤,测定剖面各层次理化性质,描述土壤特征。

活动地点: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临桂校区附近某小山丘。

活动步骤:①分组分工:每组大概6-8人,选出1名组长,2名采样员,2名记录员,其余作为机动人员,协助小组完成任务。

②选择采样点:在桂林市桂林中学临桂校区周围的空地或荒地上,清理地表的植被,并使用手机测定其经度、纬度、海拔高度。

③挖掘竖直土壤剖面:几位同学共同合作,使用铁揪自地表向下挖出宽约1米、深约1.5米的土壤剖面。学生观察土壤剖面自上而下的变化情况,并借助土壤比色卡,测定和描述不同深度颜色变化,进而对剖面进行分层,现场教师讲解土壤剖面相关知识并回答学生现场提出的问题。

④使用铁揪对土壤采样装袋,做好标签,观察和记录不同采样点作物情况、土壤疏松情況的差异,分别用手指研磨各层次土壤,感受土壤的湿度和土壤矿物质的颗粒大小。

⑤整理上述活动的结果,描述当地土壤的特点。完成土壤调查记录表。

3.实验室实验测试

实验内容:三种土壤颗粒的渗水性差别探究;土壤酸碱度测量

实验器材(每组):烧杯(3个);漏斗(3个);土壤(3份);刻度杯(3个);蒸馏水200ml

实验步骤:

A:渗水性观测:①把漏斗放置在烧杯上;②放入不同的土壤标本;③同时倒入相同的水量;④3分钟后观察各个烧杯中的水量。

B:酸碱度检测: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土壤和蒸馏水,水土比例为1:2.5(即10g土加25ml蒸馏水),把试纸插入泥浆中,保持60秒然后读数。同一瓶样本,进行多次测量后取几次的pH值平均值。

实验结束:

各组做好相关记录,填写《土壤调查记录表》中渗水性强弱和酸碱度指标,判定土壤酸碱性,并分析原因。

三、结果与反思

经过野外实地观测和实验检测,学生近距离感知桂林土壤,进一步深化桂林土壤属于中国南方红壤,偏酸性,不同土壤渗水性强弱不一样,其中沙土透水性最强,黏土透水性差,不同土壤松紧度还会影响作物的生长等认识,提高了动手能力,丰富了地理知识,课程实施效果良好。结合课程设计和课程推进过程,形成以下几点关于组织研学旅行活动的反思:

1.研学旅行的学习方式具有极大的趣味性,学生能够实地考察获得第一手材料,通过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学习以及自主探究等多种有趣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研学旅行极大地丰富了地理课程资源,突破了教材得局限,能够将学生带领到广阔的大自然和社会学习鲜活的地理知识,有效地开阔学生的地理视野,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

2.合理的将地理课本内容渗透到研学旅行教学当中,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完成课本知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课本中虽然已经有了土壤剖面图,有对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等相关知识的简单介绍,也有对中国各个区域土壤酸碱性的简单介绍,但这种“只学不做”的方法容易遗忘,而教师组织学生测量土壤剖面,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土壤颜色、新生体特征等,动手测量土壤深度并记录下来,经过实验的方法得出实验结果,提升自己的行动能力,并将此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铭记于心。

3.课堂采用双师、三师协同教学,既可轮流组织教学活动,又可同时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多途径保障教学连贯性,在研学旅行活动开展过程中,也可以最大限度保证学生安全,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姜严. 问题式教学在研学旅行中的应用探索——以“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为例[J]. 地理教学,2020(24):52-54.

[2]朱倩,江辉仙. 基于新教材的野外实践案例设计——以人教版《植被与土壤》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20):94-96.

猜你喜欢 剖面研学旅行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8期)2019-05-28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中国有了第11颗“金钉子”高中生·青春励志(2019年3期)2019-04-12建模与拆模:华杰课堂改革的一个剖面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8年5期)2018-06-08走出“成长烦恼”">研学旅行:
走出“成长烦恼”高中生学习·高一版(2017年9期)2017-10-31中国研学旅行联盟成立暨红旗渠研学旅行论坛召开中国报道(2017年7期)2017-07-14不可能旅行少年博览·小学低年级(2017年4期)2017-06-09柯布西耶的建筑剖面形式研究及启示中国房地产业·下旬(2016年7期)2016-10-20夏日旅行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5年8期)2015-07-06地质雷达技术在管道河流地层划分中的应用科技资讯(2014年36期)2015-03-30

推荐访问:案例 课程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