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诸子的精神

2022-07-12 09:14:02公文范文
【阅读导引】“先秦”指秦始皇焚书之前的一段时间,史称东周之春秋战国。我国主要的学术思想都起源于这个时

【阅读导引】“先秦”指秦始皇焚书之前的一段时间,史称东周之春秋战国。我国主要的学术思想都起源于这个时期。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周王室东迁以后,学术重心由王宫逐渐移向民间,自老子、孔子以后,一时大思想家辈出,他们皆能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后世称这些思想家为“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后世思想学派莫不渊源于此。诸子著作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资料。

对于诸子的精神,易中天教授总结道:读孔子见“恻隐之心”,得“仁爱精神”;
读孟子见“浩然之气”,得“义勇精神”;
读老子见“玄妙之智”,得“辩证精神”;
读庄子见“通透之慧”,得“超脱精神”;
读墨子见“身体力行”,得“实践精神”;
读韩非见“直面人生”,得“现实精神”;
读荀子见“事在人为”,得“自强精神”。这些就是先秦诸子的精神,也是我们民族的不朽精神。他呼吁读者为求智慧而读经典,重体验而非结果,不同的人可以从这些精神中各取所需,实现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

【作者简介】易中天(1947年2月8日-)中国知名作家、学者、教育家,曾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涉及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个方向。

【附文】

我读先秦诸子

易中天

现在不少人都主张重读经典。我自然也是赞成的。这就产生了三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读?第二,读什么?第三,怎样读?在这里,我想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而且,它的意义和价值还是永久性的。

那么,为什么要读先秦诸子?因为先秦诸子是经典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华,是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知道,先秦诸子所处的时代——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在人类历史上,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时代,叫“轴心时代”。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这个时期,世界各民族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成为世界各大文明的标志。比方说,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则有孔子、老子等等。

他们不约而同地在思考:人,究竟要怎样才能幸福;
社会,究竟要怎样才能和谐?正是这些思考,影响了各自民族的文化,而且达数千年之久。这样的思考,我们怎能不知道、不了解?

或许有人会问:那么久远的思想,现在还管用吗?管用!实际上,这些思想家和先驱者的思想,一直在影响着我们。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思想家思考的,是一些永远的问题。比方说,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永恒。这些问题,尽管哲学家们做过无数次回答,有过许多的结论,它们却仍然是问题。为什么呢?

因为,第一,这些问题不是关于物的,而是关于人的。只要人是一个问题,它们就永远成问题。第二,这些问题不仅属于某某“学”,或者某某“家”,它们还属于全人类,属于每个人。

每个人都会面临这些问题,也都会思考这些问题,还会有不同的结论。这样,它们就永远是问题。

于是,当我们为这些问题所困惑时,我们就会想到那些先哲,想到那些经典,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思考怎样回答的。这便是哲学和经典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今天阅读经典,阅读先秦诸子,不过是为了帮助我们自己思考人生、获得智慧。

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也就同时回答了第二个问题:读什么。读什么呢?读人,读人生,读人生智慧。

那么,我们能够从先秦诸子当中,读出什么人生智慧?

我想概括为这样几句话:读孔得仁,读孟得义,读老得智,读庄得慧,读墨得力行,读韩得直面,读荀得自强。

二、读孔得仁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这一点大约没有什么问题。但什么是“仁”,说法就很不一样。孔子自己,就有好几种说法,比如“爱人”,比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比如“克己复礼曰仁”。

我自己比较认同的,是孟子的说法:“恻隐之心,仁也。”仁,当然不等于“恻隐之心”,所以孟子没说“仁,恻隐之心也”。不过,一个人如果有了“恻隐之心”,那就是“仁”,或者说就有“仁爱之心”了。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先看什么是“恻隐之心”。恻和隐,都有忧伤、悲痛的意思。所以,恻隐之心,就是“忧伤之心”,就是“悲痛之心”。这又有什么稀罕呢?谁没有忧伤?谁不会悲痛?

原来,恻隐之心,并不是自己悲痛,自己忧伤,而是能够体验到别人的悲痛、别人的忧伤,从而不忍心让别人悲痛忧伤。所以,恻隐之心,其实就是同情心、怜悯心。它的基础和核心,则是“不忍之心”。

实际上孔子的主张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让世界充满爱”。孔子把这样一种由此及彼、推己及人的做法,称为“能近取譬”,并认为这是“仁之方”(《论语·雍也》),即实践仁德的方法和途径。

具体地说,则又有两个方面。正面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反面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两个方面,哪个更重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为你只有做到不把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强加于人,才能进而做到在自己追求幸福的时候,也让别人感到幸福。可见“让世界充满爱”的前提,是必须每个人都有“不忍之心”,包括對动物的“不忍之心”。

事实上,不忍心其无罪而死,不忍心其被折磨,正是现代社会法治与人权的心理基础和人性基础。在这里,我们高兴地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对接。

三、读孟得义

如果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那么,孟子思想的核心便是“义”。义,是对“仁”的补充。孔子说过:“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可见“仁”这个概念中,原本就同时包含着爱与憎。但是,仁,毕竟主要是爱,不是憎。这就需要“义”来补充。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显然,表现于人的心理,仁是同情、怜悯,义则是羞愧、憎恶。同情和怜悯是对别人的,羞愧和憎恶则是一半对别人(憎恶),一半对自己(羞愧)。但不管对谁,义,都有批判性、否定性和战斗性。

孟子是好辩的。他的话,也很雄辩。他总是有一种气势,一种不容置疑和剑拔弩张的气势。比如他去见梁惠王。梁惠王问他:老头!不远千里而来,总归对敝国有什么好处吧?这在当时的诸侯,大约都会这么想、这么说的。孟子却直通通地顶了回去,说:大王!为什么开口闭口就说利益呢?只要说说仁义就行了!接着,孟子以排山倒海之势,一口气说出为什么不可言利的道理,最后得出结论:王!你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讲利?

不少人不喜欢孟子,认为他锋芒毕露,太过张扬。其实,孟子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个性使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的核心范畴是“义”。这就必须有精神上的支持,而且这精神还必须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那么,在孟子那里,有这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的精神力量吗?有。它就是“气”,也叫“浩然之气”。

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就不太好讲了(难言也)!但有几点可以肯定。第一,它是正义积累的结果(集义所生);
第二,它和道义相伴生(配义与道);
第三,它一旦为道义和正义所培养(以直养而无害),就最伟大、最刚强(至大至刚),能够充盈于所有的地方(塞于天地之间)。这是孟子对公孙丑说的话,见《孟子·公孙丑上》。可见,势源于气,气源于义。有义则有气,有气则有势。正义在胸,则气势磅礴。

义离不开气,叫“义气”;
仁本之于心,叫“仁心”。孔子講仁,孟子讲义,所以孔、孟的“心气”也不一样。

总体上说,孟子比孔子强硬。我的感觉是:孟子很男人,孔子很长者。

四、读墨得力行

后世的“侠义”,一半来自孟子,一半来自墨子。如果说他们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墨子侧重于“行侠”,孟子侧重于“仗义”。墨子的“行侠”,可以用一个故事来证明。这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墨子救宋。

楚国请鲁班做云梯准备用来攻打宋国。墨子听说后立即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来见楚王和鲁班。墨子用义理怼得鲁班没话说,又对楚王说,现在楚国应有尽有,宋国贫穷弱小,你们却要去抢人家,这与有“盗窃病”的人有什么两样?这既违背正义又得不偿失啊!楚王没有话说。

但是楚王和鲁班都不想放弃,于是墨子只好和鲁班虚拟过招。鲁班演示攻城,墨子演示防守。几个回合之后,鲁班黔驴技穷,墨子绰绰有余。

于是鲁班说,我自有办法对付先生,但是我不说出来。墨子说,我知道先生打算怎样对付我,我也不说。楚王奇怪,问墨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墨子说,鲁班的办法,无非是杀了臣下。杀了臣,宋国就可以攻打了。可惜臣的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已经掌握了臣的方法,带了臣的器械,守在宋城上,只等楚军来进攻了。楚王一听,马上决定不再攻打宋国。

很显然,这个故事表现了墨子的三种精神:反战精神、侠义精神、实践精神。墨子不但提出了反对掠夺性战争的主张,而且身体力行地制止了一些这样的战争。这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真是谈何容易!

这就真是“行侠仗义”,也真是“说得到,做得到”了。可以说,中国文化“知行合一”的精神,在墨子和墨家学派那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应该学习墨子这样的一种精神:一旦认准了某个道理,就坚定不移地去做。这就是墨子给我们的启示。

五、读韩得直面

表面上看,韩非与墨子完全不同。墨子代表着当时的庶民阶层(贱人)和劳动人民(农与工肆),为他们争取生存的权利;
韩非则代表着新兴的地主阶级,帮他们维护统治的权力。墨子的书中,多言民间疾苦;
韩非的书中,则不乏帝王“南面之术”。所以,后世便有人将墨子称为“平民哲学家”,将韩非称为“宫廷阴谋家”。这当然并不准确,却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大体上说,墨子比较“草根”,韩非比较“宫廷”。墨子讲“兼爱”,韩非讲“权术”,他们是“两股道上跑的车”。

韩非与墨子都讲“利害”,都不像儒家那样只讲“仁义”。《墨子·非乐上》就说:“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只不过,墨子所言为“公利”,韩非所言为“私利”。墨子讲“兴天下”,韩非讲“治天下”,这是他们的不同。

在韩非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儒家讲的“仁义”和“礼让”,而是“利害”和“算计”。韩非说,开马车铺的,天天盼望别人升官发财;
开棺材店的,天天盼望别人生病早死。难道是开马车铺的比开棺材店的更“仁义”?不是的。实际情况是,只有别人升官发财,开马车铺的才有利可图;
只有别人生病早死,开棺材店的才有钱可赚。他们其实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买卖关系如此,君臣关系也一样。甚至在韩非看来,君臣关系就是买卖关系,叫“主卖官爵,臣卖智力”(《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那么,他们之间就不能不“算计”。君主靠算计来雇佣臣子(君以计畜臣),臣子靠算计来服务君主(臣以计事君)。双方各打各的算盘,只有双赢互利才会成交。如果合作的结果不利于自己,那么,无论是君还是臣,谁都不会干那种蠢事。(《韩非子·饰邪》)

君臣关系如此,父子、夫妻也一样。韩非说,一个人,如果小时候父母对他比较随意,长大了他就会怨恨。同样,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如果比较简慢,父母就会恼怒。(《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他还说,卫国有一对夫妻,大约是做买卖的。妻子祷告说,但愿我的夫君平安无事,能赚一百块钱(“使我无故,得百束布。”布即布币)。丈夫说,怎么要得这样少?妻子说,钱赚多了,你还不去找别的女人吗?(《韩非子·内储说下》)

不过在韩非看来,最危险的还是君主的夫妻、父子关系。因为这里面的利害太大。那些年老色衰的后妃们,甚至盼望自己的夫君早死,以便自己的儿子早接班。自己的亲生儿子当了君王,作为太后,就什么都保住了。所以竟会有母子合谋弑君的。于是韩非感叹说:“以妻之近与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韩非子·备内》)因此韩非认为,统治国家,不能讲“仁义”,不能讲“礼让”,只能用“刑法”,只能用“权术”。正如李泽厚、刘纲纪两位先生所说:“在中国思想史上,韩非是第一个毫不掩饰地、津津乐道地,而且是最为详尽具体地研究阴谋权术的人。”(《中国美学史》第一卷)

韩非的积极意义,我认为就是“直面惨淡的人生”。这就与儒家不同。儒家的思想,总体上说是比较理想主义的。但我们也要看到,理想毕竟是理想。它可以用来“激励人生”,也可以被用来“粉饰太平”。当统治者一方面对人民群众肆无忌惮地进行压迫剥削,另一方面又大讲“仁义道德”时,韩非的话无异于振聋发聩的“清醒剂”,使人们不至于被“瞒和骗的艺术”所麻醉。这也是历史上那些革命者和批判者,往往会用韩非思想为武器的原因。

实际上儒法两家的思想虽然对立,却不过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它也是人性的两面,人类社会的两面。这就是善与恶,理想与现实。人,不能没有理想,也不能只有理想;
必须面对现实,又不能只看现实。所以我们就既要读孔孟得仁义,又要读韩非得直面。

韩非的思想方法是认为矛盾对立的双方不可调和。大家都知道那个著名的“卖矛又卖盾”的故事,韩非也因此获得了“矛盾”一词的发明权。矛与盾既然不能同售,则理想与现实、内容与形式、仁义与利害,也就不能共存。利害冲突既然是真实的,仁义道德也就肯定是虚假的。這就是韩非的思想方法——“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

六、读老得智

道家,通常指老庄。其实老和庄并不完全一致。不过有一点倒一样,即都强调矛盾对立双方的转化。大家都很熟悉老子的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不变的。

这个观点,庄子也有。庄子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庄子·知北游》)生与死、神奇与臭腐,在一般人看来,是水火不容根本对立的;
但在庄子这里,可以变来变去,你变成我,我变成你。这就是道家的辩证法。这个辩证法,用哲学的语言来表述,就是矛盾对立的双方无不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这是道家的智慧,也是中国的智慧,是老子和庄子共有的。

《老子》中的精华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辩证法。《老子》的辩证法,在中国人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变成了一种生活辩证法。而且,依我看,这种生活辩证法还是属于弱势群体的。

我们看《老子》一书,从头到尾贯穿的都是弱者的生存智慧:柔能克刚,弱能胜强,无为则无不为。老子一再说,不要以为强大的就强大,弱小的就弱小。天底下最柔弱的是什么?水。最能攻坚胜强的又是什么?还是水。所以,最弱小的,其实是最强大的;
最坚强的,其实是最脆弱的。想想看,一个人,什么时候最柔弱?活着的时候。什么时候最坚强?死了以后。

可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因此,那些争先恐后的,没有一个不失败;
那些巧取豪夺的,没有一个不输光;
只有那些与世无争的,才最安全,也才最丰富,简直就应有尽有。

道理很简单:正因为他们不争,所以没人争得过他们,这就叫“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请大家想想,这难道不是说给弱者听的吗?

有趣的是,老子的这一套无为、守雌、贵柔、知足,并非只有弱势群体受用,权势人物也受用。因为谁都有处于弱势的可能。即便贵为天子,也未必总是强势,这个时候,就用得着老子哲学了。

所以,老子的思想可以有不同的结果。用于学术,可以发展为思辨哲学;
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
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
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由此可见,老子是影响深远的,也是无法尽说的。

七、读庄得慧

和老子一样,庄子也讲“无为”。但老子的“无为”,其实是“无不为”。至少,也是“有所为”。只不过在老子看来,要想“有所为”,必先“无所为”,或者装着“无所为”。因为按照老子的辩证法,物极必反。矛盾对立的双方,总是相互转化的。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好。所以,你要收敛,就先张扬(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你要弱化,就先强化(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你要废除,就先兴起(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你要夺取,就先给予(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总之要反着来。

可见老子的“无为”,其实是“有为”,而且是“大有作为”。这正是历史上那些“有为者”反倒特别喜欢《老子》的原因。而庄子一生,不知把多少送上门来的功名利禄拒之门外。

其实庄子不是清高,而是透彻。作为哲学家,庄子想明白了两个问题:世界上什么最可宝贵,什么最有价值。什么最可宝贵呢?生命。什么最有价值呢?自由。这两个问题合起来,就可以表述为这样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的价值在于自由。我认为,这就是庄子哲学的核心。

庄子一生,也在实践着他的哲学。为了生命和自由,庄子把很多问题都想得很开,把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淡。比方说,在孔子那里极为重要的“名”,在庄子这里就无所谓。他也不在乎自己有没有用,甚至觉得没有用更好。在庄子看来,有名有用,都不如活着。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为了生命之外的东西去死,那就可悲了。为此,他连儒家极其推崇的“以身殉国”“舍生取义”也予以否定。

在《骈拇》篇,庄子说,历来就有人为了生命以外的事情去死。小人为了利益,士人为了名誉,大夫为了家国,圣人为了天下。这些人,事业不同,名声也不同,但在违背天性伤害生命这一点上,是一样的,都不可取。由此可见,庄子把个体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它甚至高于道德追求、民族大义、国家利益、社会理想。

那么,个体的生命为什么最可宝贵呢?因为生命是天赋的,而自然的就是自由的。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所谓“道之真以治身”(《庄子·让王》),肯定的都是那种天生、天然、天赋的自由。

庄子的可贵正在这里,庄子的问题也在这里。在那样早的一个时代,庄子能够切身体会到人的“不自由”,并对这“不自由”进行批判和反抗,是可贵的。但将自由归于自然,则是他的历史局限性。他不知道,自由从来就不是天赋,而是人权;
它也从来就不属于自然,只属于人类。唯人知自由,唯人能自由,这就是人所独有的“自由意志”。正因为人有“自由意志”,他才能进行选择。比方说,为了民族、国家、他人,放弃和牺牲自己的生命。因此,见义勇为、赴汤蹈火、为国捐躯等等,并非如庄子所说,是对自由的否定。恰恰相反,如果这些行为乃是出自当事人的“自由意志”,是他心甘情愿的自由选择,那么,就正是对自由的肯定。在这里,“自由意志”这四个字,是极为重要的。

当然,我们不能以这样一种现代观念来苛求古人。而且,由于庄子是那样地注重人的个体生命和自由精神,他的哲学便充满了聪慧和灵气,让人读后心驰神往,久久不能忘怀。

八、读荀得自强

荀子把庄子方法论的问题归结为一句话:“蔽于天而不知人。”作为战国时代晚期的思想家,荀子的著作明显带有总结的性质。其《解蔽》篇,则将对前人思想的总结和批判,上升到了方法论的高度。所谓“解蔽”,也就是破除片面性。所谓“蔽于天而不知人”,就是只知道自然,不知道社会。这对于庄子,可谓一针见血。不过在我看来,按照荀子的逻辑,孔、孟也有片面性;
而孔、孟的问题,则正好与庄子相反,是“蔽于人而不知天”,即只讲社会,不讲自然。

荀子在《天论》篇集中讨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之分)。荀子认为,自然是自然,社会是社会。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天行有常)。这个规律,不因为尧舜而存在(不以尧存),也不因为桀纣而不存(不以桀亡)。也就是说,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国家的治乱、天下的兴亡,与自然界有什么关系呢?既然没有关系,那就不必受制于自然,也不必拜倒在自然的面前。只要加紧生产、厉行节约,天就不能让我们贫穷;
只要丰衣足食、动静守时,天就不能让我们生病;
只要遵循规律、坚定不移,天就不能让我们倒霉。总而言之,天不可畏,事在人为。

这就是十分难得的科学精神了。从这一科学精神出发,荀子提出了又一种人生智慧: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奋发图强。荀子说,一个君子,看重的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敬其在己者),从来就不凭空指望自然界的恩赐(慕其在天者),这才天天向上(是以日进也)。所以,他在《荣辱》篇中提出了“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的观点。这样一种观点,在大约形成于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的《易传》中,就发展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以说,深受《荀子》影响的《易传》,用这样一句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中国人的话,为先秦诸子的思想画上了一个闪光的叹号!

九、诸子的精神,不朽的精神

这些加起来,就是先秦诸子的精神,也是我们民族的不朽精神!

毫无疑问,这只是我个人的阅读心得。它是不全面、不完整、不系统的。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比方说,先秦诸子中,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而不宜提倡、应该批判的内容,就没有提及。

我的观点是:

第一,作为文化和学术的传播者,首要任务是继承和弘扬经典中宝贵的思想遗产。批判的工作,不妨留给专家们去做。

第二,作为一般的观众和读者,没有必要对先秦诸子作全面系统的了解,完全可以求仁得仁,求智得智,各取所需。

第三,先秦诸子博大精深。除极个别大师外,大多数人阅读这些经典,都难免管中窥豹、以己度人。更何况我们读经典,原本就是为了获得人生的智慧。

人生是一種体验。人生的智慧是体验后的思考。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生,每个人的人生也只属于自己。谁也不能代替别人去体验,去思考。

因此,阅读经典,不能替代体验。追慕先哲,不能替代思考。体验和思考,只能由每个人自己去完成。这就是我对第三个问题——“怎样读”的回答:自己读,用心读,读出什么是什么。只要有所领悟,有所启迪,就好。

(文章有删减)

(附文来源: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和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所做演讲的讲稿整理而成,转载自2007年7月31日作者博客)

猜你喜欢 诸子韩非墨子韩 非(话剧)百花(2021年2期)2021-09-10墨子破云梯儿童故事画报(2020年6期)2020-08-31经学化?儒学化?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2期)2019-06-11墨子训徒高中生·青春励志(2018年8期)2018-09-06墨子教诲青年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2017年11期)2017-12-26先秦诸子寓言研究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年10期)2017-12-12知祸更需避祸作文周刊(综合版)(2016年43期)2017-06-01漫画读书(2014年10期)2015-01-13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学苑创造·B版(2014年2期)2014-04-03童话离不开各种小动物聪明语文(2013年3期)2013-05-20

推荐访问:诸子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