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走向有质量的生命成长

2021-12-28 16:03:20公文范文
叶志忠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上,当代的教育研究更多地指向对教育思想的回顾和自省。在社会变革加速前进的时候

叶志忠

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上,当代的教育研究更多地指向对教育思想的回顾和自省。在社会变革加速前进的时候,信息时代、智能时代提前到来,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创新丞需加强,关于未来教育的思考逐渐成为了热点。

一、未来教育的变革需求

未来教育,它一定不是与当代教育完全割裂开的一个独立的或者是超现实的概念,它同样是在当今教育理念指导下,回归教育本身,对传统教育进行审思与优化。但是教育是复杂的,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处于一个动态发展融合过程,变革中的教育对传统的学校物理空间、班级授课制、学科边界和教材资源、教师发展提出了超越性的要求,对整个育人体系的重构进行全面升级,未来教育在前行的路上阻力重重,面临着相当多的挑战。

2020年新冠疫情时期的线上学习在未来教育的实现和发展过程中已然成为一剂催化,自媒体技术、线上直播、云备课、海量资源、互动学习等新兴学习方式层出不穷,多维的学习空间,多层的学习需求,超前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扑面而来,既充分释放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给新时期的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二、教育的理念与变革

1. 遵循学生个体发展的规律

未来教育的端倪从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可见一斑,优秀的学生在广阔的网络生活空间和宽裕的线上学习时间中去获取个性化知识,提升个人多方位的能力。从在线教育的学习过程走向阶段性结果的评价,我们可以发现未来教育无论如何变革,遵循教育的规律是这场思考的逻辑原点,学生个体发展的规律是核心追求。

这里借用2020年疫情期间厦門市数字平台“云课堂”(初中)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作文系列20课时,诗歌系列50课时,名著系列33课时。此外,还有数量不多的语言运用系列和文言文系列。从这组数据看,老师们将线上学习课程聚焦在了诗歌、名著和作文上。作文以审题指导和章法技巧为重,诗歌以人物品评为重,名著以导读为重。从课时设置来看,线上数字课堂并不是传统课堂的简单搬运和重复,而是根据学生居家学习环境,在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难度的把控以及学习规律的遵循上进行了慎重的甄别,是站在“学”的立场上,与线上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结合。

以“云课堂”中的“从公益广告学作文”系列为例:

就作文的章法技巧的学习,该系列充分利用线上视频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在看影视作品中学会语文作文技巧。其特点有二:

其一,形式新颖,解决了居家学习过程所产生的单调倦怠之感;

其二,选择丰富,以学习菜单的方式满足了学生在作文学习上的个性化需求。

当然,如果能借用后来所广泛使用的直播平台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授课,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则教师能够更直观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做出教学反馈和调整。

根据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可以做出一定的判断,未来教育的实现路径主要呈现如下三种选择:

(1)优化教学网络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现有教学资源网络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地整合、重组,打造独具特色的平台资源。通过合理的资源评价系统形成资源优化机制、激励机制、指导机制和扩容机制,在科学合理的平台运行下,在学生的价值引导和能力导向上取得突破,使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依然具有和线下模式相抗衡的优势,成为践行未来教育理想的另一个主阵地。

(2)富有针对性地提供具有选择性的学习资源,形成高质量资源网络。除了数字技术的支持外,传统的阅览方式、实践空间和师资渠道进一步拓宽。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实现资源网络的共建共享。为学生独立完成研性课题搭好强有力的支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选择性。

(3)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能动个体,心智水平各不相同,层次有高低、发展有先后、能力有长短,选择学习主体最适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包括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型学习、翻转课堂、项目化学习甚至是传统的讲授型课堂等,实现最高效的学习过程,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未来教育的变革必然带来未来学生学习的方式的转型,以上三种实现路径为不同特质的学生提供了重要支撑,兼顾选择性与个性化,多向度的学习路径打通了传统教育单一单向学习方式的壁垒,为学生能力提升、兴趣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了可靠保障。增强了学习者的归属感和成就感,让学生行为持续而稳定地延伸到生命的各个角落。

2. 尊重生命质量的诉求

正如顾明远所认为的那样,教育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教育是通过传承文化、创造知识,维护和增强生命个体的尊严与能力,使个体社会化并服务于社会,从而获得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的。

以鲁迅《故乡》一课的教学为例,传统课堂从“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结构入手,到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分析,进而揭示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甚至可以进一步挖掘到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和纯真的人性的扭曲。

这样的分析不无道理,学生在小说课文中,满足了文体知识和文本内容两方面的学习。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学生从整体感知到具体分析,以关键人物的理解为抓手,折射社会现实和人性实质。无论这堂课上产生了如何精彩的对话和碰撞,其仍然是以教师创设的一条路径去完成学生对一篇课文的一种标准的理解。给予小说文本的结构化思维、个性化理解和生命体验就逊色许多。

相比之下,可以参考“荒原模式”下的《故乡》学习:

(1)理解鲁迅《故乡》中的“荒原”意味。

儿时机智、广识的闰土作为“我”的引路人,带领我走出枯燥乏味的生活“荒原”,让我在开阔眼界的同时,知道了生活的自由和美好;成年之后,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的“我”回到故乡,力求作为闰土的引路人,带领他走出迂腐愚昧的精神“荒原”,却迎面顶在了沉重的厚障壁中。探讨这个问题,旨在训练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对人文内涵的理解,要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去发现生命与生命之间,精神、情节、地位、思想等一系列的不对等关系,从而形成一份富有思辨性的生命思考。

(2)如果这个“荒原”有一个最近的出口,请问会是在哪里?

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从文本中看,最直观的是水生和宏儿,他们可以摒除“辛苦麻木”“辛苦恣睢”和“辛苦辗转”的生活;从具象上看,这个出口是天上的那一轮“明月”,鲁迅带着对故乡的眷念,披着远近横着的萧索村庄上空的明月回来,最终仍是在这轮明月之下离开故乡,回归的无望和启航的希望交织在故乡人的一颦一笑中;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看,又可以看到最近而最大的出口,应该是鲁迅自己,有“荒原”的意识是他极深刻的自省,能在水生和宏儿身上看到明月之光,更是作为局中人难得的清醒。所以他知道“荒原”从哪里来,更清醒地看到“荒原”延伸到何方,然后孜孜不倦地带着满身伤痕,继续寻找“荒原”的出口。痛苦的生命、可贵的灵魂、深沉的叩问,在这样的意义追寻中,留给学生的一定不是一篇课文和一种理解。

(3)这片“荒原”大漠中,还住着哪些人,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何?

这个问题从一个人直击一群人,既需要寻找群体的共性特点,也需要比较差异,寻找生命的特质。可延伸的阅读篇目有《祝福》《骆驼祥子》《活着》《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甚至《巴黎圣母院》,将祥林嫂、祥子、于勒、玛蒂尔德和阿西莫夫联系起来,在跨文本、跨时代、跨国界的阅读体验中理解生命个体的复杂内涵。

根据不同的学习主体,他们可以在不同层次的探讨中选择个人的不同学习需求进行有深度的思考。当然三个问题还是有其局限性,学生有文本追问的自由,教师承担的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在引领、启发中,可以将“荒原”模式的探讨延伸到荒原小人物、荒原环境及荒原心理等方面,从不同的角度观照读者自己的阅读心灵。

3. 学与教的变革创新

未来教育对学校教学改革主要是针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以生成有效教学。为改革学校教学,学校需要为学习者提供适切的学习机会,支持学习者立足课内,延伸课外,在高质量的学习收获中,促进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

(1)变革中的学生

反观实践活动,变革的焦点在学生本身,变革的核心是思维方式的变化。遵循学生的发展需求,并以此作为学与教的变革原点和依据,持续关注学生在阅读实践过程中的获得感,关注学生在多样化实践性学习中的提升度,努力把“学校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传统模式转变为“学生需要什么,学校提供什么”的新型教育供需模式。这种转变符合时代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规律,把学生放在学习活动的中心,激发潜能,主动学习和探究,从过去的注重教到现在的注重学,再到将来的学与教的充分融合,共长共生。

在学生“学”与教师“导”这两条主线并行的同时,阅读实践活动还可以聚焦学生的学习目标、内容、过程、评价设计和组织形式,指导学生更充分地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化学习等方式,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力。

(2)变革中的教师

教师着眼于活动机制的建立、活动困难的支持和活动评价的指导。在“问题意识”的培养上,主要做好学生“提出问题”的思想工作,扭转学生的学习观念,鼓励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给足学生“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建立“提出问题”的机制;教给学生系统的“提出问题”的路径方法,让学习的行为真正发生在学生和文本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多角度充分对话。

实践活动中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但是尝试的背后潜藏着对未来教育的思考:在现有顶层设计之下的学校课程中,如何真正实现学与教的充分对接和有效落地,如何促进变革的内涵建设,如何提升未来教师与未来学生的核心素养。

其实,教师在未来教育中同样是要承担支持学生持续学习活动的工程师,拥有扎实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技能,能够构建多个专业知识网络,以阅读实践活动为启发,在学情研判、学习设计、学习指导、任务驱动上实现突破,取得更高层次的专业认可,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内在的持续驱动。

(3)变革中的学校

学与教在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形成合力,不仅需要内涵建设,更需要外在的结构支持,学校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保障,它需要有更广泛的教育背景,在协同工作、自我评估和同行问责的总体框架内,同时为师生提供独具个性特点的学与教的模式,从而形成灵活的教学组织结构。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最大限度地突破僵化、固定的课程结构,突破物理空间的壁垒,将学习的视野延伸到非正式学习环境中,摆脱人们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唯一渠道,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接纳学习行为,培养学习者探究、自省和深思的能力,打通学科融合的渠道,更广泛地促成终身学习、主动学习和创造学习行为的发生。

從以上三个方面来看,立足学生的“学”与教师的“导”,以个体生命活力的焕发为行动指南,聚焦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共同体、学习评价设计五大学习要素,丰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类学习方式,突破教师的学情研判、学习设计、学习指导、作业优化四大变革要点,优化学习环境、激活师生的学习状态、丰富学习方式、促进有效学习,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力和教师的思考力,彰显个体生命的价值。

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未来教育背景下,师、生、社会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释放。数字技术的引入使资源的数量矢量生成,资源的形式丰富多样,资源的内容更趋复杂;人才资源库的逐渐完善也将最大限度地打通了学习者与资源之间的通道,图书馆、博物馆、社区、家庭等资源的引入,也极大地拓宽了学生接触资源的渠道,由此而带来的学习思维方式的转变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有效学习,加快学习主体知识能力的提升。

因此新形势下的人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培养起自己对资源的甄别、提炼和整合能力,学会搜索资源、利用资源、创造资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未来教育的典型特征。

如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一课,教学中以“谁最孤独”为主问题,引领学生立足文本,多维思考。学生通过文本细读进行分析,列入最孤独名单的有茫然的杜小康、无助又无处诉说的杜雍和、毫无安全感的鸭群和这片给世人遗忘了的苇荡,甚至是油麻地上空的那一缕孤烟,最后学生经过讨论,醒悟到布下这个局的作者曹文轩最孤独,他的身世遭遇印证着这段“孤独之旅”。这场讨论热烈,学生思维活跃,通过文本细读呈现的阅读发现层层铺开。但学生对《孤独之旅》的要旨并没有真正领悟。如果课堂仅有一味的“放”,而没有进阶性的“收”,那么前面的所有探讨都是流于形式,学生是凑热闹的看客。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这里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另一方面是学生用以自主解决课堂问题所占有的课外资源。综合考虑两者的关系,引导学生充分占有课内文本和课外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学生认为,在所有已发生的孤独中,存在着一组变与不变的关系,从人物发展的脉络看,小说的真实意图在于杜小康从一片孤独的成长环境中走出来的不易。

对比不同文学作品中的孤独形象,杜小康走出孤独的过程主要依靠内力的驱动,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即使是杜雍和,在困难面前,始终都没有鸡汤式的说教,当周围的一切都深陷孤独时,只有自我的觉醒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战胜孤独,走向坚强。在课堂资源生成后的深入探讨中,学生收获不再只是文本知识,更有一份人文关怀和面对生命蜕变感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一次有质量的生命成长。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松柏中学)

责任编辑 李 淳

猜你喜欢荒原变革资源外卖房等文萃报·周五版(2021年35期)2021-09-13卷首语中国教师(2021年7期)2021-08-03荒原潋滟(弦乐四重奏)当代音乐(2020年7期)2020-07-23我给资源分分类东方少年·布老虎画刊(2020年4期)2020-06-08在荒原上文学港(2019年5期)2019-05-24三月的风学生天地·初中(2019年3期)2019-04-10资源回收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11期)2018-11-23“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全国商情·分销时代(2014年11期)2014-07-09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两例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09年6期)2009-08-31变革中的转机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6年5期)2006-05-25

推荐访问:走向 成长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