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古建筑修缮技术与施工管理

2022-01-21 15:10:07公文范文
郭保平摘要:古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古建筑难免会受到一定的损坏

郭保平

摘 要:古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古建筑难免会受到一定的损坏,对古建筑进行及时的修缮和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传承意义。文章主要以晋祠难老泉亭保护修缮工程为例,探讨如何在修缮过程中遵循最小干预修缮原则,通过精心的管理,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以降低对原有建筑的破坏,全面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原则;晋祠难老泉亭;施工管理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光辉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民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晶和载体的古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文化和科学价值。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既是研究某一阶段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又是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见证。但这些古建筑存在年代久远,由于受到自然、战争及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而且伴随着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为破坏情况日趋严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彻底地消失。因此,对古建筑进行及时的修缮和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传承意义。但是,对古建筑的每一次修缮都难免会使文物原本存在的一些歷史遗传信息消失,修缮的次数越多丢失的信息就越多,文物的价值也随之降低,所以对古建筑的保护修缮要严格遵循“最小干预”原则,修缮前要对采用的技术手段方法及保护模式的采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在修缮过程中要根据最新的勘察情况及时调整出最优的修缮方案,并要求施工单位选用最合理的手段降低对古建筑的影响,在延长其寿命的同时,全面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

1 难老泉亭历史沿革与文物价值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千米的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是集中国古代祠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于一体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7~12世纪极为辉煌壮美、璀璨绚烂的篇章。晋祠文化遗存极为丰厚,有宋、元、明、清时期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各式建筑100余座,宋元以来雕塑100余尊,铸造艺术品30余尊,历代碑刻400余通,诗文匾联200余幅,古树名木96株,其中,上千年古树30株。在一处文化遗产中保存有如此众多的文物精品,实属罕见。1961年,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第一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难老泉亭,俗称“南海眼”,为八角攒尖顶。《北齐书》载,难老泉亭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0—559),距今有近1500年了。现在的难老泉亭为明代嘉靖年间重建,斗栱昂嘴,为明人手法,是北方亭榭建筑的典型。难老泉亭的造型颇为精巧,利用硕大半拱下昂后尾,承托内拽枋再以戗支撑雷公柱,运用杠杆原理,使内外檐两侧的荷载趋于平衡,侧角收分非常明显,特别是柱脚围栏周匝,更保持了它的稳定性,整个亭顶坡度很大,此亭的做法依然保留了北齐风格。难老泉亭内挂有清康熙年间刘汇用行书题写的《晋阳第一泉》匾,之上悬挂有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傅山先生行书题写的《难老》匾,此匾为晋祠第一名匾,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中“神奇之笔”。

2 难老泉亭病害分析与修缮措施

近年来难老泉亭出现整体由西向东倾斜,柱身、斗拱、梁架构件、屋面均不同程度歪闪(图1),尤以东侧柱身最为明显,导致斗拱、梁架局部拔榫,构件劈裂;屋面瓦垄折断、歪闪,瓦件破损,雨水下渗,梁架构件局部受潮,望板变形、走闪,局部受潮糟沤,局部椽件受潮、劈裂等病害现象。从2017年开始,我们联合山西重德古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对难老泉亭的建筑形制、结构、保存状况和具体的残损、病害进行了全面的实地勘察、测绘,并在翔实、可靠的基础上,对其建筑结构现状的安全可靠性做出客观的界定结论,确定文物建筑的原状及其发展与变化的历史沿革,并对残损原因和病害成因进行了科学具体的分析,得出勘察结论:“对照《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的界定标准,难老泉亭承重结构中关键部位的残损点或其结合已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但尚不致立即发生危险。难老泉亭整体自西向东歪闪,是基于常年流水作用形成的地势不平所致,通过观察现存砖墁地面并无裂缝及其他异样可知其地势变化暂时处于稳定状态。由于柱身歪闪而引发上部构架变形、屋面漏雨。故得出以下结论:难老泉亭的安全可靠性等级为Ⅳ类,并建议对难老泉亭进行重点修复。”并编制出一套完整的《晋祠难老泉亭勘查研究报告》和《晋祠难老泉亭修缮设计方案》。

修缮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及《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在现场勘测成果的基础上编制晋祠难老泉亭保护工程修缮方案,即通过技术处理消除病害和隐患、纠正改变原状的做法,使各建筑处于健康和真实的状态。

修缮内容:揭瓦屋顶,补配屋面各类残缺的瓦件、脊饰;更换不可继续使用的椽子、连檐、瓦口及望板;落架斗拱以上梁架,检修归安歪闪的檐柱、梁枋、斗拱,抄平、整修各柱基础;夯实地面,重修铺墁。全面减除隐患,恢复结构的稳定状态。

3 难老泉亭修缮施工与现场管理

晋祠难老泉亭修缮工程严格按照古建筑修缮流程,经国家文物局审核批准后,付诸施工。施工前认真履行招投标手续,确定山西省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为本项目的施工单位、北京方亭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为监理单位。该工程于2020年5月1日开始实施,于2020年8月全部竣工,在省市文物局、省质监站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施工过程中重点把握“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严格遵循“最小干预”原则,精心组织施工,并依据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最新勘察情况及时组织参建四方进行讨论研究,调整出最优的修缮方案,最大限度保护现存实物原状,全面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

3.1 开工前准备工作

①组织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邀请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文物专家等参加。首先组织施工现场实地考察,后由设计单位详细说明修缮设计目标、设计原则、设计做法、使用材料要求、操作流程、工艺要求、修缮重点与难点等内容,并解答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提出的修缮问题,明确施工的可操作性,以确保修缮能够顺利进行。

②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施工现场处于文物核心景区内,修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尤为重要,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相关文件精神,施工前对管理和施工人员除了要进行技术培训,组织安全培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③晋祠作为知名的文物景区,每年都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而难老泉亭处于晋祠景区核心地带,所以难老泉亭修缮工程的施工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首先,为了施工的正常开展,且从文物及游客的安全角度出发,在确定施工区域后按照规范制作安装施工围挡。但考虑到难老泉亭作为晋祠景区的一个重要景点,封闭施工后游客无法参观,因此我们设计制作了集晋祠景区、难老泉亭、圣母殿彩塑重要景点图片介绍,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疫情防控等于一体的宣传图语,作为围挡的外立面(图2),不仅为单调的施工区增添一抹亮色,同时也在无形中对晋祠景区进行了一定的推广,既兼顾施工现场的美观性,又增強了游客的体验性。

④为了更好地保护建筑,使拆除瓦面、泥灰背、木基层后的屋架在施工期间不受日晒雨淋,在施工脚手架的基础上支搭屋顶保护大棚。搭设屋顶保护大棚时以建筑四周搭设的双排脚手架为大棚的支撑件,在建筑物顶部用钢管搭设保护大棚的骨架,保护大棚的骨架形式基本与建筑屋面形式相同,大棚骨架与屋顶之间的距离以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操作为限,越低越好。随后再在钢管骨架上利用专用挂钩和螺栓固定长2米、宽2.5米的彩钢瓦,至此,屋顶保护大棚搭设完毕,它有效地防止了文物建筑在施工期间的日晒雨淋。

3.2 修缮施工管理

3.2.1 屋面拆除

屋面拆除前先对屋面的处理:详细记录瓦垄数、灰背、垫层背的材料种类与厚度以及椽子拆除顺序,然后依次拆除。拆除过程中对有异形和其他标志的瓦件要汇报给技术人员做记录,已碎裂、有明显残缺的或有隐残的瓦件经施工方现场负责人和监理确认后清除处理;椽飞全部拆卸后,逐根检修,对可继续使用的椽子进行规整、检修,嵌补、勾抿裂缝处理。望板逐块检修,分类存放,可继续使用的检修、加固。

3.2.2 基础开挖

首先对难老泉亭的地基以相邻两柱中为中线,人工开挖八边形条形基槽,检测大木构架走闪原因。挖开槽后现场发现木地袱底部已经腐朽,且8个柱根均腐朽严重;顺时针用红外线测柱顶石高度,分别为①2.61米、②2.58米、③2.63米、④2.61米、⑤2.61米、⑥2.61米、⑦2.61米、⑧2.61米,可以确定基础没有问题,难老泉亭出现倾斜为柱根腐朽导致。

3.2.3 方案调整

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一起召开工程洽商,经现场查勘、研究讨论后决定:“难老泉亭的梁架维修,设计说明为‘拆除屋面后,斗拱以上梁架整体落架、逐一检修’。因梁架各构件错综复杂、落架对梁架构件损坏较大,且难老泉亭出现整体倾斜的原因为柱根腐朽导致,修缮方案调整为暂不落架,对难老泉亭梁架整体检修支戗加固,柱子与梁架整体向上支顶,墩接柱子,维修好基础后恢复至原高度后,从柱子开始向上依次对各个木构件进行检修、抄平、归安拨正等。”

3.2.4 墩接柱根、木构件归安拨正

首先采用井字架等方式对难老泉亭进行支戗加固,用边长为200毫米左右的方木作为顶升柱子的垫木,16个液压千斤支顶,5T和3T的倒链牵引、吊拽梁架,将亭子逐步整体抬升。截锯原柱,重新开榫卯,柱根墩接采用传统做法勾头搭接方式进行墩接(图3),墩接长度1.05米,抱箍。墩接柱完成后安放柱顶石、制安木地袱,依照设计方案及相关规范要求,对难老泉亭柱构件进行打牮拨正,对大木构件进行了加固整修。

3.2.5 屋面工程

对原拆除、整修后的椽飞,按照拆除时的编号进行归安;19根原椽件劈裂明显不可继续使用,按传统弹放八卦线进行加工制作后安装。依据设计要求及传统做法,依次安装连檐、瓦口、望板、护板灰、灰背、青灰背和调脊等工程。

3.2.6 地面重新铺墁

回填基槽:灰土比例为3∶7,人工木夯夯实,柱周围用木杆夯压,力求压实、压密,槽深50厘米左右,分三步压实。基槽洇水保湿,以防扬尘。青方砖人工将大面磨平后,用石材切割机将砖四肋切方,挂线铺灰泥,上打灰浆,然后墁砖,用胶锤将砖找平、找方、打实,然后勾缝,待干后方可踩踏。

修缮好的难老泉亭如图4所示。

4 结语

古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和载体,在古建筑的修缮过程中,如何更好地遵循“最小干预”修缮原则,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地创新与探索,通过精心的管理、科学的方法、合理的修缮,全面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唐思.成都地区文物古建筑维修工程修缮施工研究—以武侯祠汉昭烈庙为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8

[2]陈凤.讲解晋祠[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6.

[3]柳淑巧.古建筑的维修应严格遵循修缮原则──兼论直隶总督署修缮工程[J].文物春秋,1997(4):93-97.

[4]杨凯佳.关于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的探析[J].四川水泥,2020(6):207.

猜你喜欢古建筑施工管理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炎黄地理(2021年6期)2021-08-23古建筑文物现代防火保护的有效措施时代人物(2020年22期)2020-11-18建筑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解析装饰装修天地(2019年18期)2019-10-14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解析装饰装修天地(2019年14期)2019-06-26古建筑的保护及其框架下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今日财富(2019年9期)2019-06-11中国古建筑视野(2018年18期)2018-09-26刍议古建筑保护中的档案工作分析知识文库(2018年1期)2018-05-14试论优化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中国房地产业·下旬(2018年4期)2018-05-14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注意事项及养护中国房地产业·下旬(2018年1期)2018-05-14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要点解析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

推荐访问:修缮 古建筑 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