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指向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学校特色课程建设

2022-04-14 10:57:31公文范文
郑敏芳摘  要: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战略和学校实践的现实问题,以提升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

郑敏芳

摘   要: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战略和学校实践的现实问题,以提升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为导向,上海市中国中学构建起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课程、凸显鲜明办学特色的“新六艺”校本课程、实现初高中一体贯通的课程体系,探索出如下课程实施策略:初高联动、学段贯通,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理解力;资源共享、学科整合,以扩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半径。学校通过强化特色育人文化、特色师资队伍等保障路径,取得积极育人效应和学校发展效应。

关键词: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六艺”课程;特色课程实施

2018年教育部公布的高中新课程标准表明,核心素养正在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校育人模式的根本转型,从而实质性地推动和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首次提出把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纳入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审辨思维、创新素养、沟通素养、合作素养、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中,并提出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框架中应包含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践行三个要素。1 但是,如何将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教育落地以及将素养目标转化为系统化的育人体系,还缺乏实践探索和案例支撑。2017年以来,上海市中国中学(以下简称“中国中学”)开启以“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提升”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改革实践,逐渐构建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特色文化的“新六艺”课程体系。本文基于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提炼出经验性认识和方法,以期为其他学校的相关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构建“新六艺”课程体系的意义

课程建设作为一项扎根于学校土壤的实践研究,一方面,它是贯彻国家教育战略、落实核心素养的价值认同和追求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学校的课程设计离不开对学校现实状况的分析,这种分析是推进学校设计、优化课程建设的必然选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培养的核心内容,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2014 年3 月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7 年 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些文件从教育战略和国家发展的角度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了顶层设计,有力地推动了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2021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更是为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提供了操作层面的指导。可见,构建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课程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上海市中国中学是一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特色的完中,一直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提升的行动初期,学校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了学校传统文化课程的相关信息,经过分析,课程项目组认为学校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课程目标表述不完整,偏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忽视了学生心灵、情感的教化与审美、应用等能力培养;课程内容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语文、历史、思政等人文学科,较少涉及数学、物理、生物等自然学科;课程实施方式较单一,偏重于传统的讲授、讨论、写作,课程缺乏持久生命力。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有效提升。

基于以上现状,从国家教育的战略要求和学校实践的现实问题出发,学校开启构建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六艺”课程体系,具体目标定位为:通过特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育人立意更加精准鲜明,各种类型课程布局安排更加系统完整,课程内容更加科学合理,呈现方式更加生动,从而使“新六艺”课程体系在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增强、学校特色品牌创建三个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新六艺”课程体系的构建

1.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相关研究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概念虽然是近几年才提出的,但是古今中外教育不乏相关的内容描述。我国古代孔子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他主张通过对周代礼乐文明和典章制度的学习,使人们能够回到“三代”的理想社会。他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四教”(文、行、忠、信)教育学生,不仅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方向,也缔造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初典范。

2005年日本启动的教育改革中,提出要继承与发扬本国传统文化,培养在国际社会中生活的日本人。1 同年,欧盟发表了《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框架》,并提出八项核心素养,与文化理解和传承相关的素养主要集中在社交和公民素养、文化意识和表达方面,其中社交和公民素养包括对本国及欧盟的了解和认同以及多元理解,文化意识和表达包括了解本国和欧洲的文化并具有认同感,以及对文化表达的多样性理解和认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3 年发布的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包含七大学习领域,其中文化艺术领域的内涵不仅包括了解家庭、学校、社区以及国家的文化经验,还包括自我或共同体身份认同、尊重多元等内容。我国2016 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建立了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和十八个基本要点的核心素养框架。在文化基础当中,强调学生应“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2

2.中国中学的课程框架结构

学校在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片面化(未能实现与革命传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现代科技文明的融合)、分割化(未能与学校课程系统融合)、碎片化(未能与学校育人实践体系融合)等问题。这些问题表现的背后,存在融合理念不足、融合策略缺失、融合实践零散等关键的共性问题,致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育人体系严重脱节,未能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功能。

受中国传统“六艺”启发,结合新时代核心素养要求,呼应国家“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以及学校目前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学校构建了“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國家课程,构建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实现初高中一体贯通”的课程体系(见图1)。

(1)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课程

学校根据学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度,把语文、思想政治、历史等学科作为相对显性的“核心学科”,把数学、英语、生物、物理、地理、化学、信息等学科作为相对隐性的“关联学科”。在具体学科中,又根据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度,把不同教学内容相对区分为更加显性的“核心内容”和相对隐性的“关联内容”。

(2)构建具有鲜明中国中学特色的校本课程

“新六艺”校本课程包含“明德惟馨”“文以载道”“格物致知”“真美育人”“天工匠心”“行健自强”六个课程模块,与“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对应。各模块之间既独立发展,又兼容并包,体现了“以德为先,六艺协同”的设计理念。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学校的每个课程模块已经形成2—3个课程群,每个课程群约8—10门课程,共计63门特色课程(见图2)。

三、学校“新六艺”课程实施的策略与保障

课程实施是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特色课程与学校特色文化研究,学校探索出两条特色课程实施的现实路径:縱向上,初高联动,学段贯通;横向上,资源共享,学科整合。

1.学校特色课程实施策略

(1)初高联动、学段贯通,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力

首先,学校把文化建设、德育工作、课程设置、核心素养发展、校园环境等要素进行通盘考虑、一体规划,使初高中联动,整体发展。其次,在两个学段设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内容,如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和实践研究为重点,并设计初高中贯通的研学衔接课程。再次,在同一学段中,有目的地实施教学计划,帮助学生由浅入深掌握部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以学校的“新六艺”课程为例。“新六艺”课程的实施分为“通识课程”“进阶课程”“高校贯通课程”三个阶段(见图3):高一以“广泛接触、全面发展”为目标,学习通识课程;高二以“提升兴趣、特色发展”为目标,学习进阶课程;高三以“规划人生、终身受益”为目标,学习贯通课程。让学生经过三阶段课程的学习,将知识内化后转化为创新的能力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2)资源共享、学科整合,扩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半径

在资源共享方面,学校主动牵头实现学区内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依托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高校资源,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群的开发与建设。通过构建“U-S”(大学-学校)、“S-S”(学校-学校)、“S-F”(学校-家庭)等联动机制,形成育人大格局。近年来,40余位高校专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走进中国中学,已经开展了120多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或讲座。学校三年中承办200多场相关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近万名校内外师生、家长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在学科整合方面,学校做到了四个方面并举:

一是做优文史哲核心学科特色。在文史哲学科课堂教学上采用双线建构的模式,以情感体验为方式,以理性提升为目标,做强课程标准基础下的特色教学。例如,在高一年级进行《论语》等儒家经典文本的思辨式阅读,安排学生采用“每日一通”“每日一解”“每日一悟”的方式进行辩证式解读和撰写学习感受,并通过排练课本剧延展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思辨。历史学科把《学科教学指南》中梳理出来的知识点以场景再现、人物代入、学生辩论等方式,对相关内容开展比较式学习,多角度地提炼历史经验和教训,古为今用,发展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的学科核心素养。思政课以“行走的思政课”为载体,在龙华烈士陵园、一大会址等场馆开展现场教学,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政治认同。

二是做强关联学科,形成特色。关联学科以“创设情境、提炼精神”作为策略,参照《学科指南》和《教学手册》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力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提炼传统文化的人文和科学精神。如,学校数学教师开播空中课堂“二项式定理”一课,首先在引入课题环节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杨辉三角”,然后与二项式定理的知识点建立联系,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在研究二项式定理上的成就要比外国数学家早一千多年。在探究二项式系数性质的教学环节,进一步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先做出猜想,再进行严格论证,着力培养学生孜孜以求的治学态度。

三是做实综合社会实践课程。学校在军训学农、志愿服务等综合实践课程中,充分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以军训课程为例,中国中学作为全国国防特色学校,在军训中开设“国之重器:重大工程背后的传统文化”专题课程,以讲座、参观、主题绘画和“玉兔号”官方微博留言等多种方式,系统整理我国重大工程“玉兔”“墨子”“蛟龙”等名称背后的传统文化,把矢志爱国的传统文化精神核心传递给学生。

四是做细系列校园主题活动。学校以传统文化重新构建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在校园里随时随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疫情期间学校的“新六艺”课程实施为例:学科整合,用易筋经、书法、中医、诗词吟诵等充满传统文化意味的“新六艺”课程,向祖国敬礼、向英雄致敬。“向伟大祖国、伟大英雄敬礼——德育课程”,“抗击疫情,有我们最美丽的声音——吟诵课程”等艺术类课程,“居家运动,提高我们的免疫力——易筋经课程”等运动类课程,“用我们的技艺,助力这场‘抗疫’——设计课程”“祝福第一线的白衣天使——书画课程”“传统中医大学问,穴位按摩助免疫——中医药课程”等,分别对应“礼、乐、射、御、书、数”所涵盖的不同能力素养,借助观察、提问、合作、探究、体验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民族文化理解和传承素养。

2.学校特色课程实施保障

(1)育人文化保障

文化具有浸润式育人功能。在校园景观文化方面,2008—2013年期间,初高中整体搬迁新校区。学校以此为起点,以2017年启动特色高中建设为契机,以爱心和责任心为文化基质,从楼宇、墙廊、步道、橱窗、办公、学习、标识、绿化、景观、人文十个方面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校园十景”。同时,逐渐建立起文创实验场馆、文化实践基地、学生文化社团、文化节庆赛事以及网络文化教育、文化课题研究六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台,如校内的菁莪苑、格致轩、艺馨阁、精武馆、天工坊等。

2017年以来,中国中学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条主线,建立起特色创建领导小组和五个中心,架構三年发展规划、特色高中建设项目规划等制度体系,逐渐形成完善的校园制度文化。

(2)师资队伍保障

师资队伍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聚焦“三高型”教师(师德高尚、师能高超、传统文化教育素养高显)培养目标,学校逐步打造了一支“群、兼、特”相结合的师资队伍。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项目式学习、单元设计、学科统整等专题培训,共同构建学校“新六艺”课程。此外,学校还安排30余位教师拜师名家或者进入高校深造,通过“师徒式”带教和“学历提升”等方式获得成长。

学校倡导教研联动文化,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教学和研究、教研和科研联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确定语文、历史、生物、体育等学科作为试点,持续开展促进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提升的教研活动,以点带面、重点突破。近年来,学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研究主题,先后主持和参与10余项科研项目,并梳理学科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知识的联系点和学科融合点,编写了《学科教学指南》和《教学手册》。

四、“新六艺”课程实施反思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优秀的民族文化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审美取向、行为习惯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就是为了培养具有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基于此认识,学校开展了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提升的课程建设活动。在实践中,学校探索出了两条路径:一条路径指向学生的纵向学习,另一条指向学生的横向学习。前者是高度融合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顶层设计,在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通过学段贯通、初高贯通,最终让学生实现传统文化认知、情感、技能与应用四个维度的学习目标;后者是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包括课程资源的打造、课程教学的方式、课程成果的展示等,以此更好地设计和实施学生文化理解和传承素养提升的课程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六艺”特色课程已经彰显育人效应和学校发展效应: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传统文化特色素养的融合发展态势良好;坚定文化自信,具有“中国心、世界眼、未来梦”的现代责任公民育人目标彰显;学生文史哲专业特色十分鲜明,为终身发展奠定厚实基础。2021年9月委托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第三方团队的测量结果显示(满分5分),中国中学高中生传统文化素养总分(4.03)及基本认知(3.35)、价值体认(4.61)和传播弘扬(4.15)各维度均值都显著高于同类高中(分别为3.84、3.29、4.34、3.8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办学特色日益鲜明,得到社会、学区、家长和教育界的广泛认同。

学校的课程建设也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在课程实施方面,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有待提升,在课堂教学的模式方面,需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保障制度;在课程评价方面的探索还不够,下一步需要从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两个方面探索“新六艺”课程评价机制,并以此优化学生的文化理解和传承素养培养的路径和方法,让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更有生命力。

猜你喜欢课程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中国篆刻·书画教育(2020年5期)2020-06-08基于“课程化” 成于“常态化”——部编教材“课外阅读课程化”指导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年3期)2020-05-28“隐性课程”与“空无课程”江苏教育(2020年4期)2020-04-07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基于课程活动观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课程融合要学会做“减法”教育·综合视线(2018年9期)2018-11-22教育部发布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伙伴(2018年2期)2018-05-14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7年4期)2017-11-0436名美国学生可参加VR/AR课程CHIP新电脑(2016年7期)2016-07-18为何园本,课程何为?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5年6期)2015-06-17

推荐访问:素养 传承 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