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小学生手机使用行为的现状分析

2022-03-21 10:47:20公文范文
【摘要】当前,小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的长度、深度和广度上一点也不比成年人逊色。手机有时也成为他们学习生活

【摘 要】当前,小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的长度、深度和广度上一点也不比成年人逊色。手机有时也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必备品”。对小学生手机使用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可以对当下小学生手机使用情况有一个客观且较全面的认知,以期为学校引导小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找寻合适路径。

【关键词】小学生;手机使用行为;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3-0129-02

【作者简介】夏静洁,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江苏江阴,214400)校长,高级教师。

当前,手机因其便捷性、即时性,已经日益成为数字化时代人们生存和生活的一种重要“工具”。手机也成为家校联系、学生在线递交作业、云端拓展学习等必不可少的“文具”。然而,小学生在使用手机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问题。2021年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防止因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而引发不良后果。为研究小学生手机使用现状,笔者带领研究团队深入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以问卷星二维码形式发布,家长扫描和孩子共同填写,回收有效问卷3640份。

一、存在:建构生活的元素

从调查数据看,手机已经成为小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手机成为建构生活的元素,已经是一个客观事实。

1.元素影响模式。

调查数据显示,小学生使用手机功能最多的是“用于学习”(75.7%)。手机越智能,学习模式的改变程度越大,学生需要在手机上打卡读书或背书(34.97%),完成学习类App上的作业(38.74%),参加居家学习类App网络课程(9.73%),看班级通知(10.63%)。手机的使用覆盖了学习的多个方面,这从根本上影响了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试想,学生要想摆脱手机,除非脱离现在的学习模式,这并不现实。一旦脱离这一模式,可能就意味着脱节。手机这一元素,已经渗透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影响学习方式。

2.模式倒逼生活。

手机的模式不是单线地起作用,它会倒逼生活,使生活产生多样态的变化。调查数据显示,小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长在30分钟以内的比例为89.51%,使用的功能也呈现多样化:打电话、发微信、学习、玩游戏、听音乐、看视频、看小说等。沟通、学习、阅读等方式的改变,影响着小学生的生活。手机上的沟通很多时候代替了面对面的沟通,常有学生在网络中滔滔不绝,但是生活中却少言寡语;短视频的泛滥,也使思考变得单薄而浅层次,因为不需要思考就可以获得海量的信息。

二、原因:表达内在的需求

1.手机折射陪伴渴望。

在问卷调查中,受访者对“你在家学习时,最不喜欢父母做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做家务(3.5%),工作(6.64%),玩手机(72.9%),父母忙于工作经常不在家(16.8%)。数据清晰地显示,小学生最不喜欢父母玩手机。可见,孩子和家长被手机分割开了,手机成为阻碍沟通的一道屏障。

受访者对“如果父母陪伴着你学习或游戏,你还会选择玩手机吗”这一问题的回答差异明显,15.4%受访者表示“会”,选择“不会”的为84.6%。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手机”和“父母陪伴”之间,更愿意选择“父母陪伴”。手机在很大程度上是替代品,替代他人的陪伴。

2.手机承载社交意义。

手机体积小、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能够快捷地联通外界。学生可以通过打电话、发信息,与他人进行联系;可以基于互联网平台学习,与广阔的知识体系进行联系;可以获取各类资讯,与形形色色的社会事件进行联系;可以看小说、玩游戏、看视频、听音乐、进行娱乐活动;还可以通过手机,了解时事和当下的热门话题,与朋辈群体之间产生共同话语,使沟通顺利进行。与其说手机是一扇窗户,其实更像是一条通道,足不出户就可以接触到新鲜的世界,让生活变得多元起来。手机一定程度上承载了他们社交的意义,扩大了他们的世界。

三、使用:丰富与单一对立

1.手机使用方式和呈现内容丰富。

调查数据显示,61.4%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一方面,智能手机能支撑各类运用,网络支付、观看视频、学习网课、交流沟通,这是使用形式上的丰富。形式的丰富提高了使用者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另一方面,手机可以提供的内容也较为丰富。以视频内容为例,网课可以增长知识,搞笑视频助人放松心情,人文风景使人开阔视野,等等。

2.情感指向单一。

手机丰富的使用形式和呈现内容,是否带来了情感的丰富呢?数据显示,不同受访者使用手机玩游戏后,会有不同的感受:18.74%受访者感到非常放松;22.61%受访者感到非常高兴;29.37%受访者没什么感觉;29.29%受访者感到有点后悔,浪费时间。手机对人的回应跟现实生活中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是有本质的不同的,它是虚拟的,情感的沟通渠道是单一的。其带来的是短暂的快乐,往往会伴有“后悔”这一情感。另外,一定程度上,如果学生有更多选择,他们并不一定会选择手机进行情感的寄托。受访者在回答“假如你在一个陌生房间被困一周,在食物充足的前提下,你会选择带下面哪样物品”这一问题时,50.4%选择一本书,20.8%选择一只宠物,24.1%选择手机,4.3%选择一件喜欢的乐器。

四、管理:多元主体的责任

1.摇摆的态度。

家长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态度是摇摆的。在回答“你赞成孩子使用手机完成作业吗”这一问题时,有58.6%的家长表示“不赞成”;但回答“你对孩子使用手机的态度”时,选择“学习需要可以”受访者的比率为61.1%。尽管有74.2%的家长认为孩子使用手机“弊大于利”,但是也认为孩子无法完全脱离手机。同时,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使用手机“利大于弊”,因而,不同家庭的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并不相同。有的被紧紧限制,有的相对宽松。

2.责任的转换。

从学生的角度看,15.8%受访者认为自己能够管理手机,16.3%认为需要绝对禁止使用手机,67.8%希望得到有约束的管理。由此可知,学生更多希望由家长和教师来规定如何使用手機。从家长的角度看,94.3%的家长支持禁止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家长也希望社会、学校等方面有更多的力量参与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控,合理规范学生的手机使用。

学生使用手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整体环境的影响,也有内在心理的驱动;既有学习模式的推动,也有家长态度的影响。新时代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学校手机管理问题是提升学校教育治理能力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手机,是学校面临的一大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监督过程中,找寻到合适的解决路径。

猜你喜欢 调查分析小学生 小学生迪克比作文·小学中高年级(2020年12期)2020-03-28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红领巾·萌芽(2019年8期)2019-08-27编辑部的一群小学生花火A(2018年6期)2018-07-22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阅读(低年级)(2018年2期)2018-05-14高专幼师院校教师发展现状与需求的调查分析广西教育·C版(2016年11期)2017-01-16高职院校学生数学素质调查分析与对策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5期)2016-11-17中国跨境电商人才需求调查分析大众理财顾问(2016年3期)2016-06-13中国跨境电商人才需求调查分析大众理财顾问(2016年3期)2016-06-13非常小学生小学生·新读写(2006年5期)2006-05-10

推荐访问:小学生 现状分析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