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新媒体时代广播语言研究三十年

2022-02-19 10:33:53公文范文
唐余俊摘  要: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中国新媒体时代大致已历经三十年。按研究内容,此期广播语言研究

唐余俊

摘   要: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中国新媒体时代大致已历经三十年。按研究内容,此期广播语言研究大致分三类,即纯粹的传统广播语言研究、新媒体语境下的广播语言研究及新媒体广播的语言研究,三者共存,但研究重心正日渐向新媒体广播的语言研究转移。新媒体时代,广播语言研究学术活动形式多样,正发挥新媒体广播语言研究的集结与推进作用。聚拢研究人才,提高跨专业学术素养,是加强新媒体时代广播语言研究尤其是新媒体广播的语言研究成效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广播语言研究   内容分类   学术活动    增强成效途径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中国广播事业发展进入新媒体时代大致已历经三十个年头,以数字广播为代表的新媒体广播占比日渐扩大。广播由传统媒体发展为新媒体,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特征均有明显差异:传统媒体广播信息传播与接受只借由听觉,基本是单向且轻易不可逆转的;新媒体广播信息传播与接受较易,是双向及可逆转的,以听觉为主,且可辅以视觉。新媒体广播语言要素应用除体现“播报者”意志外,还更多地顾及“接受者”(受众)意愿等。新媒体时代广播语言研究要与时俱进。姚喜双认为“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传播的非线性、交互性等特点……研究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新规律和特征变得尤为迫切”[1]。学术界在新媒体时代广播语言研究的内容分类、研究特性、多样性学术活动及发挥作用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不足。找对弥补缺憾之途径并继续增强新媒体时代广播语言研究之成效,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广播语言研究内容分类

新媒体时代,按研究内容,广播语言研究大致分为三类,即纯粹的传统广播语言研究(以下简称“传统广播语言研究”)、新媒体语境下的广播语言研究(即广义的新媒体广播语言研究)和新媒体广播语言研究(即狭义的新媒体广播语言研究)。传统广播语言、新媒体语境下的广播语言和新媒体广播语言的最大差别在于信息(主要为语言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的不同。

这种传统广播语言研究,不考虑新媒体语境,也不考虑新媒体广播信息传播与接受基本特征,单就传统媒体广播语言信息传播与接受特点研究广播语言要素——语音(含播音,以下同)、词汇、语法在通常语境中的应用。广播进入新媒体时代后,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形式仍大有市场,传统广播语言研究仍有用武之地。笔者以“篇名=广播语言”为精确条件,自1990年至2019年,由“中国知网”共检索到150多条研究成果,其中近半数仍为传统广播语言研究者。此类研究成果多体现对传统广播语言研究方法尤其是论题的传承。如刘琦《浅论广播新闻播音的语速与听众需求》(2009)、陈克岭《广播评论要慎用同音词》(1993)和黄燕《广播广告中“品牌词”的句法和语用分析》(2006)等,都仅探究传统媒体意义上的语速(语音)、同音词(语汇)与句法(语法)等语言要素之应用。

广义的新媒体广播语言研究主要结合新媒体语境研究广播(含传统媒体广播)语言。这种研究体现为传统媒体广播语言研究向新媒体的广播语言研究过渡。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学术界多见新媒体语境下的广播语言研究成果。笔者以“主题=新媒体语境(背景、视域)”“主题=广播”“主题=语言”为精确条件,合计由“中国知网”检索到近50条(剔除关联度较小者后)研究成果。学者们从新媒体发展对于传统广播媒体产生影响、新媒体与传统广播媒体互动、特定文体广播语言应用、特定语言要素应用、播音主持人能力培养等方面,研究新媒体语境下广播语言要素的应用。如连新元《新媒体语境下的广播语态变革》(2017)认为在数字技术条件(即新媒体语境)下,广播语态主要有“升华广播口语表达”等四项变革;张建伟《新媒体视域下广播播音主持的技巧分析》(2019)认为传统广播电台运作方式受新媒体技术发展影响,应改进播音主持技巧。此类研究更多的是把新媒體作为广播语言研究的某种“背景(语境)”与“视域”,具有较明显的“被动”性。学者们往往立足“求生”角度探究广播语言要素应用如何更具适应性,较易出现“貌合神离”(即挂新媒体广播语言研究之名,行传统广播语言研究之实)之研究成果。

狭义的新媒体广播语言研究主要是结合数字广播等新媒体广播的信息传播与接受特征进行的广播语言要素应用研究。手机版广播、网络广播软件与音频直播等新媒体的广播样式日渐广泛使用,使广播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有了明显改变,也使广播语言要素应用特点与要求产生了差异。自2010年以来,狭义的新媒体广播语言研究进入初兴阶段。标志着新媒体时代广播语言研究重心的实质性转移。研究者对新媒体广播语言应用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研究越来越具有“主动”性。笔者以“主题=融媒体”“篇名=广播”“主题=语言”为精确条件,由“中国知网”搜到的近30篇直接、间接论析狭义新媒体广播语言的研究成果,全部发表于2016年及其后,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此类研究成果主要有孙越等《浅析广播与网络音频主播的语言差异》(2019)、陈勇《网络直播对传统广播的影响与对策研究》(2019)等。就研究侧重点而言,新媒体广播的语言研究有的立足信息传播,如苏明《广播节目可视化环境下的广播主持人》(2019)认为全媒体传播实质上就是“可视化广播”,主持人语言要……满足音频听众和网络视频观众的双重“收听”需求[2](157-159);有的立足信息接收,如尹航等研究者认为此类新媒体广播语言应以有限而确定的有声话语,建构起居存于听众精神世界的无限而多义的想象空间[3]。甚至出现了“互联网+”广播语言应用专题研究成果,如晨光《“互联网+”时代要尊重广播语言的艺术行为》(2016)等。

二、多样性学术活动发挥集结与推动作用

在新媒体时代广播语言研究前10多年里,新媒体广播语言研究往往“单打独斗”,研究者为“游兵散勇”,研究成果整体偏向于传统广播语言研究或“貌合神离”的新媒体广播语言研究。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中国广播语言研究事业的强力“复兴”,多样性学术活动吹响了中国新媒体广播语言研究的集结号,发挥了对新媒体广播语言研究的推动作用。这种集结与推动作用体现为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平台,有利于产出较丰富的相关研究成果。这些学术活动主要包括召开学术会议、举办学术论坛、成立相关学会及研究中心等。

2011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以下简称“语用所”)召开了“广播电视语言问题研讨会”,推动了国家语委“十二五”重点科研项目“广播电视语言问题研究”。语用所还于2012年召开了“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语言研究学术研讨会”,探究了新媒体语言发展规律,为制定相关语言文字政策或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促进了新媒体广播语言的理论研究与规范应用。多家学术机构的成立及研究工作推动了新媒体广播的语言研究。成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老字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于2010年后集中推出了一批与新媒体广播语言应用相关的研究成果,如刘淑霞《广播语言本质特征辨析》(2015)、连新元《新媒体语境下的广播语态变革》(2017)。成立于二十一世纪前10年的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分会,每年举办“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推动包括语言研究在内的新媒体(广播)传播研究。此外,还涌现了多家层级不一、研究内容各有侧重的研究中心。这些研究中心召集专兼职研究人员,利用它们创办的传播学或语言学刊物,发表了较多数量的新媒体广播语言研究成果。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研究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社会语言学与媒體语言研究室(“广播电视语言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语言研究所、复旦大学传播与信息研究中心等,在《当代语言学》《中国语文》《传媒》《语言文字应用》《现代传播》等期刊发表了李明文《新时期新闻语言的变化特点》(2007)、杨驰原《媒体融合的现状与趋势》(2015)、魏玉山《2014—2016中国媒体融合创新报告》(2016)、黄晓新等《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现状、问题与趋势》(2017)等促进新媒体广播语言研究的成果。学术期刊更设立了相关研究专栏。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了以“新媒体研究”命名的期刊,其他新闻传播学类期刊也设有“新媒体研究”类专栏,如《传媒》设“新兴传媒”,《当代传播》与《新闻与传播研究》设“新媒体”,《现代传播》与《新闻大学》设“新媒体研究”,《视听》设“新媒体聚焦”等。《语言文字应用》于2012年第1期至第3期开辟“广播电视语言问题研究”专栏,其中姚喜双《新媒体背景下的广播电视语言研究》(第3期)等探究了新媒体广播(电视)语言的应用。

三、增强新媒体广播的语言研究成效之主要路径

新媒体时代广播语言研究三个类别发展状貌不一,传统广播语言研究成果丰硕,但研究内容往往偏于“守旧”;广义新媒体广播语言研究虽已在努力探究新媒体语境(背景、视域)下的广播语言应用特征,但往往貌合神离;狭义新媒体广播语言研究虽已初兴,但研究成果数量与研究深度、广度均显不足,厘清新媒体广播与传统媒体广播两者语言信息传播与接受特征者偏少。第三类研究成果往往体现为少有语言本体即语音、词汇、语法要素应用等的论析。鲜见专题研究新媒体的广播语言要素应用者。新媒体时代广播语言研究相关学术活动形式虽日渐丰富,所发挥的集结、推动作用日渐重大,但相对于传统广播语言研究而言,这些学术活动在推动新媒体广播的语言研究方面仍显用力不够。表现为专门研究机构仍不多、研究人数偏少及研究成果尚欠丰硕。

综上所述,增强新媒体广播的语言研究成效的主要路径有二:一是聚拢人才优势,二是提高跨专业学术素养。所谓聚拢人才优势,是指借助召开“新媒体广播的语言研究”专题学术会议(论坛),尽可能多地召集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专家学者和一线广播语言应用工作者,围绕共同主题,展开充分研究。当前尤其要强调培养高校相关专业后备人才,形成学术研究之“后浪”(目前鲜见的新媒体的广播语言专题研究成果较多出自年轻硕博士),使相关研究“后继有人”。所谓提高跨专业学术素养,是指打破专业“壁垒”,引导相关专家学者、一线工作者等跨专业提高学术水平,使“纯粹的”语言学研究者的研究更贴近新媒体信息传播接受之特点,以免出现“新瓶装旧酒”式的偏离性研究;使“纯粹的”传播学研究者的研究更贴近语言要素应用之本体,以免相关研究继续游离于语言学要素应用研究范畴之外。

参考文献:

[1]姚喜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语言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

[2]苏明.广播节目可视化环境下的广播主持人[J].东南传播,2019(4).

[3]尹航.“读图时代”广播有声语言的审美价值[A].姚喜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语言研究[C].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

本文为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百年中国广播语言研究史研究》(批准号:18ZWD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速读·上旬(2021年3期)2021-07-28探究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锦绣·中旬刊(2021年7期)2021-07-17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改进探析海外文摘·学术(2021年3期)2021-07-11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优化策略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1年3期)2021-05-20新媒体时代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变化及对策探析课外语文·下(2021年1期)2021-04-25新媒体时代对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72期)2020-06-22关于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多样化研究海外文摘·学术(2020年24期)2020-06-10谈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传播力研究(2018年24期)2018-10-21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创新模式中国传媒科技(2018年8期)2018-10-21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广告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当代人(下半月)(2018年4期)2018-10-21

推荐访问:三十年 广播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