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双创时代大学生创业人格的培育

2021-12-24 15:44:54公文范文
刘秀荣李国辉[摘要]双创时代培育大学生创业人格不仅是为满足相对基础、表相化的毕业与就业要求,更是为了

刘秀荣 李国辉

[摘 要] 双创时代培育大学生创业人格不仅是为满足相对基础、表相化的毕业与就业要求,更是为了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束缚与局限,同时以创业人格激发创新思想、创造意识。长期以来,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社会各界普遍存在大学生创业的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这些都会对高校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能力与人格形成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双创时代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人格既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优化系统设置,也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优化系统设置,还要加大投入力度,夯实保障基础。

[关键词] 双创时代;大学生;创业;人格;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9-0023-03

“苹果”创始人之一的乔布斯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个人奋斗史之一就是其“车库创业”的艰难起步,宁愿一文不名也不放弃自己的创业梦想,最终成就了一家行业领跑的龙头企业。而乔布斯绝非美式大学生创业的特例或个案。按大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创业的转化率看,美国大学生创业接近30%。不仅如此,与国内多数人对大学生创业的传统看法不同,以美国创业教育先驱之一的蒂蒙斯教授为代表,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更多应倾向于“为未来者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也就是应当通过高等教育实现创业思想的代际间传承。这不仅是为了解决最初级、原始的以创业实现就业的现实问题,更是为了在高等教育领域奠定培养革命性创业一代的价值取向基础。显然,后一种观念恰好与我国高校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宏观战略形成了契合,也更加符合“双创”时代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初衷。

一、双创时代培育大学生创业人格的重要性

(一)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束缚与局限

一旦涉及大学生创业问题,绝大多数人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大学生老板、大学生开公司、大学生创业园等客观层面的称谓、行为或状态,极少有人考虑到创业理念、观念和思想,更少有人将大学生创业与人格产生联系。然而一切称谓、行为、状态、理念、观念、思想等始终是停留在表层的符号或标志,尚无法触及最根本的核心,也就是决定思想与行为的源头。而唯有人格是左右一切思想观念与实际行动的原点。

然而從客观上讲,无论是传统文化层面还是高等教育传统模式都不具备培养双创人格的良好条件。从传统文化层面看,“学而优则仕”早在两三千年前儒家文化时期就已经成为中原大地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核心。进入现代社会后,绝大多数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秉承的都是“求稳”原则,无论是望子成龙还是望女成凤,家长的心愿总离不开上好大学、找好工作,然后安安稳稳过完一生这个永恒却唯一的命题。几乎没有家长有意愿主动培养子女养成热爱探索的冒险精神,也就无从谈及形成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与良好生态。

而从高等教育传统模式看,无论是改革前的应试教育模式还是近年来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秉承的依然是相对稳定的求职就业思想。每年毕业生在毕业率、就业率方面的客观数据是绝大多数高校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之一。即便是临近毕业季的职业规划教育也基本围绕着求职技巧、就业攻略等展开。可以说,等待用人单位的挑选是几乎所有高校和大学毕业生唯一的念头。

传统文化和高等教育传统模式如同一个无形的“茧”将大学生冒险精神、双创思想紧紧约束在陈旧框架内,不仅严重制约大学生创业人格的形成,而且极不利于年轻一代发挥创新创意思维。这也是历年来不少大学毕业生屡遭用人单位诟病的痛点所在。

因此,仅仅从避免作茧自缚一点来说,培养大学生双创人格的价值就在于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束缚与局限。通过在人格层面植入双创元素,新时期大学生更有原动力超越传统文化与教育模式的局限,在更具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战略高度审视学习、生活与事业的关系。这不仅是对大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也是对全社会未来发展的促进和推动。

(二)以创业人格激发创新思维、创造意识

创业人格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其对陈旧落后思想观念的超越和突破,也在于其更加鲜明和突出的冒险精神、探索思想。这是千百年来农耕文明最难能可贵的精神亮点所在,也是传统文化围绕之下人的思想意识最难突破的瓶颈。

基于创业人格而形成的双创思维更加有助于职业人形成战略视角,也就是站在宏观高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与老板和职员对同一事物往往存在不同观点极为相似。前者着眼点更加长期、整体、系统,后者则相对短期、片面、分散,只要完成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任务就万事大吉。此二者在观点上的反差恰恰是由于视角的不同所致。

不仅如此,目光长远且高瞻远瞩之人通常也更加愿意主动尝试新技术、新策略,以求更好地解决问题或提高效率。而这些积极的尝试往往也等同于更多的创新和创造,恰恰也是用人单位青睐和欣赏的创意思维的成果。

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人格的养成也更有利于激发创新思想、创造意识,其不仅有助于对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拓展,也有利于在社会整体层面实现创新驱动和科学发展。

二、大学生创业存在的误区

(一)思想误区

从近年来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双创教育的实践中不难发现,这些高校普遍存在针对大学生创业的思想误区。具体来说就是将创业教育与所谓的精英教育画等号,甚至将创业教育视作非正规教育之外的业余教育类型。

思想上存在误区的后果之一就是这些高校对大学生创业不理解、不认同、不支持、不重视。比如一些高校认为大学生尝试商业活动是不务正业;业余时间的创业是对正常学业的干扰等。因此,这些高校面对大学生创业缺少资金支持,缺乏场地,无机制建设,无系统规划,也基本不具备相应的实践操作办法等。即便是在国家层面明确了强化大学生双创教育的情况下,部分高校也存在有理论无实践的形式主义问题。比如针对大学生的双创教育停留在文字、书本、教材层面,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既缺少硬件条件支撑,也不积极探索个性化培养方案等。

(二)实践误区

不仅是在思想层面存在认识误区,部分高校的双创教育还同时存在实践误区的问题。比如所谓大学生创业教育只是教师照本宣科的理论讲解,或是由教师对某些任务、项目展开示范操作,学生如同看客般在旁观摩。这其实与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填鸭式教学并无本质区别。

另有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双创教育的实践环节停留在实训基地内的教学与操作,只要学生完成了规定任务便视作完成了双创教育和培养,至于学生毕业后切实的创业转换与落实则不在这些高校的考虑范围内。因此,从根本上看,这些高校仍然只是将大学生双创教育作为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规定任务,只要在校园内完成了大纲布置的内容便能心安理得。

三、双创时代培育大学生创业人格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优化系统

我国民间有谚语道“三岁看老”,意为儿童时期形成的个性品格将影响一个人的终身。这不仅说明了童年教育的重要性与决定性,也说明在接近成年时期通过后天培养改变人的个性品格将存在无法想象的困难。然而不能因为困难重重就停止前进。双创时代培养大学生创业人格诚然是极其艰巨的任务,但高校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决定了高校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优化系统设置,通过根本性改革实现对未来一代人“创业遗传代码”的植入。

首先,高校需要全面转变对大学生双创教育的认识误区,将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与正规教育同等重要的常规教育纳入顶层设计范畴。对比西方国家更加成熟的大学生职业教育模式可以发现,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美洲与欧洲高校职业教育起步更早、历程更长、经验更丰富、机会更充裕。

尤其是众多应用型高校均设置有大学生职业规划中心等辅导机构,在大一新生入校伊始便开始了针对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思想教育与技能培训。这种伴随整个大学时期的职业规划教育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帮助大学生发现自身最喜爱的职业类型或最适宜的职业方向,使大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性探索中逐步提升创业或就业的观念与能力。换言之,相较于国内临近毕业季才展开的突击式职业规划,西方不少高校采取的长周期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试错机会。这对大学生提前了解和掌握自身职业能力水平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

因此,国内高校对于大学生创业人格的培育应当开始于高校职业教育规划的优化,将职业教育规划覆盖整个大学时期,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时间、条件探索创业或就业的可能性。这不仅是对大学生个人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的厚积薄发,也是高校更加全面地总结双创教育经验、教训、提升阅历与水平的重要举措。

其次,高校当更加均衡地设置理论与实践教育的比重。尤其要尽快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突出问题。创业人格的养成无法通过纯粹理论灌输取得成果,还需要更多实际动手的经验总结才能实现内化与固化。正所谓“空谈误国”,空谈同样会误人子弟。改变理论教育比例过重的不良状态才能营造更加健康的大学生双创教育生态。

(二)重视实践教育,强化沉浸式教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将创业人格成型与定型的关键。实践的过程是将创业的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的唯一通道,这是理论教育或观摩学习无法取得的效果。即便是紧紧跟随创业成功的前辈观察整个过程,大学生也无法得到足够具象的感性认知。这会导致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底气和自信。而缺乏自信是导致失败和退却的直接原因。

因此,双创时代培育大学生创业人格还需要重视实践教育,强化沉浸式教育。这一点在现实中已经有了最成功的案例,那就是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这所高校的自我定位就是开办创业型大学,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双创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在双创实践中理解经营之道,探索创业之路。

该校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将酒店服务、烹饪、营销等专业的学生进行了组织分工,利用校园内一所仅有25平方米的空闲建筑开办起一间名为“九十九度”的茶吧。在开业前月余,学院领导和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周边三家高校及附近社区开展了市场调查,针对目标消费人群(高校学生、教师、年轻社区居民等)的消费喜好与习惯进行了归纳总结,最终确定了以时尚西点、健康饮品为主打的产品方向。

利用学院自有的实训室、实验室等平台和硬件设备,参与创业的学生按每人每天六小时的标准,利用课余时间轮流负责生产、组织销售与服务。仅两年时间,茶吧就取得了日营业额超两万元的好成绩,更陆续培养出大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

(三)加大投入力度,夯实保障基础

从茶吧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加大投入力度是以实践培育大学生创业人格的重要前提。这不仅涉及硬件的投入,比如各种实训基地和设施设备,也包括时间与精力的投入,比如教师、导师对大学生双创实践的引领和帮助等。因此,高校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持续加大双创教育投入,同时积极引进社会力量,以产教融合方式不断壮大自身双创教育的核心力量。

同时,为在更大程度上免除大学生双创的后顾之忧,夯实保障基础同样不可或缺。比如设立大学生双创基金,从创业启动到运行全过程提供更加周全的帮扶引导等。物质层面的基础构建对于精神意识、人格层面的教育培养常常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与理论教育同样缺一不可。

2015年“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国务院办公廳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政府文件形式明确高校双创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足见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之所以要在中央层面通过明文强调高校双创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也足以说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校双创教育教学活动中确实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和不足,以至于迫切需要在宏观管理层面加以规范和引导。应当说,国内高校在双创教育方面长期存在短板并不是高校单方面教育观念和手段的陈旧落后,而是在社会传统认识的深层,尚不具备足够完善、良好的双创教育生态环境。也就是传统思想和文化习俗等社会层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仍然普遍存在误区和偏见。因此,高校格外需要得到管理层的大力支持以突破传统模式对大学生双创教育的束缚。而高校深化双创教育改革不仅是在高等教育一个领域实现创新观念、创造意识的培育和养成,也是在发挥高校以教育武装头脑、革除思想积弊的先驱作用。这也不仅是高等教育领域持续优化双创教育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而是在整个社会层面引领、营造更加健康、积极双创思想氛围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刚,李强治.创业孵化的本质及其组织模式创新:基于价值网络的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19(4).

[2]拳胜刚.创新实践教学,对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需求[J].当代教育论坛,2019(1).

[3]闫华飞,胡蓓.产业集群内创业知识溢出机理研究:创业者的视角[J].2019(1).

[4]黄静宜.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从“技术应用型人才”到“高端技能型人才”[J].当代经济,2019(4).

[5]唐魁玉.大数据时代培育大学生创业人格的有效路径[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9(03):26.

(责任编辑:王义祥)

猜你喜欢创业人格大学生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奥秘(2021年1期)2021-03-15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中国学校体育(2019年4期)2019-07-22“人格”的发展演变及启示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2018年3期)2018-04-22大学生“双创”进行时瞭望东方周刊(2018年4期)2018-02-01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高中时代(2017年9期)2017-12-26成年后还能人格再造吗家庭科学·新健康(2017年11期)2017-11-28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年19期)2016-12-27宁波市大学生创业环境分析时代金融(2016年29期)2016-12-05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6期)2016-07-12漫画之页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2年8期)2012-08-20

推荐访问:培育 人格 大学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