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基于当代文化视域下探讨西藏传统舞蹈艺术的分化以及保护

2022-01-01 10:32:19公文范文
达嘎摘要:西藏传统舞蹈作为一种特有的民族艺术文化传承至今,经历了长期的积淀与发展,进入现代社会以后,

达嘎

摘要:西藏传统舞蹈作为一种特有的民族艺术文化传承至今,经历了长期的积淀与发展,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西藏传统舞蹈形式内容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甚至在发展的动机和功能上都与原有的文化生态秩序出现了本质的区别。为了使这种宝贵的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我们有必要加强对西藏传统舞蹈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本文对西藏传统舞蹈艺术的分化与保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旨在为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西藏传统舞蹈艺术文化提供更多的路径,同时也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舞站  当代  分化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7-0075-03

相比其他地方而言,西藏的文化习俗和地域风貌保持着原有的风貌,传统舞蹈作为西藏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不仅能够深刻诠释藏族文化艺术的精华,而且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价值,蕴含着西藏人民的文化精神,我们可以说西藏传统的舞蹈是人类“活态”的珍贵文化遗产,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势在必行,这对促进国家的文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因如此,国家从2000年以后就开始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与保护工作,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和各级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支持力度,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国各地都陆续发掘并保护了大量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西藏地区多次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各种项目,使得西藏很多原生态的人文自然景观得到了充分保护。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文化和信息等多方面共同发展影响下,西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在不断的發生着变化。对于西藏传统舞蹈艺术来说,更是随着时代的潮流不断发生着嬗变、转化,再加上传统舞蹈的表演属性越来越突出,舞蹈的风格、节奏、表情用力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受到现在社会的影响,使得西藏传统舞蹈的很多特色在保护和发展过程中会逐渐丢失一些原有的特性,大大增加了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难度,再加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舞蹈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站在了新时代的视角欣赏舞蹈,社会大众对舞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给传统舞蹈注入了新的功能和发展动机,传统舞蹈的稳固生态文化被打破,给保护西藏传统舞蹈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新的难题。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针对西藏传统舞蹈艺术的实际情况,采取新措施、新方法,在坚持国家制定的“保护为主,抢放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指导方针的基础上,采取有效路径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西藏“非遗”传统舞蹈在新形势下的分化及表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势在不断的出现各种分化,本文中我们从多方面探讨西藏传统舞蹈在当前时代下出现的各种新问题,这个问题交叉、重叠、相互联系,这对于被保护传统舞蹈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许多困难,下面我们对其进行系统地阐述,以便于为保护西藏非遗传统舞蹈提供帮助。

(一)西藏传统舞蹈艺术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西藏传统舞蹈作为一种特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和发扬西藏的民族文化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舞蹈不仅承载着当地的民风民俗,而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多方面的社会文化内涵。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西藏传统舞蹈原有的生态架构在不断的受到新时代思想的冲击,各种新观念、新认识、新想法在不断地影响着西藏传统舞蹈技术的传承和发扬,他们在传播民族文化舞蹈艺术的过程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影响。思想观念认识都在不断发生改变,再加上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多元、思想观念庞杂、思想文化丰富的社会生态环境,在这种背景下具有原始风貌的西藏传统舞蹈艺术必然会受到新时代文化元素的影响。也就是说西藏传统舞蹈艺术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即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也是西藏传统舞蹈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无法避免的难题,因此想要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就需要在原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上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

(二)西藏非遗传统舞蹈的“舞台审美”化

西藏传统舞蹈艺术是一种经过长期发展和沉淀形成的特有文化遗产,不仅蕴含着西藏人民的信仰情感,而且也是地方民俗、音乐、宗教心理等各种文化的结合体,是西藏地区人民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活中这种舞蹈主要用于祭祀等仪式性的活动,表演舞蹈主要是为了表现人们的庄重、神圣心理。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为了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会使这种舞蹈形式迎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有的地方基层通过这种舞蹈增加它的表演功能吸引外界关注,增加本地招商引资项目,使得舞蹈的表演时间、表演形式和舞蹈的特有元素发生了改变,可以肯定非遗传统舞蹈的舞台化、审美化正“异化”着它原有的文化内质。

(三)从多功能聚合,转变为“功利性”指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作为一个大的概念,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正被人们进行分化和拆解。具体来说,对于物质文化,传统舞蹈正向着审美化舞台化的方向转变,使得舞蹈的功能和所表达的意义上出现了分化,变化以后的舞蹈,虽然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观点和文化语境,但是对于非物质文化舞蹈中的各种传承及文化价值却被大大削减了。另一方面以锻炼身体广场舞为例,这就是一种很流行的舞蹈形式,而这种舞蹈的表现形式却淡化了艺术风格,使得舞蹈从多种功能聚合转变为功利性的指向,也就是说舞蹈丧失了原有的功能特性。最后,非遗文化传统舞蹈已经对其真实性和整体性进行了巨大的改变,为了更好的吸引观众的眼球,给人们造成更好的视觉冲击,在实际表演过程中会自由的安插各种舞蹈元素,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有舞蹈功能被大大稀释。

二、加强应对西藏传统舞蹈的“分化”的措施与保护措施

西藏传统舞蹈作为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文化形式,在传承西藏文化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加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促进西藏文化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多措并举,结合西藏地区的实际,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从根本上保障这种富有特色的文化艺术能够持久的传承下去。

(一)加强非遗传承人“生态位”的保护工作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需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扶持,而且还需要不断优化西藏舞蹈传承的原有生态环境,深挖西藏传统舞蹈的艺术魅力,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和喜欢这种艺术,同时在西藏地区的各项民间时令、节日和祭祀活动上,应该积极推动传统舞蹈文化,将这些活动作为传播和发展物质文化舞蹈艺术的有效途径。在日常的活动中展现与众不同的艺术内涵和人文魅力,在祭祀活动中,运营传统舞蹈可以进一步加强祭祀活动的庄重性,能有让各自民俗活动绽放更多的民族文化元素,因此保护西藏传统舞蹈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连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的生产环境加以保护,让舞蹈时刻能够保持这较强的时代艺术感。同时在进行保护和发展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变传统舞蹈这种非物资文化艺术。通过舞蹈这种表现形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别人,带动别人来关注并记忆这种文化形态。当然,现在社会发展更新的速度很快,传统舞蹈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艺术内涵都会被现代社会的思想所影响,使得传统舞蹈或多或少的被改变。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态地位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积极挖掘和发挥传统舞蹈的内在潜质基础上,积极运营舞蹈来影响周围的人,增加传统舞蹈生存活力,让舞蹈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能时刻处于原有的艺术环境的生态位上。最后,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方法,进行非物质文化传承还可以积极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储存和传播,增加人们对非遗传统舞蹈的了解和认识,不断提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完善工作措施,加深对非遗文化的记忆

想要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和保护工作,就必须要有足够多的高素质人才,人才是基础,尤其是对于非遗文化保护的机构来说,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工作。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制定深刻、全面的培训教育课程,邀请业内的专家教授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工作,通过不断完善非遗文化保护的工作机制,让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员对自身的传承文化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明白自身的文化地位和文化自信,突出文化优势。根据前期的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完善的传承方式和步驟,加强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站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上,对各自违法违规,擅自改动传统舞蹈文化艺术的单位和个人要加强监督管理。作为政府部门也应该制定专门的保护传统舞蹈的机制和措施,尽可能地将传统舞蹈作为本地区的一个文化名片,大力传播发展。

(三)科学运用文化资源,建立长远的发展目标

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减少基层和地方的一些企业或者机构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非常规的盈利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明确定位自身的生存位,必须让每一个人都清楚的知道,当地的传统舞蹈等非物质文化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要保证地方文化的基业长青,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持久美丽。此外,如果我们不能科学合理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西藏当地的传统舞蹈,就会被一些急功近利的企业或团期进行商业化经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的生态位进行了彻底的改变,随意增加一些博眼球的庸俗内容,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原有的韵味,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期和持久的行为,需要我们常态化的加强保护,定期检验自身的保护工作效果,而不是将其他元素随便植入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造成非遗文化艺术逐渐脱离原有的生态位,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逐渐消亡。因此,为了更有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对现代社会对非物质文化艺术的冲击,必须科学运用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根据社会实际建立长远的发展目标。

(四)加强保护非遗文化的生态,携手共同推动保护工作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保护的“主体”,但也不应该去干扰或者改变非遗文化原来的生态系统。就西藏传统舞蹈艺术来说,原先的社会时令、祭祀活动还是按照原有的节奏进行,坚决杜绝人为的刻意改变,加强旅游非遗文化艺术推广,地方各级政府及社会就会对非物质文化艺术形成一个合理的接受程度。例如“望果节”与“佩历新年”等节日,期间利用舞蹈艺术形式表达的文化内涵,通过广播电视进行播出,从开始到结束进行了完善的展示,使得传统舞蹈非物质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同时也通过展示传统舞蹈艺术进一步提升了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和重要性,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满足,逐渐建立起属于新时代传承非物质文化的生态环境。因此,想要加强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传统舞蹈非物质文化艺术有关的人员和单位要共同携手推动保护工作,

三、结语

总之,在保护传统舞蹈文化艺术工作过程中,由于社会在发展保护工作方面一直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所以保护非遗文化艺术不是一蹴而就的,西藏非遗舞蹈的保护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保护策略,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社会潮流,同时,当前全国地区的非物质艺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普遍存在着与西藏传统舞蹈保护工作相似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找到新的解决路径,厘清各种问题之间的关系,为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提振.审美差异下的民间传统舞蹈与舞台民族风格舞蹈——南疆“非遗”舞蹈传承现状考察的思考[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8(04):56-62.

[2]尹未仙.边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探析——基于云南省腾冲市的调查[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9(02):123-127.

[3]谢刚.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传媒视角[J].新闻论坛,2018(06):99-101.

猜你喜欢当代浅论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特点与教育成长·读写月刊(2017年12期)2017-12-26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神州·中旬刊(2017年11期)2017-11-12当代西方摩天大楼的发展方向对中国的启示城市地理(2017年8期)2017-11-02阿多诺音乐美学思想对当代音乐教育的影响艺术评鉴(2017年13期)2017-08-15析当代传承模式下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价值认同艺术评鉴(2017年8期)2017-06-21浅析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特征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3期)2017-03-12“《当代》文学拉力赛”2017年第一站读者来信选登当代·长篇小说选刊(2017年2期)2017-03-08从“红学”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创新文学教育(2017年2期)2017-02-20城市化与当代江苏乡土文学的双向文化互动大观(2016年11期)2017-02-04“《当代》文学拉力赛”2015年第二站读者来信选登当代(2015年3期)2015-05-20

推荐访问:视域 西藏 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