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利用社团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2-07-14 19:00:09公文范文
宋福旭孙辰王书菲摘要:高校社团是各高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发组成,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宋福旭 孙辰 王书菲

摘要:高校社团是各高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发组成,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为宗旨的群众性组织。在学生社团的建设中,我们应将思政教育融入到高校社团的建设中,利用社团在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贡献新力量。本文从当前我国高校社团的特点与分类出发,概括了社团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社团融合的研究意义,提出了利用社团开展高校思政教育路径。

关键词:学生社团;思政教育

一、高校社团的特点与分类

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于 2005 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意见》定义大学生社团:“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因此,高校社团是各高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发组成,形成各种群众性文化、艺术、学术团体,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为宗旨的群众性组织,不分年级、系科的界限。高校社团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不仅满足学生兴趣发展,同时也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学生社团的建设中,我们要不断的将思政教育的力量融入到高校社团的建设中,利用社团的力量更好的影响高校中更多的学生。

学生社团的本质包括四个方面,(1)主体:普通高校全日制学生;(2)共同的意愿和兴趣爱好:可看成拥有相同的兴趣和意愿的学生群体;(3)自愿性为原则:学生自愿组成、参加活动,不受他人限制;(4)群众性学生组织。

(一)学生社团的特点

(1)社团成员的广泛性:种类繁多的社团,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多选择,扩大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社团成员的广泛性。基于共同的意愿、兴趣爱好,社团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社团活动的多样性:高校学生社团种类繁多,社团活动信息发布迅速、活动参与形式更灵活、社团活动形式更是灵活多样。既可以举办小型读书会,也可以举办精彩纷呈的辩论比赛;既可以不定期的举行篮球、羽毛球等比赛,也可以进行不定期的展演;也可以走出校园关爱空巢老人……

(3)社团管理的自主性:2016年1月初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共同印发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高校团委履行本校学生社团工作的主要管理职能,应设立专门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切实承担起学生社团的成立、年审、注销、组织建设、活动管理、经费管理和工作保障等工作。这保证了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自主性,也为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

(4)社团交流的社会性:很多公益实践类社团,已经走出去与社区居民交流,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社团为了自身的发展,必然会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使社团自身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因此社团交流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二)学生社团的分类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的分类,目前国内外尚无一个统一标准的分类方法。社团可以按照社团活动内容和性质来分类。如按照社团活动内容可分为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文艺体育型、公益服务型等;按照社团性质可分为政治思想型、专业学术型、科技创新型、艺术兴趣型、体育娱乐型、公益服务型。而另一些学者如王庆武、王飞将高校学生社团划分为六个类型:理论研究型、专业知识型、文艺活动型、体育运动型、社会服务型、信息传递型。

二、社团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思政教育是一种先进的力量,在高校的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在校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社团是学生校园文化的载体。在学生社团的建设中,我们应将思政教育融入到高校社團的建设中,利用社团在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贡献新力量。

(一)学生社团为思政教育提供重要阵地

学生社团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自身的重要作用。高校社团拥有旺盛的生命力且高校社团的主体为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方式新颖,在思想教育传播中更易于让高校学生接受。因此,学生社团可以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

高校社团的基本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凝聚广大青年学生,坚持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积极开展方向正确、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丰富课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促进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校社团积极调动社团成员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思想,积极扩大思想教育的覆盖面积,更好的为思政教育提供重要阵地。

(二)学生社团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指的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蕴含其中的平台或媒介,这一载体的构建目的在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团作为大学生的实践课堂也是第二课堂,是教育课堂的延伸;社团同样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社团活动是一个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帮助自我、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和集体主义教育的平台。

高校社团不仅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同样包含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是高校课堂教学传递知识锤炼修为的拓展和延伸。因此,高校社团组织有效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形式,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成效。

三、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社团融合的研究意义

(一)思政课教学与社团实践活动融合发展何以可能

1.学生社团的组织理念符合思政课教学实践性的基本要求

思政课教学实践性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提高职业素养。而学生社团的活动是丰富多样的,学生社团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以及行为规范的自主性和自律性等特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实现人生价值。这也符合思政课教学实践性的基本要求。

2.思政课教学与社团实践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学生社团的目标在于提升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并融入社会环境、促进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思政课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思政课教师讲解思想政治理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二者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培养新时代爱国主义优秀青年。

3.思政课教学与社团实践的内容具有交融性

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是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手段。而社团活动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等展开。对于新时代理论社团更是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因此,思政课教学与社团实践的内容具有交融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社团实践活动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社团实践活动组织者的思政素养不高

学生社团的主体为学生,且每个人进入社团的目的各不相同,使整个团队的凝聚力欠缺。并且学生受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的限制,对思政教育缺乏正确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社团成员整体的思政素养不高,导致社团思政活动无法正常的进行下去。由于学生社团是自我管理,自主形成的,并没有专业的老师进行教育和指导。

2.思政教育理论与社团实践不贴合

在社团活动中很容易形成形式主义,容易背离思政教育的初衷。要想让思政教育和社团实践活动很好的贴合起来就需要不断挖掘思政中与社团实践活动相关的契合点。使二者融合在一起,才能让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

3.社团价值取向偏移

有些社团为了迎合时代的需要,而忽视了精神倾向,导致思政的意义被娱乐性、功利性所取代。又因为学生社团本身思政素质不高,而更加容易娱乐化,功利化,且学生社团忽视了自身综合素质和精神的提高,使得整个社团的思政氛围和价值取向偏移。

四、利用社团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

(一)创新文化活动,提供思政教育文化“新”载体

在当今网络时代飞速发展,学生的思维变换也非常迅速,以传统的文化不能吸引更多的新加入者。学生社团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丰富线上阵营,开辟社团活动网络宣传模式,吸纳更多热爱互联网技术的学生加入社团;丰富线上实践活动,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进行线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开展线下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紧密结合,积极鼓励师生参与。

(二)提升活动质量,巩固社团思政建设阵地的地位

对于活动质量的提高,首先要重视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对学生社团加以有效管理,保证其自主性、独立性。高校也应该进行改革,将学生社团纳入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在社团活动的经费支出、师资力量等方面予以支持,把学生社团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其次,加强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为学生社团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增加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良性互动,提高团队协作、调查研究、活动策划等能力以及活动内涵的提升。

(三)学校管理和指导教师应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学生社团的传承性不仅需要社团存在的连续性,更需要学校層面的管理、开展活动等方面具有传承性。指导教师熟悉自己带领的学生社团,利用社团发挥最大的价值帮助社团形成自己的特色使社团长久发展下去;学校制度对社团的整体规划应持续稳定,社团的第二课堂角色不是一次性的和临时的,而应该是与思政教学长期紧密配合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社团不仅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同样包含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是高校课堂教学传递知识锤炼修为的拓展和延伸。要让学生社团在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中真正发挥作用,则需要给予其发展应有的条件保障,要求作为社团支柱的社团骨干自身具备应有的思想性与创新性,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采取有力措施,以保障思政教育更好的在学生社团中扎根繁衍。巧妙地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社团进行融合,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自觉将自己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及命运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共青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S].中青联发[2005]5号.

[2] 朱书阳,江倩瑶. 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3] 安宇轩. 浅议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4] 封华.基于高校学生社团特点的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方法探析

[5] 邱烨. 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探究.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9)

[6] 邱敏.以大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提升高校思政工作实效性研究.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5)

[7]于浩.高校社团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论略.科教文汇. 2018(9)

[8] 王秋茗.思政课教学与社团实践活动融合发展研究.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9)

[9] 蒋京辰,李明蔚,许伟维.利用社团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路径探析.青年与社会2020(4)

基金项目:辽宁科技大学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201014684)

猜你喜欢高校学生社团思政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文萃报·周五版(2021年26期)2021-12-17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形成策略今日财富(2021年10期)2021-05-10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5期)2019-05-28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缤纷社团,绽放精彩学苑创造·A版(2017年1期)2017-01-19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妇女生活(2016年10期)2016-10-12留学同学会之超级社团意林(2015年20期)2015-10-21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消费导刊(2014年12期)2015-02-13

推荐访问:探析 社团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