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农村学生沉迷手机及网络游戏问题的归因与对策

2022-08-11 14:28:02公文范文
吴学兵[摘要]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心智尚未健全,无法通过自我审问、克制、觉知去科学、正确地使用手机。

吴学兵

[摘要]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心智尚未健全,无法通过自我审问、克制、觉知去科学、正确地使用手机。于是,手机给学生带来了身心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手机瘾”“网络游戏瘾”成为侵害青少年学生健康的新“疾患”。本文拟对农村学生沉迷手机及网络游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浅薄的建议。

[关键词] 沉迷手机;网络游戏;归因;对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越来越讲究,许多学生都会追求时尚高档的科技产品,手机成为学生的宠儿。于是,因手机而引发的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归因:理性剖析学生沉迷手机及网络游戏的原因

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学生沉迷手机及网络游戏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教育真空给学生提供了沉迷手机的机会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学生自主时间明显增多,这些时间成为教育的真空地带,给那些疏于管理、缺少监管的农村学生提供了更多玩手机的机会,家庭和学校的管理难度加大。一方面,许多农村学生的家长为了生计长期外出打工,孩子往往是祖辈在监护,在没有亲情交流和多少娱乐活动的情况下,他们自然将情感寄托在手机上。另一方面,尽管学校加强对学生手机的管控,采取了许多监管措施,但对缺少持续监控的学生来说还是鞭长莫及。特别是在放假(学)后,学校只能安排好作业,无法进行无缝隙管理,只能把教育的接力棒交给社会与家长,管理上的疏漏给了孩子们玩手机的可乘之机。

2.学生猎奇心理成为迷恋手机游戏的内因

首先,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迫切想要了解大人的世界。他们不满足于课堂上有限的知识,需要把知识延伸到课堂之外,不断扩充知识量和信息量,而手机恰好为此提供了平台。

其次,中学生学习压力大,他们需要向人倾诉,获得存在感。尤其是一些问题学生,在家庭、学校中存在感不强,在学习上没有获得感,得不到家长、老师的认可。手机游戏入门简单、反馈及时,他们很容易从手机游戏中获得快乐和寄托。手机游戏的开发者牢牢抓住学生们的这种心理,在游戏中设置环环相扣的小目标,让学生在无限次的重复竞争中获得晋级和成功的快感。同时,在网络游戏中,交流相比普通的人际交往方式有其独到之处,学生们可以没有顾虑,畅所欲言,宣泄心中的苦悶。网络交友符合中学生交友的心理特征,也弥补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流不畅的缺陷。

3.家校教育异化所带来的外力负面效应

如果说沉迷手机是病,那一定是教育病。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发达国家手机出现的时间比我国早几十年,为什么很少有青少年患上手机瘾呢?原因很简单,那些国家的学生学习相对比较快乐,没有沉重的学业负担。所以,班主任应从教育方式上找原因。

首先,学校教育方面,很多学校仍采用应试教育模式,作业、考试、竞赛等高强度的训练让学生疲于应付,心理压力极大,加之学校娱乐设施较少,活动空间狭窄,学生没有释放心理压力、发泄自我情绪的场所。

其次,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孩子地可以不扫,有高分就行;饭可以不会做,有名次就行;牛奶可以端到手,钱可以随便花,只要成绩好就行。但是,孩子周末想出去玩不行,想看看电视也不行。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对于孩子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却不闻不问,使得双方缺少必要的心理沟通。这样的管制孕育着更大的叛逆。

4.部分教育者自身垂范和正确引导的缺失

2020年5月13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发布了《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指出,手机是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上网工具,其中初中生达71.3%,未成年人利用手机学习占89.6%。2020年10月,我校对全校250名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做了调查,学生手机拥有率为34%,而用手机学习的只占11%,明显低于全国。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相对于城市明显偏低,教育方式欠缺,加上忙于生计,疏于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对于是非判断能力不强、自控能力弱、好奇心重的中学生,在缺少必要引导的情况下,很容易沉迷手机及网络游戏。另外,现阶段大多数家长自己沉迷手机,给孩子做了反面的榜样,这样一来,不管家长如何严控孩子玩手机,孩子都不会听从。

二、对策:优化排解学生沉迷手机及网络游戏问题的方略

面对当前初中学生沉迷手机的现状,班主任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管控呢?

1.明晰利弊,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

手机使用是把双刃剑,使用得当,有利于学生及时掌握时事资讯,扩大知识面;使用不当,则会影响学习,甚至影响身心发展。班主任要疏堵结合,引导学生合理使用。

首先,班主任应该重视手机的作用。手机主要的功能是与人联系和交流,同时也给大家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通道,学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而且,学生对于知识选择的灵活性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也将大大提高,学习的内容自然超出了狭隘的课本范围,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应让学生认识到,对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他们来说,沉溺手机游戏的危害巨大,它不仅浪费时间、消耗精力、伤害身体,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出现各种生理和心理的疾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总之,班主任要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明晰手机使用的利与弊,正确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2.多元建构,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现在学生的闲暇活动太少、太单调,没有时间玩,没有东西玩,他们很容易将情感寄托在方便快捷的手机上,导致手机功能异化,从工具变成了玩具。因此,只有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才能抵制不良手机文化的影响。

(1)变堵为疏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学校可以涉足互联网课程,并想方设法建设、开放电子阅览室,让学生充分感受互联网带来的快乐。同时,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手机用途大讨论等形式分析手机利弊,让学生明白手机的主要功能是用来通话交流的,而不是玩游戏的,让学生学会取舍,形成正确的手机使用观;让学生知道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过度使用手机对身体、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

(2)投桃换李

通过多次与喜欢玩手机的学生的沟通交流,笔者意识到,其实学生对于学校的生活是充满期待的。中学生需要充实的娱乐生活以释放其精力,调节自身情绪及心理状态。所以,要让学生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就要激发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从而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学校应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设球类运动、集郵、下棋、歌咏会等各类活动;组建读书协会、开展学校艺术节、带领学生外出参观学习、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等。学生的精力和能量在参加有益的校园活动中得到释放,能有效抵制手机的负面影响。

(3)情感疏导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一种双向的活动,良好的情感是教育的基础。在处理学生手机使用问题时,不能一刀切、硬碰硬,而要融入情感教育,从理解的角度、用共情的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下明晰手机使用的利弊,进而合理使用手机。

(4)陶冶情操

要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加强对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信息和各种网络诱惑,防止网络诈骗和网络成瘾。

3.家校联动,打造合力共治的局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孩子。所以,要想让学生少玩手机、不沉迷于手机游戏,就要充分调动家长言传身教的作用。农村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于孩子的手机管理、网络引导缺少科学的方法,这就需要班主任多向家长灌输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掌握管理孩子使用手机的方法。所以,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家长会、专题会开展学生手机管控培训交流会,通过培训让家长知道孩子沉迷于手机的原因,掌握让孩子少玩手机的方法和一些心理疏导方法。同时,班主任还要鼓励家长做孩子的榜样,不在孩子面前玩微信、打游戏、看电影、刷抖音,尽可能地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下下棋、聊聊天,多让孩子参与一些体育运动和公益活动,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孩子完成,抽出时间一家人出门散散步。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孩子玩手机的时间,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4.多措并举,创造良好的疏导环境

防止学生沉迷手机,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公安、工商、文化等相关职能部门应主动介入对手机销售的管理,加大对网络的管理与查处力度,坚决取缔各种不健康的网络资源和游戏,同时要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对学生玩网络游戏的控制。尽管国家已出台了控制学生节假日玩网游的时间,但一些“解防沉迷”的黑灰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使许多学生找到了长时间玩网络游戏的方法。所以,国家有关部门还应与时俱进,开发出功能更加全面的控制软件。另一方面,各村、厂、街道、社区也应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多建设适合青少年的活动场所,使广大学生在节假日期间能有地方可去,有活动可参加。现在,许多农村建立了校外辅导站和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等公益场所,各种学习、娱乐活动的开展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把他们从虚拟世界拉回现实。另外,像文化中心、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包括学校)等部门应免费对学生开放,使学生活动场所多样化、活动项目多元化。此外,对手机游戏和网络成瘾者进行心理干预,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或脱敏疗法,并配合药物调理等,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健康成长。

农村学生沉迷手机网络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手机,远离手机网络游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需要众多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去探讨、去实践、去引导。

猜你喜欢 网络游戏归因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21期)2019-11-11虐待对儿童归因风格的影响现代交际(2018年6期)2018-05-17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年1期)2018-05-10走,找对策去!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8年12期)2018-01-26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把成功归因于自己 把失败怪罪给别人?科学家(2017年20期)2017-11-10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商情(2012年48期)2017-11-08虚拟空间中的“完美罪行”:对网络游戏的批判分析新闻论坛(2017年4期)2017-08-25网游对青少年行为影响的探索研究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8期)2017-04-21海口市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应对分析科技资讯(2017年3期)2017-03-25

推荐访问:归因 沉迷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