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问题导学”改变填鸭式教学模式

2022-04-18 10:49:33公文范文
余金莲目前,传统的填鸭式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基于问题导学的

余金莲

目前,传统的填鸭式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基于问题导学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逐渐成为小学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核心素养,还要为学生初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应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整体质量。

小学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是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其主要是指教师以数学课本中的各种知识点作为基础,设计不同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以此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思路上思考学习,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从而提高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应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在学校新学期初期,数学教师应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以及教学计划有明确的打算和规划。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内容,教学方式也存在差异,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做适当的调整和改变,将“问题导学”教学方法渗透其中。小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数学知识吸收程度也不一样,统一的教学计划往往会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从而出现抵触、厌恶数学学习的情况,对数学整体教学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分析观察各个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计划,再应用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导学手段,基于统一的教学标准,因材施教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上课刚开始时,用多媒体投影给学生展示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图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现规律,展示的图形中可以有常见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图形形状不同,但都有什么相似的条件呢?”引导学生根据图形观察和思考,最终发现这些图形的对边平行并且相等,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另外,教师可以先以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基础概念知识作为提问的依据,比如针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教师给学生展示一组平行变化的视频,视频中将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的方向拉,会形成一个新的图形。根据图形的变化,教师提出问题:“该长方形变化后,变成了什么图形呢?其中有什么是改变的,有什么是没有变的呢?”学生再根据掌握的定义知识明确:“该图形变化是长方形变换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其中两组对边的边长没有变,两组对边的平行性没有变,长方形的四个直角变成了锐角和钝角。”教师利用基础问题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后,可以提升问题难度,将知识难点作为问题的基础来提问,比如:“我们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的矩形面积的求法,那我们如何去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引导学生利用图形拼接法,先将平行四边形拆分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两个三角形可以重新拼接成一个新的矩形,新的矩形和原来的矩形可以拼接成另一个矩形,再通过求该矩形的面积,从而求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且,根据图形的拼接法以及矩形图形的变换过程,教师可以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S=ah,其中S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为平行四边形的底,h为平行四边形的高。

二、采用序列化问题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中的很多知识点即使不在同一课本、同一章节中,但也始终有着很强的联系性,而教师将这些知识点内容联系起来,构成一张数学学习的系统性知识大网,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习惯。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多边形的面积》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多边形。学生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也会联系到之前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从而更好地理解两个多边形求面积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应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选择序列化问题进行提问,根据序列化问题中的提问顺序,逐步引出相应的知识点和难点,并引导学生逐步思考学习,培养其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课《小数乘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四年级上册第1课《四则运算》和第6课《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相关知识点来综合讲解。教师可以先提出第一个教学问题:“我们之前学过‘四则运算,现在就来考考大家有没有忘记计算的方式和一些小技巧。”然后通过投影的方式给学生展示一些乘法运算的题目,如4×5,10×23,99×99等,并给他们五分钟的时间去运算。再根据上一个整数运算的问题,提出下一个问题:“大家还记得小数该怎么运算吗?比如1.56+9.68等于多少呢?”学生通过运算得出结果为11.24。之后,教师再根据前两个问题继续提问:“我们刚才做了整数的乘法运算和小数的加法运算,那么根据规律,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小数乘法的运算呢?”接着给学生出示一道比较简单的小数乘法题目,比如1.1×1.2=?,从而引出《小数乘法》一课的重点知识。另外,教师也可以再利用序列化问题,将知识点进行整合,比如:①整数乘法运算的方法是什么?小数乘法运算的方法是什么?②比较两者运算过程,说出整数和小数的运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③根据乘法运算规律,请尝试说出小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并计算出5.5÷1.1=?。

三、应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在数学学习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较为普遍,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可以把不同的问题、有分歧的知识内容经由思想上的交流和一定程度的讨论,达到高效率地掌握该部分知识内容的目的。并且,合作学习小组采用了小群体的学习方式,由于群体内的学生较少,交流学习的压力较小,整个小组成员在学习讨论后往往都能掌握讨论的知识点,从而提升整体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为了更好地应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教师应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对那些根据难点知识点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给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讲解,当整个小组讨论出了正确答案,也就意味着整个小组成员对该问题背后的知识点已基本掌握,从而不断提高小学数学“问题导学”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课《可能性》的教学中,教师可用带红色、黄色、黑色、绿色四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并随机挑选四个学生A、B、C、D选择各拿一个球,其中拿球的顺序为学生A、学生B、学生C、学生D。教师针对此过程提问:“在拿球的过程中,学生B可能会拿哪个颜色的球呢?”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引导他们在小组内模拟拿球的过程,进而得出实际答案:“如果学生A选择拿取红球,则学生B可能会拿黄球、黑球或者绿球;如果学生A选择拿取黄球,则学生B可能会拿红球、黑球或者绿球,并以此类推。”随后,教师可以根据选球过程提问:“我们从这个选球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呢?”并让学生试着对《可能性》的学习进行总结。

综上所述,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多影响学生高效率学习的因素,填鸭式教学手段往往也只是着眼于学生最终的升学成绩,对其数学逻辑思维的提高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没有明显效果。教师应该重视“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通过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采用序列化問题教学、应用合作小组的方式以及鼓励学生积极提问等措施,快速有效地渗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从而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调动和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进而提高整体教学效率和质量。

猜你喜欢问题导学小数导学失踪的小数数学大王·中高年级(2019年9期)2019-10-09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之“问题导学法”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6年6期)2016-07-02我是小导游快乐作文·低年级(2015年11期)2015-12-08一起解答含小数的方程今日中学生(初一版)(2013年11期)2014-01-23小数精灵成长记数学大王·中高年级(2009年5期)2009-05-31数轴上的小数数学大王·中高年级(2009年5期)2009-05-31

推荐访问:教学模式 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