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扬州传统建筑色彩的文化表征探究

2022-08-10 12:14:02公文范文
倪思远沈萍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环境衍生出的文化不同。建筑作为人们衣食住

倪思远 沈萍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环境衍生出的文化不同。建筑作为人们衣食住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时代特征与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其中色彩作为建筑的组成因子,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色彩体系。研究传统建筑色彩对于进一步研究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对扬州传统建筑色彩进行分析,对扬州的典型代表建筑进行探讨,研究扬州传统建筑色彩所反映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艺术学;扬州;建筑色彩;文化表征

扬州自古以来环境优美宜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水运优势也造就了古代扬州的繁荣,吸引了众多外地人来扬经商。正所谓“扬州繁华以盐盛”,两淮盐场给扬州盐商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他们在扬州修建府邸,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他们在大笔挥霍钱财的同时也给扬州带来了无尽繁华。而这些富庶的扬州盐商并不是扬州本地人,大多是徽商与晋商。清代初年有一首描写盐商的竹枝词,写明了扬州盐商的来历。这些在扬州的盐商带来了各自家乡的文化因子,与扬州的本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文化审美,他们建造的宅邸便能体现自身的文化审美。

一、兼容并蓄

基于扬州是南北经济交汇处的现实背景,文化的交融性在扬州传统建筑上有着明显的体现。陈从周先生在《扬州园林》這本书中这样评价扬州建筑:“很明显,扬州的建筑是北方‘官式建筑与江南民间建筑两者之间的一种介体。”[1]

扬州文化有着雅俗共生的特色,平民文化与文人文化相交融,高雅艺术与通俗文化相杂糅。在扬州,吟诗作画、品茗焚香的高雅艺术也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时尚中,代表高雅文化的书画艺术却被“扬州八怪”赋予了迎合市场的色彩[2]。这种文化融合影响了扬州的建筑风格,因此扬州园林往往蕴藏着浓浓的书卷气。

扬州汪氏小苑作为清末民初盐商的住宅,能够体现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特征。汪氏小苑建筑的交融性体现在南北文化的交融性与中西文化的交融性两方面。

处于清末民初的汪氏家族,虽不及鼎盛时期的盐商富庶,但根基还在。当时社会动荡,汪氏家族虽然经济实力远超于寻常百姓,但其社会地位却位于“士农工商”四民之末,汪氏小苑的建筑形制受到很大限制。基于此,汪氏小苑藏富不漏,建筑外立面趋于简洁,着重于室内装饰。

汪氏使用青砖青瓦来建造住宅,从外看建筑整体呈现沉稳素雅的文化气息,体现古朴宁静的氛围,有着扬州独特的文人气质。建筑的墙体采用清水砌筑,不加任何粉饰,而是露出青砖本身的青灰色,更显质朴。汪氏祖籍安徽,文化的交融使得汪氏在建造住宅时形成了与徽州粉墙黛瓦相呼应的青砖黛瓦,更显清雅。

清末民初,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西方建筑语言对中国传统建筑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西化思想浪潮的袭涌下,汪氏小苑在内部装饰上增添了一部分西式色彩。汪氏小苑住宅的书斋便舍弃了传统雕花窗棂,采用了从国外进口的彩色玻璃。透过窗户望向窗外,院里景色增添一抹五彩斑斓的奇幻色彩,同时阳光透过彩窗打入室内更显旖旎。小苑的地面采用了西方常见的水磨石与面砖进行铺装,部分房间地面铺设花瓷砖,墙面贴白色瓷砖。西式色彩的使用为小苑增添了不少生气。

汪氏小苑室内装饰绮丽的西方色彩与外立面清雅质朴的东方色彩,形成了既矛盾又和谐的色彩氛围。这映射出主人的文化素养与审美趣向,也是那个年代东西方文化相互冲击却又兼容并蓄的表现。

二、阴阳五行

《周礼·冬官·考工记》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彩备谓之绣。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龙,鸟兽蛇。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凡画缋之事,后素功。”[3]。这段话以服饰为例,介绍了配色的审美规律,阐述了中国传统色彩青、赤、黄、白、黑五色体系与中国传统阴阳五行五位学说的对应关系。这种色彩关系建立之后便为历朝所沿用,广泛应用于服饰、建筑、车马等方面。

扬州个园作为全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盐商住宅园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对于色彩的巧妙搭配亦体现了这种五行学说。个园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由两淮盐总黄至筠所建,建筑的一厅一堂、一梁一柱无不体现主人的审美意趣,印证着当年扬州盐商雄厚的财力。在园林的建设中,建筑在满足主人日常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也要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园子内的建筑采用传统江南民居的建造方法,墙体采用清一色的清水砖砌成,青灰填缝,屋顶采用硬山式做法,粉墙黛瓦彰显清冷的文人韵味。园中亭台楼阁巧妙运用朱红与青灰这对互补色,均采用朱红色柱体,辅以青灰瓦面,而台面与小路则运用大面积的白石板或小石块,灰白色调调和了建筑的色彩。这样的色调运用彰显了淡泊的文人情操,透露出儒释道三家印迹,也符合古代风水观。

道家自两千多年前便探究出黑白色所蕴藏的能量与极大的美学价值,自此黑白二色便成为清雅文人所钟爱的颜色。扬州自古钟灵毓秀,文人辈出,受此环境熏陶,园主人黄至筠极为尊师重道,邀得扬州学派著名学者江潘“馆其家四年”。受此熏陶,个园的用色也彰显出浓厚的文人情怀。古代中国的太极图,以黑白表示阴阳合一,黑色在《易经》中被认为是天的颜色,五行说把白色与金色相对应,意喻纯洁、光明、充盈。粉墙黛瓦的主体建筑中的黑白色彩显得庄重而宁静,高贵而脱俗。个园建筑整体被黑白二色限定为上下两级,宛如太极图,既有极大的反差,又显得和谐统一。其他色彩便在这黑白二色的两极空间中构建自己的韵味。

黑白二色相互融合便形成了折中而温和的灰色。青色在五色中主东方,象征生机。个园中的火巷两侧采用青砖砌筑高墙大屋,不加粉饰,彰显了质朴的本色。青灰色作为黑白二色的过渡色,既体现了江南民居的古朴清秀,又体现了盐商的大气与沉淀。

作为传统建筑,个园对于木材的使用极为考究。个园中的柏木厅、杉木厅以及板壁、屏门等都使用了大量珍贵的木材。这些木材均不予粉饰,而是显露木材黄色本色。黄色在五色中是中心色,象征大地的颜色。在中国有“黄生阴阳”的说法,把黄色奉为彩色之主,是居中位的正统颜色,为中和之色,居于诸色之上,被认为是最美的颜色。6BA07EBA-C4D7-40E9-A6D6-08D9720AF33F

此外,部分园林中的房屋与亭廊采用了荸荠色的廊柱、门窗与匾额、楹联,作为住宅区唯一使用人工色的地方,既提亮了整体氛围,也丰富了园林色彩。红色在民间象征吉祥喜庆,在五形中象征火。在木结构的建筑中火是忌讳的存在,人们便使用象征火的红色来补足五行中的火。在古代匠人的巧妙构思下,青、赤、黄、白、黑五色并足,与之相对应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这种色彩体系的运用体现了中国传统五行的风水理念,也反映了园主人的睿智聪慧。

三、清雅幽远

《扬州画舫录》记载:“扬州以庭园胜,庭园以叠石胜。”叠石造景艺术在造园艺术中占重要地位。山石有其独特的色彩与形态,通过巧妙的设计能给人带来特别的观赏乐趣。个园就巧妙地利用了山石的形态与色彩,辅以植物搭配,营造出一园之中容四时之景、更换交迭的独特意境,四时假山以此而闻名。

个园的入园处以早春为开篇,门外两侧修竹高出墙垣,竹丛中插植有石笋,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有“雨后春笋”之意,点破“春山”主题。竹象征着虚怀若谷、高风亮节的品格,园主人以竹喻春色,表达了挺拔洒脱、清新俊逸的文人情怀。步入园门,印入眼帘的便是数株桂花树,两边花阶中由白玉湖石叠成的形态各异的十二生肖与花坛内的牡丹芍药相映成趣,组成一幅“十二生肖闹春图”。阳光透过桂花树叶洒在湖石之上,仿佛想要唤醒冬眠的小动物,更添生机。桂花为常绿植物,植于此既蕴含美好寓意,又呼应春之主题。

夏山以青灰色的太湖石展开,太湖石以其瘦、皱、漏、透的特性而闻名。在光线的照射下,太湖石也因形态的多变而明暗分明,色彩各异。在光影的辅助下,空间显得更有层次感与渗透感。夏山远观如奇峰,近视似洞穴,可穿行其中。山顶有苍柏傍依小亭,山下有一静池,青绿的池水上布满睡莲,红花绿叶点缀于清水之上,以淡淡的色彩点缀着夏日的苍翠。山涧腰盘碧萝,草木掩映之中广玉兰亭亭玉立、幽香袅袅,一场甘霖过后,云气氤氲而上跃于山顶,颇有“停云”之势,有“夏云多奇峰”的变幻莫测之意。夏山将太湖石的灰白层次与玉兰树的深翠点玉之色、池水的氤氲缱绻之色相结合,营造了苍翠欲滴的清凉意境,给人以避暑消热之感。

荸荠色的抱山楼掩映在假石之间,连接了夏山的青白与秋山的黄褐,形成了色彩的过渡,将四时之景推向高潮,也为园子添了沉稳的一笔。秋山全山采用粗犷的安徽黄石堆砌而成,用石泼辣,有俊俏磅礴之势。山体虽仅数仞高,却有险绝入云之意境。黄石纹理刚劲,色彩浓厚,有赭黄、赤红之色。秋山奇巧之处在于假山主面朝西,夕阳西照时,落日余晖洒在黄石上,与黄石本身的色彩交相辉映,有“日暮黄云高”的意境。造园者在山石间隙间植枫树,经秋霜一染,“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艳丽中和了黄石的凌厉,黄与红的暖调色彩搭配拉近了观赏者的距离,是四时假山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过秋山往南,映入眼帘的便是皑皑露白之雪景。冬山虽占地最小,却是最为精妙的一处石景。冬山是由色洁白、体浑圆的宣石结合掇山、贴山、围山三种手法倚墙垒叠而成的。宣石又称雪石,主要由能反光的晶体石英组成,石英的特性使得宣石能够迎光闪闪发亮,背光则曜曜发白。用宣石叠山既突出了冬山的形态,宣石上的白色晶粒又增加了雪的质感,给人以积雪未消之感。山顶部分在日光的照耀下颇有“雪晴云淡日光寒”的意境。为了强化寒冬的意境,造园者选用薄型白矾石在立地环境上铺设冰裂纹地面,步行其上有如履薄冰之感。南墙上开了四行圆孔,乃是造园者的巧思,巧妙地利用了狭巷高墙的气流变化来制造北风呼啸的效果,烘托了冬天大风雪的氛围。为了凸显冬景的寒意,冬山均采用白色布景,设置白墙、白石、白地,还着意堆塑出一群大大小小的“雪狮子”,或跳或卧,或坐或立,形态各异,透露出银色的雪意。冷色系会使人产生距离感,有延伸空间的效果,同时明亮的白色系会给人一种面积扩大之感,故而虽然冬山占地面积不大,却让人能感受到冬季的宁静悠长。冬天少有绿植,便用白色宣石围砌花台来点缀三株蜡梅,蜡梅的黄为冬山装点了一抹明亮的色彩。透过透风漏月厅观冬山,香梅傲立,更显文人风骨。

冬山西面的漏窗花墙将生机勃勃的青绿春景框入其中,一幅如画般的春景便这样映入眼帘,一年四时之景便这样囊括于一园之内。

郭熙在《山水训》中道:“春山淡冶而如笑, 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个园的四时假山便极好地诠释了这一意境。个园巧妙地利用石材本身的特质与形态,在分隔空间的同时赋予空间风格,利用石材与植物的自然色彩营造如画般的四季图。个园将四时之景收入其中,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使“春夏秋冬半日间”的哲学与美学相结合,表达了园主人独特的风雅趣味与睿智。

四、结语

晋商挣了钱喜好在家乡修建气势恢宏的深宅大院,银钱多了就往土里埋;徽商挣了钱喜好在家乡建古朴幽深的小院落、封火墙、牌坊,扩大住宅规模。扬州多晋商徽商,他们的居住观念受祖先影响也受扬州熏陶,重视雕梁画栋、叠石理水。惜才爱才之心为他们的宅院注入了书卷之气,体现了更高的文化取向。

扬州传统建筑的精彩之处在于文化的交融,在于园主人的文人雅致,在于对情与景的思考。这些精彩之处都通过色彩表达了出来,青砖黛瓦的外在与绮丽的内在色彩相结合,表现了中西方的文化交融,用五色觀体现了阴阳五行的传统美学思想,利用山石本色与植物自然色营造四时之景。色彩似乎成了一种语言,跨时空地与观赏者交流,诉说园主人的情怀。富于变化的色彩用得恰到好处,可以通过对色彩的赏析来领会扬州盐商的审美意趣与文化积淀。

审美取向是内在的、非物质的,建筑本身则是内在观念的外向表达。非物质的形态往往比物质形态有更高层次的文化积淀。建筑是不可移置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损坏甚至消失,但其表现的内在文化历久弥坚。扬州传统建筑的色彩艺术是扬州盐商留给后人的极其珍贵的财富,通过研究扬州传统建筑的色彩体系,将其总结,进一步深层次地开发,可以剖析建筑的文化表征,对于研究扬州文化、盐商文化等都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从周.扬州园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2]陈娟.扬州汪氏小苑建筑装饰的意义表达[D].扬州:扬州大学,2017.

[3]吴立行.工匠·功能·风格[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8.

作者简介:

倪思远,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沈萍,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设计及其理论。6BA07EBA-C4D7-40E9-A6D6-08D9720AF33F

猜你喜欢 扬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蹉跎至暮年的初见格言·校园版(2021年26期)2021-10-24竹东坡赤壁诗词(2021年4期)2021-09-05充分发挥扬州评话在方言保护中的独特作用曲艺(2021年7期)2021-08-05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SKILLS OF FINANCIAL TEXTS锦绣·中旬刊(2021年4期)2021-07-16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SKILLS OF FINANCIAL TEXTS锦绣·中旬刊(2021年11期)2021-03-16扬州慢飞天(2020年8期)2020-08-14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大学·课外阅读(2019年3期)2019-09-10“扬州绒花”Coco薇(2017年10期)2017-10-12遣怀作文评点报·初中版(2017年29期)2017-08-11扬州历史上的名士初中生世界·八年级(2009年11期)2009-06-21

推荐访问:扬州 表征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