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古之君民者

2022-08-19 17:28:02公文范文
瑶瑶同学们好,欢迎来到国学讲堂。本期将与大家分享一段警世格言,一起来读一读原文吧。品读典故古之君民者

瑶瑶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国学讲堂。本期将与大家分享一段警世格言,一起来读一读原文吧。

品读典故

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身已终矣,而后世化之如神,其人事审也。

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骤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骄则恣,恣则极物;罢则怨,怨则极虑。上下俱极,吴之亡犹晚。此夫差之所以自殁于干隧也。”

注释:

1.君民:统治百姓。“君”在这里用作动词,是“统治”的意思。

2.审:弄明白。

3.骤:屡次。

4.罢:通“疲”,疲乏。

5.殁:死。

6.干隧:地名。

本文节选自《吕氏春秋》,以春秋时期吴国的失败为例,讨论了什么是正确的治国之道。原文大意如下:

古代统治百姓的人,用仁和义来治理百姓,用爱和利来使百姓安定,用忠和信来引导百姓,致力于为民除害,想着为民造福。这就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他们自己虽然去世了,可是后世蒙受他们的教化,将其视同神灵一般,就能把人和事都弄明白了。

魏武侯当中山君的时候,向李克问道:“吴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李克回答说:“是因为屡战屡胜。”武侯说:“屡战屡胜,这是国家的福分。吴国偏偏因此灭亡,这是为什么呢?”李克回答说:“多次作战百姓就会疲惫,多次胜利君主就会骄傲。用骄傲的君主役使疲惫的百姓,这样国家却不灭亡的,纵观天下都很少。骄傲就会放纵,放纵就会用尽所欲之物;疲惫就会怨恨,怨恨就会用尽巧诈之心。君主和百姓都走到极端,吴国灭亡还算晚了呢。这就是夫差在干隧自杀的原因。”

吴越相争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卧薪尝胆”的勾践最终打败了骄奢自大的夫差。本文总结了吴国失败的原因,认为正是一次次的战胜让吴国的君主盲目自大,吴国的百姓却饱受战火摧残。所谓“国虽大,好战必亡”,我们应当引以为戒,不能被一时的胜利所迷惑,做任何事都应张弛有度,稳扎稳打。

拓展延伸

“治大国如烹小鲜”,治国理政的道理与为人处世之道有时候是相通的。一国之君如果不顾百姓的困苦,屡次兴兵,国家就会上下离心,走向衰亡。为人处世也是如此,做任何事都应当循序渐进、量力而为,如果沉迷于一时的胜利,急功近利,一意孤行,也逃不过失败的命运。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建文削藩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明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的父亲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十分喜爱这个儿子,便没有挑选其他儿子作为储君,而是直接把皇位隔代传给了朱允炆。然而朱允炆只做了四年皇帝,就被他的叔叔燕王朱棣从北平(现在的北京)一路打进首都南京,夺取了皇位,朱允炆本人下落不明。究其原因,在于朱允炆所执行的“削藩”。

朱元璋建国后,把自己的儿子们分封到全国各地去当藩王,一来可以限制他们觊觎皇位的野心,二来也能代表皇室监控地方,拱卫京城。为此,他还大兴牢狱,把一大批跟随自己征战多年的武将砍头抄家,以防止他们趁着朱允炆年轻、根基薄弱的时候作乱。对于朱允炆来说,朱元璋的这个初衷是好的,可惜他还是低估了皇权诱惑下人性、亲情的脆弱。

早在登基之前,朱允炆就感受到了来自叔叔们的不满和轻视。一来他没有上过战场,在朱元璋那些战功赫赫的儿子面前多少有些抬不起头。二来太子死后,于情于理都应在他的兄弟们之中挑选储君,而不是直接传位给皇孙。藩王们不敢对父亲朱元璋的安排说什么,只能将矛头对准朱允炆这个受益者。因此在登基之后,仅过了两三个月,在黄子澄、齐泰等近臣的鼓动下,朱允炆就迫不及待地发起了削藩行动。

首当其冲的是朱允炆的五叔周王,罪名很简单:“图谋不轨”,至于具体的行为,史书没有记载。不过周王并没有起兵造反,朱允炆只是派一隊人马过去,就把周王抓了回来,贬为庶人,流放云南。那时的云南是真正的穷山恶水,虫蛇猛兽、毒雾瘴气遍地都是,一位本来养尊处优的藩王以一介白身被流放到那里,基本等于送死。四个月后,齐王、湘王、代王也遭人告发。又过了两个月,岷王被治罪。还是一样的套路:没有具体的犯罪行为,只是扣上一顶帽子以方便处置。朱允炆将他们统统贬为庶人,流放的流放,囚禁的囚禁,丝毫不顾及一点人伦情分。其中,湘王朱柏最为刚烈,他被安上“谋反”的罪名,无法自辩,也不甘受辱,索性一把火点了自己的宫室,全家自焚而死。

登基不过两年,朱允炆就雷厉风行地收拾了五位藩王,这让他信心倍增,也引起了其他藩王的恐惧和不满。更让天下人议论纷纷:皇室理应是天下人的楷模,如今叔侄相残,恐怕于国于民都不是什么好事。果然,就在朱允炆准备对实力最强的藩王之一——燕王朱棣动手的时候,朱棣起兵了。他打着“清君侧,靖内难”的旗号,从北平出发,一路南下,几经波折,最终战胜了朝廷的军队,打进了南京,史称“靖难之役”。一场大火过后,建文帝朱允炆生死不知,下落不明。朱棣即位为皇帝,就是后来的明成祖,也称“永乐大帝”。

反思朱允炆的所作所为,我们不难发现:朱允炆的失败,就在于他急功近利,鲁莽冒进,总想着快刀斩乱麻,毕其功于一役,却没有认识到削藩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度。藩王们在政治上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留下的一道“祖制”,在身份上是朱允炆的亲叔叔。作为刚刚登上宝座的年轻皇帝,即便察觉到他们的野心,也应当仔细谋划,谨慎行事,而不是随便罗织些罪名就把人废黜流放,最终激起藩王们的同仇敌忾之心,逼得他们走投无路,只能奋起一搏。在朱棣靖难的途中,有许多藩王暗地里提供了不少帮助,这正是因为朱允炆的做法太过暴烈,让人不得不倒向朱棣。对于朱允炆的教训,我们应当牢记于心,做任何事都切忌冒进,“欲速则不达”。

猜你喜欢 夫差朱棣吴国 朱棣“魂牵”建文帝寻根(2022年2期)2022-04-17三十六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小读者之友(2021年6期)2021-07-29卧薪尝胆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2021年6期)2021-07-11任性的自恋,隐忍的自强读书(2020年7期)2020-07-09吴国平书香两岸(2020年3期)2020-06-29西施的爱情散文选刊·下半月(2020年5期)2020-05-21一所学校 一名老师 一辈子坚守当代贵州(2016年36期)2017-05-08卧薪尝胆周末·校园文学(2016年26期)2016-11-28『影帝』朱棣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6年9期)2016-05-14朱棣压顶,解缙“三字拨千斤”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2015年9期)2016-03-03

推荐访问: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