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历史冲突与文化融合

2022-08-10 18:35:05公文范文
摘要:毛利人原属波利尼西亚人的一个分支,后移居到新西兰,最初没有文字,而是创造了毛利口头文学,以口口

摘要:毛利人原属波利尼西亚人的一个分支,后移居到新西兰,最初没有文字,而是创造了毛利口头文学,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于世,而后发展出了毛利文字。随着欧洲人的入侵,毛利口头文学开始转变为毛利书面文学,但在20世纪初,毛利语一度被禁止在新西兰境内使用,“二战”后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毛利人的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英语日渐成为他们的母语,由此,毛利书面文学转变为毛利书面英语文学。本文从民族传统到口头文学、从单一传承到多元文化、从神话传说到社会现实等三个角度,描写毛利人由口头文学到书面英语文学的进程,从侧面解读了新西兰社会中毛利人与白人之间的历史冲突与文化融合。

关键词:冲突 融合 毛利口头文学 回归 再造

一、引言

新西兰(New Zealand),又译为纽西兰,坐落于太平洋西南部,地处大洋洲,领土面积不大,由北岛、南岛及周边的一些小岛组成,以库克海峡为界,将南北岛分隔开来,其中北岛是主要政治经济中心,南岛则以淳朴的民风及旖旎的风光闻名于世。14世纪初,毛利人来到新西兰定居,19世纪40年代沦为英国殖民地,后于1947年获得完全自主,成为主权国家,现为英联邦成员国。提及毛利文学,必须先介绍新西兰的背景信息,因为相较于欧美文学,新西兰文学再细化到毛利文学,的确显得较为小众。究其原因,或许是其文学史时间较短,如果不考虑其口头文学,仅以有书面记载的文史资料为准的话,新西兰文学史的时间不过百年,但即使在这短短一个多世纪,新西兰文学将其绚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借助毛利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坛上屡获重量级奖项,以全新的视角让全世界认識到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本土文学。然而,这一个世纪以来取得的成就,最不能忽视的是之前的几个世纪中毛利文化的诞生、演变、发展,进而杂糅到现代文学中的母体——毛利口头文学。毛利人的图腾、部落、纹身、歌曲、舞蹈等艺术形式不一而足,想要究其根源,都需从毛利口头文学中去寻根问底。

二、从民族传统到口头文学

毛利人原属波利尼西亚人的一个分支,1350年前后,毛利人大规模到新西兰定居。以这个时间点为文学记录的起点,毛利人的文学创作至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了。几百年间,毛利文学的创作语言由最初的毛利语转化为英语,表现形式从口头文学转为书面文学,文学类别也从本民族固有的神话、传说转化为小说、戏剧等外来样式。

毛利人以部落群居为生,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生活艰苦且贫乏,最初没有自己的文字,只有口头语言,因此也并无传世之作,历史深远的口头文学大多是以追溯人类起源、万物诞生、宗教信仰及民族身世为主,素材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人类诞生之初类,如天地、万物和人类由混沌中诞生;第二类是人生哲理类,如人的苦难在于无止境的欲望;第三类是人定胜天类,如人与太阳、海洋等代表无限力量的大自然进行搏斗并最终取得胜利。与大多数的民族故事起源类似,口头文学的素材有其局限性,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凝聚部落力量、抱团取暖而言,具有精神鼓励的功效。由于没有文字,口头文学最初的传播路径是借助部落集会为主渠道,传播方式则是最为朴实原始的口口相传式,由于其存在和流传均需依靠民间群众的兴趣和音韵的朗朗上口,毛利口头文学的表现形式自然而然是以战歌、情歌、神话、寓言、传说等类型为主旋律,这一点与毛利人的祖先波利尼西亚人很相似。19世纪30年代,随着欧洲人的到来,一位英国教授根据毛利语言的音韵创造了读音拼读规则,并根据毛利人的语言使用习惯,编写了一套语法规则,至此,历经了5个世纪,毛利人才有了毛利文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一些新西兰学者出于对文化遗失的担忧,肩负着民族文化复兴的社会责任感,开始着手将毛利口头文学进行记录、整理、分类、传承。

三、从单一传承到多元文化

毛利口头文学直到19世纪40年代才开始被纷至沓来的欧洲人所记录,从1845年至1853年间,由担任新西兰总督的乔治·格雷爵士所著的《新西兰人的神话和传统》,再到约翰·怀特所著的《祖先的行为》和《毛利古代史》,均记载了大量毛利口头文学,尤其是神话、传说、寓言及宗教习俗等,通过承载着强烈民族特征和民族情感的口头文学的记录,反映出毛利人对于世代依存的大自然和土地母亲的敬畏、依附与深深的眷恋。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大批英国人入侵新西兰,毛利人被俘虏,土地被剥夺,毛利语一度还被禁止在新西兰境内使用,毛利口头文学戛然而止。新西兰文学却没有就此消失于世界文坛,只是接棒人不再是毛利人,而是入侵这片土地的白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无疑是新西兰短篇小说家中最负盛名的代表,她的作品多以故乡新西兰为背景,终身致力于宣传自己的祖国,然而她14岁时离开新西兰前往英国求学,这一成长经历也被文坛质疑究竟其作品应归属于新西兰文学还是英国文学。佛兰克·萨吉森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新西兰作家,很快就摒弃了新西兰文坛的英国式影响,其作品中的现实主义风格及对自己祖国的维护,使得他荣获“新西兰民族文学之父”的美誉。

20世纪30年代之后,新西兰文坛充满了复苏的活力,短篇小说活跃,诗歌盛行,过去作家们大多局限于描写新西兰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新西兰白人的生活,受到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以及佛兰克·萨吉森的文学影响,这一阶段越来越多的新西兰作家开始将文学作品聚焦于民族冲突与文化融合,关注到白人的到来给新西兰造成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关注到毛利文化的迷失以及毛利族裔身份的困惑,作家们开始在作品中通过白人与毛利人的冲突,探求双主流文化的融合之路,但这一阶段的作品依旧囿于白人写毛利人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毛利人在白人社会接受现代教育,他们与白人交往,参加社会工作;他们离开了族群,掌握了英语,身处于双重文化制造的旋涡之中,逐渐意识到不同族裔的文化根源。由于民族意识的苏醒和对族裔文化的眷恋,毛利人开始怀着复兴毛利文化的初衷重归新西兰文坛,由此拉开了毛利人写毛利人的帷幕。

在当代新西兰文学界影响最大的两位毛利作家都是女性,她们是帕特里夏·格雷斯和凯里·休姆,两人年龄相差十岁,在作品风格和文学取材上有着较为显著的相似之处,均侧重于描写毛利人在白人社会的现实生活,娓娓道来,借此展示毛利人与白人在思想、身份与文化上的冲突,她们在反映当时新西兰社会生态的同时,更在积极地探求毛利族裔的文化之根,呼吁社会对于毛利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更致力于在毛利文化与白人文化的困囿与冲突之中,寻求交融与和解。世界文坛对于两位女作家的作品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积极的反馈,帕特里夏·格雷斯两度(1974、1975)获得新西兰文学大奖;凯里·休姆曾荣获毛利文学大奖(1973)、曼斯菲尔德文学大奖(1975),并当选新西兰首位荣获布克奖的作家(1985)。至此,毛利人写毛利人的文学作品已然占据了新西兰文学的半壁江山。值得注意的是,毛利文学作品中有着明显的口头文学传承,有着祖辈们清晰的文化痕迹,有着磅礴的民族文化特征,更蕴含着厚重的民族血脉的依恋与回归。

四、从神话传说到社会现实

毛利人带着波利尼西亚的记忆来到新西兰这块土地,开创了属于毛利族裔的特有文化起源。

毛利人是信仰多神的民族,他们将自然界的一切给予都归于神的旨意和权力,将大自然的万物人格化,认为万物皆有灵,再以自己部落中的英雄形象为原型,编撰出许多关于神的故事。毛利神话故事主要分为三种:宇宙的起源、玛乌伊的故事和塔法基神话。毛利神话《创世纪》讲述了毛利主神创造天地,其儿女创造万物,对人类的生死轮回进行解说,再现了生命的诞生及其意义。《英雄玛乌伊的故事》讲述的是在海洋中获得生命和神力的大力士玛乌伊的故事,他为人类的长居久安而征服太阳,描绘了毛利人对于海洋的眷恋以及对于人类拥有无限力量源泉的向往。毛利口头文学多集中于展现人类诞生之初,在与大自然中的巨蛇、巫婆、怪兽抗争中遭受的艰辛,描述了毛利人不服输的精神,终在大自然中获取无穷力量,进而获得宁静而幸福生活的坚定和向往。塔法基神话讲述的则是统管自然的神族的故事,通过讲述神族中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展现并升华了毛利部落的日常生活轶事。

值得注意的是,毛利口头文学中除了神话还有传说,毛利人的传说反映了宇宙的进化和部落社会的发展,许多学者相信,毛利人的传说基本如实地报道了历史事件,可以说是一部口传毛利古代史。

新西兰在遭到欧洲人的入侵后,几百年间毛利人沦为白人的俘虏,白人文化始终凌驾于毛利文化之上,毛利口头文学得以保存全然依赖于白人作家的文字记载,毛利口头文学中目前有记载的主要是弗兰克·英格兰的《毛利传说六则》、里德的《关于玛乌伊的传说》、吉布斯·具凯的《毛利族民间故事两则》,以及特里吉尔的《毛利童话两则》。毛利口头文学源于毛利人的生活体验,展现的是毛利文化及其民族习俗,毛利口头文学风格鲜明、特点突出,擅用形象比喻,因此毛利口头文学的书面记载也将口头音韵蕴含其中,与书面文学有着较为显著的风格差别。与此同时,大多数的新西兰白人作家却从未将写作重心转移到毛利文化上,他们从最初描写新西兰的田园美景,到述写白人在新西兰创造的“丰功伟绩”,再到新西兰在全世界日益崛起的地位,进而落在了对于新西兰社会生活的思考,随心所欲地续写着白人眼中对于新西兰这片土地的认知,又或者说描绘着白人文化在新西兰这个国度的扎根历程。

自19世纪60年代起,新西兰境内大力推行英语教育,禁用毛利语,这为毛利英语书面文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二战”之后,城市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激增,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为毛利人从农村走向城市提供了契机,两种文化的碰撞正式拉开序幕,这其中层出不穷的真实生活故事桥段,为不擅长虚构性写作的毛利族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一百年间,毛利文学由口头文学走向毛利语文学再到毛利英语文学,三种形式命运迥异。毛利口头文学至今仍活跃在社会生活的庆典仪式层面,尤其是伴随着新西兰橄榄球运动的风靡全球而为世界熟知;毛利语文学则因长时间的毛利语使用禁令及毛利族裔的城市迁居而日渐边缘化;毛利英语文学则在各种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将毛利族裔文学推上了世界民族文坛。

毛利英语文学的取材与早期的口头文学迥然不同,口头文学取材于半事实半虚构的故事、神话或传说中,侧重于展现毛利人与自然抗争并获得胜利的力量之美。而毛利英语文学更注重探讨毛利人在现代白人社会的生存现状,依据城市生活林林总总的真实案例,撰写故事,桥段多为白人与毛利人之间由文化冲突产生的社会矛盾,表述了作家们积极寻求在新西兰实现双重主流文化的民族融合与文化包容路径。

20世纪以来,新西兰文坛上最为闪亮的毛利作家为数不多,却充分发挥了族裔力量,創造出闪耀的毛利文学成绩,缔造的毛利文学稳占新西兰文学的半壁江山。威蒂·伊希玛埃拉是第一位发表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毛利作家,其作品分别是《绿岩,绿岩》和《葬礼》;而后毛利文学展现出勃勃生机,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毛利作家,如阿里斯泰尔·坎贝尔、帕特里夏·格雷斯、克里·休姆、霍恩·图法里等,他们在作品中讲述了毛利族裔文化的美好与恢宏,以及毛利人在都市生活中的悲欢离合,以自身对于毛利人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深入的反思,表达了毛利人与白人和谐生活的美好向往,开创了毛利人用英语写毛利人的新篇章。

五、结语

新西兰的历史有其特殊性,外来入侵者给毛利族裔的生存与发展带来的破坏与冲击毋庸置疑,使得毛利文学在一开始就遭遇了灭顶之灾。然而在历史长河的变迁中,毛利口头文学的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神话、传说、诗歌、散文、歌曲及舞蹈等,既反映了毛利部落的历史底蕴,又承载了毛利族群的生活写照。毛利文学从口头文学到毛利语书面文学,再到毛利英语书面文学,历经了毛利族裔口头相传到依靠白人文字记载,再到打开毛利人写毛利人的新局面,其音韵节奏、民族文化、历史脉络给世界民族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毛利文化与白人文化在几百年的冲突与碰撞中,开出了一朵朵绚烂的毛利文学之花,这不仅是毛利民族文学的发展趋势所在,也显现了世界文坛多元化发展的风向标,从侧面解读了不同异域、不同族裔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对于世界了解毛利原始部落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史料,切实推动着世界对于原住民文学的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刘略昌.国内外新西兰毛利文学研究述评[J].外国文学,2015(4):80-88.

[2]涂开益.在“白云绵绵的土地”上歌唱的几维鸟[J].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73-76.

[3]任荣珍.新西兰毛利口头文学[J].外国文学研究,1988(12):70-76.

[4]刘略昌.20世纪80年代新西兰文学在中国的译介和出版[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83-88.

[5]赵友斌.新西兰民族文学的发展[J].外国文学,1996(5):25-31.

基金项目:2020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生态美学与族裔身份:毛利文学研究”(批准号:20FWW002)

作者:宋倩倩,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职业教育国际化。

编辑:曹晓花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再造回归冲突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环球时报(2022-04-16)2022-04-16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家庭科学·新健康(2021年2期)2021-02-22冲突管理销售与管理(2020年15期)2020-01-25现代标志造形中传统图形造形的再造与创新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46期)2018-01-27逃离或回归:乡村教师的出路究竟何在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6期)2017-03-04朗读教学回归语文课堂的本色探索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6年11期)2017-01-21从城市到乡下用喜欢的方式“回归”科学之友(2016年12期)2016-12-21教育对生命的关注与回归科教导刊(2015年21期)2015-08-05全面冲突管理的构建与应用现代企业(2014年4期)2014-07-29浅议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活力(2009年7期)2009-11-17

推荐访问:融合 冲突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