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着力调整的三大结构

2022-07-12 14:21:02公文范文
碳中和是一个宏大复杂的系统,需要付出巨大的投入,并且加强相关部门协作。中国减碳减排任务艰巨、形势严峻

碳中和是一个宏大复杂的系统,需要付出巨大的投入,并且加强相关部门协作。中国减碳减排任务艰巨、形势严峻。能源消费结构、工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着力调整的三大结构。除了工业领域任务重大外,其他相关领域也需要共同努力,同时深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人类的共同目标。

“碳达峰、碳中和”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减少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防止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灾难,是全球的共识和行动。早在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响应《巴黎协定》倡议,提出我国力争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自主贡献目标。在此之后的6年间,我国付出很多努力,同时取得良好的成绩。尽管如此,任务依旧繁重。从2020年9月开始,习主席多次强调重申碳达峰目标并且提出在2060年之前力争实现“碳中和”。

人类社会活动及生命体的生命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人们讨论的是人类生产社会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如煤、油、气等化石能源以及生物质能源燃烧,或者作为原料在化学变化、生物变化中释放出二氧化碳。生命体生命过程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目前全国没有精确的统计。

由于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数据异常,因此以2019年数据为例。2019年,中国生产消费活动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100亿吨,全球331亿吨,中国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0%,且年均增长率在1.5%左右。排在第二位的是美国,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峰值是57亿吨,但美国已在21世纪初碳达峰。2019年,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48亿吨,正在向碳中和迈进。欧盟和英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9亿吨。欧盟国家大多数在20世纪末已经碳达峰。中国是发展中大国,总能耗为49.8亿吨标准煤,约占全球总能耗的1/4。由于中国能源结构的特殊性,煤炭占大多数,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高达56.8%,是世界平均值(27.2%)的两倍。

中国减碳减排任务艰巨、形势严峻。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量。中国工业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69%,非工业领域消费的各种能源以及设备、器具、材料,均是由工业提供。因此,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源头,工业是重点。

大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能源消费结构

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耗总量为49.8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2%。从2012年至2020年,煤炭占比平均每年下降1.3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包括水电、风电、光伏、核电、生物能等占比平均每年增长0.7个百分点。

中国承诺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5%,比现在的15.9%增长9.1个百分点。按此计算,煤炭的占比还须再降10个百分点。从中国国情出发,这将是一个艰巨的且必须完成的任务。同时,天然气含氢量高。天然气发电是用燃气轮机,其综合能效是80.5%,远高于煤电45.5%的热效率,同时单位发电量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煤电少55%。虽然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但它需要较快发展。石油层面较复杂,应在2030年实现稳中有降。

工业产业结构

2020年中国共消耗41亿吨实物煤。具体来看,发电用52%,钢铁用17%,建材用13%,化工用8%,其他和生活用10%,这些行业是重点行业。石化行业烧煤很少,但烧油烧气用电。其中仅炼油和乙烯年耗能估算7000多万吨标准油,折1亿吨标准煤。因此,石化也是减碳减排的重点。

措施层面,一是要淘汰落后产能,关掉小煤电。二是采用先进技术装备来改造代替。比如,钢铁的“短流程”,不从矿石炼铁再炼钢,而是用废钢直接炼钢。三是余热回收、综合利用,如建材的回转窑等,回收余热。四是发展精细化工,产业链延长,降低平均能耗。同时,石油化工行业需要减油增化,也就是减少成品油。电动车要代替燃油车,轻轨和高铁的电气化代替柴油机车。从趋势来看,成品油的用量会逐渐减少,转化为乙烯和芳烃化工的原料。其他行业也有类似问题,要根据具体行业来调整行业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

一是要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增加强度,减少重量,延长寿命。实质上,这样就是减碳,如建筑用螺纹钢筋的强度增加,原来用8毫米,现在6毫米就可以了。二是提高产品的使用能效,无论是生产制造产品还是生活用能,用其全生命周期,直到它报废回收都要高效率、低能耗、可回收。三是不断创新品种,替代原有品种。比如积极发展电动车,将会逐步替代燃油车。

实现上述结构调整要积极发展新能源,同时开展绿色智能技术改造。一是要深化节能、降耗、提质、减碳、治污五个方面。二是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包括精准制造、柔性制造、个性化订制、增材制造、协同制造等。三是因业施策。离散型和流程式制造不一样,每个行业很不一樣,要因业施策,总结试点的经验向行业推广。工信部正在搞智能制造的试点示范。

辩证分析、准确把握、全面布局、稳步推进

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含义。美国在1955年实现工业化;德国1965年;日本1972年;韩国1995年;我国预计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我国还处在实现工业化的后期,总能耗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增长。

具体来看,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在增加,但会尽快降低增幅,让增幅趋于零,绝对量达到峰值以后逐渐减少。2030年以前实现碳达峰,但碳达峰不是推高而是降低峰值,减少碳中和的压力。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美国在21世纪初碳达峰;西欧一些国家是在20世纪末碳达峰,2050年碳中和,他们有50~60年的时间实现碳中和,而中国从2030年前碳达峰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只有30年,难度更大。

碳达峰后,仍要继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并将部分二氧化碳捕集再利用,把其转化固定在其他物质形态中,再加上人类和动植物排放的二氧化碳被生态碳汇吸收,以至于近零排放,这就是碳中和的含义。碳中和不是不排放而是排放量逐渐减少,直到排放量与动植物排放量被生态碳汇吸收。

在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的同时仍然要注重化石能源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碳中和不是化石能源的绝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共存,问题是加快形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中国现在的非化石能源只占15.9%,2030年占25%,2060年占80%,这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2020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高达73.5%。石油安全事关能源安全、国家安全,因此要注重国内的油气田、煤矿的集约开发,开展新一轮找油、找矿。在最近10年,经过技术的进步和加大投资,发现了可观的油气藏,如在渤海莱州湾北部地区垦利6-1就存有亿吨级探明储量。中国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走出去合作共赢获得更多的油气资源。

“十四五”规划提出新约束性指标,保持中国能源生产的综合能力大于46亿吨标准煤。这符合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格局。要重视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安全的使用,比如洁净煤、煤化工的改进,油品的质量提升,降低煤电单耗等。

各种能源要互相匹配。中国发电电源与用电市场相距遥远,4个直辖市以及中东部7个大省都是外供电接受区。北京57%的电、上海45%的电要靠外供。因此,要加快特高压、超高压输电建设,加大“西电东送”,减少弃水、弃风、弃光。

同时,高比例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接入电网,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带来挑战,要构建智慧电网。2020年,中国总发电量为7.6万亿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占32.1%,到2030年要占一半。非化石能源中核电比较稳定,但占比不大;水电相对稳定但也有季节差,而风电和光伏发电因气候起伏间歇。所以要大力推广“储能+新能源”模式,平抑风光电的间歇性和水电的季节差,火电仍然起着支撑和“兜底”的作用。

加强基础工作、政策研究和科技攻关。首先,要梳理碳源、摸清碳足迹,查清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地区、各个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包括直接排放量和用电、热、水、材的间接排放及关联排放以便全面落实责任。实际上,现在仍不是很清楚排放量规模,100亿吨的排放量也是大概数字。同时,中央提出防止“运动式”盲目推行的提醒也很重要。然后,碳交易市场正在推出。不过,进入碳交易市场的企业二氧化碳配额需要第三方去评估,配额、年度核定以及碳定价机制建立均在不断完善。同时,碳税在适时稳步地推出。需要注意的是衡量减碳减排对经濟稳定发展的影响,在减碳减排的同时要兼顾经济稳定增长。最后,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尚待研发和产业化,如何将其产业化是个问题。

总之,碳中和是一个宏大复杂的系统,需要付出巨大的投入,并且加强相关部门协作。除了工业领域任务重大外,其他相关领域也需要共同努力,同时深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人类的共同目标。

(李毅中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工信部原部长。本文根据作者9月16日在清华五道口“碳中和经济”论坛上演讲整理而成。本文编辑/王柏匀)

猜你喜欢双碳碳达峰排放量试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企业的机遇与挑战装备维修技术(2022年3期)2021-12-06碳交易市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国新时代 (2021年10期)2021-10-18发挥科技之力 实现“双碳”目标科学导报(2021年63期)2021-09-29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与世界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年14期)2021-09-25天风证券王琳晶: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是券商的应尽之务支点(2021年9期)2021-09-05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先行者迎战“双碳”时代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22期)2021-07-16浅谈“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的发展与公平问题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1年3期)2021-04-09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商业银行ESG治理机制建设研究海南金融(2021年12期)2021-01-066300万富人的碳排放量大于31亿穷人文萃报·周五版(2020年37期)2020-10-12碳排放量,6300万富人>31亿穷人环球时报(2020-09-22)2020-09-22

推荐访问:三大 着力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