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在焦虑中改变和成长

2022-03-31 10:45:06公文范文
王莹“年轻时候,爱上什么,都不为过;中年以后,放弃什么,也不为过。”简单的“爱上”与“放弃”之间,隐

王莹

“年轻时候,爱上什么,都不为过;中年以后,放弃什么,也不为过。”简单的“爱上”与“放弃”之间,隐藏着一个人半生的纠结。但就是这么一句听起来饱经沧桑的话,第一次听到却是从一个刚刚迈入三十岁门槛的朋友嘴里,我惊讶于朋友会有这样的感悟,在我看来,三十而立,一个人极好的成长阶段,该是意气风发之际,无论如何也不应有这样“看淡取舍”的感慨。可仔细一想,在打破生命的平衡后,“衰老”似乎会提前到来。这种“衰老”更多地来自于心灵上的疲惫,想要的太多了,超负荷之后的不愿放弃,便会成为灵魂的负担。

长假期间回了一趟老家,闲来无事也凑上了父母辈的“茶余饭后”,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年轻的时候总是在挣钱,没有注意身体,现在身体上各种问题都显现出来了,就开始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注意身体”。人们喜欢用成长来掩盖自己对身体、对生命的亏欠,年轻的时候每个人都在追求完美,但完美并不是要求事事完美,它只是说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学习、改变与成长。

但在实际生活中,难倒我们的从来不是学习,不是改变,而是在焦虑中蜕变、成长。我是一个很容易焦虑的人,上学的时候会因为怕考试考不好、作业不过关焦虑,毕业的时候又会因为升学还是就业焦虑,工作后找不到资料、写不出稿子也会焦虑,然而,事情并不会因为我的焦虑而变得顺利,反而越来越糟糕。焦虑就好像人在和自己暗暗较劲,明知没有结果,却也不会轻易释怀。而情绪也会在某一临界点翻涌而来,我进入了漫长的失眠期。

曾经我把这个失眠期看作成长的一个分水岭,甚至一度认为这是我开始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进入社会的必经之路,我也开始掉入“自命不凡”的漩涡,开始事事追求完美,开始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然而,在追求與现实之间,存在着极大的落差,这个落差一度将我带入焦虑之中,意识也在“我能做得更好”相“我不行”之间拉扯。

在《少有人走的路: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这本书中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一个名叫黛米的女孩,20来岁,患有抑郁症,她抑郁的根源是很典型的完美主义妄想症。在黛米看来,她必须追求完美,而完美不仅意味着能够事事让别人称心如意,而且还要时时刻刻如此。这是一种压力极大的生活标准。在内心深处,黛米知道自己不可能达到这种完美的标准,但是为了维持这种假象,她一直强撑着,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局限。这种来自外在和内在的压力最终导致她心理出现了紊乱和失调,也使她承受了长达数年的抑郁。对于追求完美的人来说,满足别人会让自己感到快乐,但是这种陕乐是微不足道的,也是肤浅的,不是来自内心的深处,仅仅来自外界的评价。更可怕的是,一旦他们不能满足别人,或者做出什么错事之后,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内疚和负罪之中。邪恶的人没有负罪感,所以他们肆无忌惮,什么坏事都会做;而追求完美的人背负着太多的负罪感,因而总是生活在紧张、焦虑、沮丧和抑郁之中。

当从另一个人身上看到曾经的自己时,不知道自己是不幸的还是幸运的,我经历过与黛米一样的纠结与挣扎,也在挣扎中得到了成长与蜕变。再回过头看那一段焦虑的时光时,发现当时的自己看不清的更多是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在一无所有的时候,人反而容易陷入什么都想要的“一手抓”状态,这时候的焦虑就在于,好像我在拼命争取,但却始终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在潜意识里就开始忽视自己努力后的收获,反而把自己没有得到的那一小部分拼命夸大。但实际上,我们无法创造自己,也无法成为任意一个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我们来到世上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通过学习,竭尽全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在书中,作者写到了他和女儿下棋的故事,原本是父女之间一件愉快的事情,但作者强烈的赢棋欲望压过了他陪女儿开心的念头,最终父女二人不欢而散。在意识到事情的“一团糟”来源于自己的争强好胜之后,作者决定“舍弃下棋必须取胜的欲望”。他在书中这样说到,“在青年时期,求胜的欲望曾给予我很多的帮助,不过如今身为人父,这欲望就成了我前进的障碍,我必须将它清除出局。”

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甚至可能会有很多人不需要挣扎就能在其中做出抉择,但也有很多人迷失在取舍之中。就像不离开舒适圈我们就难以陕速成长一样,虽然坚持旧习惯可以逃避割舍的痛苦,但却会阻碍我们下一步的人生。破而后立,放下对过去的执着,对不切实际的执着,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失败,也是成长路上迈出的一大步。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到承认自己是个平凡人,一路放下,不再执着于过去自己的辉煌与暗淡,不再沉溺于华丽堆砌的虚无,放下自己的不甘平凡,在漫长的黑夜中和自己妥协,使身体和心灵得到新的成长。斯科特·派克说:“割舍是最痛苦的人生经验。割舍部分的自我,也许是放弃人格的特性、长期习惯的行为模式、熟悉的意识形态,甚至是整个生活方式,这种痛苦是难以承受的。但若要在生命的旅程中一路前行,达到最高的成熟与心灵成长,这种割舍是必须的。割舍会让我们痛苦,也会让我们感到恐惧和焦虑。我们割舍了旧的、过时的观念和习惯,但新的观念又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会让我们感到没着没落,陷入彻底的空虚。但是不经历这种心理上的空虚,我们就无法腾空内心,顺利进入人生的下一站。”

追求精神的成长,其实就是追求身体、心灵和灵魂的统一。在当下人人焦虑的年代里,快节奏的生活催促着人们不断向前的同时恰恰忽视了人们精神的成长,物欲横流下,太多的人迷失在金钱、地位、名誉中,生命中最重要的——身体、健康、心灵、灵魂成为Plan B,但当自我被高高举起时,灵魂便存在被打翻在地的风险。正如书中所说,“自我和灵魂常常处于交战状态,自我需要拥有,拥有的越多越好,而灵魂需要放弃,放弃得越多越自由。所以,前半生我们需要追寻自我,后半生则要放下自我,追随灵魂。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焦虑、恐惧和痛苦中获得超越。”

“前半生追寻自我,后半生放下自我。”60岁的斯科特·派克在写下这句话时,经历了生命中的生与死、善与恶、真理与谎言……在他看来,生命是复杂的,没有简单的答案。在他的笔下,这句话不仅是他进入晚年对生命的顿悟,更是他在人生旅途中对生命和生活的平衡。站在二十多岁年纪,虽难以完全理解取舍的真谛,但在焦虑从四面八方袭来时,是被焦虑打败还是在焦虑中重生,是个人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抉择。

猜你喜欢割舍事事痛苦消失的尾巴孩子·小学版(2021年7期)2021-12-26不要因犯愚蠢病而死去散文诗世界(2021年12期)2021-12-17事事尽力,梦想就离你更近一步启迪与智慧·下旬刊(2020年6期)2020-06-23办公室最痛苦的人党员生活·中(2020年2期)2020-04-20分担痛苦读者·校园版(2019年21期)2019-10-18祈祷诗潮(2018年4期)2018-04-26用心处事知音海外版(上半月)(2017年7期)2017-07-20割舍不是那么难的事女子世界(2016年5期)2016-05-12趣谈汉字的另类注解意林·少年版(2014年12期)2014-08-27暴力和痛苦海外英语(2013年5期)2013-08-27

推荐访问:焦虑 改变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