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推进信息化与义务教育一体化融合创新

2022-02-01 11:04:44公文范文
袁蕴闻刘剑划【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经济发展速度也逐渐加快,但随之而来的城乡之间发展不平

袁蕴闻 刘剑划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经济发展速度也逐渐加快,但随之而来的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由此凸显出来,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升了教育资源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方法与以往相比也更加合理,这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对此,本文主要就如何推进信息化与义务教育一体化融合创新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信息化 义务教育一体化 融合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创新,如何加快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做到教育公平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难题之一。此时,信息技术应运而生,其凭借不受时间、空间及主体制约的优势,成为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均衡公平发展的有力手段。因此,研究如何推进信息化与义务教育一体化融合创新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一、推进信息化与义务教育一体化融合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各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均衡

近年来,乡村学校虽然积极响应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验收的政策,教学硬件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是城乡之间存在的信息化硬件条件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仍有一些地区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尚未认清教育信息化发展,以及国家战略部署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国际形势,如当前没有实现宽带接入的小学依然有许多,部分学校的教师办公室甚至还没有电脑等。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及治理体系有待完善

虽然许多学校在教师参与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鼓励与支持,但是无论对于城市学校还是乡村学校来讲,将近70%的学校都没有针对信息技术制定规范化的制度,也没有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外部措施,这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来说依然是一种阻碍。同时,小学计算机课程开设基本上都是从三年级开始的,此外,在一些较为落后的乡村也根本没有条件开设此课程。在种种原因下,教师和学生利用信息化深度教学这种模式尚未成为常态。

(三)信息教育资源供给无法满足义务教育一体化需求

教育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应用中占有基础性地位。但是纵观乡村学校,大多数学校已经购买了相应的教学资源,且获得了“农远工程”提供的教育资源,从本质来讲,其数字化教学资源相对丰富,但是种类具有单一性的特征。同时,受到版本不同、教学难度不一的影响,各地区对于优质资源的需求也会出现明显的差异,导致真正适用于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十分有限。教育资源量日渐趋于海量化,但优质资源仍旧不足,区域间的建设标准和教材版本都不统一,由于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结构性短缺的趋势,从而导致了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

(四)信息化教育建设人员队伍不健全

想要保证教育信息化更加深入,离不开强有力的信息化教育队伍的支撑,由此需要开展研究、规划、建设和运行以及培训等工作。当前信息化教育队伍依然薄弱,建设及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第一,乡村教师信息化素质有待提升。大部分乡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是简单应用白板进行课件展示,信息化在乡村义务教育优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突出。第二,学校信息化支撑队伍规模有待扩充,结构不够合理。对于乡村学校来讲,专职的信息技术人员数量明显少于城市地区,而从师范类院校毕业的计算机专业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兼课的信息技术教师很难胜任信息技术工作,在信息化设备遇到故障时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二、推进信息化与义务教育一体化融合创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不足

推进信息化与义务教育一体化融合创新,关系到建设时所需配套的基础硬件设施、软件系统、优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技术的支持与维护、教师团队的建设等,都需要政府的经费支撑才能保障其顺利开展。由于对信息化与义务教育一体化融合创新的商业性投资、社会捐助几乎没有,政府经济压力较大,从而导致融合创新存在一定困难。

(二)固化的教育信息化体制难以创新

在我国的部分地区,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如单纯用电子白板取代黑板,用课件取代以往的照本宣科,优质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还需创新探索以及进一步普及。教师和学生对于新型的教育信息化模式还不适应,平时的工作中习惯了固化的教学模式,还需引路人建设优质资源,共享教学方式,从而突破僵化现状。

(三)优质资源机制共建共享不完善

各地区对于信息化共建共享规划设计的不合理、新型信息化教学技术和管理设备的缺乏,以及各部门之间协调不通畅等原因,尚未有效建立起城乡间的资源共建共享。城市的优质海量资源却难以共建共享给农村。另外城市的优质资源与乡村教学内容不匹配、不好用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四)高素养信息化人才匮乏

绝大多数的中小学教师认为教育信息化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及课堂的效率。但是乡村缺乏高素养的信息化人才,很多乡村教师有学习的意识却没有学习的渠道,急需高素养信息化人才组织开展培训,从而促进信息化的进程。但由于乡村生活条件差、收入低、工作强度大等原因,导致难以招聘到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学校缺乏教育信息化应用骨干教师,便会阻滞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融合创新。

三、推进信息化与义务教育一体化融合创新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义务教育信息化领导组织工作,改革区域教育体制机制

第一,應当高度注重信息化与义务教育一体化融合创新的重要意义,政府应当在思想观念上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力度,全面意识到信息化对义务教育一体化的促进作用。第二,加强省级统筹,整合教育信息化部门管理职能。在建设教育信息化时,对政府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提高教育信息化构建的统筹层次,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化而致使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度不一致问题予以妥善解决。第三,应当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如加强城乡学校教育信息化办学规划、优化数字教育资源的配置等,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第四,需要开展严格的教育督导,构建制度化的问责和评估体系。

(二)加大义务教育信息化发展保障力度,解决教育发展失衡问题

第一,不断增加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纳入本级教育事业经费预算中,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能够跟随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提升。第二,根据地区具体情况,对教育资金在各个方面的投入进行科学分配,尤其是教学信息化硬件设施设备、教育数字化平台与相关系统的构建,由此解决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力度不够、应用水平差的问题。第三,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支持体系。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愈加完善,同时社會企业具备的经济实力和责任感,加大了其参加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概率。因此,我们应鼓励激发社会资本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拓宽学校教育信息化投资的路径。

(三)加强义务教育信息化开发应用资源,优化信息资源覆盖

第一,要加快城乡间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让教师以资源平台为路径开展集县域、市域和省域为一体的城乡一体化教研工作,围绕课题等内容完成课程共建工作。第二,要考虑到乡村生产和生活的需求,确保开发的教育信息资源更好地贴合乡村教育特征,将关注点放在升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上,为后续跨城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第三,要对教育资源供给方式进行创新,多主体供给在激发资源活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四)加强义务教育信息化培养队伍建设,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第一,围绕信息技能进行教师培训。这就要求要及时建立规范化的教师信息技术专业培训制度,推动以往省市县三级培训名额分配方式向城乡教师分配方式的转变,实现对全体教师的信息技能培养。此外,还要规避培训内容城市化的问题,以开展专题的方式使乡村小学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第二,围绕人才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如可以对乡村地区的教师编制进行适当放宽,或者对教师薪酬制度进行改善等,这也是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到乡村地区任教的有效措施。此外,要积极吸引更多优秀计算机专业人员,更好地解决信息技术方面的问题。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则是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得以建立的关键力量。推进信息化与义务教育一体化融合创新是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经之路。今后,我们要积极探索更丰富的推动义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融合信息化月“睹”教育信息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9期)2021-09-22月“睹”教育信息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8期)2021-09-10月“睹”教育信息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4期)2021-06-06刚柔并济小资CHIC!ELEGANCE(2021年12期)2021-04-19多彩融合安邸AD(2021年2期)2021-03-24公益广告科学导报(2020年10期)2020-03-17破次元小资CHIC!ELEGANCE(2019年24期)2019-08-15“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8期)2019-05-28融椅设计(2019年8期)2019-05-20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2017年12期)2018-03-28

推荐访问:义务教育 化与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