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地市报破解媒体融合发展人才短缺困境的思考

2022-03-04 11:09:11公文范文
龙波【摘要】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新阶段,各地区、各层级媒体机构均表现出对人才培养与引进的迫切,尤以新媒

龙波

【摘要】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新阶段,各地区、各层级媒体机构均表现出对人才培养与引进的迫切,尤以新媒体技术型、紧缺型人才为甚。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地市报,人才短缺困境更为显著,不仅技术人才一人难求,推动媒体融合的采编人才亦是持续断档、特别紧缺。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发展前景等因素影响,地市报聚合力较为欠缺,人才培养与引进无法与中央级、省级及市场化媒体平台比肩,人才紧缺成为地市报推进媒体融合的重要瓶颈。本文从人才短缺现状分析、强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媒体融合内容生产流程再造、提升自身“造血功能”等方面入手,尝试探讨地市报破解人才短缺困境的方法路径。

【关键词】媒体融合;流程再造;人才短缺;破解困境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0..053

1. 人才短缺的现状与困境

在2019年11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中国新媒体大会上,与会人士达成一个基本共识——“当前新媒体内容建设面临结构性矛盾,内容海量、信息过剩,但权威信息稀缺、优质内容不足。”

新媒体内容建设面临矛盾,究其根本,人才短缺是重要因素。“国内网民规模8.54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99.1%。移动互联网成为当前信息传播的主渠道。”依托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信息需求尤其对优质内容的需求加速增长,与之相对应的内容生产者——技术型、创新型人才远跟不上需求,这是现实矛盾。

第一、体制困局与引人之难。传统纸媒时代,地市报在属地发行半径里具有内容输出、人才储备的优势。经验丰富的编辑记者、来源广泛的通讯员队伍,为报纸提供了稳定的信息来源。这种稳定,得益于体制下人员队伍结构的稳定,以及版面容量与发行范围的相对稳定。

人员稳定与代谢迟缓是注定的孪生者。当互联网打破信息容量和传播范围限制,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信息接收终端和阅读方式,媒体融合迫在眼前。少部分报纸“老编”倾尽全力跟上了时代,但新生力量迟迟得不到补充,导致地市报媒体融合长时间停留在“报纸上网”“手机看报”阶段。以笔者供职的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日报社(后文称黔西南日报社)为例,仅有的2名网络技术人员并非科班出生,入职已10余年,媒体融合相关技术掌握,以及互联网管理、应用、维护相关业务技能,多在发展实践中摸索学习。融媒体平台搭建运营后,相关内容采编人员,也100%从原有的报纸编辑记者就地转化而来。

困于体制因素,贵州省内各家地市报,用于技术研发、甚至购买技术服务的经费也向来极为有限。而在引进人才方面,省内各家地市报的薪资待遇、平台聚合力显然远不及中央级媒体、市场化媒体、省级媒体。以当前媒体融合中较为流行的H5、微视频、微动漫、视频直播、VR/AR等新内容生态为例,技术革新、人才笼络,主动权几乎掌握在少数科技型企业(腾讯、新浪等)而非媒体机构手中。媒体机构领跑者,除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央媒之外,仅有少部分省级媒体取得明显突破。就贵州本省而言,贵州日报报刊社、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倾力打造的“天眼新闻”在国内有较好的品牌影响。

天眼新闻组建以来,笔者观察,该平台已连续数年大手笔扩编队伍,其中融媒体编辑记者、技术开发工程师、视觉设计人员连年招聘。在贵州省,可见省级融媒体平台亦是人才“供应不足”,或者新媒体紧缺型人才还是“应者寥寥”。在各类科技型企业、中央和各省级媒体平台一轮轮漏网式筛选之后,欠发达地区地市报技术型人才、融媒体采编人才缺乏的窘境,就不止黔西南日报社一家独有。

第二、弃短补长与回归本位。引人困难,技术型人才紧缺,购买技术服务推动新媒体平台搭建,成为大家解决问题共同的被动选择。黔西南日报社“2+N”融媒体矩阵(其中2为黔西南日报数字报、中国黔西南网,N为北纬25°黔西南客户端、中国黔西南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即是此例。

大多数地市报原本无力染指技术创新,弃短补长是无奈之举,亦是发展正途。遗憾的是,当相关融媒体平台初步框架搭建完成(虽然运营、维护仍面临被动),大家回头会清楚地发现,就欠发达地区地市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而言,适应新发展需求、支撑新内容生产的融媒体采编力量短缺才是更加要命的现实。

初步统计,2011年至今,黔西南日报社体制内事业性质引入人员极少。10年间以聘用形式先后招约30名采编人员,往来进出,至今少量坚守,在岗者多为入职时间3-5年的新人。3-5年时间是新入职从业者逐渐成熟堪用的阶段,此时的进出流转,自然导致采编人员接续断档,无法适应媒体融合采编业务的快速迭代发展。

因此,对欠发达地区地市报而言,所谓弃短补长与回归本位,实质上是指融媒体平台搭建、运营、维护的技术支撑靠购买第三方技术服务,采编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则靠自身。首先,地市报引进采编人才的难度显然远低于引进技术人才,推动落实的可操作性更强。其次,地市报虽无力培养技术型人才,但依托传统媒体架构,引进、培养内容生产者(以文本为主)仍有一定基础。

2. 破解人才短缺还得靠自身“造血功能”優化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解读《意见》认为,加快建成全媒体平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度进行全媒体人才培养及资源配置是两个关键。由此其实不难看出,媒体融合人才培养、储备,不仅地市报紧缺,也是行业共同面临的任务。

综合平台聚合力、人员流动性等因素,笔者认为地市报破解媒体融合发展人才短缺困境,需要强化“自我练兵”,尤其“招兵买马”不占主动的前提下,还得整合现有资源、挖掘现有潜力,强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中努力提升自身“造血功能”。

第一、引人之路依然不得不走。人才引进不能全然放弃。在国家大力支持媒体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大背景下,地市报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进一步厚植引人政策优势、构建良好发展环境,重点引进新媒体技术型人才,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媒体融合发展技术运用被动局面。同时积极引进融媒体采编人员,有计划开展人才培训、储备,实现合理新陈代谢。

第二、强化人才培养体系和梯队建设。在多数地市报,当前在岗融媒体采编人员通常从原有报纸编辑记者就地转化而来。这部分人员,或主动、或被动迎接产业升级,虽有应变迟缓之虞,但并非全无战斗力。各家机构近几年发展实践证明,从报纸、杂志到最早的网站、手机报开办,到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平台内容发布,再到H5、微视频等多形态内容生产,大部分地市报虽跟得吃力,但终究紧跟趋势在继续奋力前行。因而,地市报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需要高度重视对原有报纸采编人员的系统培训、能力提升,充分激发大家主动拥抱新技术、新事物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

向来没有未经训练就骁勇善战的士兵。在用好现有人力资源基础上,对新进人员持续培训、系统培训,有序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同样十分重要。与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畅通人才输送通道,这是各家地市报惯常的做法,但专业与职业之间仍有不小距离。“拿来就用”“勉强着用”极易造成新人三五年成熟之后离职,出现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因此,无论是满足当前人才急需,还是适应技术革新的未知未来,有针对性引进采编人员,深入做好在职人员系统培训规划,有序推进人才梯队建设,是地市报破解人才缺乏、应对变局的应有举措。

第三、珍视师承传统营造学习型媒体。在实践性较强的行业,师徒传承是推动人才培养、提升工作效能的重要传统,也是纸媒时代人才兴盛的关键法宝之一。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推进人才梯队建设,重拾师承这一良好机制,笔者认为有一定现实意义。

人才匮乏的地市报,融媒体采编虽不易找到权威老师,但师承关系所对应的教学责权,所带来的鞭打“快牛”以“快牛”为“师”的互动效应,在采编业务中共同学习、互学互促,一方面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环境、学习型媒体,激活现有人员潜力。同时有助于在师承中持续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人际环境、留人环境。

第四、生产流程再造挖掘人才潜能。截至目前,依托民族文字数字出版项目大数据中心系统,以数字报、网站以及客户端、微信、微博等为基础的“2+N”融媒体平台为基础,黔西南日报社实现由报纸编排、印刷为主导的工作机制向以适应网络媒体、移动终端阅读需求为主导的工作机制全面转化。

这样的转化,是多数地市报推动媒体融合的基本选择,也因势推动了内容生产流程重塑再造,有力激发了人员主动学习、主动适应的积极性。

一方面,以融合为立足和目标,强化移动优先,弱化报纸印刷与出版发行时间束缚后,各平台实行24小时工作机制,实时从中心系统提取稿件编辑上传。稿件优先在新媒体平台发布,后续其它平台可随时修改补充,既做到信息及时上线,又克服原有机制下采编人员“不到夜间不完稿”的弊病,有力保證了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以业务为导向,进一步推动报社人员全员转型,打破报纸团队和新媒体团队原有的管理、业务分界。以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内容编辑为例,文本、视听、美编、H5等各领域和环节技术(同时亦是内容)处理,借鉴流水线作业模式,不再要求人员“既全又专”,立足“以己所长、精准分工、密切配合”原则,极大地促进了采编人员学习探索的积极性、能动性。客观上看,融媒体内容生产流程再造实现了挖掘人才潜力、提升业务能力,实现了要效率、出成绩、促融合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

[2]《媒体融合发展:学习读本》,2019年10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3]《微力无边》,杜子建,2011年10月万卷出版公司出版。

[4]《科技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于媒介融合的几点反思》,张鸽萍,刊载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第30期。

[5]《网络传播概论》,彭兰,2017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流程再造媒体融合 T公司推行财务共享中心的可行性分析国际商务财会(2018年4期)2018-05-17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结合考试周刊(2017年56期)2018-01-29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新模式智富时代(2017年8期)2017-10-18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新模式智富时代(2017年8期)2017-10-18高校实行网络报账的影响因素及可行性研究时代金融(2017年12期)2017-05-18浅论新时期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及思路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7年2期)2017-03-18党报发展探新路 融合创造“新湖南”中国记者(2016年4期)2016-12-20加强军事新媒体传播改革的几点思考新闻世界(2016年9期)2016-12-10二维码在纸媒运用中的问题与对策新闻世界(2016年9期)2016-12-10媒体融合的实践及评价新闻爱好者(2016年10期)2016-11-18

推荐访问:市报 短缺 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