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从中医“候脉”说起

2022-04-09 11:59:45公文范文
摘要中古以来,有“候脉”一词,谓搭脉。“候”的核心义是目光对事物的投射与接触,就是察看。可以是侦察敌

摘 要 中古以来,有“候脉”一词,谓搭脉。“候”的核心义是目光对事物的投射与接触,就是察看。可以是侦察敌方,就是侦候或斥候;可以是巡查下属,就是候望或守候,也包括了对宾客的迎候;可以观察万事万物,如对疾病的观察就是候诊或症候,对天象的观察就是测候或节候。均有动词和名词两种用法。而“候”核心义源于其本义“矢射向靶子之形”,即有聚焦点。用于人目光的聚焦,就是观察。从同步构词的角度看,候脉是属于动宾结构中的看脉类,强调眼部的动作。由此证明核心义和同步构词在词义分析中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关键词 候脉 候 核心义 同步构词

古代治病,没有仪器,中医治病有“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其中“切”指用手搭脉,是四法中直接和病人接触的一法,起到最主要的判断作用,是古人十分看重的方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非常生动的记载:“问臣意:‘诊病决死生,能全无失乎?臣意对曰:‘意治病人,必先切其脉,乃治之。败逆者不可治,其顺者乃治之。心不精脉,所期死生视可治,时时失之,臣意不能全也。”中医认为,只要人体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病变,就会引起气血的变化,并在脉搏上反映出来。因此,中医师通过切脉,就能知道病人得的是什么病以及病的轻重。汉语发展史中,围绕着“切脉”这一诊病手段,产生了不同的表达方法。这里,我们从“候脉”说起。

中古以来就有“候脉”一词。《三国志·魏志·华佗传》裴注引《佗别传》:“佗使悉解衣倒悬,令头去地一二寸,濡布拭身体,令周匝,候视诸脉,尽出五色。”《北齐书·方伎传·马嗣明》:“邢邵子大宝患伤寒,嗣明为之诊,候脉。”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一四《针砭》:“若唐长孙后怀高宗,将产,数日不能分娩。诏医博士李洞玄候脉。”“候脉”即搭脉,但其具体含义是什么?得义之由是什么?属于“切脉”的哪个类型?还需要讨论。

分析复音词的结构方式,同步构词是一个有效的分析角度;而词义的来由可以从核心义的角度进行探讨。这里试从这两个角度探讨“候脉”一词,从而进一步证明核心义和同步构词在词义分析中的作用。

一、 “切脉”类语词的大致分类

古人“切脉”有很系统的理论。比如健康人的脉搏是病人脉象的参照,称为“平脉”。汉张仲景《伤寒论·平脉法》:“平脉者,平人不病之脉也。如四时平脉,五藏平脉,阴阳同等平脉之类是也。人病则脉不得其平矣。”妇女怀孕,脉象也与常人不同,称为“喜脉”。“切脉”就是看看与“平脉”有何不同。脉象有“细脉”“滑脉”“沈脉”“牢脉”“濇脉”“疾脉”“迟脉”“结脉”等不同状态,都对应着不同病症和病因。如《素问·脉要精微论》:“心脈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耎而散者,当消环自已。”“坚而长”“耎而散”都是对脉象的具体描写。从语汇发展史看,“切脉”一义有多种表达方式,依据词义,大致有以下三类。

(一) 搭脉类,强调手部的动作

先秦以来,“切脉”应用较早,《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后代延续。如唐刘禹锡《因论·鉴药》:“切脉、观色、聆声,参合而后言曰:‘子之病,其兴居之节舛。”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医者意也,古人有不因切脉,随知病源者,必愈之矣。”

“切”就是切割,指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礼记·少仪》:“牛与羊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切割”必然要刀与物接触,因而有贴近和接触的特征。几何学上有“切线”,体现的就是接触的意思。《文选·马融〈长笛赋〉》:“啾咋嘈啐,似华羽兮,绞灼激以转切。”李善注:“切,犹磨切也。”也是接触的意思。《荀子·劝学》:“《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杨倞注:“不委曲切近于人。”《文选·扬雄〈羽猎赋〉》:“入西园,切神光。”李善注引张晏曰:“切,近也。”这是抽象的靠近义,与接触意思相因。

因而,“切脉”就是手触病人的脉搏,即搭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意治病人,必先切其脉,乃治之。”即其例。

有“抚脉”。汉桓宽《盐铁论·轻重》亦云:“扁鹊抚息脉而知疾所由生,阳气盛则损之而调阴,寒气盛则损之而调阳。是以气脉调和,而邪气无所留矣。”这是“抚息脉”连言。真正成词,写作“抚脉”的还很少见。明茅元仪《寄曹能始观察书二癸亥》有一例:“申维烈行曾附一函,或已达,记曹仪身在羁累,日困追摄,然鼎上之鸡,终不惜GF8CB羽,犹虑失晨以负豢养。每见抚脉既断,奴虽至弱,亦不能不逞以自压其众,而我所备者,自辽及云中,可三千里竟,无一可恃齐寇之患。”

“抚”谓用手按住。《礼记·曲礼上》:“车驱而驺,至于大门,君抚仆之手,而顾命车右就车。”孔颖达疏:“抚,按止也……君欲令驻车,故君抑止仆手也。”《说文》:“抚,安也。从手无GF8A1声。一曰揗也。”段注:“揗者,摩也。”

有“案脉”。《汉书·王嘉传》:“前东平王云与后谒祝诅朕,使侍医伍宏等内侍案脉,几危社稷,殆莫甚焉!”《三国志·魏志·华佗传》:“李将军妻病甚,呼佗视脉,曰:‘伤娠而胎不去。将军言:‘闻实伤娠,胎已去矣。佗曰:‘案脉,胎未去也。”

也作“按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

“案”与“按”同。《说文》:“按,下也。”段注:“以手抑之使下也。印部曰:抑者,按也。”就是以手下按的意思[1],“按脉”就是搭脉。

后代有“把脉”。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我昨日请一个太医把脉,那厮也说的是,道我气裹了食也。”

有“凭脉”。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请来凭脉,他道小梅行必定是个厮儿胎。”《说文》:“凭,依几也。”就是凭靠义,因而也是接触。

现代汉语中有“搭脉”。金庸《倚天屠龙记》:“胡青牛一抓到张无忌手腕,只觉他脉搏跳动甚是奇特,不由得一惊,再凝神搭脉。……我虽不敢直率拒医,但你们想,我既已迷途知返,痛改前非,岂能再犯?当下替两人搭脉。”

有“摸脉”。《梁冬对话罗大伦》:“有一天,看到这个人的行脉已经稍苏,稍微复苏了,一摸脉,脉起来有劲了。”

以上属于搭脉类,动词语素“切”“抚”“案”“按”“把”“凭”“搭”“摸”强调手部的动作。这属于一组同步构词,即手部动作语素与“脉”的结合,为动宾式双音词。以上例句时代不同,但是这些词在句中表义相同、结构方式相同、语素含义相近。

(二) 看脉类,强调眼部的动作

有“诊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又:“齐王太后病,召臣意入诊脉。”《世说新语·术解》:“(殷)浩感其至性,遂令舁来,为诊脉处方。”宋邵雍《邵氏闻见录》卷一七:“士人之妻孕,诊其脉曰:‘六脉皆绝,反用子气资养,故未死。子生,母即死矣。已而果然。”

《说文》:“诊,视也。”段注:“《仓公传》:诊脉,视脉也。从言者,医家先问而后切也。”《汉书·艺文志》:“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颜师古注:“诊,视验,谓视其脉及色候也。”“诊”也泛指省视;察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漾水》:“是以经云:漾水出氐道县,东至沮县为汉水,东南至广魏白水。诊其沿注,似与三说相符而未极西汉之源矣。”

后因偏旁类化,又作“胗脉”。唐无名氏《玉泉子》:“省郎张廷之有疾,过诣赵鄂胗脉。”清李渔《凰求凤·假病》:“请先生过来,用心替他胗脉。”

有“视脉”。《三国志·魏志·华佗传》:“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佗视脉,曰:‘胎已死矣。”又:“故督邮顿子献得病已差,诣佗视脉,曰:‘尚虚,未得复,勿为劳事,御内即死。”《宋书·文九王传·始安王休仁》:“范阳祖翻有医术,姿貌又美,殷氏有疾,翻入视脉,说之,遂通好。”

有“看脉”。《三国志·魏志·华佗传》裴松之注引《佗别传》:“有人病两脚躄不能行,举诣佗,佗望见云:‘已饱针灸服药矣,不复须看脉。”《五灯会元》卷二○《楚安慧方禅师》:“张公会看脉,李公会使药,两个竞头医,一时用不着。”

有“相脉”。《张家山汉墓竹简·脉书》:“相脉之道,左□□□□□案(按)之,右手直踝而簟之。”《马王堆汉墓帛书·脉法》:“相眽(脉)[之道],左□□□走而案(按)之,右[手直踝而簟之]。”[2]

有“察脉”。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七:“建炎初,真州城中疾疠大作,某不以贫贱,家至户到,察脉观色,给药付之。”宋王洙《王氏谈录·医》:“昔东都有一医者,姓刘……其治疾察脉,无隐不知。”

以上双音词中,“诊”“视”“看”“相”“察”均表示眼睛看,是目光的接触,属于“看脉”类,强调眼部的动作,这些动宾式双音词也是一组密切相关的同步构词。

其实,在诊病过程中,手部的动作与眼部的动作是密不可分的。中医诊断病症,没有仪器,就靠“望、闻、问、切”四法。而这四法是综合运用的,绝不是单一孤立的。《素问·脉要精微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就是指搭脉的同时察看眼睛,“精明”就是眼珠、目光。再如“按”(或“案”)是以手下压的动作,同时也有察验、察看的含义。《释名·释言语》:“识,帜也,有章帜可按视也。”唐陈子昂《上蜀川安危事》:“乃命御史一人,专在按察。”“按视”“按察”皆同义并列。《战国策·赵策二》:“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汉王充《论衡·问孔》:“案圣贤之言,上下多相违。”宋洪迈《夷坚丙志·桃园图》:“图已成,楼阁人物,细如发丝,俨然可睹,女仙七十二,各执乐具。知音者案之,乃霓裳法曲全部也。”是其证。所以,“按脉”“案脉”如果列入“看脉”类,也是可以的。

(三) 验脉类,强调综合评估脉象

无论称“视脉”还是“搭脉”,都是一个综合审视评判的过程,强调用心对疾病进行全面分析。因此,隋唐以后也产生了新的说法,表示验证、评判脉象。

有“验脉”。《太平广记》卷二二○引唐张读《宣室志·李生(二)》:“天宝中,有陇西李生自白衣调选桂州参军,既至任,以热病旬余,觉左乳痛不可忍,及视之,隆若痈肿之状。即召医验其脉,医者曰:‘脏腑无他。若臆中有物,以喙攻其乳,乳痛,而痈不可为也。”

有“对脉”。《说郛》卷七四引令狐澄《大中遗事》:“唐宫中以诊脉为对脉。”宋周辉《清波别志》卷下:“稼轩在上饶,属其室病,呼医对脉。”[3]

有“评脉”。《太平广记》卷四三五“续绅”条引唐康骈《剧谈录》:“咸通乾符中,京师医者续坤颇得秦医和之术,评脉知吉凶休咎。”《拜月亭》二【梁州第七】白:“郎中仔细的评这脉咱。”

有“准脉”。《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老生儿》一[点绛唇]白:“当日婆婆上席去来,我暗使人唤的个稳婆婆与小梅准脉来。”[4]

二、 “候脉”的归类与得义缘由

那么,“候脉”属于上述“切脉”的哪一类?为什么称“候脉”?

要回答這个问题,要从核心义入手。根据文献用例和词典释义,笔者以为“候”有察看的意思,其特点是目光对事物的投射与接触。接触的对象不同,含义则发生变化,其核心义就是“察看”。分析如下:

1. 目光与敌人及其军事设施接触,就是伺望,侦察

《史记·李将军列传》:“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司马贞索隐:“许慎注《淮南子》云:‘斥,度也。候,视也,望也。”《吕氏春秋·贵因》:“武王使人候殷。”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娄北武城,阖庐所以候外越也。”皆其义。

同义并列双音词有“探候”“觇候”“侦候”“刺候”等。三国蜀诸葛亮《将苑·轻战》:“有探候不谨,与无目同。”《宋书·柳元景传》:“贼遣兵二千余人觇候。”《三国志·魏志·牵招传》:“招既教民战陈,又表复乌丸五百余家租调,使备鞍马,远遣侦候。”《汉书·陈咸传》:“时槐里令朱云残酷杀不辜,有司举奏,未下。咸素善云,云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颜师古注引晋灼曰:“云从咸刺探伺候事之轻重,咸因教令上书。”这些都是动词刺探侦察的意思。《新唐书·郑覃传》:“今吐蕃在边,狙候中国,假令缓急,臣下乃不知陛下所在,不败事乎?”《汉语大词典》对“狙候”的解释是:“伏伺;觊觎。”很准确。

“候”转为名词,有二义。一是斥候,军候。A. 为军中任侦察之事的人;还指掌管伺察、稽查等事的小吏。《墨子·号令》:“候出越陈表,遮坐郭门之外内。”《左传·襄公十一年》:“纳斥候,禁侵掠。”《淮南子·兵略》:“前后知险易,见敌知难易,发斥不忘遗,此候之官也。”《墨子·号令》:“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辄收以属都司空若候,候以闻守。”孙诒让间诂:“此候为小吏。”《韩非子·说林上》:“子胥出走,边候得之。子胥曰:‘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候因释之。”王先慎集解:“候,吏也。《吴越春秋》作‘关吏欲执之。”B. 也指边境守望、报警的官吏。《汉书·扬雄传下》:“今大汉左东海,右渠搜,前番禺,后椒涂,东南一尉,西北一候。”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敦煌玉门关候也。”晋陆机《饮马长城窟行》:“往问阴山候,劲虏在燕然。”

二是指边境用来伺望、侦察敌情的设施,即哨所、土堡。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陈忌问垒》:“去守五里置候,令相见也。”《后汉书·马成传》:“筑保壁,起烽燧,十里一候。”《后汉书·南匈奴传》:“(朝廷)增缘边兵郡数千人,大筑亭候,修烽火。”“亭候”同义并列,是瞭望和监视敌情的岗亭等。《后汉书·马援传》:“援奏为置长吏,缮城郭,起坞候。”“坞候”犹坞壁,也是瞭望设施。《释名·释船》:“五百斛以上还有小屋曰斥候,以视敌进退也。”“斥候”是小屋,因为“视敌进退”的作用而得名。“候”的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堠”。

2. 目光与下属及其管理对象接触,就是监视,督察

《周礼·天官·宫伯》“授八次八舍之职事”汉郑玄注:“卫王宫者必居四角四中,于徼候便也。”贾公彦疏:“必于八所以为次舍者,相徼察来往,候望皆便,故次舍皆八也。”三国蜀诸葛亮《与兄瑾言治绥阳谷书》:“有绥阳小谷,虽山崖绝险,溪水纵横,难用行军。昔逻候往来,要道通入。”“徼候”“候望”“逻候”都是巡察、监视的意思。

“候”转为名词,就是监督者,即各类官吏。《左传·昭公二十年》:“薮之薪蒸,虞候守之。”孔颖达疏:“水希曰薮,则薮是少水之泽,立官使之候望,故以虞候为名也。”这是守山林水泽的官吏。《汉书·严助传》:“边城守候诚谨,越人有入伐材者,辄收捕焚其积聚。”“守候”可以理解为守城的官吏。《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苑东门候。”颜师古注:“门候,主候时而开闭也。”《北史·隋房陵王勇传》:“帝惑之,遂疏忌勇。乃于玄武门达至德门量置人候,以伺动静,皆随事奏闻。”“人候”就是“候人者”,就是监视者。

3. 目光与客人接触,就是迎接、问候。包括原地接待与前往问候两方面

(1) 迎接,接待

《礼记·曲礼上》“使某羞”汉郑玄注:“古者谓候为进。”唐孔颖达疏:“古时谓迎客为进,汉时谓迎客为候。”南朝梁江淹《杂体诗·陶征君田居》:“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这是指原地等待宾客。

因而“候”又有等待、趁着义。《汉书·游侠传·陈遵》:“尝有部刺史奏事,过遵,值其方饮,刺史大穷,候遵沾醉时,突入见遵母。”唐独孤及《寒夜溪行舟中作》诗:“忧来无良方,归候春酒熟。”“等待”是静态的,“趁着”则是动态的,是伺机而动,前者为动词谓语,后者则可以做状语。现代汉语的“候机”“候车”也属此类。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闻余游罗浮归,乞假到鼎湖延候。”“迎候”“延候”同义并列,是迎接义。双音词“等候”“守候”“伺候”亦其例。

“候”转为名词,也有二义。一是指负责迎送宾客的官吏。《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使候出诸轘辕。”杜预注:“候,送迎宾客之官也。”《国语·周语中》:“候不在疆。”韦昭注:“候,候人也;掌送迎賓客者。”二是指接待宾客的驿站,驿馆。《周礼·地官·遗人》“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汉郑玄注:“庐,若今野候,徒有庌也。”贾公彦疏:“汉时野路候迎宾客之处,皆有庌舍,与庐相似。”《后汉书·和帝纪》:“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就是指迎候宾客的房舍。

(2) 拜访,问候

《汉书·董仲舒传》:“主父偃候仲舒……窃其书而奏焉。”汉王符《潜夫论·交际》:“不候谓之倨慢,数来谓之求食。”《后汉书·朱晖传》:“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后汉书·王良传》:“时司徒史鲍恢以事到东海,过候其家,而良妻布裙曳柴,从田中归。”这是指主动前往问候友人等。

后来“候”仍然是动词,但含义有所变化。一是逐渐表示恭敬问候的意思。如:《后汉书·赵咨传》:“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魏书·杨播传》:“椿年老,曾他处醉归,津扶持还室,仍假寐合前,承候安否。”唐张鷟《游仙窟》:“承闻此处有神仙之窟宅,故来祗候。”唐孟郊《立德新居》诗之九:“拂拭贫士席,拜候丞相辕。”《旧唐书·陈少游传》:“濠寿舒庐,寻令罢垒,韬戈卷甲,伫候指挥。”宋曾巩《到亳州与南京张宣徽启》:“始敢通笺记参候之礼,庶几将心诚饥渴之勤。”上揭双音词“谒候”“承候”“祗候”“拜候”“伫候”“参候”等犹敬候,奉侍问安。

二是因此有了问候对方起居等情况的敬词用法。如:宋欧阳修《与苏编礼书》:“数日来尊候必更痊安。单药得效,应且专服。”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前辈尺牍有云尊候胜常者。”宋苏轼《与杨元素书》:“比日履兹微凉,台候何似?”“尊候”即恭敬问候。“台候”也是敬辞问候义。现代汉语还有“问候”“恭候”“敬候起居”“耑候”等说法。

以上二义相因,有时不好区分。

4. 目光与其他特定对象接触,就是观察

《陈书·后主沈皇后传论》:“(张贵妃)才辩强记,善候人主颜色。”唐韩愈《顺宗实录一》:“上每进见,候颜色,辄言其不可。”对病人的观察,就是诊视,诊断。《周书·姚僧垣传》:“以此候疾,何疾可逃。”“候脉”即其义。

“候”转为名词,指观察对象的变化状况,即征兆、症状、情形。《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听者事之候也,计者事之机也,听过计失而能久安者,鲜矣。”汉王符《潜夫论·思贤》:“夫生飰秔粱,旨酒甘醪,所以养生也,而病人恶之,以为不若菽麦糠糟欲清者,此其将死之候也。”晋傅玄《挽歌》:“人生鲜能百,哀情数万端。不幸婴笃病,凶候形素颜。”《宋书·刘勔传》:“臣又以为开立驿道,据守坚城,观其形候,不似蹙弱。”《北齐书·方伎传·马嗣明》:“邢公子伤寒不治自差,然脉候不出一年便死,觉之晚,不可治。”以上例中,“候”都是征兆、症状、情形的意思。

对病的观察,转为名词就是“病候”,指病情及病象。《北齐书·方伎传序》:“神农、桐君论本草药性,黄帝、岐伯说病候治方,皆圣人之所重也。”《周书·姚僧垣传》:“内史柳昂私问曰:‘至尊贬膳日久,脉候何如?”“脉候”也称“脉象”,谓脉搏变化的情况。因而有双音词“征候”“症候”“状候”等。

对火的观察,转为名词,就是“火候”。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贞元中,有一将军家出饭食,每说物无不堪吃,惟在火候,善均五味。”

作为名词,“候”的抽象性特征充分显现。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大将军称其儿云:‘其神候似欲可。”“神候”就是神情、精神状态。

5. 目光与天象接触,就是观天象,占验,测算

《史记·秦始皇本纪》:“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后汉书·郎GF8A2传》:“时卒有暴风,宗占知京师当有大火,记识时日,遣人参候,果如其言。”《宋书·律历志下》:“《乾象》之弦望定数,《景初》之交度周日,匪谓测候不精,遂乃乘除翻谬,斯又历家之甚失也。”“测候”并列,谓观测天文与气象。《续资治通鉴·元明宗天历二年》:“乐本于律,律本于气,而气候之法,具在前史。可择僻地为秘室,取金门之竹及河内葭莩灰候之。”

“候”转为名词,表示时令、时节、天气。晋陆云《寒蝉赋》序:“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节,则其信也。”此处“候”与“节”对文同义。唐韩偓《早玩雪梅有怀亲属》诗:“北陆候才变,南枝花已开。”前蜀韦庄《和薛先辈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之一:“玉律初移候,清风乍远襟。”

还有“气候”“节候”“时候”“岁候”等同义并列。如《公羊传·庄公二十二年》“冬,公如齐纳币”汉何休注:“凡婚礼皆用雁,取其知时候。”南朝宋颜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岁候初过半,荃蕙岂久芬?”根据时令,迁徙的鸟称“候鸟”。[5]

以下限定性语素与“候”组合成双音节词,更能够体现“候”表示季节与天气的含义:南朝齐谢朓《出夏馆》诗:“麦候始清和,凉雨销炎燠。”《初学记》卷三引南朝梁简文帝《晚春赋》:“嗟时序之回斡,叹物候之推移。”唐杜牧《雪中书怀》诗:“且想春候暖,瓮间倾一巵。”唐王勃《春思赋》:“蜀川风候隔秦川,今年节物异常年。”唐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诗:“孟夏边候迟,胡国草木长。”

总结以上“候”的五类含义,可以进一步看出:“候”的核心义是“察看”,即目光对事物的接触。从词义看,“候脉”属于“候”义的第四个方面:目光与特定对象接触,就是观察,对病人脉象的观察。从类型上看,属于看脉类,强调眼的动作。

那么,“候”为什么有观察义,也就是目光聚焦一点的含义?这是由其造字义决定的。因为“候”的造字义是射箭。《说文·矢部》:“矦,春飨所射矦也。”GF8C9,古文矦。后来作“侯”。这是《说文》的侯字:

《说文》古文  《说文》小篆

早期的“侯”是这样写的,如商代:

甲一八六  乙八九二

像矢射向靶子之形,而射箭是需要目光聚焦靶心或所射对象的。汉代,“侯”字开始分化为“侯”“候”两字。《说文·人部》:“候,伺望也。从人矦声。”用的是其分化后的含义。

《说文》小篆

《周礼·小祝》郑注“侯之言候也”,《广雅·释言》“侯,候也”,都说明二字形本来是相通的。于省吾(1979)244:“王侯之侯与时候之候初本同字,候为后起的分化字。”裘锡圭(1983)也认为“侯”“候”本由一语分化。盖早期本字是作且乙簋,像矢射向箭靶,是“有的放矢”的形象化表述,有具体的聚焦对象。用于人目光的聚焦,就是观察,后来写作“候”,增加了“亻”旁。[6]

另外,现代汉语还有“号脉”的说法。清李世忠撰《梨园集成·药王传》:“(生)计然如此,脉乃人之根本。你且土台打坐,平道与你号脉,然后下药。”民国齐秦野人《武宗逸史》:“御医小心走上前,低声喊:‘皇上万岁!见武宗还不理他,就小心把手摸在武宗手腕上号脉,这时武宗大叫一声:‘干什么?……太医赶来,把脉号脉,哪还有半点动静?”“号脉”的得义缘由是什么?属于哪个类别?笔者以为“号脉”就是“候脉”的音变[7],应当属于前文说的看脉类,强调眼部的动作。

三、 “候脉”及其同步构词

所谓同步构词,不是指同一个时代采用同一种构词方式,而是指,同一概念在不同的时代有相同的构词方式,表现出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组合关系。第一部分说到的“切脉”类以手的触摸为主,“看脉”类以目光接触为主,“验脉”以综合评判为主,这三组均属于狭义动宾式同步构词,这三组为广义的同义同构双音词。而除了“候脉”等动宾式之外,还有另外一组表示切脉以察看病状的构词类型——同义并列式。如:

诊切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齐王中子诸婴儿小子病,召臣意诊切其脉。”

诊验 诊视检查。《南齐书·王僧虔传》:“愚谓治下囚病,必先刺郡,求职司与医对共诊验;远县,家人省视,然后处理。”

诊候 《北齐书·方伎传·马嗣明》:“(马嗣明)为人诊候,一年前知其生死。”《晋书·齐王冏传》:“初,攸有疾,武帝不信,遣太医诊候,皆言无病。”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郑云逵与王彦伯邻居,尝有客来求医,误造云逵门。云逵知之,延入與诊候曰:‘热风颇甚。”

也作“胗候”。《原本老乞大》:“我有些脑痛头眩,请大医来胗候脉息,看甚么病。”

诊察 《南史·张融传》:“(张融)子雄亦传家业,尤工诊察,位奉朝请。”宋无名氏《道山清话》:“臣本无宿疾,偶值医者用术乖方,不知脉候有虚实,阴阳有逆顺,诊察有标本,治疗有后先。”

以上“诊切”等都属于同义并列式双音词。例子还有很多,此不赘述。

简言之,古代表示看病、诊疗的语义场中,至少有两类同步构词的表达方式:有“切脉”“候脉”“诊脉”等动宾式双音词,为表示“接触”义的动词语素(包括手和目光的接触)与名词语素“脉”的组合;也有“诊候”“诊察”等并列式双音词,为两个表示“接触”义的动词语素(包括手和目光的接触)的组合。台湾地区学者曲守约(1982)《续辞释》曾有举例,云:“凡此,皆有关诊脉之不同辞语,及其真正之意旨也。”可作为参考。

脉之于人,性命攸关,所以有“命脉”一词。因为对人脉搏的重视,也相应地把其他事物用“脉理”作为比喻。汉王符《潜夫论·思贤》:“养寿之士,先病服药;养世之君,先乱任贤。是以身常安,而国脉永也。”是其例。再如有“土脉”“地脉”“水脉”“山脉”“气脉”“人脉”“语脉”等,这也属于同一类构词方式。

如今现代医学相当发达,仪器设备可以把人体的每一个血管纹理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病症背后的原因未必明了。手术解决的是病症,中医则可以调节整个肌体,用疏解的办法逐步消除病症产生的原因。西医救急,中医调理,中西医两者结合是极佳的治疗方法,我们应当大力提倡。

附 注

[1]关于“按”或“案”的含义,参笔者(2013)《“按(案)”词义考》。

[2]二例引文据《张家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2001)[二四七号墓]第245246页。

[3]参看《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第105页。也许“对脉”是取与“平脉”相对照的意思。

[4]参看《元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第440页。

[5]《吕氏春秋·孟春》:“候雁北。”高诱注:“候时之雁,从彭蠡来,北过至北极之沙漠也。”高诱注是“候”的等待时节义,而“候燕”成词,就是按季节迁徙的大雁了。

[6]硕士生杨淼帮助提供了古文字的例子,在此致谢。

[7]孟蓬生教授在笔者讨论时提出了这一想法,谨致谢忱。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994.

2. 江蓝生,曹广顺.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 李崇兴,黄树先,邵则遂编著.元语言词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 刘坚.近代汉语读本(修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 裘锡圭.甲骨卜辞中所见的“田”“牧”“卫”等职官的研究——兼论“侯”“甸”“男”“卫”等几种诸侯的起源.∥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文史(第十九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

6. 曲守约.续辞释.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

7. 王力.汉语史稿(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

8. 王云路.“按(案)”词义考.语言研究,2013(3).

9. 王云路.中古诗歌语言研究.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4.

10. 王云路,王诚.汉语词汇核心义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1.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2.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浙江大学古籍所 杭州 310014)

(責任编辑 马 沙)

推荐访问:说起 中医 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