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高中思政课政史融合教学策略研究

2022-08-02 15:49:02公文范文
【摘要】开展政史学科融合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策略。通

【摘 要】开展政史学科融合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策略。通过课堂教学研究发现,教师可以依据新评价要求,从学科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价值观念四个维度进行政史融合,以更好地创设综合情境、强化辨析路径、设计议题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从而达成培育高中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政史融合;学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11-0010-04

【作者简介】徐昊,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金沙高级中学(江苏常州,213200)教师,高级教师。

学科融合不是新名词,政史融合也不是教学新模式。从教学历史来看,中学政史教师相互跨学科教学的情况屡见不鲜;从课改趋势来看,新课标、新教材正迎面而来,在现行思想政治与历史统编教材中,有大量内容交叉重叠;从评价改革来看,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综合性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政史融合教学,既是对传统政史学科“同根同源”的继承发展,也是“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笔者以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中《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一课的教学为例,试图从学科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价值观念四个维度进行政史融合教学的探索。

一、融合政史知识,创设情境课堂

“三新”背景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考试评价,都特别强调情境设置。“情境”大多是问题情境,是以问题或者任务为中心的活动场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历史知识,加强政史融合,创设适切典型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1.利用历史电影,创设知识理解情境。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需充分考虑“学情”,即学习者既有的认知水平、生活阅历和个人喜好。如在教学《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一课时,教师选取历史电影《长津湖》的片段,导入“抗美援朝”,开展议题教学。利用《长津湖》这部历史电影创设情境,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眼球,以较大的视听冲击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紧贴教学内容,教师只需通过影视剪辑和问题引导,学生就可理解“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这一知识。

2.借鉴历史教材,创设知识应用情境。

历史电影《长津湖》取材于我国抗美援朝中的真实历史事件,而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就有介绍抗美援朝战争的内容,历史教材158页《史料阅读》栏目展示了彭德怀元帅的话——“(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材料,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和意义。这既开拓了学生的历史视野,又为政治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厚的历史素材,有助于学生应用“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社会客观条件”这一原理分析具体问题。

3.编织“艺术真实”,构建知识迁移情境。

思政课要建构“形散神不散”的结构化主题情境,给学生以充分探究学习的可能。教師可以通过历史影视和历史史实两者一明一暗、一虚一实的有机结合,创设“从‘伍万里的成长看人生价值如何实现”这个既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又与教材知识密切关联的主题情境,以此促进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通过“请学生结合所学,以‘时代之问,青春作答为主题,写一份生涯规划书,明确努力的方向及对策”这一作业设计,引导学生实现对主干知识的迁移应用。

二、融通政史思维,强化辨析路径

高中思想政治和历史两科的课程标准对学科关键能力的表述,都强调知识获取、实践操作和思维认知三大关键能力。因此,教师可利用学生已具备的历史学科关键能力,融通政史思维,强化辨析路径,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关键能力。

1.解读客观史实,获取关键信息。

历史史料丰富繁多,教师要具备一双“慧眼”,以史料实证的素养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教学《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这一课时,教师设计总议题“从‘伍万里的成长看人生价值如何实现”。总议题又分为三个层层递进的子议题:(1)抗“美”之重——我们何以为?(2)战“美” 之难——我们何可为?(3)胜“美”之魂——我们该何为?围绕子议题1,教师让学生课前搜集历史资料,参与课堂学习,在课上师生分享史料的基础上,重点展示影片中伍千里临行前对父母说“立春就回来,回来给你们盖房子”;对弟弟说“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不让你打”。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前期收集的史料,分析我国抗美援朝的根本原因是“保家卫国”,达成历史理解和政治认同的双重素养目标。

2.透过具体现象,把握本质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分析问题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历史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电影《长津湖》中有一个细节,一个连的编制不过百人,剧中却反复强调伍万里是第677名战士,教师让学生说明理由。学生联想到第七穿插连是一个整体,由此延展到中华民族也是一个整体,全国人民的支持是抗美援朝能够取得成功的坚强后盾和客观条件,从而揭示了人们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哲学道理。

3.逻辑推理论证,批判思考辨析。

辨析教学在如今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被频繁采用,而学生开展议题辨析的重要条件是基于客观事实的严密逻辑推理和论证表达能力。教师在子议题2中,设计了以下辩题:“有人说,志愿军战士的奉献对祖国和人民的确意义非凡,但对他们自己的人生而言,却有点不值。对此,你怎么看?”这一辩题的设置,并非是简单的“是非对错”事实判断,而是“该不该”“值不值”的价值判断。课堂上学生分组讨论得非常激烈,发言也异常踊跃,都试图依据客观史实佐证自己的观点。教师通过思辨性辩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三、融会政史素养,设计议题活动

研究高中政史两科的学科核心素养发现:公共参与和史料实证,科学精神和唯物史观、时空观念都有相似和关联之处,教师可将两门学科的素养进行融合,设计出真实的序列化的议题活动。

1.演绎历史戏剧,引导公共参与。

基于真实情境探索和创设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中实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有机统一是教师的追求。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一课教学中,教师先后设计了社会调查、成果展示、分组讨论交流等常规互动形式,还把当下学生喜爱的“剧本杀”形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抗美援朝微主题——红色剧本杀”中增强情境的体验感;不仅重视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互性活动的设计,而且注重了思辨性强的高阶思维活动的设计。

2.遵循歷史脉络,创设主题活动。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课堂活动也应该是基于学生认知规律,依据时空维度创设的序列化主题活动。如教师教学时,在总议题“从‘伍万里的成长看人生价值如何实现”的框架下,设计的三个子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符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递进的认知规律。整堂课以探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开篇,以探究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收尾,做到了首尾呼应、同频共振,同时采用当年毛泽东主席提出“钢少气多”(“钢”是指武器装备,“气”是指战斗意志、斗争精神)和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钢多气更多”,进行点题之语的设计,体现了历史承接的内在联系,较好地达成了学习目标。

四、融汇政史价值,践行责任担当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是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应有之义。高中思政课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融会贯通,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讲好历史故事,感悟家国情怀。

故事具有化育功能。讲好历史故事,可以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探究子议题3时,教师利用电影《长津湖》中的片段,结合国家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场景,让学生伴随低沉的音乐,了解抗美援朝的那段艰难岁月,不少学生热泪盈眶。这时,教师进行总结:“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能忘记,我们不敢忘记。回首过去,我们在筚路蓝缕中一路走来,可以告慰先烈的是,今天的中国山河已无恙,国家更富强。”这样的教学强化了学生的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水到渠成。

2.用好革命资源,坚定理想信念。

在电影《长津湖》中,有一个圣诞节美军战士在吃火鸡大餐,而我志愿军战士在啃食冰冻土豆的对比情节。对此,教师跟进展示了一段资料:2021年春天,学生采访“金坛小兵张嘎”——抗美援朝老兵裴三的视频片段,班上正好有两位采访团的成员,请他们分享采访体会。这种体验式、浸润式的教学方式,很快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加深了学生对实现人生价值主客观条件的认知,尤其是对“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的理解,进一步理解“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哲理,增强了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3.做好生涯规划,践行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表明了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性。实践活动既是学生实现政治认同内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在探究子议题3时,教师提出:“我们当下有着比伍万里好太多的客观条件,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如何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相处?我们该做什么?”要求学生撰写一份“时代之问,青春作答”生涯规划书,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通过这样的活动,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让学生明确只有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才能实现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张雪婷.史政融合共育素养[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6):21-24.

[3]何振华.基于历史意识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以“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一课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8):62-65.

[4]步翠岭,周倩.党史教育融入议题式教学的实施路径[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7):16-19.

[5]郭华夏,陈宏之,蔡东.核心素养导向的政史地跨学科课堂建构[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3):33-37.

猜你喜欢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常态化教学策略的构建与实践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7年12期)2018-01-16挖掘教材在物理课堂中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物理教学探讨(2017年11期)2017-12-21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7年9期)2017-10-27中职化学工艺概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之习惯养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7期)2017-08-30浅谈在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分层次教学魅力中国(2017年30期)2017-08-17基于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研究历史教学·中学版(2017年3期)2017-06-29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行为分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年2期)2017-03-20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校本课程设计策略新课程·中旬(2014年4期)2014-07-11

推荐访问:融合 高中 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