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黄锡璆:心中有幅最美的画

2022-08-25 10:35:02公文范文
医院,是什么?有人说,医院是天使呵护生命的神圣殿堂,爱在这里荡漾;有人说,医院是一条流淌着生命的暖河

医院,是什么?

有人说,医院是天使呵护生命的神圣殿堂,爱在这里荡漾;有人说,医院是一条流淌着生命的暖河,每个人都会路过。

对于黄锡璆来说,医院是他心中最美的一幅画——他画了一辈子。他画出了它的温暖,它的生命;他把它画在了共和国的大地上。

——题记

在2020年初那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黄锡璆在微博上“火”了。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年多的日子里,全世界无时无刻不被“中国力量”“中国速度”所震撼、所动容。2020年2月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曾讲到黄锡璆在抗击2003年“非典”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所做出的贡献。黄锡璆的事迹立刻引起国内外更多的关注。小汤山、火神山医院背后的故事走进公众视野。这时人们发现,黄锡璆就像掩映在密林深处的一棵苍松,不肆芬芳,不露伟岸,却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国顶梁柱”。

黄锡璆,印尼归国华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央企楷模”,国机集团中国中元顾问首席总建筑师,被誉为中国现代医院奠基人。这位中国抗疫的幕后英雄成为了“90后”“00后”“后浪”尊敬学习的榜样。许多网友发帖赞叹:“做人,就做黄锡璆。”

按下红手印,换我赤子心

1941年5月,黄锡璆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任抹县的一个华侨家庭里。父母为他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他一生平安,怀瑾握瑜。

命运并没有以美好的姿态拥抱他的童年。黄锡璆不满周岁差点被病魔夺去生命。不久,日本侵略军登陆爪哇岛。父亲黄实华因参加南侨总会主席陈嘉庚组织的抗日募捐活动,遭日军逮捕拷打。

黄实华祖籍广东梅县,曾在一所小学教书,后任校长。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战乱频起,山河破碎,黄实华与弟弟被迫下南洋。几经打拼,他们在爪哇岛各自开店谋生。二战烽火燃至印尼,印尼沦为日本占领区。华人商店被抢,人身受辱,厄运随时降临。华人华侨无论走到哪里都难以改变“海外孤儿”的悲惨命运。黄锡璆从小就体味到寄人篱下、孤苦无助的苦涩。

游子常怀故园心,“何日归家洗客袍?”大洋彼岸的祖国常常出现在父母的乡音之中;父亲与叔叔经营的商铺门头上也挂着“振华号”“光华号”商号牌匾。

海外华侨在抱团谋生的同时,没有忘记让诗书礼仪、耕读传家的中华血脉在一代代儿女身上流淌。辛亥革命之际,当地侨胞创办了一所华侨学校,采用海外华人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教材教学,同时开设印尼语、英语课,以适应当地生活。

校董黄实华早早就让孩子们进入华侨学校读书。“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琅琅如歌的诗词古韵浸染着黄锡璆的少年世界。在华语广播与华侨创办的报刊中,他懂得了侨胞魂牵梦绕的故乡寸土寸血,经受着苦难。这里,如同一个远方的“祖国”,他乡的“故乡”。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当地华侨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此后每年10月1日,侨校张灯结彩,组织学生上街游行,打腰鼓、扭秧歌、舞龙狮;在学校举行的周会上,升国旗,唱国歌。“海外孤儿”终于迎来扬眉吐气的日子。

“国家有希望了。回国学习本领,参加祖国建设!”在新中国的感召下,一批又一批印尼华侨青年北上回国。

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不久,身为当地侨领的黄实华,鼓励大儿子、大女儿与侄女、侄子率先回国。1954年,他又将二女儿送回国。除了家里订阅的《新报》《生活报》《大公商报》等进步报刊外,黄锡璆还从哥哥、姐姐寄来的书刊中,读到了《中国少年儿童报》《中华儿女》《赵一曼》;从《人民画报》上“见”到了毛主席;在校董开设的影院里观看了中国大使馆赠送的《新中国的诞生》《边疆战士》等纪录片。“虽然祖国那么遥远,但实际上离我们很近”。家国情怀,在他心中深深扎根。

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表著名演讲,掀起亚非各国团结一致反帝反殖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新浪潮,并再一次激发起海外华侨的爱国热情。黄锡璆的父亲作为当地侨团代表见到了周总理。黄锡璆向往祖国的心念愈加热切。

1957年5月,刚读完高一的黄锡璆终于等到机会。本来父母希望他留在身边继承家业,但他早已心有所往。华侨回国,去不可归。当地政府移民局要求在“出生纸”上承诺“一辈子不再回来”,黄锡璆毫不犹豫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按上鲜红的手印。

黄锡璆辞别父母,与堂姐、堂哥三人一起登上载有2000多名华侨青年的“芝万宜”号轮船,踏上了回国旅程。

我们再见吧,亲爱的妈妈!

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

再见吧,妈妈!

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热血沸腾的海外赤子唱起慷慨激昂的《共青团员之歌》向亲人告别。

云飞浪卷,海天苍茫。在这条古老的航线上,郑和曾率领浩荡船队走过,也有劳工在机轮中漂过,还有无数下南洋的过番客船闯过。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骄傲、血泪与希望在波涛汹涌的大洋中跌宕起伏,也在少年黃锡璆胸中激荡翻腾。

在海上航行了5个昼夜后,“芝万宜”号终于迎着东方的黎明,在一声长鸣声中停靠在香港九龙码头。

年轻的海外游子们拖着行李,换乘舢舨上岸,随着人流通过罗湖铁路桥一端的英军岗哨,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把守的罗湖口岸。他们终于踏上梦中故乡,看到了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

“我们入境了!”青年学生们群情激昂,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家兴奋地欢呼,“我们到家了!”“我们回到祖国了!”华侨补习学校前来接待的同志伸出双手,热情地迎接远方归来的游子。

那一刻,黄锡璆觉得整个身心与脚下的大地永远融在了一起。

海归博士追梦路

黄锡璆先来到广州石牌华侨补校学习,师生们热烈欢迎的场面消除了他的陌生感;学校里那碗热腾腾的绿豆汤在他心里温暖了好久。不久他被分配到南京五中,插班读高二。吃大锅饭,睡集体宿舍。他学会了自己洗衣服、钉纽扣,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并在高三那年加入了共青团。

1959年夏,黄锡璆如愿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在那里,他遇到了与梁思成并称“中国建筑四杰”的杨廷宝、刘敦桢、童寯等3位教授。在校训“止于至善”和“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教导中,他开始了自己的建筑设计学习生涯。

“入学不久,国家遭遇三年困难时期,学校生活异常艰苦,好多同学因缺乏营养下肢浮肿。”回忆起这段艰辛岁月,黄锡璆不胜感慨,“国家对归国华侨还是很照顾的,除了发粮票外,每个月还有半斤糖票。尽管生活清苦,但是大家怀着希望,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

为响应国家号召,加速人才培养,童寯、杨廷宝等教授们投身教学一线,精心授课,并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和美术画展传道授业。“老师们的爱国情怀和治学精神对我影响很深。我在这种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立志像老师们那样学成报国,并写下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黄锡璆深情地回忆说。

这年毕业季,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为应届高校毕业生做报告。黄锡璆动情地回忆说:“南京高校应届毕业生们集中在南京大学操场上席地而坐,聆听总理的录音讲话。周总理以自身的经历勉励大家正确处理生活关、家庭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他还语重心长地鼓励我们到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意志,到祖国建设的一线锻炼成长。”周总理殷切的期望犹在耳畔。“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第一志愿”成为20世纪60年代青春岁月最响亮的关键词。

5年苦读,毕业后黄锡璆被分配到第一机械工业部设计总院,也就是如今国机集团中国中元的前身。在这里,他一干就是一辈子。

后来,黄锡璆参加三线工程建设。在那段特殊岁月里,他曾下车间开过车床,到农村插队种地挑过粪;单位备战疏散时,他在火车货运站当过装卸工,夏天坐在铁皮闷罐车里押车远行……

那是在安徽蚌埠下放劳动锻炼的一个冬夜,黄锡璆突然大量便血昏迷,摔倒在卫生间里,被同事发现后送到当地123部队医院抢救治疗。他醒来时,一位老军医关切地说:“好好住院治疗。以后要多注意身体,少吃多餐,不要着凉。”又叮嘱同病房的年轻战士帮助、照顾他,使他倍感温暖。

面对病魔的侵袭,他发现生命如此脆弱,而温暖的医院成为生命的唯一呵护与指望。正是一个多月的住院经历,让他对医院承担的生命之托和价值意义有了切身的感受。但那时的他从没想过要和医院纠缠一辈子。

回忆起那段艰苦的特殊经历,他有自己的注解:“在社会基层经受磨练,并非没有好处。那时真正体味到老百姓对生活的需求与渴望。后来从事医疗建筑设计,我会更多地关注实际。”

1978年9月,历经17年的苦苦追求,黄锡璆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黄锡璆也是其中之一。

1984年春天,虽过不惑之年,但他凭借长期坚持英语学习的优势,获得了公派赴比利时鲁汶大学进修两年的难得机会。

鲁汶大学始建于1425年,其在生物学、医学领域享有盛名,后期建立了应用工程学院,包括建筑学院。黄锡璆决定选修医疗建筑方向。他想起在安徽患病住院的那个冬季。他坚信:“不管社会怎么变,医院总归需要的。”

但是,进入鲁汶大学除单位推荐外,还必须有两位导师的推荐信,黄锡璆想到了母校。离校多年一直没有联系,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向刘光华、童寯两位教授写信求助。

黄锡璆清楚地记得,童寯教授上课简明扼要,鼓励同学们积极提问,刘光华教授讲授医院建筑时,结合不同类型建筑指导学生做一些课程设计练习题,培养了他对学习建筑设计的浓厚兴趣。大师们讲课循循善诱,他们待人宽厚的长者风范令黄锡璆深受教益。

两位教授很快寄来了推荐信,黄锡璆感动不已。他把对老师的感恩与思念深深埋在心底,决心以他们为榜样,在专业上执着探索。

机会珍贵,学无止境。两年的进修完成了一年,黄锡璆向导师戴尔路教授表达了攻读博士学位的愿望,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够走得更远。

戴尔路是鲁汶大学应用科学系的副院长,兼任建筑学院院长。他身材修长,绅士翩翩,略显高傲。他用一雙深凹的蓝眼睛审视着眼前这位勤奋的中国学者,并没有马上回答。因为由进修生转读博士学位,这样的跨度罕有先例。

戴尔路曾访问过中国,并组织过在中国召开的“中欧医疗研讨会”,对中国人的友善与热情印象颇深。

黄锡璆向他解释说,出于特殊的原因,自己错过了在国内读研的机会,而自己在工程设计方面已有20多年的实践磨练。

素以学术严谨而著称的戴尔路教授,知道中国急需黄锡璆这样的人才。一番思虑之后,他终于点头允诺:“好吧,请你写一份申请。将第一年进修的课程成绩转为博士资格学分,但必须符合条件,并通过资格考试,获得学院批准。”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苦读书。黄锡璆一天到晚泡在资料室里,管理员干脆把钥匙交给他。他像一棵焦渴的秧苗遇到一汪清泉,贪婪地吸吮着养分,成长着。即便攻读博士学位的最后一年妻子前来陪读,他也没舍得花点时间带她游览一下欧洲的名胜古迹。

“其实,我们学建筑的也喜欢参观建筑、看风景,但是时间太宝贵,希望多学习多做分析研究,尽快拿到学位。不然,回来怎么跟单位和国家交代?”黄锡璆以超强的毅力,在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和戴尔路教授的先后资助下,如期完成了4年学业,取得博士学位。

面对留下来或去发达国家发展的机会,黄锡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国。曾为“海外孤儿”的黄锡璆,深知祖国的意义。“回来是天经地义的事。国家花了这么大代价培养我,应该回来做点事情。妻子也说,‘咱回家’。”他的博士论文选题就是《中国医院的规划设计方法》。

1988年2月,黄锡璆再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满怀一腔赤诚,渴望一展抱负。行李还在码头,他就被派往海南岛参与筹建一个新的设计分支机构。

后来回到北京,黄锡璆全力投入到医院工程设计的市场开拓中。那时,我国整体医疗水平和医疗建筑理念远远落后国外,可谓一片“荒原”,但在黄锡璆心目中却是一片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作为中国医疗建筑设计领域里的第一个博士——黄锡璆如何播种梦想,收获一片绿茵?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设计院走上自我创收、独立经济核算之路。原本就不善言谈的黄锡璆不得不硬着头皮“下海”,可遇到的却是一次次闭门羹。

有人见他四处奔走,参与投标,担心他万一失败有失博士之名,好心劝他别做医院这种冷门设计。但是,我国医疗状况落后的现实与需要,让他难以割舍。

他曾作为世界银行和卫健委(原卫生部、卫计委)的外聘专家,多次到西北、西南等地考察乡村医院。他看到那些设在窑洞里的医院,没有通风设备,空气浑浊;没有供水设施,医务人员要从山下挑水。“老少边穷”地区的医疗设施极其简陋,急需改善。

有一次,他陪同外国专家参加世界银行项目组的调研。在河南信阳的一所乡村医院,医生在一张自制的木板床上为患者做胃切除手术,没有暖气,靠在隔壁烧火盆取暖。乡村医生自豪地向他们描述手术情景,那位农民兄弟撩起衣襟展示腹部手术伤疤。外国专家一脸惊讶,觉得不可思议。他们同情中国医疗设施的落后,感叹生命的坚韧与顽强。而农民兄弟的那道“伤疤”却一直留在黄锡璆心上。

“当我们访问几乎与世隔绝、住在破旧土房里的麻风病患者时,我受到强烈的震撼。”黄锡璆深感负重在肩。他说:“要改善偏远落后地区的医疗设施,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看病之苦,我们做设计这一行的责无旁贷,需要做、可以做的事情很多。”

面对人生的诸多选择,黄锡璆对医疗建筑设计行业的守望更加坚定。大城市找不到设计项目,就到偏远地区找;大项目接不到单,就接小项目。包括由世界银行提供贷款的医疗项目,即使设计费较低,也倾尽全力。他坚信,总有一天,他会把心中最美的图画画在祖国大地上。

黄锡璆带领团队设计了宝鸡、九江、淄博、金华等地的一些小型医院。无论大小,黄锡璆总是沉下心来,精心设计,边实践边积累经验。其中,金华中医院规模虽小,却被誉为“南国江城第一院”,获机械工业部优秀工程设计奖。

黄锡璆带领团队在市场大潮的苦苦征战中,终于等来一展身手的机会。

不念“生意经”,只谈新理念

如今,人们走进25年前建成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时,仍为这座建筑的现代化气息和中国气派而震撼。如果不是看到院内那座镶有浮雕头像的花岗石铭碑,谁能想到,它出自黄锡璆博士之手?

1992年,广东佛山市要兴建一座总投资6亿元、总面积16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这是佛山人面向21世纪的大手笔,国内罕见。

为此,佛山市专门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筹建班子在国内考察,希望找到合适的医院建筑设计师。他们来到国家卫生部咨询,恰巧遇到了黄锡璆。

当年的基建负责人、副院长谭伟棠清楚地记得:“经人介绍,第一次见到儒雅谦和的黄博士,并没抱希望。他们毕竟是机械部的设计院,也没有设计大医院的经验。”

元旦刚过,黄锡璆带着助手专程来到佛山。通过现场踏勘和交流,筹建班子成员。

黄锡璆说:“佛山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完全有条件建成国内最好的医院。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参加佛山医院的设计,即使没有这个机会,我们也愿意看到佛山建成一流的医院。”

最终招标,佛山市选定了黄锡璆团队。不曾料到,设计方案的孕育产生经历了重重波折。

“这么大项目,我们从来没接过,是不是找家大牌设计院一起做?”设计院有人惊喜,也有人担心。“不吃大馒头长不成大个子。”黄锡璆充满信心地说,“我们能行。”

就这样,他带着30多人的设计团队一头扎进佛山医院现场,与几十个科室一一交流,征询意见。

在黄锡璆看来,医院的每一寸空间,都是呵护生命的战场。空间设计必须科学合理,才能保证车流、人流、物流、信息流顺畅。“要让患者走最短的路、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好的诊疗;让医务人员工作时少做无用功。”黄锡璆正是以这样守护生命的设计理念,向佛山市提交了医院总体设计图。然而设计方案进展并不顺利。

化验室、手术室都与原来的不同,有人主张原样照搬;也有人认为“門诊大厅太大,浪费空间”“医院中厅采用自动扶梯也没必要”;甚至有人反对建地下停车场,“一进医院就往地下钻,不吉利”等。

面对诸多质疑,黄锡璆耐心地解释。但要改变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观念谈何容易?

“我们坚持创新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医院的功能而创新,做到形式服务于内容。采用全新的结构布局,是基于人性的关怀。”他列举欧洲的经验教训。“二战”后,欧洲为快速恢复战争创伤,采用了模数化、标准化建设了一大批医院。这种医院过度侧重医疗工艺,造成空间密集,结构单调,忽视了患者的感受,被人们视为“治病工厂”,颇受诟病。

他认为,现代化的医院除了解决医疗流程问题,还要做到空间合理、色彩丰富;让患者治疗更舒心、更温馨;我国人口多,门诊大厅要有足够的空间才能保证前来就诊的患者有序分诊,不必排长队挂号、取药;从我国汽车激增的趋势来看,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才能满足将来的需要……

效果图还不直观,他们就花了4000多元,在北京做了个精致的医院模型运到佛山。黄锡璆现场解读,终于赢得医院干部职工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一致认可。

1995年春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落成启用。开放的空间,别致的造型,全新的结构布局,完全打破了原来的空间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尤其宽敞的门诊大厅、自动扶梯、多通道式影像中心、生物洁净手术部、下沉式广场、200多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库等设计,均属国内医院首次采用。它以高效便捷的独特优势吸引了周边患者,医疗区域辐射到整个珠三角和港澳地区,当年就创下单日门诊量全国最高纪录,并成为佛山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全国各地约有2000多家三甲医院先后派人前来参观学习,许多人发出感叹:“震撼!”

黄锡璆终于把心中那幅美丽的图画如愿地画在了改革开放前沿的大地上。

这一年,黄锡璆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于1997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0年,他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创举的价值,总是在历史的沉淀中得到证明。10年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项目设计工程仍然荣获了“中国建筑学會建筑创作大奖”。

如果说,佛山第一人民医院是黄锡璆绘就在大地上的一幅精彩之作,那么,北京小汤山则是他速写的另一个世界奇迹。

小汤山,为何成为世界奇迹?

2020年3月,曾经在抗击“非典”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北京小汤山医院重新建设。时隔17年,它再度走进人们的视野。但它曾是一个奇迹,人们并没有忘记。

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SARS)疫情使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遭受冲击,也把中国推到了全世界抗击“非典”疫情的最前线。

此时,广东出现的第一例患者住进了佛山第一人民医院的传染科。专家认为:这是最好的传染科,安全科学。

而在北京,“非典”患者剧增,医护人员被大量感染。为了迅速控制疫情蔓延,4月21日,北京市决定建立小汤山“非典”应急医院。

任务紧急,刻不容缓。22日下午,时任中国中元经营部主任赵杰奉命匆匆赶到小汤山,参加北京市召开的紧急协调会。

“小汤山的建设,像是一场遭遇战。军令如山,刻不容缓,公司压力很大。”赵杰回忆说,“黄博士因视网膜脱落做了手术,正在家休养恢复,但无人能替代。当晚10点派人将他接至公司讨论并制定初步方案,他二话没说,连夜投入工作。”

第二天一大早,黄锡璆赶到小汤山。此时,6家施工队伍集结到场,指挥部坐满了参战各单位人员,气氛高度紧张,都在等施工方案。

如何在短暂时间内建成具备隔离、通风、防交叉感染的标准应急医院,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和医护人员安全?国内外没有可供参照的先例。这是黄锡璆从未遇到的挑战。他立刻在大脑中调出以往设计传染病医院以及综合医院传染科的“图纸”和案例,并在脑海里迅速构想出一座“应急传染医院”。

与时间赛跑,与病魔决斗。黄锡璆带领设计团队很快编制出初步设计方案,并根据各大建筑公司调集的建筑材料现场修改调整施工设计图。

顿时,工地上车水马龙,7000人的施工队伍展开了大会战。

在紧张的施工现场,人们还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蹲在马路牙子上画图——他就是年过花甲、术后在家休养的黄锡璆。“没有时间犹疑,要抢时间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每一排隔离单元的设计图纸都不相同。”就这样,黄锡璆设计团队日夜兼程,边细化边调整,24小时接力画图。

经历7个昼夜,2.5万平方米、600张床位的小汤山应急医院在边设计、边施工中拔地而起。

5月1日,小汤山医院建成并接收第一批患者,成为北京抗击“非典”的前线堡垒。

一些国外媒体对小汤山医院并不看好,甚至断言:“大量患者会在这里丧生,军人也会在这里倒下。”

事实是,两个月内,小汤山医院共收治了全国1/7的非典患者,治愈率超过98.8%,1383名医护人员无一感染。

小汤山,给世界一个惊奇!

世界卫生组织、香港医管局等地的专家前来实地考察。“混凝土凝固需要28天,怎么7天建成?”一位荷兰专家提出疑问。

“除了基础是混凝土,大量板材都是现成的标准化成品,全部采用模数化、标准化安装。”黄锡璆坦然回答。

一位英国专家在室内风口处贴上纸条,打开通风开关,检验空气流向。当他看到纸条稳定偏向一边时,确认:“单向送风,很好。”

“废水如何处理的?”又一位专家发问。

“利用院区内一处废旧的游泳池,上面加盖板密封改造而成。”面对专家的种种提问,黄锡璆和设计团队从容应对。

带着疑惑与挑剔眼神的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们信服了,认为小汤山医院的总体布局、流程设计等符合国际传染病应急医院的标准和要求。而采用中轴对称的“鱼骨状”布局,则是中国创举。他们称赞:“这是世界医疗史上的奇迹。”

美国一家媒体的主持人也发出感叹:“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可以做到。”

黄锡璆的导师戴尔路先生赞扬黄锡璆在医疗建筑领域里取得的成就。他曾对同行们感慨道:“我有两个学生值得骄傲,一个是伊拉克的学生,他回国后制定了一个伊拉克的医院发展规划,但由于战争爆发没有实现,非常遗憾;另一个是黄锡璆,他在中国取得了卓越成就。”

“魔变”的秘密在哪里?

黄锡璆不仅可以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美的图画,还可以让“旧图”脱胎换骨,变换出一幅新画卷。

“河北省人民医院老院区实现成功改造,堪称黄博士在大型医院改扩建项目方面的一部杰作。”原中国中元副总经理王漪这样评价。

河北省人民医院始建于1959年,是综合性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历经50年见缝插针的建设,犹如一个大杂院。由于布局混乱,设施老旧,功能落后,医疗环境差,安全隐患较多,一度成为省会城市石家庄医疗卫生系统提档升级的困扰。

2002年,河北省人民医院决定进行全面改造,中国中元一举中标。但是,业主希望在医院“不停诊、不停床、不歇业、不关门、不影响运营”的“五不”条件下完成改造。

“这种要求,难度太大,谁能做得到?”有人皱起眉头。

“停诊停床损失太大,停不起啊!”医院负责人恳切地央求说,“患者不愿意,医院的员工也不愿意。”

显然,这是一个高难度工程,被设计团队的年轻人戏称为“魔变”。

面对新的挑战,黄锡璆带着设计团队先做调查,深入了解医院复杂的工作流程,听取每个科室对设计的需求,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完成总体布局,然后再与施工方对接,科学安排施工时间,逐步分项实施。最终形成一整套施工图纸。

通过几年的改造升级,在不知不觉中呈现出一座崭新的、功能完备的、智能化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一时成为全国“老院翻新”的典范,国家卫生部专门在这里召开现场会,先后有4部电影在此拍摄。

“魔变”的奥秘在哪里?

黄锡璆打开了“魔变”的密码:“我们的原则,就是让病人走最短的路,花最短的時间,得到最好的诊疗。”

几十年来,黄锡璆主持设计规划了200多所医院,大部分是改扩建项目,而每一个项目既有契合原本的独特创意,又实现了外部造型与内部结构的最佳匹配。

黄锡璆做过视网膜手术,2007年1月,又因意外车祸腰椎严重受伤,至今腰部还有两处各两根钉子和支架没有取出。人们每天都会看到他迈着蹒跚的脚步走进办公室,或在工地上微驼的身影。他仍然在大地上画着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同事们说,无论走到哪里,黄博士都如大地上一束温暖的光、山间一缕清爽的风。

2012年,黄锡璆荣获中国建筑学界的个人荣誉奖——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2013年,他获得“国机精神楷模”荣誉称号。

“火神山”背后的78分钟

2020年1月23日,除夕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把中国推到了世界抗疫的波峰浪尖。

凭着职业的敏感,黄锡璆预感到,一场抗疫大战即将来临。当天他郑重地向公司党组织递交了一份请战书。上面写道:“鉴于本人是共产党员;与其他年轻同事相比,家中牵挂少;具有非典小汤山实战经验。本人向组织表示,随时听从组织召唤,随时准备出击参加抗疫工程。”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了。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黄锡璆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决心书。“祖国遭遇危难,我要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为灾区灾后医疗设施重建做点事情。”随后,他作为专家参加世界银行灾后重建项目,多次赶赴灾区实地考察,为北京对口支援灾区什邡医院建设项目提供建议和咨询服务。2010年4月,青海省玉树发生地震,他又一次次前往参加医疗设施恢复重建工作。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业界有人赞叹,“一个国家最幸运的事情之一,莫过于有一群像黄锡璆这样的最美奋斗者,总能在灾难之际挺身而出,守护一个民族的现在和将来。”

黄锡璆却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此刻,面对武汉疫情趋紧,他又一次用行动诠释在党旗下的誓言。

果然,当日13时06分,中国中元收到来自武汉市城乡建设局的一封急件,请求提供北京小汤山医院技术图纸,建设应急设施。

武汉告急,刻不容缓!中国中元立即成立指挥组和技术组。黄锡璆作为技术组长立即组织技术人员,从电子档案库中调出小汤山的图纸,研究修改。

“没想到,17年后,小汤山医院图纸再度上阵!虽然我们不希望它再被使用。”年近八旬的黄锡璆,迈着蹒跚的步履与疫情赛跑。建筑设计图纸必须跑前面。

“医疗区与医务人员生活区必须严格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北京干燥,武汉潮湿。用防渗膜覆盖整个院区地面,确保污染物不会渗漏。”

……

“其实,小汤山医院的每张图纸,都印在黄博士心里。” 医疗设计一院院长李辉说。

78分钟之后,一份修订完善的整套小汤山医院图纸送达武汉抗疫前线。前线千军万马,日夜鏖战。

在这场被称为“极度压缩时间与空间的一场战役”中,中国中元与武汉方面建立了热线联络平台,技术组各专业人员与前线展开对口技术支援。

除夕前夜,黄锡璆回到家中仍放心不下,继续伏案工作。“希望火神山医院建设得更科学、更安全、更合理。”他又手写列出17条补充意见,于第二天除夕清晨赶到公司交给助手李辉通过微信发给武汉前线:

——各排病房间距最好有18米,保证生物安全。

——使用IT技术。利用网络传输病人数据资料,避免纸质病历传播病源。

——要及早安排污水处理站的建造。

……

经过10天的日夜奋战,拥有1000张病床的火神山医院建成使用,又一次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奇迹”。

从空中俯瞰火神山,整齐排列的方舱单元,以一条倒“L”形长廊连接,这是医护人员通道和辅助区域;南北主轴两侧连接9个病房单元,南边连接4幢2层病房单元,各单元隔离清晰,互不交叉。整体呈现与小汤山“非典”应急医院类似的鱼骨状布局。

“我们在设计时充分听取这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才有了现在的火神山。”担负火神山医院设计的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负责人汤群称赞说。

原北京小汤山“非典”医院院长张雁灵赶到武汉考察火神山医院后高度评价:“总体非常好,优于当年的小汤山。”

从小汤山到火神山,奇迹的背后,是科学严谨的设计。火神山医院的设计与建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又一次向世界证明:一个“不可能的事件”成为“中国奇迹”。

打造中国奇迹的,是7000多名勠力鏖战的一线建设者和八方支援的强大体系。

1月27日,火神山医院设计完成后,武汉前线的设计团队发来感谢信:“贵公司以央企的使命担当和为民情怀,支援了火神山的规划建设,展示了高超的业务水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们向以黄锡璆为代表的各位专家深表感谢和学习……”

此时,黄锡璆的那份请战书也在网上被迅速传开,受到无数网友的追捧、点赞。

面对赞誉,黄锡璆十分淡然地回答媒体提问:“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是跟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碰到这样的大事,就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还带头捐款1万元,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武汉抗疫的坚定支持。

其实,和平时期的英雄,往往是有智识、有勇气、有担当的普通人,是轰轰烈烈背后的平常,是点点滴滴的付出和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而时代赋予的光辉正是他们灵魂深处透射出来的光亮。

随着疫情的蔓延,国内多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一时间,求助函和委托书从四面八方飞向中国中元。面对繁重的应急医院设计咨询任务,黄锡璆带领他的设计团队昼夜奋战3个多月,完成了全国20余项应急院区的设计工作。

同时,受国家卫健委委托,黄锡璆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又带领团队着手编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救治设施设计导则(试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应急医疗设施设计标准》等一系列设计指导性技术文件,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他把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和心血倾注在每一张图纸上、每一行文字中。人们称赞:“战胜疫情,黄博士功不可没。”

“为中国人建造自己的现代化医院,改善中国人的就医环境”是黄锡璆毕生的追求。而他的梦想,又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释放出最明亮的光焰。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黄锡璆博士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书描墨彩香如兰

黄锡璆长年奔波在外,不仅承担着大量医疗建筑项目勘察设计任务,还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会议及各种研讨活动。他还曾被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东南大学聘为兼职研究生导师,先后带出十几名研究生和一批批技术骨干。

2006年,宦洪桥大学毕业后,决定选择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现北京建筑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他听说中国中元有位黄博士在业界被称为“大师”,尽管觉得希望不大,但他还是抱着试试的心态登门造访。

想不到正在伏案画图的黄博士见他进来,笑吟吟地起身和他握手。“第一次见面没有一点距离感。黄博士非常亲切地询问我的情况,然后谦虚地介绍自己,交流医疗建筑领域里的现状、特点和发展前景。”宦洪桥说,“当时就想,这么好的老师,我认定了。”

后来,黄锡璆对行业的了解令宦洪桥惊讶,“他对某所大学使用的什么教材、某大学学术带头人的研究成果,甚至最近某教授又出了什么专著,都十分清楚”。

“跟他做安贞医院的改扩建项目,他对远程医疗、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等最前沿医疗设备的了解,令医生们佩服不已。他还订阅了一些医学相关期刊杂志,包括医护人员、医院管理人员的专业期刊。”宦洪桥回忆道,“黄博士常与学生们讨论阅读的情况。他说,做医疗建筑设计,只关注专业本身还不够,还要关注整个医疗、医学行业的发展,包括医学的新技术应用、模式的变革、相关政策的变化。这叫‘功夫在诗外’。只有多关注与医学相关的交叉学科,建立系统性、整体性思维模式,才能取得開创性的成果。”

3年读研期间,黄锡璆带他参加了许多项目的设计,为他打开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一方天地。他决定把《综合医院改扩建设计研究》作为毕业论文选题。

“这是个大选题,我担心写不深。导师鼓励我,这个针对性强,国内国际都很有需求。如果把一个综合医院的改扩建研究到位,将来不管做什么设计,你都能从战略上或者更宏观的视野去把握。”如今,宦洪桥成长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师,并担任研究室主任。回想成长的经历。他感慨道:“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我就是幸运者之一。”

“师者,人之模范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

几十年来,黄锡璆东奔西跑、走南闯北,从小项目到大项目,从边远地区到大城市,从一般工程到应急工程,长年在一线奔波,但他不忘“传帮带”,像一位辛勤的园丁用心血浇灌出中国中元的人才梯队,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和专业骨干。他们在各自领域和事业平台上成就了自己,也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师者如兰,香远益清。学生们送他的那盆兰花,正在阳台上芬芳绽放,散发着阵阵幽香。

“大师”的人间烟火

迄今为止,在黄锡璆博士主持设计的200多个医疗建筑项目中,有56个获得省部级以上的设计奖项。他当之无愧地被誉为“中国现代医院开拓者”“设计大师”,引领我国医疗建筑规划与设计逐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在人们心目中,大师是一副什么模样?

黄锡璆在生活上俭朴而随意。就拿吃穿来说。单位食堂里有9元自助餐,也有15元自助餐。黄锡璆总是踩着饭点的尾巴,端着餐盘出现在9元自助餐区。

“我都不好意思和黄博士在一块儿吃饭。有时觉得不可口就剩下了。他每次都吃得盘光碗净。一张抽纸他都舍不得多用。”公司医疗院院长李亮说,“外出就餐,他最喜欢进路边小店来一碗牛肉面。”

妻子邢淑芬说:“我们家老黄好伺候,做啥吃啥,从不挑剔,买菜做饭都是我干;穿什么也不讲究,他的衣服里外都是我买的。”

住宿他更不讲究。所长王文正是黄锡璆多年的助手,他深有感触地说:“出差住宿,酒店带不带星黄博士从不在乎。有时订不上酒店就住简陋的小旅馆,他也乐呵呵的。”

他出国留学回来在海南创业,与大家一样搭乘改装的摩托车跑业务。即使后来他已经是公司的首席总建筑师,仍然搭乘长途大巴去外地勘察项目。公司考虑他年纪大出差可坐飞机商务舱,但他从不挑拣,为了赶时间往往坐经济舱,他有时甚至乘最早的航班或者“红眼航班”,理由是“不耽误事,机票还便宜”。

黄锡璆对自己一向很“抠门”,抠门到连工资都不愿多拿。那是2002年秋,他因视网膜脱落手术后在家休养,多次向单位提出:“我没有上班,工资是不是应该少一点?”同事们觉得他的要求天真得可爱又无法接受。他却说:“工资不降,我心不安啊。”

他对自己很抠门,对业主却很大方。有一次公司与业主谈合同,黄锡璆说:“这个业主困难,少收点设计费吧。”有人不理解:“黄博士,你怎么胳膊肘往外拐?咱毕竟是经营单位,几百人要吃饭哪!”

他坦露心迹:“现在老百姓普遍反映‘看病难、看病贵’。有些基层医院投资不足,又急需建设。只要我们承受得起,就少要些设计费。医院毕竟是为老百姓服务的。”

大家为他浓浓的百姓情怀而感动。人间烟火总在他心头萦绕。

面对各种利益诱惑,他不为所动。曾有公司想以百万元年薪把他挖走,但他坦率地回绝了。他获得“梁思成奖”的10万元奖金,全部捐赠给了母校东南大学。

多年来,家是他的第二个办公室。原来住房小,他就趴在客厅里的小圆桌上看书,或写或画。直到2008年,才在北京郊区百望山附近购置了一套宽绰一些的住房。同事们风趣地说:“黄博士是捡鸡毛扎掸子,一根根攒出来的。”

从国外留学回来,组织曾想安排他担任公司领导工作,他说:“我适合做业务,还是让年轻人上吧。”

“中国中元不断发展壮大,我们这些曾经的学生或助手,逐步走上了团队的领导岗位。但是,在工作安排上,他从不居功自傲,对公司的年轻干部们全力给予支持和尊重。”原公司经营部主任赵杰由衷敬佩地说。

谈起黄锡璆给人的印象,研究所所长梁建岚说:“在我的眼中,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专家,是一位平易近人、谦恭随和的长者,是一位善良热心、慈祥仁爱的导师,是一位功成名就的大师。黄博士生活得永远是那么通透敞亮。他开心的时候特别像小孩,很单纯很天真的那种,一眼就能看出来。他没有丝毫杂念,心地纯净得像一泓湖水、一片蓝天。”

那么,黄锡璆到底爱什么?

单位的同事们说:“他爱画画。”他随身带个速写本,走到哪里就画到哪里,专画那些建筑物,而且画功不凡。有时他会当作明信片寄给朋友,令人爱不释手。如今已画了20多本。黄锡璆说:“这是搞建筑设计必须的基本功训练,是工作需要,养成了习惯。确实成为放不下的爱好。”

单位的司机金师傅说:“黄博士最爱书。帮黄博士买书,把我都买成网站的钻石级会员了。”每年他要花上万元购书,除各种专业书籍外,内容涵盖社科、人文、历史等领域;他还托留学生或国外的朋友帮他购买国内买不到的外文书籍。

他家客厅里是书,卧室里是书,沙发一端也堆满了书和剪贴的报纸杂志。“我们家老黄就知道买书、看书。房间的飘窗原来能看山景呢,现在是书墙了。”来了客人,妻子邢淑芬总是不好意思地解释说,“家里显得乱,我也不敢动。怕动了找不着,他会跟我发脾气。”

不管白天工作多忙多累,黄锡璆晚上都要看书,常常熬到半夜。邢淑芬说:“经常是我一觉醒来,看见老黄还在看书。”黄锡璆却说:“现在知识更新这么快,不读书怎么能行?”

说来说去,黄锡璆所有的爱,都跟工作有关,都是为了工作。他办公室里始終放有一个随时待命的拉杆箱,里边装着一些简单的随身物品,可以拉起就走。他说:“只要工作需要,我随时可以出发。”即便2001年退休后也是如此。

“我喜欢工作,只要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公司需要,我愿意一直工作下去。”对他来说,“工作是一种担当,也是一种乐趣。”他把乐趣融入到工作中,工作便成为一种享受,便是其乐无穷的生活方式。他说:“能在有生之年,为国家、为大众尽一分心,出一分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本身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黄锡璆爱工作,其实他同样爱家庭。“只是长年忙于工作,照顾老人、抚养教育孩子都顾不上,家里的一切只能交给妻子。”他带着一种难言的歉疚说,“总觉得有些遗憾,最亏欠的就是自己的家庭。”

黄锡璆身上的“烟火”总是燃烧着事业的激情。

几十年来,经过黄锡璆和同事们勠力同心,奋力拼搏,累计完成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解放军301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湖南长沙中心医院、湖南长沙湘雅第二医院、江苏苏北人民医院、南京妇女儿童医院等200多家各类医院工程设计,包括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老挝、柬埔寨、卢旺达等国家的援外项目。

作为中国现代医院奠基人——黄锡璆博士,他用平凡的人生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开拓了中国医疗建筑行业新领域。他把心中美丽的图画画在了城市、乡村,画在了平原、山川,也画在了国内、国外,成为人间一幅幅温情、亮丽的画卷。

国机集团的领导这样解读黄锡璆的“大师”精神:“大师的精神,就是不忘初心、对党忠诚的精神,就是学有所成、报效祖国的精神,就是使命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就是心怀匠心、矢志不渝的精神。”

而他,就像大地上生长出的一颗稻米,虽不华丽,却金灿灿、香喷喷。

他乡义,故乡情

2020年3月,黄锡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档节目中接受采访时,回忆了曾经在印尼生活、学习过的美好时光,并以流利的印尼语向印尼朋友们表达问候。10月,黄锡璆应邀参加了印尼建筑师协会组织的大型在线学术交流活动。他在主旨演讲中,分享了应急医疗设施设计案例和中国在医院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10年前,黄锡璆应邀回到印尼爪哇岛任抹县参加中华中小学的百年校庆。

黄锡璆对风光旖旎的爪哇岛情怀难忘。他来到当年生活的老屋,百感交集。这是60年前无法抹去的记忆。店铺原来的木楼梯已拆除,店后内院已盖上房子,只有那座老店的门面依稀展现着原来的模样,像一位宽厚的老者遥望着远方,等待着曾经的主人归来。

老屋,见证了百年历史,是一个家庭、两代中华儿女求生存的梦乡;老屋,历经了几十年的风雨沧桑,仿佛在讲述一个爱国华侨家庭在异国他乡的奋斗故事;老屋,阅尽了人间悲欢离合,也记录了童年的欢乐和少年的向往。

他清楚地记得,在回国前的几个月,母亲就张罗着请裁缝为他做衣服,托人打毛衣。当时海外的生活条件要比国内好得多。对于母亲来说,孩子大一个走一个,不仅饱尝亲情流离之苦,内心的牵挂也是难以言喻的。

“离家的那一刻,虽然有激情,也有难过和不舍。出发那天,我与母亲告别时,目光不敢相对,生怕眼泪掉下来。是父亲把我送到泗水码头,和堂姐、堂哥一起上船的。”讲到这儿,黄锡璆目光转向窗外。

窗外不远处就是苍翠如濯的百望山。据说,那是杨家将佘太君想念远征的儿子杨六郎时常登高眺望的一座山峰。“百望山”便由此得名。

爱国,是中华民族最深厚最持久的情感,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父母先后把7个子女全部送回国内,他们奋斗在不同的地区和岗位上。

“父亲曾受邀回国观光,出席国庆观礼。他晚年也想和母亲一起回到祖国。老一辈华侨都想落叶归根。”黄锡璆收回目光,语气变得沉重,“1967年5月,父亲把我小妹妹送回国后,本来是要回来的,因受风寒,突发肠梗阻病故。母亲按照父亲的遗嘱把他的骨灰带回祖国,寄存在北京八宝山公墓。后来,母亲去世后与父亲合葬在海淀区凤凰岭公墓。”

他乡有义,故乡有情。几年前,广东梅县要建一座医院,县里得知黄锡璆是梅县人,特地邀请他回老家看看,希望他为医院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黄锡璆终于有机会回到故乡。他不顾腰伤不便,多次前往梅縣考察医院建设项目,讨论方案。他利用工作间隙访问了老家祖居——梅江区黄泥墩“都察院”。“这是曾祖父黄仲容留下的建筑。”黄锡璆说,“听父亲讲,曾祖父是道光年间的科举进士,曾任广西道监察御史。”

德容天地,情系桑梓。虽然他不曾有过亲近,但故乡遍地梅花尽芳菲,有热情的父老乡亲,那股乡情亲情如同绵绵流长的梅江水,早已在父亲的描述中走进他的记忆,融进了他的血脉。

在梅县医院规划设计讨论会上,黄锡璆动情地说:“梅县是我的故乡,过去是一个贫穷的地方,现在刚刚脱贫,条件有限,希望大家能够体贴当地乡情,费费心,把医院建好。”

项目负责人李辉说:“很少见他这样。我们大家也都受到感染。目前这个项目进展顺利。一期工程已近收尾,二期工程正在进行。”

如今,黄锡璆终于把心中美丽的图画画在了故乡。

最后一次采访是在黄锡璆家里。座谈结束时,我问他:“今年还有什么打算?”他说:“要把计划中的这本书写好,尽力完成。”

《现代医疗设施规划与设计》书稿是他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的系统总结,也是他凝聚了多年心血的一本行业专著。他对这部专著要求非常高,一再精心打磨,相信这是他留给中国医疗建筑设计界的又一宝贵财富。

“下个月,您将迎来80岁高寿,打算怎么过生日?”

黄锡璆含笑未语,似乎没有打算。老伴邢淑芬接过话:“会给他做碗长寿面的。”

“是啊!长寿面一定要有的。”我握着黄锡璆温润的手告辞,“多多保重,祝您健康长寿!多带几个学生,多为国家培养人才。永远有一颗年轻的心。”

“我也是‘80’后了。” 黄锡璆像孩子般地笑起来,笑得那么灿烂。生日那天,他的弟子们送来一个大大的蛋糕和一束芬芳馥郁的康乃馨。在大家祝福的歌声中,他默默地许了愿。

作者简介:

王鸿鹏,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作品曾获全国第14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6年度中国好书”奖;主要有《那片江峡》《中国机器人》(合作)《十三亿人乐了——中国医改新模式》《生命线上的奇迹》等。

责任编辑/王昌国

猜你喜欢 医院 古代的“隔离医院”文萃报·周五版(2022年14期)2022-04-12为啥在别的医院检查过,我还让你重做华声(2021年4期)2021-05-17打针好孩子画报(2020年8期)2020-09-26火神山医院快乐作文(1.2年级)(2020年4期)2020-09-10ВРЕМЕННАЯ БОЛЬНИЦА ЗА 10 ДНЕЙ!10天建成 火神山医院交付伙伴(2020年2期)2020-03-13小狗小猕猴学习画刊(2016年6期)2016-05-14萌萌兔医院小朋友·快乐手工(2016年5期)2016-05-14认一认娃娃画报(2009年9期)2009-09-14丹东第一医院简介中国医用工程与装备(2009年1期)2009-07-31医院陋习故事林(2007年21期)2007-11-22

推荐访问:最美 心中 黄锡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