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让学生享受充满童趣的探究

2022-01-21 16:22:29公文范文
徐春明在引导儿童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们要做一个“长大的儿童”,带着儿童的理解、成人的思维融入儿童的

徐春明

在引导儿童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们要做一个“长大的儿童”,带着儿童的理解、成人的思维融入儿童的世界,充分运用儿童世界的一些重要特征,如好奇、好动、爱想象、爱争论、好表现等,用儿童的方式,跟他们“斗智斗勇”,引发他们的思维不断深入,与他们共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喜怒哀乐,让他们感受自由生长的力量,享受充满童趣的科学探究。

特级教师李吉林经常说,“我是一个长大的儿童, 一个引领儿童长大的儿童。”此中寓意,不言自明。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如果在引领儿童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既能以成人的优势指导学生规范操作、严谨思维,又能时刻保持一颗童心,与他们保持一致“高度”,在理解儿童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共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才可能真正融入儿童的世界,感受自由生长的力量,享受充满童趣的科学探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好动、质疑、争论、想象等,都是儿童世界里的重要特征。因此,属于儿童的科学探究一定是丰富多彩的,但不一定是完全顺风顺水的。引领儿童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也是与他们“斗智斗勇”的过程。“长大的儿童”可以带着儿童的理解、成人的思维走近儿童,充分运用儿童的这些重要特征,用儿童的方式制造一点“混乱”,引发他们的思维不断深入,培养他们对科學探究的兴趣,提高科学探究的实效。

一、偶尔使点“坏”,让学生学习更有“劲”

在教学新的测量工具时,教师往往一厢情愿地希望学生能先认真学习使用方法,在测量活动中能够准确测量,搜集到准确的数据。可是在实际课堂中往往事与愿违,许多学生对刻板的指导与说教提不起兴趣,更谈不上能熟练使用新工具进行测量了。究其原因,关键还是“需求”,如果新的学习不是来自学生内心的需求,即没有强烈的内在动机作为支撑,这种学习活动往往是低效的。

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如放弃让学生“一帆风顺”成人的思维,转而使点“坏”,让学生先吃点亏,利用学生轻易不服输、对未知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把学习内容巧妙地转化为学生当前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学习的效率。

如小学科学三下《今天温度有多高》一课。不按常规方法组织学习(即先教给学生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再对各种不同位置的气温进行测量)。而是在让学生猜测阳光下、背阴处、教室里的温度之后,直接进行以上三个地点的气温测量。学生在对新工具的外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地开展了测量活动,不过,“好景不长”,他们在测量中遇到了各种问题,我顺势组织了一场讨论。

“你们活动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我们在阳光下测到33℃,再到背阴处还是测到33℃。”

“我们测量时发现,阳光下的温度一会儿高一会儿低。(追问:什么意思?)我们第一次测的时候是29℃,测完背阴处后,第二次测阳光下气温变成了30℃,最后一次测到31℃。”

“我们组测到阳光下温度是29℃,背阴处是35℃。”

“我们在教室里测是23℃,阳光下测得33℃,背阴处测得31℃,可是回教室后测教室气温变成了30℃。”

故意使了点“坏”,让学生测得了不准确的实验数据,数据有违常识,引发了认知冲突,问题自然而然就产生了,而且在学生有关温度的科学前概念指引下,关注的焦点毫无悬念地落在了温度计上。“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成了学生当前最强烈的需求。于是我顺势一问:“我们来看看问题出在哪儿?”学生就纷纷说开了,“可能是读数出了问题。”“温度计不能从测量的地方拿走再读数。”“温度计要在测量的地点多放一会儿。”“手不能碰到温度计下面的小球。”……学生学习温度计、使用温度计的劲头更足了。

二、学会“唱反调”,让探究活动更有“味”

儿童的世界里常常个性鲜明,不肯轻易赞同,有时为了体现自己比同伴更有水平,还会“唱反调”,提出完全与他人相反的观点。教师有时也可以合理地利用这一方式,和学生“对着干”,在你来我往的分析、讨论、操作、验证过程中,把探究变得更有儿童味、科学味。

如,《把液体倒进水里》一课,所有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发现,酒精(染成红色)倒入水里后出现的现象是浮在水上,从而得出结论:酒精比水轻,倒入水里会浮。学生的研究进行得很顺利,就在大家都比较得意的时候,教师偏偏唱起了反调,说:“老师也做了这个实验,可是好像这个实验偏偏欺负我一个人。”大家感到疑惑,不明白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教师接着出示实验结果:一个试管,里面的液体全是红色了。

“不可能,老师你的试管里肯定全是水!”

“老师的试管里肯定全是酒精!”

“老师你肯定作弊了!”

“老师,让我来闻闻气味就知道了!(闻)是酒精,你肯定放的全是酒精!”

……

对于教师唱的“反调”,学生纷纷展开了“口诛笔伐”,一方面坚定自己的研究是正确的,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去试图解释老师的实验,更有一些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了行动:用闻气味的方法,识别出试管里有酒精。

教师一脸着急的样子:“我绝对没作弊,我的试管里真的是又有酒精,又有水。”

生:老师,你肯定是搅拌了!

师:(反问)你看见了吗?

生:没有,但我们前面学过溶解,所以我想,你肯定搅拌了,水和酒精融合在一起了!

师:你说得有道理,我们一会儿可以用你的方法试一试,但刚才我确实没有搅拌!

生:老师你再做一下,让我们看看你是怎么做的。

我拿来两支试管,刚倒了一点儿水,学生就喊了起来:“老师做错了,你把水往酒精里倒了,应该是把酒精往水里倒。”

师:噢!对不起,还真弄错了!那请大家也来试一试我的方法,看看观察到什么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也可以试一试刚才那位同学提出的搅拌的方法。

同一种液体与水混合能产生一种现象,这是学生的原有概念。产生什么样的现象,是学生根据原有经验进行猜测和实验探究验证的重要内容,即第一层次的研究。如何巩固学生的第一层次的探究,同时突破学生的前概念建立新的科学概念,需要找准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注研究内容本身,并进行深入的思考。于是“老师实验”的适时出现,“为难”了学生,需要他们动脑筋解决,深入探究的活动也就顺利地展开了。

三、显得“笨”一点,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

在教学上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窃以为,教与学,其实不是纯粹的给予关系,即使教师真有一桶水,甚至更多,你也别把自己的水施舍给学生。即使你很懂,足可以把细枝末节都讲解得清清楚楚,你也无须每次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为,学生的学习是自我建构的过程,重视学生的“自我”,才能让“建构”成为可能。很多时候,我们不如“延迟反应”,显得“笨”一点,给学生更多表现的机会。

教师显得“笨”一点儿,并不会让学生“看不起”,相反,更容易拉近师生的距离;老师主动降低了“高度”,师生平等交流的机会更多。教育家肖川先生曾说过:教师对于学生的真诚的关爱,也许就是凝聚在默默无言的耐心等待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笨”其实更有智慧,傻傻地等就是为了期待学生演绎更多的精彩。

对教师而言,当学生的回答在自己的预设范围之内,教师“笨”一点,一是为了让学生表述更清晰;二是让其他同学能听得更仔细,利于他们补充与质疑;三是通过不断讨论与交流,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达成共识。当学生的回答不在自己的预设范围之内,教师“笨”一点,一是避免片面地理解学生的表述(即学生表述引起误导或是学生词不达意等),做出错误的判断;二是期待学生自圆其说,在自圆其说的过程中反思自我的建构,在与同伴的互相质疑中明晰科学道理。

对学生而言,学生敢于质疑,并认真思考,提出有根据的质疑。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实验结果分析,主动尝试寻找隐藏在实验现象背后的真相或规律,并知道要尊重客观证据,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用事实说话,才更科学严谨。

教师“反应延迟”,其最重要的基础是真正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必然会指向帮助学生表述自己真实的想法,而不是断然地给予肯定或否定;对学生行为表现的反馈必须也会更加慎重,力图了解学生言行背后的原因。

四、通过“煽风点火”,让学生参与争论

在科学课堂中,我们总会看到学生的争论,他们可不管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只要意见不统一就要吵,爱“斗”是他们的天性。教师此时不能简单地成为裁判的角色来平息争吵,而是要冷静地观察,迅速分析争吵的原因,并以儿童的方式参与到争论之中,通过反问、赞同等方式“煽风点火”,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争论中来,让争论的焦点指向科学探究本身,即既期望学生的争论不偏离主题,又期待学生反思实验过程,论述有理有据,避免不文明的简单争吵。

我曾听过一节课,研究的是《有趣的沉浮》,教师利用学生的前概念,让学生预测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有学生预测:土豆比较重,在水里会沉;从土豆块上切下来的土豆片比较轻,在水中会浮。结果在实验结束后出现了争论,焦点是土豆片在水里的沉浮,有的学生实验做出来是沉,而有的学生做出来是浮。而学生争论的方式则是极其简单的,即“会沉”“会浮起来”“你们瞎做”“你们才瞎做呢!”……如此等等,火药味十足。

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并没有着急,而是走近其中的一个小组看了一下,大声说:真的,土豆片在水中会浮!并把这个结果寫在了黑板上。这下另外一些组急了:老师,不对,明明是沉在水里,你看(急急忙忙把自己的水槽端到老师跟前)!教师一看:咦!这是怎么回事,他们的土豆片居然是沉的!是不是刚才的那一组做错了啊(欲擦去刚才的结论)?刚才的那一组马上叫了起来:老师,你刚才也看到了,土豆片确实浮在水面上,我们刚才是轻轻地放的,他们组肯定是放得太重,土豆片才会沉的。“我们也是轻轻放的,不信可以再做一次给你们看看。”另外一组说。

看着组与组之间的争论升级,每一小组内各个成员纷纷“出谋划策”,想要证明自己的想法、做法、结论是正确的。至此,教师“煽风点火”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学生对问题本身的关注程度提高,搜集证据、分析原因的活动更积极,思维也自然更深入了。

五、用数据 “捣乱”,让探究更严谨

在成人眼中,科学探究强调实证,尤其是需要定量研究的实验,搜集数据会更精确,分析更细致。可是在儿童的实际生活里,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主要的表现有以下几种:一是他们可以为了坚守自己的原有观点而置现实数据于不顾;二是严格依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毫不怀疑之前的实验是否规范、获得的实验数据是否正确。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计就计,让学生的实验数据给他们自己添点乱,绊住学生前进的脚步,期待他们反思、纠正自己的科学探究。

如,苏教版科学四上《摆》一课,教师在学生建构了科学概念“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之后,又组织学生再一次做摆的实验,摆锤改成:测出的实验数据较接近:35、34、32,学生仍旧得出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于是教师问:实验数据不是显示快慢不一样吗?学生给出了各种理由:误差、测量不仔细等等。教师接着说:测量不仔细,那么我们仔细一点测量,误差大我们多测几次算平均数。学生接着又忙开了,一汇总,还是和前面的数据一样。数据怎么总是“捣乱”呢?这里的冲突与困惑,实际就是学生建构新知的关键点,越过这道坎,学生的自我建构就成功了。根据对摆长研究的基础,学生逐渐意识到不同悬挂方法导致了摆长的改变,这是微小差距数据的产生原因。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探究更加严谨了。

以儿童的方式“为难儿童”,看似影响了科学探究过程的速度,但在平等交流、互相质疑、“争强好胜”等过程中,儿童的学习多了一些反思、多了一些操作,多了一些快乐、多了一些自由,既意识到科学探究的严谨,又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实质是更有利于儿童科学素养的提高。

猜你喜欢土豆片酒精测量第一次炒土豆片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2020年20期)2020-08-06肉,回锅里了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19年2期)2019-06-27跟踪导练(一)(2)时代英语·高二(2017年4期)2017-08-11测量故事作文·低年级(2017年7期)2017-07-20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7年2期)2017-04-26医用酒精如何配制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3期)2017-04-25愕然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6年33期)2016-11-11酒精脾气等发明与创新·中学生(2016年4期)2016-05-14你所不知道的测量秘密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16年1期)2016-03-14测量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16年1期)2016-03-14

推荐访问:童趣 探究 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