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爱,要怎么说出口

2021-12-24 15:00:00公文范文
李艳丁璇关键词:亲子沟通;心理剧;非暴力沟通;高中生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

李艳 丁璇

关键词:亲子沟通;心理剧;非暴力沟通;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8-0028-05

【活动背景】

亲子之间,爱是天性。但是跨越二三十年的成长环境,相差二三十岁的人生阅历及同一屋檐下全方位的观摩碰撞,都会使得亲子间爱的表达不那么顺畅。正如龙应台先生所言:“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

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着彼此却互不认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

那么,如何重新认识我们深爱的亲人,找到连结的桥梁,以适当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这需要我们看见、学习并探讨。

【学情分析】

高中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日益增强,生理的成熟和知识的积累使他们崭新的“成人感”跃跃欲试,原来单纯感恩的亲子之爱越来越多地使他们感受到被限制、束缚,亲子冲突逐渐增多。作为子代的他们常有不被理解的苦闷,同一屋檐下相似情绪集聚,对立渐显,主动关闭心门也就在所难免了;同时,他们也有了一定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能在彼此沟通的基础上建设性地解决同伴间的冲突。如果加以引导,使他们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迁移到亲子沟通中来,意识到父母作为普通人的局限,对立松动,亲子之爱就会被更清晰全面地看见了。

【活动对象】

高一学生

【活动目标】

了解与理解:了解“沟通最常见的误区,即表达有歧义和理解偏片面”,对与父母的沟通过程有更清晰直观的理解,理解结果是经由“中介”选择的。

尝试与学会:在与父母日常的沟通中,能慢慢觉察到不合适的地方,尝试用建设性的沟通方式去改善,学会从积极正向的角度去理解父母。

体验与感悟:在活动中,体验到沟通的复杂性,觉察并担当起自己在沟通中的责任。在理解爱的基础上准确表达爱,恰当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提升与父母的沟通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在体验与分享中加深对父母的理解,感受亲子之间的爱,掌握一些有效沟通的方法,增强自己对沟通的掌控感,及主动去改善亲子沟通的信心。

活动难点:理解父母的感受,掌握沟通的技巧,学会利用有效沟通方式向父母准确地表达爱。

【活动方法】

体验游戏、观看心理剧、小组讨论、“头脑风暴”、观看小视频等。

【活动准备】

探索卡、游戏卡、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起:导入课题

(一)游戏体验“你来表演我来猜”

游戏规则:两名同学配合演绎词语,(内容建议:关心、保护、指责、担心、不耐烦、唠叨等)表演者可以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方式进行描述,但不能直接说出词语;猜者猜到近义词也算,不求语词精确,只重意义相近。如遇到猜不出的词语可以喊“过”,继续猜下一个词语,但过的机会只有2次。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体会。游戏时间限定为2分钟。

教师引导:请大家回顾刚才在游戏中所展现的词语,它们在哪类关系中较为常见?进而得出结论:亲子关系。

设计意图:通過热身游戏,营造宽松、温馨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该游戏暗含了亲子沟通最常见的误区,即表达有歧义和理解偏片面,也是对主题内容的一个暖场。通过对词语的感悟,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即亲子关系。

(二)现场小调查

教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现场小调查,符合自己情况的请举手。

1.你爱自己的父母吗?

2.你喜欢自己的父母吗?

3.你理解自己的父母吗?

4.你觉得父母理解你吗?

5.你和父母之间沟通顺畅吗?

教师:从调查结果看,举手的同学越来越少。是啊,我们从来不怀疑对父母的爱,但是在如何与父母沟通上还是有些困惑。如何才能让我们靠近父母真正的心意、连结到他们的爱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爱,要怎么说出口”。

设计意图:以上设问层层递进,越来越直接、具体,引导学生认识到亲子之间虽然有爱,但是这种爱却不能被顺畅表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进而引出本课主题——爱,要怎么说出口。

二、承:呈现感受

(一)唤醒积极经验背景

教师:我们看见的、我们熟悉的亲子之爱是这样的(PPT中逐一呈现班内同学的家庭照,时间大概为1分钟),但偶尔也会有不和谐的音符,比如下面这对父子。

设计意图:过渡——还原亲子沟通中温馨和谐、彼此有爱的日常情境,唤醒记忆中的积极经验,在和谐的大背景下探讨偶尔的冲突。这既是大多数家庭的实际情况,也符合积极心理学价值导向。

(二)观看心理剧《门》,体会冲突背后的爱

本剧共有三幕,本节播放前两幕:

第一幕:推门——儿子进家,父子冲突

子:爸,我回来了。

父:嗯,回来了?我听咱楼上的同学说,上个星期考完了期中考试,发成绩了吧?这次考得怎么样?

子:(不讲话收拾东西)……

父:我问你话呢!

子:就那样吧。

父:那样是哪样啊?成绩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得有个说法吧?

子:成绩、成绩,你整天就只知道关心成绩,你怎么不知道关心一下我呢?

父:我怎么不关心你了?平时你的衣服谁给你洗的,饭谁给你做的,房间谁给你打扫的?

子:(不耐烦地拿出手机开始玩)……

父:你这是什么态度,又玩手机,学习成绩能好吗?

子:对,我就是成绩不好,怎么样呢?

父:你学不好还有脸跟我顶嘴了?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你不好好学习怎么考大学?你考不上大学,难道指望我养你一辈子吗?

子:你能不能别管我了?你根本就什么都不懂。

父:我怎么不懂了?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不要把很多心思放在别的地方,尤其是跟女同学的聊天上。

子:我跟哪个女同学聊天了?你这是什么意思?

父:前几天一大早就有女同学给你发短信,还约你一起去上学。你以为我不知道?

子:你看我手机?你凭什么看我手机,你知不知道这是侵犯个人隐私啊?

父:我是你爸爸,我这是关心你。

子:你这是关心我吗?我跟同学一起顺路上学也不行吗?

父:那是普通朋友吗?

子:我不想跟你说了,随你怎么想好了。

父:把你手机交出来,就你这成绩还玩什么手机。你看楼上的XX,人家根本不碰手机。

子:别人家孩子这么好,你去养别人去。

父:别给我提这个。把你手机交给我,把你手机交给我!

儿子生气地把手机摔在桌上,然后回到自己卧室关上了门。

父亲拿起孩子的手机,陷入沉思。

第二幕:摔门——儿子进自己房间,内心独白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他就是不懂我的心情呢?他只关心成绩,从来都不知道关心我。在他眼里,我好像永远也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其实我心里也明白他们是对我好,可是却总是打着为我好的名义干涉我所有的生活。我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很多事情我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根本就不懂我。现在竟然还偷看我的手机,一点都不尊重我。

教师:类似的场景在你的家庭生活中常见吗?父母在跟你沟通时最常说的一句或几句话是什么?请写下来。听到这些话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试着用自己舒服的方式表达感受,形式不限,可以是一幅画、一种颜色或一种形状。时间为3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心理剧,在安全的氛围中探索、释放、觉察内在自我。“常用语”具体、直观,却能唤起很多熟悉的感觉,所以也比较深入。当情感越来越饱满,艺术性表达就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及时而恰当的出口,它有效地唤起我们的表达欲、创作欲及探索深层自我的欲望。

三、转:明晰沟通

教师:我们看清了自己的感受,那么在跟我们的沟通中,父母又是怎样的感受呢?一起来看心理剧第三幕。

第三幕:窥门——父亲门外窥探,内心独白

孩子,我不太会表达,有时候小心翼翼地与你交流,怕自己说得不够,又怕说得太多。知道你没考好,我感觉很着急,一时没能控制住脾气,请你谅解。作为父母,我们听说有很多沉迷游戏的,后果都很严重,我们很担心你,因为我们不想你因为沉迷游戏而影响学习,耽误前途。

从来没有人教过我如何去爱,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选择这种方式,可能让你感觉到了伤害,请原谅爸爸的无能为力。我是个普通的人,知道生活的艰辛,我不能在学习上帮助你,只能给你生活上的辅助,我也感到自责和无奈,希望你能理解、体谅爸爸的心情。

教师:听到这位父亲的内心独白,大家有什么样的发现呢?是不是父母跟我们原来设想的也不太一样?我们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頭脑风暴:父母到底在说什么

1. 一句话的心理剧

这次考得怎么样(以文字呈现)

活动要求:请结合自己平时的感受说出这句话,其他同学反馈“我听到这句话时的感受是……”及“我打算这样回应……”

说明:这是本节课核心的重难点,是实现转化的关键点,对教师个人的觉察力要求很高。教师还需要做充足的预设,如这句话的语气可以是关切的、小心翼翼的、看似随意的、不信任的。

采访说话者:当你说这句话时,你有什么样的期待?(期待一个好的结果、期待孩子能看到我想要接近他)这个期待背后有个观点,你能明确说出来吗?

采访反馈者:当你这样说的时候,好像有个信念(想象、情绪)在,你能觉察到它是什么吗?这个信念(想象、情绪)是理所当然(找不到更合适的词)的吗?

教师总结:在对父母言语的解读中,有很多我们意识不到的“中介”,它们决定了我们的理解是有所选择的。

设计意图:通过微型心理剧及教师层层引导,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表达的歧义性和解读的选择性这会使学生对沟通过程有更清晰直观的理解,明确自己的主动选择权;增强学生自己对沟通的掌控感及主动去改善亲子关系的信心。

2.以小组为单位解读“父母最常说的话”

从前面心理剧《门》中抽取三句话,分别是“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玩手机,那成绩能好吗”“我是你爸爸,我这是关心你”。组内成员一起探讨:父母可能在说什么?我又听到了什么?时间为3分钟。

教师总结:父母的表达和我们的反应中间,其实是有一些中介的,我们自己的理解,不是完全准确的,有情绪的积累,有我们的想象推断、思维和感受的惯性等。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与碰撞,尝试将对“理解”的理解转化为实际技能。即使暂时不能完全掌握,至少会多一分反思和觉察。

(二)重新解读:“常用语”里爱多少

1.拿出前面所写的“父母最常说的话”,按照前面的解读模式进行重新解读,看看父母对我们的爱是如何表达的。

2.此刻再感受一下这些话带给你的感觉,然后对画作进行再创作,时间为3分钟。

设计意图:照应开头,对比成长。回归自我经验,解决自我困惑,连接感受和记忆,使新技能落地生根。

(三)尝试表达:爱要怎么说出口

教师引导:家人对我们的爱,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慢慢感受;我们对家人的爱,需要我们厘清自己,清晰表达。那么,如何做到这点呢?建议同学们在表达时参考下面的模式:

陈述观察:当我看到/听到……(限定在具体时间说事情,不贴标签、不翻旧账、不评论)

说出感受:我感到……(多用“我讯息”,如“我感觉自己被质疑或者没有被信任”等,而非“你讯息”,如“我感觉你不信任我”等,以免使关系对立)

表达需要:因为我需要……(觉察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

提出请求:如果您愿意,可否……(请求必须是具体、可执行的)

1.教师举例,全班学生一起探索表达模式。

2.依据前面的重新解读,试着用上述模式表达自己。

说明:此处要有预设,如有的学生跟父母的关系很僵,或者其父母确实很固执,他们能改变的也很有限,教师要看到这点,并告诉他们“如果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尝试,发现事情依然不能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跟父母沟通的阻力太大,矛盾暂时无法解决,这种情况下不要太苛责自己,守住和父母的界限,接纳此刻的现状”等。

设计意图:倾听与表达是沟通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通过尝试建设性表达,在守住界限的前提下主动承担起沟通中的责任,将技能落地生根,助推亲子之爱良性互动。

四、合:温暖亲情

观看央视公益广告《家》,你感悟到什么?

教师总结:我们渐渐长大,父母慢慢老去,家,在悄悄变化。是时候,我们需要去学习主动承担起责任,尝试理解他们及爱的建设性表达。

设计意图:该视频形象展示了家庭中力量结构的变化,一则将亲子冲突放在一个更长远的时间背景中考量,学生们能够以开阔的视野审视与父母的关系;二则视频后半部分字母“I”力量的展现,也在鼓励学生在亲子沟通中主动担负起更多的责任。

【活动反思】

1.成功之处

有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的总体设计,基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真实现状。导入部分通过热身游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营造放松、温馨的课堂氛围。接下来层层递进的设问,引导学生认识到亲子之间虽然有爱,但是这种爱却不能被正常表达,由此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合理安排教学环节,“起、承、转、合”,情感层层递进。课堂所展示的心理剧《门》,选题基于本人在工作单位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内容根据真实的父子关系改编,符合高中生对亲子关系的基本认知,所以学生具有较强的现实代入感。

在观看、分析心理剧时,学生探索、释放、觉察和分享内在自我,通过艺术性表达,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创造力、自发性和想象力,进入深层的自我探索。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亲子沟通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对课程所涉及的适切表达方式的理解程度,总结表达技巧,并通过练习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

学生在本节课中共进行两次艺术性创作,表达自身的亲子关系,在前后不同作品的对比中呈现出内在情感的转变,达到情感的内化和升华。

课堂技术灵活多样,符合内容需要。本节课充分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方式,游戏、艺术性创作等实操方式,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呈现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发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节课注重学生的自我探索和自我表达,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和鼓励,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参与性高,很好地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2.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教师对学生发言的反馈深度不够。亲子关系主题力求直击学生内心,我在上课过程中对于学生表达的敏感度有待提高,针对不同学生,应该有更进一步的反馈语,从而引导学生表达更深刻的体会和感受,由于本人的教学经验不足,在这方面还没有做到很准确。

学生合作探究环节有待加强。本节课最明顯的不足之处集中表现在学生合作探究环节。在方法运用部分,教师设定“小组讨论”,但没有适当提醒学生进行讨论,也未明确表达讨论要求,所以最终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们专注于自我思考,忽略了小组内部的讨论分析,导致课程后半段略显仓促。

编辑/卫 虹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亲子沟通心理剧高中生浅谈运用校园心理剧解决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有效方法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3期)2019-04-09放下手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年24期)2018-09-28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探析与实施模式旅游纵览·行业版(2017年12期)2018-01-05手机的烦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28期)2017-10-20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生涯教育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9期)2017-03-31我有一个“好”家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4期)2017-02-20中国出了本(高中生)高中生·青春励志(2016年9期)2016-11-17急急关窗为哪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年11期)2014-07-05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高中生·青春励志(2009年10期)2009-10-20

推荐访问:出口 要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