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让“非遗”融入生活

2022-03-09 11:24:18公文范文
苏楠唤醒非遗旧时“堂前燕”,飞进寻常“百姓家”。2021年6月,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

苏楠

唤醒非遗旧时“堂前燕”,飞进寻常“百姓家”。

2021年6月,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公布项目325项,涉及465个申报地区或单位,一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遗项目列入了名录予以保护。至此,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有1557项,共涉及3610个申报地区或单位。

非遗代表性项目是中华民族璀璨文明的见证,是历经千年中华文化熏陶的结晶、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是我们祖祖辈辈代代相传的无形文化资产。这些非遗项目沉淀了千年,经过岁月的洗涤,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价值愈发弥足珍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事实上,非遗项目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具有很大的传承性。如果民众在平时深度参与其中,就将使我国的非遗项目入脑入心,让非遗项目更好地得到保护和传承。

要让非遗与时俱进地保护和传承,就必须使其更贴近生活,让其融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那些耀眼的工艺、美术、技巧、绝活等,总是能被人们在生活中践行。

唤醒非遗旧时“堂前燕”,飞进寻常“百姓家”。

非遗文化走入百姓家

艺术来源于生活。非遗项目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它根植于人民大众的生活之中,汇聚了人民大众的集体智慧。这决定了它只有真正融入普通市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才可以得到最好的推广普及,才能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一旦离开民间,只存在于博物馆,就将脱离时代,缺乏生命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非遗项目在变革和创新的时代里,自弹自唱、固步自封,最终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老古董”,陷入边缘化的境地,甚至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川剧变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项目。跟很多传统戏曲一样,随着电影、电视、网络等兴起,川剧一度濒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不过经过改造、精简,川剧变脸走近更多的普通民众,从高高在上的舞台,走向了茶肆、街头,使得川劇不但得以传承,更得到发展,变脸甚至成为川剧的代名词,更成为四川的一张文化名片。可见,非遗保护和传承必须要将传统文化和当下人们的生活元素、审美情趣紧密结合,走进现代生活时尚,这样才能赋予非遗新的生命力。

又如蔚县剪纸图样印上了酒瓶,丰宁满族布糊画制作成“国潮”耳环,缀有斑斓藏羌图案的牦牛绒材质时尚拎包、披风广受消费者喜爱……非遗正源源不断地诠释着中式生活美学,引导手工艺向生活实用方向回归。

“最值得我们欣慰的是,如今许多非遗产品,已走入了百姓家,比如我们的麦秸画。麦秸画这门手艺,通过我们工厂多年来不断创新研发后变成了艺术品,在各种展销会上,我们的麦秸画经常成为抢手货。”哈尔滨麦秸画第三代传承人马文侠说。她的团队在麦秸抢毛技艺的基础上,研究创新了麦秸撕毛技艺,设计制作的东北虎、松鼠等动物鲜活可爱,广受消费者欢迎。这些老技艺借助流行文化载体,不但实现了与现代生活的结合,还展现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无限可能。

除了老技艺的变革回归,丰富的节庆习俗也成为非遗融入当下生活的重要切入点。“送大暑船”是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重要的节庆习俗。椒江区葭沚渔村引导民间机构成立“送大暑船”保护中心,使“送大暑船”逐步从以传统村落为单位组织的地方性民俗活动,转型为面向新型城镇社区、整合社区居民作为传承主体的传统节庆活动。

“‘送大暑船是地方民俗文化的活态呈现,寄托了村民祈求渔业生产丰稔、国泰民安的正能量。活动由当地民众按照惯例自发组织开展,是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真实体现,不仅让非遗民俗以全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还深化了亲朋关系、邻里关系、社会关系,有助于社区关系的和谐融洽。”椒江区文广旅体局负责人表示。

让非遗融入生活,还需要让那些懂技艺的专家学者与传承人走近百姓、走进生活。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植入”,可以拉近人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距离。

近年来,西安鼓乐的保护者将古老的艺术融入学校课堂和学生的校外生活,使千年鼓乐得到卓有成效的保护和传承,在现代社会大放异彩,多次登上世界舞台,同时,也为各地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从西安鼓乐的成功保护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保护者通过不懈努力,搭建了校园兴趣班、第二课堂等学习载体,让鼓乐在现实中“见人见物见生活”。

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将非遗技艺融入生活,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唤起大家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这样它们才算真正“活”了起来。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非遗只有走进千家万户被大众接受认可,才会有真正得以发扬和传承的可能。而如何让大众有想要去学习了解它的想法,才是传承的关键所在。

新技术让非遗更有生命力

让非遗融入生活,需要破除旧的观念,吐故纳新,应时而变。及时转变思路,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成果、网络技术以及销售模式,推陈出新,进行现代“激活”,赋予非遗项目新的活力,使其重新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城棕编”所走过的曲折传承之路,就是最好的例证。棕编制品编制工艺复杂,非常耗时,一把棕叶蒲扇往往需要5小时到8小时才能编制而成,与辛勤的劳动付出相比,得到的利润回报却不高,另受困于风扇、空调等现代家用电器,所以棕编制品蒲扇的销售困难重重,蒲扇近些年来更多地存在于人们的回忆里。但是,“古城棕编”传承人另辟蹊径,在抖音等网络平台上,刮起了蒲扇风,一把蒲扇,一曲网红歌曲的标配短视频,成为了网友们竞相追逐的潮流。随即,传承人趁势把各种棕编产品推销到网络上,迅速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受到了全国各地网友的喜爱。

“黎锦香包只要九块九,喜欢的朋友赶快下单哦!”2020年6月13日,在首届海南非遗购物节线上直播活动现场,海南省省级黎锦双面绣代表性传承人符秀英手拿着精美的黎锦织绣香包,与直播镜头前的网友热情互动。

被授予传承人10年来,符秀英常常在山里跑,为学生和农村妇女做培训,也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作有关黎锦纺染技艺方面的专题发言,但直播却是第一次。“我们也要跟上时代!”符秀英说。

非遗需要传承,也需要传播。能把“老手艺”“老样子”继承下来固然重要,能把“老手艺”“老样子”告诉更多的人同样重要。近年来,传统方式显然已经远远不足以支撑非遗的传播,线上成为非遗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

近年来,在短视频平台,严肃甚至古板的非遗内容通过短视频再创作,以时尚的样貌出现在大众面前,“圈粉”无数。京剧余派老生王珮瑜,通过短视频展示“老生的几种笑法”、化身“美妆博主”展示上妆过程,吸粉无数;60岁的“面人萧”坐在桌前,用复杂精妙的手艺捏出昭君、孔子的面塑,粉丝破百万万。非遗借助互联网平台成为“潮品”的同时,也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想要进入年轻人的生活圈子,非遗文化必须以全新的、更具亲和力的姿态,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在分享参与体验式文化中得到更好发展。

“啊,原来在屏幕上也可以做剪纸!”2017年6月10日,在京津冀文化创意科技展内,由石家庄铁道大学文化遗产数字研究所开发的剪纸教学数字项目吸引了无数观众。该文化数字化研究所所长、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王晓芬教授介绍,这个项目就是把剪纸艺术通过数字化予以形象动态的处理,观众坐在屏幕前晃动鼠标,即可一步步制作出精美的剪纸来。非遗与科技的结合,令人对非遗兴趣大增,更对非遗的未来增添了信心。

发挥贴近时代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才能引发大众对于非遗的情感共鸣。古老的非遗不能拘泥于“老”,不能倚老卖老,否则容易与年轻人产生“代沟”。运用契合时代传播特点的语言和技术,用“年轻”的打开方式,讲述厚重的历史文化,让非遗拥有越来越庞大的年轻粉丝团,才能使他们成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中坚力量。

推动非遗文旅深度融合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渐改变。非遺的创新和发展,也需要随着现代审美、现代消费深度融合,特别是与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找到一条实现产业升级、形态转换的新路子。

而“非遗+旅游”是非遗充分融入现代生活的一个成功尝试。在妥善保护的前提下研发以非遗为核心的旅游资源,凸显文俗魅力,将非遗文化与旅游产品有机结合,进而推动非遗文化转化为旅游文化产品。

秦淮灯会是流传于江苏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持续50多天,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它以会带旅,以旅促会。灯会带动非遗挖掘,非遗挖掘带动传承人保护,传承人带来传承产品,产品销售带动传承积极性,传承积极性保障了非遗传习所,传习所优化了景区吸引力,通过秦淮灯会形成了丰富的、可进化的非遗传承的生态链。

宁波泥金彩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宁海东方艺术博物馆馆长黄才良在产业园内建了一个1200平方米的民宿,名为“岚月山房”,专门为前来产业园参加活动和研学的团队提供住宿接待服务,还推出非遗研学实践课程和体验班。游客不仅能够在世外桃源般的美景中休憩,还可以体验和学习泥金彩漆、清刀木雕、传统女红等非遗技艺的魅力。“研学游、文化游等,为提高民宿的入住率打下坚实基础。通过特色非遗体验项目的加持,‘岚月山房民宿也成为宁海全域旅游的新名片。”黄才良表示。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要获得年轻的消费者,必须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设计非遗产品。让非遗成为旅游的内容或者说为旅游加入非遗元素,不仅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含量,更重要的是,让非遗在旅游中得到了活态传承。

如果说非遗是一条不停流淌的河,那生活就是承载水流的河床,我们要大力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和发展,促使其融入现代生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花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时代光彩。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遗产生活 Task 3疯狂英语·读写版(2021年4期)2021-08-16Task 4疯狂英语·读写版(2021年4期)2021-08-16Tough Nut to Crack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9年3期)2019-07-01文化创意产业时代“非遗”保护的新模式艺术科技(2017年1期)2017-04-05李爱军与他的“非遗”之路文化月刊·下旬刊(2016年8期)2016-12-16论创建黔东南非遗文化园的可行性戏剧之家(2016年18期)2016-10-27无厘头生活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传承和开发的实证研究商场现代化(2015年27期)2015-12-31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爆笑show(2015年6期)2015-08-13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文化月刊·下旬刊(2014年6期)2014-08-28

推荐访问:融入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