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那一年,夏森96岁,党龄81年

2022-01-17 18:34:21公文范文
王乙雯叶锦仪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98岁高龄的老人

王乙雯 叶锦仪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位98岁高龄的老人,坐着轮椅,被工作人员推上台领奖。她先后两次颤颤巍巍地用手撑着轮椅扶手,试图起身向习近平总书记致意。总书记轻拍她的肩膀,并暖心地弯腰俯身为其颁授证书。

这一幕,感动了很多人。

她,就是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夏森。

在脱贫攻坚胜利之时,这位98岁高龄的老人,仍在坚持不懈地实现自己捐资助学的心愿。目前她已累计捐出自己的生活费、离休金共200多万元,资助6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高中学业,帮助180多名贫困学生圆“大学梦”。

屏幕前,陕西丹凤县龙驹寨镇西街小学的老师一眼认出,“就是这件灰格毛衣!”15年前,夏森老人去西街小学时,也穿着这件毛衣……

不能让孩子在教育上吃苦

1923年9月,夏森出生于四川。在民族灾难最为深重的年代,夏森度过了她的童年。夏森的叔叔曾与陈毅留法勤工俭学,回国后在四川从事中共地下工作。夏森的父亲受胞兄革命思想影响,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并资助地下工作者。家庭的熏陶,让夏森心中很早就种下了革命的火种。

抗战时期的延安,是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强烈吸引著全国进步青年和海外爱国侨胞子弟。他们冲破国民党的围追堵截,艰难奔赴延安。“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1938年,14岁的夏森毅然放弃舒适的生活,来到她朝思暮想的延安。

来到延安后,夏森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抗大办学条件十分简陋,师生们以窑洞为教室,以石头砖块为桌椅,搜集一切能使用的纸张油印讲义。

条件虽苦,人的精神却昂扬。年轻的夏森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孜孜以求,接触了马克思主义,读到了《共产党宣言》,聆听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共领导人的演讲,最终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

在抗日战争时期,夏森先后在延安抗大、延安中央党校等单位学习和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夏森在我军东北总司令部等部门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她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任职于中国科学院理论教育处、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等单位。

夏森自己吃过很多苦,对吃不饱、穿不暖感触很深。只要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她都会竭尽所能给予关注。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和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两个革命老区都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但由于自然环境较差、缺乏劳动力、科技不发达和历史原因等制约,两县还较为贫穷,被中央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社科院的两个定点扶贫县。

2006年,夏森来到陕西省丹凤县实地考察,开始了不寻常的捐资助学之路。当时,丹凤县龙驹寨镇西街小学(现丹凤市第一小学)简陋的教学环境令她难过不已:教室低矮、昏暗,桌椅残缺不全,贫困家庭孩子辍学情况突出。

“我是经历过苦日子的,知道那种苦。看到还有孩子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学习,我就很心疼。”夏森当时马上就向别人借了2万元,给学生配备了80套桌椅,余下的钱买了书包、字典等学习用品。夏森说:“扶贫先扶教,治穷先治愚。不能让孩子在教育上吃苦。”两年后,她又拿出2万元,奖励优秀少先队员和“三好学生”。

在南昌大学临床医学读本科的朱桂仙,曾经就是这些“三好学生”之一。据她回忆,“夏森奶奶为我的母校西街小学提供过很多资助,我曾经因为评上了‘三好学生,得到了一本字典、一个书包的奖励。当时我开心得不得了,学习劲头特别足,那年期末语文还考了100分。”

夏森奶奶和她的“珍宝”

2008年,夏森再捐资20万元,建起了丹凤县龙驹寨镇赵沟小学教学楼。赵沟小学位于郊区,原来的校舍是年代久远的土木结构,东西朝向,光线昏暗,冬天不见阳光,阴冷潮湿,夏天教室里热得像蒸笼。新校舍两层共8间教室,南北朝向,还能抗8级地震。这里的8名教师、124名学生终于可以在宽敞明亮、安全舒适的环境里教书学习。

夏森的丈夫汝信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他还为教学楼题了字:“今天努力学习,明日大有希望”。一届届学生在此勉励之下,迈出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赵沟小学校长李保英讲起学校的变化:“过去一到冬天,教室里寒冷刺骨,学生们自己经常要提一个火炉子来上课。环境改善后,教室配备了取暖设备,孩子们再也没有受到过严寒的侵扰。原来的教室经过加工改造,变成了为学生制作营养餐的厨房,孩子们吃饭也有了保障。”

后来,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还捐资为学校硬化了操场,修建了文化墙,取名为“雨燕广场”。下课铃响后,孩子们像一只只快乐的小燕子来到广场上玩耍。

夏森身边有一个蓝色的本子,是她的“珍宝”,里面记录着每一个她资助的孩子的详细信息,还有这些学生写给她的信。

她时常拿出来,如数家珍地介绍里面每一个孩子的情况。有父母双亡的孤儿,有父母患重病的贫困家庭孩子,还有考上了心仪大学却为学费发愁的学子。这些受到资助的学生,从没有让夏森奶奶失望。

2006年,夏森和西街小学的师生代表们在校园里的一棵雪松前合影。当年合影的7名小学生如今都在不同岗位上发挥着光和热。

商南县试马镇扶贫干部李思远便是当年与夏森夫妇合影的学生之一。从贵州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商洛,投身家乡建设。他对夏森老人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最开始认为她很有爱心、很善良;后来在扶贫工作中,更体会到了她的良苦用心和坚持。

来自江西省上犹县的赖厚芳,大一开始接受夏森助学金资助,一直持续到2020年大学毕业。毕业后的她,选择成为一名援疆教师。赖厚芳说:“从我第一次接受夏森奶奶的资助开始,内心里便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学习夏森奶奶这种乐于助人的大爱精神。所以,毕业后面临择业时,我果断选择远赴祖国边疆,去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

“三好学生”朱桂仙科阶段成绩优异,现已保送到西安交通大学攻读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她说:“我是医学生,同时也是一名预备党员。在未来,我要向夏森奶奶学习,继续攻读学业,成为一名良医,在自己的领域刻苦钻研,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发展、人民幸福尽一份绵薄之力,让这份爱心延续下去。”

夏森奶奶多次托人向受助学生转达,自己的生活好起来不是目标,帮助更多人摆脱贫困才是人生的崇高追求。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考上什么学校不重要,一本也好,专科也行,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他们的思想道德表现,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是他们必须爱自己的祖国。”

2013年,夏森拿出多年积蓄,捐资100万元设立了“夏森助学金”,为两个贫困县的建档立卡户提供资助。

从2015年起,“夏森助学金”每年支出11.8万元,用于资助20名当年录取的家庭贫困学生上大学,直至这些受助学生大学毕业。

一件毛衣穿15年

2016年,夏森助學金开始资助上犹县贫困大学生。上犹县教科体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刘宗文介绍,上犹县教科体局每年对该县的贫困大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调研、确定资助名单,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每年可以领到5000元。

2016年9月,夏森又拿出6.4万元,资助32名环卫工人家庭出身的贫困大学生上学;同年,夏森还拿出6.3万元为上犹县社溪中学安装并配置了教学广播设备。

长期以来,社溪中学由于经费拮据,教学和广播设备十分陈旧。虽经多次修理,使用效果仍然极差。夏森的慷慨捐赠,使这个15年没有解决的问题在一个多月内得到了解决。

2017年,夏森又捐出了2万元,资助丹凤县和上犹县的4名贫困大学生上学。这些钱,都是夏森与老伴辛苦攒下的生活费和离休金。

夏森和汝信两位老人都是早年参加工作的老党员,生活十分节俭,每天仍坚持自己买菜,做饭,吃穿用度“够用”即可。但在捐资助学方面,他们毫无保留。

夏森老人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领奖时,西街小学老师发现她穿着的那件格子外套竟是15年前考察时穿的那件。丹凤县第一小学(原西街小学)校长马平富将两张图发到了朋友圈,有人称这是“最美的华服”。

离休至今,夏森累计捐出自己靠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203.2万元,目前已资助182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住在偏远的丹凤山区的小雷,2015年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在“夏森助学金”资助下顺利完成了本科学业。现在,小雷正攻读研究生。据小雷介绍,夏森老人家中陈设简单,最多的就是书,两位老人衣着也很朴素。

小雷回忆道,去拜访两位老人的时候,他们在外面饭店吃了饭。“吃完饭她还叮嘱我们,一定要把没吃完的菜打包带走。这一细节令我很受触动——他们平日生活是那样节俭,却把那么多钱用于像我这样的贫寒学子身上。”

在长期捐资助学的同时,夏森还多次响应党组织号召,通过交纳特殊党费等形式奉献爱心。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夏森从积蓄中拿出2万元捐助灾区。2020年,夏森又捐款10万元,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谈及多年来的无私捐款,夏森说:“革命了一辈子,就是希望国家富强,人民能过上好日子。如今,国家下大力气脱贫攻坚,我虽然已离开工作岗位,但也应力所能及做点贡献。”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夏森奶奶的感人瞬间被广泛报道后,引起了超过1亿网友的关注和讨论。然而对于此次获奖,夏森却很淡然。接受采访时,她并没怎么聊获奖心情,一句“很高兴”就轻轻带过。可说到学生、学校、教育、扶贫这些字眼时,夏森就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去过的贫困地方、遇见的好学生。

这位98岁的老人,现在牵挂的只有学生。“我还是捐得很少。希望更多人可以学习,使我们中国(人)都有文化、都能工作,成为一个强国,不要受人欺负!”

夏森希望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一步一步实现自己捐资助学的心愿,帮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改变贫穷命运。

这是她捐资助学的“时间表”,也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发自内心的愿望——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2019年,夏森和爱人汝信向党组织写下亲笔信:“我们信奉共产主义,《共产党宣言》是最高的理想追求。去世后,希望一切从简,不举行任何仪式,把遗体捐给医学机构用作科研。我们留下的所有财产,请作为我们最后的党费交给组织。”

那一年,夏森96岁,党龄81年。

猜你喜欢资助学生快把我哥带走作文大王·笑话大王(2021年4期)2021-04-26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中国知识产权(2018年11期)2018-11-29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中国知识产权(2018年10期)2018-11-02赶不走的学生作文世界(小学版)(2018年4期)2018-10-16国家资助定向招生农村娃上大学不再愁农家书屋(2017年6期)2017-07-14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中国知识产权(2017年5期)2017-05-25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农民科技培训(2017年4期)2017-04-11学生写话快乐作文·低年级(2016年12期)2017-01-03特意和故意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15年6期)2015-06-16聪明的学生等故事作文·低年级(2009年10期)2009-10-20

推荐访问:党龄 夏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