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谈“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022-08-22 16:07:02公文范文
林梅琴摘要:为尽可能在降低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

林梅琴

摘 要:为尽可能在降低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研究,从“双减”政策的意义出发,制定小学生学科核心竞争力培养的思路及策略,并通过实践的形式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课程,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树立优质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关键词:“双减”背景 语文核心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10.014

目前,我国的“双减”教育政策已经在国内实践应用了一段时间,但是其仍旧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除了要练习大量的汉字及词汇,还需要进行每日的课后作业以及写作练习,中高年级的学生还有日记与写作等任务,作业量呈不断增加状态。因此,为达成减负目标,如何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减少作业数量,使学生在高质量的学习状态下发展,是目前教育工作中的重点。

一、“双减”政策的重要性

(一)“双减”政策提出,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小学教育承担着我国全国适龄儿童基础教育的工作,这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是一个充满着压力与挑战的过程,尤其是在农村小学教育中:教师有责任抓住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展开语文教学,激起学生对各方面内容的兴趣。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双减”政策的提出,各科教育都面临着重大的改革,小学语文也不例外。

(二)填鸭式教学普及度高,教育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在农村环境下,小学语文教育的展开也存在着诸多困难。经教育工作者研究,农村教师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为保证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打牢语文基础,作业布置的数量相对较多,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课后的作业势在必行。因此,如何改变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中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降低学生的作业量是目前农村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的问题。

(三)“双减”政策实行,教学模式转变机会增加

在“雙减”政策下,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正处于逐步改变之中,农村小学教育迎来巨大转机: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有更多的空间、时间进行独立探索,教师可以将课外的活动时间以及资源还给学生,利用农村特有的环境,展开教学,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被激发,学习质量提升。“双减”教育背景下,农村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的空间是十分巨大的,传统教育模式逐渐被吸收后融入教育中去,形成创新型教育模式,打开我国的教育新格局。

二、小学生学科核心竞争力培养的思路及策略

(一)抓准“双减”核心,重视学生语文的学习能力

教育工程是育人的工程,教育管理者对于学校之后的发展方向确定有着重要影响,学生的能力培养对于其之后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如果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偏离原本的教育需求及理念,一旦出现偏差,就只能关注分数,出现舍本逐末的情况。抓准核心才能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中去。对于当前我国农村小学生的发展来说,不能像对待年龄较高的学生一样,将核心对准学生的“考试”,确定考试的最终目的,而是要使学生真正意义上拥有获取技能的能力。

因此,具体的能力培养可以从四个方面推进,即农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态度的规范、教师制定优质的教学方法及策略,要重视德育教育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就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来说,各学科的实践都需要对其培养的内容有着清晰的认识,并制定出培养的基础,明确重点后实行分段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落实各单元教学的重点,经过教师精心的教学课堂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之后的语文学习以及语文鉴赏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提升做准备。

(二)重视“双减”过程,全过程提升学生的语文竞争力

教育是长效工程,这也在侧面反映出了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具体的实践策略如下:

1.教育需要突出其阶梯性

习惯的培养作为小学语文教育中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手段,教师进行教案设计时可以分学科、分阶段推进,分学段的意义主要在于有了之前的学习基础,在当前的教育中,可以为之后的语文教学作准备,这样才能使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按照科学的部署逐步推进,结合农村实际生活,激发学生想象力,为学生打好语文科目学习基础。

在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中,阶梯性教育获得应用。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长征》一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采用由古到今的教学方法展开,通过带领学生观看长征道路中各处景观的图片,了解我国的壮丽风光,再由这些风光挖掘其背后的历史,进而引出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并以对比的形式凸显当时金沙滩、大渡桥等位置的险峻,了解整首诗背后故事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语文知识,在尽可能降低学生压力的情况下,使学生主动思考并获取相关知识。

2.突出连续性

学生能力提升的过程,并非是叠加式的过程。例如思维品质的发展,虽然当前低年级到高年级有整体从低阶到高阶思维发展的趋势,但是思维品质贯穿于小学阶段发展的整个时间段。这些教育可有效帮助学生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例如在思维逻辑的培养中,学生通过教材中的内容完成量的积累,结合生活中的实践经验,在到达某个时间段后,学生再由质变转化成量变,推动下一次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中,学生的思想品质可以从低年级逐渐开始培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程《北京》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通过图片引入的形式进行教学,带领学生了解北京的各种建筑物、时代发展下不同建筑的产生以及背景。尤其是我国近年来通过举办奥运会以及冬奥会,展现出了自身的实力与态度,更可以看出国家的自立与自强,学生也可以在这种民族自信中不断成长,培养自身的道德品质,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竞争力也随之提升。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生语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升

在小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展开一切教育的驱动力,尤其是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在学生想象力充沛的阶段,兴趣的激发能帮助学生高质量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语文学科是一门需要学生通过语文阅读激发想象力及情感的学科,学生在长时间学习沟通中会获得极高的学习体验,因为阅读了不同人的故事,且在大量的阅读中培养出学习习惯,在形成良性循环的同时,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在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教材《将相和》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通过廉颇蔺相如的矛盾以及之后建立友谊等内容,实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辅助学生提升自身的交流及沟通能力,并通过该篇古文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类型的课文,了解有效的交流及沟通方式,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阅读当代关于友谊的文章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在课余生活中与自己的伙伴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共同进步与成长,一同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同时,生活能力也随之提升,成为德育为先,五育并举的人才,最终实现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目标。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变化

20世纪国外的教育专家研究后指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养成儿童的脑力思维劳动和脑力劳动习惯。”在小学的教育阶段以及在之后的提升教育阶段中,教师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教育中充当着辅助力量。根据目前的教育来说,教师能够真正意义上给学生严提供谨的学习环境以及轻松的实践过程,在此阶段中,习惯是教师唯一可以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能力。一个学生从学习的初级阶段开始,就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优质的学习习惯,其在之后的小学语文学习中也就不会出现过多的困难。具体的学习习惯培养中,学习态度与学生持续的输入与输出是密不可分的,学生获得知识后会更加热爱语文这一门学科,语文核心素养也在持续积累中不断提升。具体的积累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阅读、写作是其中最常见的两种形式,充分符合了学生输入与输出方面的需求。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珍珠鸟》的学习中,教师可通过创新课堂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当前课文中的知识进行学习,以小组的形式完成阅读教学,进而展开作文写作课堂,学生在作文练习中,可对珍珠鸟课堂学习的知识内容加强回忆,通过对该作者的写作方式加以反思,实行仿写。教师在原小组分析的基础上展开写作训练,并通过以往的积累描述出学生自己最喜爱的一件事物或者是小动物,达成输出的目标,使学生在长时间的积累与训练中习惯此种教育模式,实现学与练一体化教学,减少课下学生复习所用的时间,响应“双减”政策。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制定

教育工作者研究后发现,无论是哪个学科,其最核心的知识都是程序性知识,而并非为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更多是以传授方法与策略为主。方法与策略则更多出现在小学教育中的课程目标设计之中。在小学语文学科的部编版教材之中,自学生步入三年级之后就已经设置了阅读策略教学单元,包含预测策略、提问策略、阅读策略等,其中阅读策略包含了阅读的速度以及学生明确自身阅读目的等。作为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方法与策略的应用相较于其他较为偏理科以及科学类的学科,语文是较难设置教学方法与策略的。但是在当前的“语文要素”的阅读策略编排中,方法策略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教师也能够在已经拥有一定经验的语文教学中寻找到相应的突破点。

在小学部编版语文五年级教材《山居秋暝》等古诗的学习中,教师可根据阅读策略教学单元中的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状态以及需要教学的内容与普及的知识进行预测,之后再查找完善,可以看出《山居秋暝》的作者是唐代王维,诗句字数整齐,是一首五言律诗,本诗的句数为四句,对仗工整。教师在课堂教学完成后,可通过小组的形式对学生提出问题,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进入阅读分析策略环节,教师与学生共同赏析本首诗篇。了解王维诗的美与绝在哪里,帮助学生进行阅读定位,寻找王维描写环境的词汇,以及诗人作此诗的初衷,进而达到学习本篇古诗的目的。

(四)“双减”政策下,小学生语文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品质是需要长时间培养形成的,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年龄较小时就开始准备,并根据年龄的增长逐渐渗透。如果说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以及态度等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学科下限。思维品质的教育则更加贴近学生的思维逻辑、思维拓展以及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在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后,学生也逐渐形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不同的事物,根据自己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念确定推进的办法。在这些品质的培养过程中,德育也从无到有深入学生的内心,进而使学生的思维品质获得不断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可以在每一节课程中渗透,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的每一个部分都包含着编撰者独特的思想观念,以及学生需要形成的内在品格。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枫桥夜泊》一诗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这是唐朝诗人张继在安史之乱后途经寒山寺所作的诗篇,本诗精确而细腻地描写了作者对江南夜景的观察与感受,通过对不同景色的描写渲染了該首诗篇的整体氛围,并以景寓情,表述作者的羁旅之思以及家国之忧。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加直观地面对作者的情感,思考如果是自己面对该种情景时,会如何做,并联系实际,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不断将自己培养成为对社会发展以及对国家建设有用的人才,达成德育教育目标。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双减”背景下,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初期阶段,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惯性等重要内容都是在此阶段产生并发展的。因此,教师在此阶段不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需要对其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加强引导,将德育放在教育首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实现“双减”背景下的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窦莉莉《“心中的风景”群文阅读议题分析及文本解读》,《试题与研究》2021年第34期。

[2] 张海娟《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探究》,《学周刊》2021年第36期。

[3] 刘庆怀《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学周刊》2021年第36期。

[4] 李世娟《基于微课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学周刊》2021年第36期。

[5] 杨春梅《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的合理应用初探》,《学周刊》2021年第36期。

[6] 王媛《生活化语文活动在〈传统节日〉校本课程中的实践研究》,《陕西教育(教学版)》2021年第12期。

[7] 戴小茜《小学语文仿写教学的优化策略》,《陕西教育(教学版)》2021年第12期。

[8] 李小平《“五育并举”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初探》,《陕西教育(教学版)》2021年第12期。

[9] 朱丽玲《以读促写:基于核心素养的“互文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科教文汇》2021年第11期。

[10] 施秀梅《让语言思维得到有效训练——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文理导航》2021年第12期。

[11] 陈坪《落实“双减”要求  提升教学质量——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研究》,《教育导刊》2021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双减核心素养 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初探速读·中旬(2022年3期)2022-06-05刍议“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的语用策略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22年4期)2022-05-15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中学生数理化·高三版(2021年10期)2021-11-01兴趣与爱好疯狂英语·爱英语(2021年8期)2021-09-17“双减”带来的转折与期盼环球人物(2021年17期)2021-09-08重磅“双减”政策,要点有哪些?文萃报·周二版(2021年29期)2021-08-26多思少箅彰显素养福建中学数学(2021年1期)2021-02-28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党的生活·青海(2018年1期)2018-05-14追本溯源提升素养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7年7期)2017-11-04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7年6期)2017-06-15

推荐访问:素养 提高学生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