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信息化教研赋能教师集群化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与实践

2022-07-15 16:14:02公文范文
胡小勇曾祥翊徐欢云曹宇星孙硕[摘  要]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保障。教研,

胡小勇 曾祥翊 徐欢云 曹宇星 孙硕

[摘   要]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保障。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贯彻《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国家战略,研究针对“传统教研模式失效、供给失衡、帮扶失准”难题,以实现教师队伍“集群化协同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基于“基础调研—理论建构—模式梳理—实证应用—迭代推广”路线,构建了具有创新特色的区域信息化教研“3融1主N创”新形态模型、教师集群式高质量发展的双协同机制、面向教师信息化教研综合素养的精准帮扶策略,并结合“五化”实践策略,形成了信息化教研赋能教师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了教师队伍的集群化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师教研; 集群化; 协同机制; 精准帮扶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胡小勇(1978—),男,江西奉新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理论与政策、信息化教学教研创新、教育人工智能研究。E-mail:huxiaoy@scnu.edu.cn。

一、引   言

习近平同志指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大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2]。兴国必先强师,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保障。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教研已步入新时代,形成新需求、面临新挑战。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研工作,陆续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3]《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开展信息化教学和教研”[4];《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5]。《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将“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注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本形成教师教育新形态”作为其发展目标之一[6]。《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指出,“面对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新形式、新任务、新要求。要创新教研工作方式,因地制宜采用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等多种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创造力”[7]。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赋能解决传统教研疑难问题,满足教师队伍整体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意义重大。这些疑难问题主要体现在:(1)结构性难题:
区域教师队伍需求复杂,划一式教研模式失效;(2)机制性难题:
教研服务要素离散、供给失衡;(3)效能性难题:
一线教师教研粗放式发展,规模化个性帮扶失准。

二、指导思想

信息化支持的教师教研形态持续发展,经历了从数字化文本交互的信息化教研、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社群教研,到智能互联技术支持的“互联网+教研”过程[8],呈现出开放、协同、数据、融合等创新性特征[9]。在教育发生数字化创变的背景下,本研究聚焦“传统教研模式失效、供给失衡、帮扶失准”难题,历经十五年,开展研究与实践。

(一)以政策引领为导向,贯彻落实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国家战略,探索教师开展各类信息技术支持的区域教研实践模式,提升中小学教师教研能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优势,有效推进教师教研机制改革

注重理论成果向实践行动的转化,发挥信息技术与教师教研融合优势,推进教师教研相关利益者、资源、内容、环境及评估的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新技術对教师教研结构、教研服务模式变革作用,构建引导教师教研相关主体多方协同的发展机制,以促进教师教研资源配置均衡。

(三)以集群式高质量发展理念为导向,持续迭代改进教师教研策略

本研究以“教师集群化高质量发展”为理念,以信息化赋能教师队伍规模化发展为导向,实现教师集群式发展的高质量供给。通过丰富信息化教师集体教研路径,满足不同类型、层次教师的规模化专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旨在系统创新教师集体教研模式与方法,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集体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三、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一)解决问题的思路

在顶层设计上(如图1所示):首先,厘清核心发展目标,即实现“信息化教研赋能教师集群化协同高质量发展”。其次,从“做什么、如何做、效果如何”出发,将核心发展目标分解为“问题需求分析”“教研新形态建构”“实证应用示范”三个有机联系的板块。最后,针对传统教研痛点,基于“路径依赖、协同机制、技术赋能”的问题求解对策,实现教师队伍整体高质量发展。

在技术路线上,针对传统教研暴露出的结构性难题、机制性难题、效能性难题,依据“基础调研—理论建构—模式梳理—实证应用—迭代推广”的路线,结合教师教研的实践性特征,总体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和实证方法,推动信息化教研深度应用与广度辐射。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1. 基础调研阶段(2006—2008年)

2006年起,项目组陆续结合教师专业发展和研修需要,开展信息化教研现状与需求调研。例如:文献调研分析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需求及解决策略;采用文献调研和博客教研平台“天河部落”案例分析,研究了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特点,同时对广州市2万多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和教研需求进行调查。

2. 理论建构阶段(2008—2010年)

(1)基于路径依赖原理,解决区域划一式教研模式失效的结构性难题。2008年起,通过分析教师教研能力的目标、内容及结构等,在信息化教研过程中需要明确关注教研理论与教研实践、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校本教研与区域教研的深度融合的基本要求。同时,应用路径依赖理论分析信息化教研模式的影响要素及路径[10]。(2)探索协同机制,解决教研服务供给水平与教师集群化发展需求失衡的机制性难题。教师集群化高质量发展体现为教研共同体以目标、资源、内容、活动、评价为有效联结的协同高效发展。本研究将协同赋能作为探索解决发展性机制难题的核心。一方面,针对教研体系中人力资源分散、角色交叉复杂等问题,厘清关键教研主体(高等学校、教师研修管理部门、中小学校)的角色功能定位;另一方面,针对传统教研服务规模小、结构单一等不足,探索最新信息技术赋能(互联网、数据驱动等)的潜力。通过充分发挥技术与主体的赋能作用,创立教研协同新机制。(3)结合信息技术新发展,规模化精准解决教师信息化教研素养帮扶失准的效能性难题。一方面,采纳新技术开展教研分析,基于数据驱动、教研行为编码、社会网络分析等技术,多源采集和科学分析各类教研数据,如教研行为、教研关系及教研盲点等,实现对教师信息化教研素养的有效帮扶。另一方面,倡导学于课程,以课程研修提升教师教研理论素养;研于课题,以小课题研究增强教师教研的科研素养;落地于学科课堂,以问题化教学实践落实教师信息化教研与学科实践的融合。

3. 模式梳理阶段(2010—2012年)

由于路径依赖现象的存在和现实性差异,“互联网+教研”模式也必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本研究持续跟踪信息化教研模式新发展,系统梳理了各类区域信息化教研模式,分析其内涵、特征及优势。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课例教研、博客教研、网络集备等,为日后的信息化教研模式迭代升级奠定基础[11]。

4. 实证应用阶段(2012—2015年)

自2012年起,陆续开展小范围区域和学校的实践验证应用。例如:指导天河区教研室及多所学校开展基于教育博客的网络教研活动,将在线社群教研协作关系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师群体的教研协作实践;2013年,与中央电化教育馆合作开展教师虚拟学习社区实践研究;结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15年“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指导开展“区域组织+混合研修+同课异构”的教研实践,培育区域性教研活动的种子和骨干教师群体。

5. 迭代推广阶段(2015—2021年)

以“五化”策略推动研究成果的大面积实践和规模化应用:包括“深化教师教研前沿理论引领、强化教师教研实践支架应用、细化教师在线教研场景指导、多样化建设教研媒体资源、精准化评估教师教研效能”。(1)以“从小到大”的实践检验迭代推广效果。成果主持人从指导天河区网络教研到扩大实践检验范围,逐步向其他区域、全省乃至全国进行推广辐射。例如:指导广州市相关中小学,形成以高校科研团队、学科名师为引领的混合式教研共同体,开展优质课例研磨、教研课题研究指导、学术成果发表等活动;指导天河区教育局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教育局开展联合跨区域协同教研;以课改名师骨干班导师角色,将网络混合教研模式应用于顺德北滘镇骨干教师教研;与中央电化教育馆、华中师范大学合作指导全国35个试点地区开展信息技术支持的教研实践,促进大批教师发展;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线上讲座等推广信息化教研成果,促进教师集群化协同高质量发展。(2)以“技术升级”来持续优化和创新教研手段和模式。例如:2015年以后,倡导教师升级技术手段,依托直播技术、移动终端、人工智能技术开展直播教研、精准教研等实践活动;2016年以后,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于教师信息化教研素养的规模化诊断分析和精准帮扶。

四、理论上构建满足教师发展需求多样化的区域信息化教研新形态模型

我国教师队伍基数庞大,受区域经济、学校环境、学科发展、师资水平、自身教研需求、技术条件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教师群体中的教研需求错综复杂,一刀切划一式的教研模式导致“众口难调”,大多教师难以得到充分发展,亟须探索能满足教师群体发展的多样化教研模式。

针对这一结构性难题,本研究基于路径依赖原理,结合差异化因素来分析解决区域划一式信息化教研模式失效的难题。在考虑受经济状况、师资水平、技术条件等影响及区域教研发展路径存在多样化的基础上,明确了新时期区域教研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求,以实现“教研理论与教研实践、学科素养与信息素养、区域教研与校本教研”相融合为基本要求,以“线上线下相融合混合教研”为主模式,系统梳理了促进教师协同知识建构的课例教研[12]、向数据驱动转变的精准教研[13]等N种创新衍生教研模式拓展,构建了区域信息化教研“3融1主N创”新形态模型(如图2所示)。

五、实践上构建信息化教研赋能教师集群化高质量发展的双协同机制

针对机制性难题,本研究从多个维度剖析区域教研中的要素、资源、内容、环境、绩效評价体系,实现从孤立走向开放、融合,从分散走向协调发展,形成人才、资金、信息、技术、设备等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合理流动与共享利用,构建了信息化教研赋能教师集群化高质量发展双协同机制,如图3所示。

(一)“三方主体协同”实施机制

通过大学、教师研修管理部门、中小学校“三方主体协同”实施机制,有效整合聚集主体要素,推动教师教研的集群化发展。如与中央电化教育馆、广东省天河区等区域和学校协同合作,以特聘教育专家、名师工作室形式,有效扩大教师信息化教研服务供给规模。

(二)“三重技术协同”赋能机制

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三重技术协同”赋能机制,改变教研主体关系、变革教研结构、扩大教研服务规模,推动了教师教研质量的规模化协同发展[14]。从教研数据采集、分类及其有效关联等角度探索了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进行教师画像实施的可行性指引[15]。如指导中央电化教育馆进行教师智能研修平台建设,大规模服务教师教研实践。

六、实践上构建教师信息化教研素养

精准帮扶策略

结合教研大数据进行智能化教师画像,规模化精准诊断能力短板和盲点,并通过“课程研修+课例研磨+小课题研究+问题化教学实践”策略,从而实现“学于课程、行于课堂、研于课题、落地于学科实践”,有效帮扶教师提升信息化教研素养,如图4所示。

(一)学于课程:以课程研修提升教师教研理论素养

倡导教师学于课程,通过系统化的课程研修途径,提升教研理论素养。例如:分析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素养需求,构建设计了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能发展的课程体系和梯度框架,主编信息化背景下“新课程教学技能发展丛书”。

(二)行于课堂:以课例研磨优化教师教研实践性素养

指导教师行于课堂,通过课例研磨途径,优化教研实践性素养。例如:陆续依托网络名师工作坊、课例教研、直播教研等教研模式开展课例研磨,系列课例评析成果以专栏形式连载于《信息技术教育》,将课例研磨策略在一线教师中进行推广。

(三)研于课题:以小课题研究增强教师教研的科研素养

引导教师研于课题,以小课题研究途径增强科研素养。设计了涵盖教研选题、高效获取研究资料、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研究方法与研究实施、科研成果有效提炼等方面的小课题研究指导框架及有效帮扶策略。

(四)落地于学科实践:以问题化教学实践落实教师信息化教研与学科实践的融合

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是各类教学行为中超越学科内容、技术场景、教学模式的特征不变量。本研究指导教师以类型丰富、质量优良的有效教学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高级思维技能。

总之,通过采集大数据进行智能化画像,精准诊断教研痛点,应用新技术全面采集“课程、课例、课题”教研大数据进行教师画像和问题化教学实践的精准诊断,有效提升教师教研能力实践转化水平。

七、成果实践检验效果

本研究成果《信息化教研赋能教师集群化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与实践》荣获广东省教育教学基础教育类成果一等奖(公示中);成果负责人作为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合作与指导培育广东省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6项(含公示中),带动教师集群化高质量发展实践效果显著。

(一)信息化教研理论和实践创新成体系,学术成果丰硕

本教学成果持续深化教研前沿理论引领,强化教研实践应用,在课题研究、专著论文发表及奖项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截至2021年9月,(1)陆续获批横纵向课题5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面向‘互联网+’的教师教研形态转型与变革研究”、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项目“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教研模式研究及试点”、广东省教育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专项项目“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在线教学研究”、广州市天河区教研室“大数据时代中小学教研组建设与发展研究”;(2)出版专著、教材6部,包括:《在线教研实用指南》、《问题化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新课程教学技能发展丛书”,其中,《在线教研实用指南》被《中国教师报》评为2021年度十佳教师图书;(3)陆续发表相关论文37篇,其中在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14篇,积累大量理论成果;(4)获奖多项,例如:《在线学习社群中教研协作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获教育技术国际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四元联动—技术介导”:小学数学精准教学模型的构建与实践》获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一等奖、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n a Teachers"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精准教研视域下的教师画像研究》获第四届华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

(二)成果赋能作用强,推动教师集群化协同高质量发展

信息化教研成果指导和实践应用于省内外的众多区域,推动大批教师的集群化协同高质量发展。在广东省内:(1)指导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开展线上线下协作教研,并和清远连山县开展区域混合式协同教研结对帮扶工作;(2)指导广州市天河区、越秀区、顺德区北滘镇中小学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研磨优质课例作品、申报课题研究项目、论文发表、获得各级各类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奖励;(3)指导中小学教师陈紫凌获评全国教育硕士优秀论文,指导李宇韬、陈艳萍、李敏、庄小云等中小学教师获得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等。在全国各地:(1)与中央电化教育馆、华中师范大学合作指导35个试点地区的中小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支持的教研实践,促进大批教师发展。(2)指导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建立基于智能手機、平板、iPad等移动终端的智能互联技术支持下的“互联网+社群教研”机制,使其教师教研参与数量得到规模化增长。(3)指导教育信息化企事业单位开展教师智能教研实践服务:担任科大讯飞智能教育专家,指导智能教研平台的技术开发与实践;指导中央电化教育馆和北京中庆公司智能化教师画像“中庆智课”平台研发,构建基于智能化教师画像诊断结果的精准教研帮扶策略和服务方案,促进平台在全国各区域推广应用,有效帮助大批教师提升教研素养。

(三)多渠道辐射经验,社会认可度高,学术访谈获好评

成果以多渠道推广惠及一线教师,社会认可度高。(1)成果政策采纳:如政策专报《大力推动疫期后名优教师集群化协同发展的建议》获教育部副部长批示、研究成果被多个区域的教育局或学校采纳应用等。(2)学术访谈:包括《拥抱混合式学习,从容应对“互联网+”》《“互联网+教研”:面向新时代的发展》等4篇。(3)学术演讲及培训活动:在2020全球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大会做《技术赋能教研形态转型》学术报告,在2020年四川省中小学新入职教师培训大会做主题报告,指导新疆克拉玛依市、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江西赣州市开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担任福建、黑龙江、四川等全省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或名校长论坛主讲专家,以及各类学术活动、国培省培项目,受益教师广泛。(4)创建新媒体开展教研服务推广:
通过新浪博客(2015—2019)和微信公众号(2015年至今)两大新媒体平台推送教研资源。截至2019年3月,“信息化教学创新”新浪博客发表文章1121篇,访问总量达200万次;“信息化教学创新”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超10万人,用户辐射全国30多个省、市、区。截至2021年5月共发布推文861篇,总访问量近600万次。

(四)抗疫应急有担当,成果推广受到媒体广泛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理论时评、在线直播讲座等形式推广成果支持抗疫应急之需,受到媒体广泛报道和好评。(1)疫情期间在线直播讲座13场,惠及辐射人数超过91万人次,如《面向疫情的SPOC翻转教学设计》《互联网+教研:面向新时代的发展》等,受到全国各地一线教师广泛关注。(2)发表理论时评6篇,如《技术赋能下,教研形态升级成新趋势》(《教育家》)被“学习强国”转载,《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何去何从?》刊于《广州日报》理论周刊等。(3)受多家媒体报道:《后疫情时代的课堂教学方式变革》被《南方城市周刊》报道;《互联网+教研:面向新时代的发展》报告中提出“技术赋能,以信息化教研促信息化教学创新”“后疫情期间,互联网+教研的新动向”等观点被《羊城晚报》报道。

八、结语与展望

“十四五”时期,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如潮,正在深刻影响着新时代的教育变革和教师发展。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优势为实现大规模个性化的教师教研服务供给提供了可能[8]。本研究未来将在两方面补短板,提质量。一方面是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潜能,通过深化智能教研来提升超大规模教师群体的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将信息化教研素养精准帮扶策略与学科深度融合,满足学科教研的差异性需求。

本研究未来规划的主要工作包括:一是结合智能教育的发展趋势,完善教师信息化教研素养内涵,建构和融入智能教研素养的新要求;二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加强智能教研模式的构建和落地;三是构建区域协同的信息化教研学科专家服务共同体,组建水平高、数量多、学科齐全的信息化教研专家服务团队;四是基于信息化手段进行教研成果推广分享,进行更大规模的成果推广,为实现教师集群化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北京師范大学考察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10(01).

[2] 新华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20-10-29)[2021-09-0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10/29/c_1126674147.htm.

[3]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Z].教技〔2012〕5号,2012-03-13.

[4]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Z].教技〔2018〕6号,2018-04-18.

[5] 中共中央 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Z].〔2018〕4号,2018-01-20.

[6] 教育部等五部门.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Z].教师〔2018〕2号,2018-03-22.

[7]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Z].教基〔2019〕14号,2019-11-25.

[8] 胡小勇,徐欢云.“互联网+教研”形态研究:内涵、特征与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2):10-16.

[9] 曹宇星.互联网+教研:面向新时代的发展——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J].数字教育,2019,5(1):10-14.

[10] 胡小勇.路径依赖视角下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11):1-5.

[11] 胡小勇,曹宇星.面向“互联网+”的教研模式与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6):80-85.

[12] 杨彦军,童慧.基于课例研究的教师知识协同建构模型及其实践效果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12):103-108.

[13] 杨丽娜,陈玲,张雪,柴金焕.基于TPACK框架的精准教研资源智能推荐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21(2):43-50.

[14] 郭炯,郑晓俊.基础教育领域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10):89-95.

[15] 胡小勇,林梓柔.精准教研视域下的教师画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7):84-91.

猜你喜欢精准帮扶协同机制信息技术加大精准帮扶力度 促进城乡幼教均衡发展甘肃教育(2019年10期)2019-06-25基于素养提升的信息技术与美术欣赏活动的整合运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协同机制研究世界家苑(2018年11期)2018-11-20基于“中国梦”融入家庭困难生就业精准帮扶体系研究速读·下旬(2018年5期)2018-06-27精准扶贫实践的困境及政策建议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9期)2018-05-14推进雾霾治理与公众参与的协同机制研究新西部·中旬刊(2018年2期)2018-03-19“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设计新校园·上旬刊(2017年8期)2017-10-30精准帮扶,助贫困学生成长成才科学与财富(2017年9期)2017-06-09新常态下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协同机制及协同效应实现路径研究理论观察(2016年12期)2017-04-12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2015年10期)2015-10-21

推荐访问:高质量 集群 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