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基于“家国情怀”下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

2022-04-07 12:30:46公文范文
施柳杰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日趋成熟。历史作为记载一个民族发展脉络、科技成就、文化底蕴

施柳杰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日趋成熟。历史作为记载一个民族发展脉络、科技成就、文化底蕴的学科,可以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使教学的内容更加本土化,便于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与革命历史。同时,家国情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教师利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便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一、讲述革命故事,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为了达到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教师可以在校本课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学生在教师所限定的主题中进行活动,这样既能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又能把握校本课与历史课、地方特色、学校特色之间的联系,为校本课的实效性提供了保障。为了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组织学生讲述地方革命故事,让学生在讲述故事的基础上获得道德的提升,培养学生对革命先辈的崇敬、感恩、向往之情。

例如,教师在进行《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抗日英雄事迹讲述的主题校本课。首先,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识记抗日战争过程中重大事件的史实,理解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原因,认识到日本侵略战争给全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传承革命先辈意志的自觉性。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时间顺序带领学生学习了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大事件以及抗战中的英雄人物事迹,但这只是历史中的一部分,真正的抗战史远比教材中的还要惨烈。为了让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认识更加全面,教师在教材、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结合本地的实际组织学生进行了抗日英雄事迹的校本课程。在校本课中,教师组织学生收集了本地的革命先烈,讲述了他们的抗战事迹,并且在学生讲述完成后带领学生交流感想,强化了教材中《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目的,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家国情感。

在设计校本课程时,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地方、学校、班级的特色,进行贴合学生实际的校本课开发,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与成绩进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组织汇报演讲,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教师在进行校本课开发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都日趋成熟,具有一定的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且高中生的自主意识较强,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在校本课程中更多的空间,促进学生的进步。

例如,教师在进行《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课的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了汇报演讲的校本课。首先,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我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与发现,通过史料让学生认识到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帮助学生树立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文明发展作贡献的崇高理想。这节课琐碎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记忆,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这节课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践活动较少。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教师在校本课中,增加了介绍古代发明的演讲活动。由于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众多,所以教师结合教材的内容将演讲的主题分为数学、文学、农学历法、医学四种,同时也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同学选择一个主题的人物或成果准备汇报的内容。这个内容既可以是教材中提到的,也可以是课外收集到的,但要介绍清楚作品或人物的来源、成就以及影响。为了让内容更加具有说服力,还需准备相关的史料证明自己的观点,确保论从史出。

基于历史课程的校本研发,应该尊重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并围绕其展开活动,以保障校本课程的效率。同时,面对能力较强的高中生,教师还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将校本课堂交给学生,以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收集口述歷史,培养学生的乡土之情

口述史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这种方式相对于其他历史资料的收集方式更具人文气息。每一个地方的人们都是这一地方历史变迁的见证者,通过他们的简述,更能让我们了解一座城市、一片地域的变化。组织学生进行口述史的收集,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从生活中感知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同时培养学生浓厚的乡土情怀,坚定学生为祖国建设奋斗的革命理想。

例如,教师在进行《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的教学时,便组织学生开展了收集口述史的校本课。首先这节课介绍的是近代以来人民生活、习俗的变化,本身的教学内容就很适合用口述史来进行佐证,但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所以,教师在这节课进行之前,便安排学生进行了以了解本地生活习俗变迁为主题的口述史整理。学生向自己身边的大人求教,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并从故事中提取出有效的历史信息,带到班级进行分享。在学生整理口述史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口述史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收集口述史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而是要多方面求证,必要时可收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民俗杂项物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佐证。通过本节校本课,学生基本了解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风貌的变迁,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理解,润厚了学生的乡土之情,也培养了学生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应该充分体现地方与学校特色,要用这种特色强化学生对学校、对家乡的归属感,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将这种归属感转化为浓浓的爱国情怀。

四、进行专题讲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学生爱国情感的提升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进一步完善历史课堂的不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科素材。校本课的方式分为很多种,可以是研究性学习、开放性实践,也可以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进行专题讲座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系统地接受某一种或某一特定时期的内容,便于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建立,为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知识结构的完善打下基础。同时专题讲座还便于情感的熏陶,利于学生德育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进行《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课的教学时,便围绕教材的内容展开了校本课程的开发。这节课介绍的建国以来的重要科学成果以及造就这些成果的历史人物,其情感上的目的是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向老一辈的革命先烈学习。为了丰富教材内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以科研故事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以核武器的研发为例,以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的事迹为主导,通过现实案例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这些科技成果为我们祖国带来的影响,激发学生向科学家学习、努力为祖国作贡献的决心。

总之,高中教师在进行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时要注重以历史教材为依据,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道德与思想的成长,为学生的能力提升、人格塑造、思维发展打下基础。

(本文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家国情怀’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DY2020002。)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张妤)

猜你喜欢家国情怀校本历史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年2期)2020-05-28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5期)2019-05-28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家国情怀:历史教育社会功能的目标与追求历史教学·中学版(2018年1期)2018-03-06“家国情怀”的逻辑基础与价值内涵人文杂志(2017年6期)2017-08-25《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圆形人物形象分析报刊荟萃(上)(2017年6期)2017-06-19浅析报告文学《淬火青春》文学教育下半月(2017年1期)2017-04-27新历史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篡改历史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9期)2016-10-09

推荐访问:情怀 校本课程 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