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高校“沉浸式教学”实践与创新探析

2022-08-27 09:56:01公文范文
王丽胡佳敏[摘  要]Z世代青年群体深受网络文化影响,缺乏对红色文化的亲身体验和情感涉入。只有深入挖

王丽 胡佳敏

[摘    要] Z世代青年群体深受网络文化影响,缺乏对红色文化的亲身体验和情感涉入。只有深入挖掘和探索红色文化教育的新形式和新路径,才能找到红色文化与高校教育的结合点,完成“红色经典”文本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化。近年来,在党和国家愈加重视红色文化教育的背景下,许多高校开设了红色文化课程,并结合沉浸式教学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创新。但仍存在育人机制单一枯燥、教学方法灵活性不足、课程考核方式不适应实际等问题。ZS大学社会实践类课程“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将沉浸理论融入教学设计,营造具身化、可交互的教学环境,构建开放性、动态性的教学结构,实施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育平等的、互动的师生关系,建立同步、专业、动态的评价机制,探索沉浸式“走读红色经典”教学模式,倒逼教师实现身份重构,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化思政教育效果,从而为沉浸式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沉浸式教学;红色经典;红色文化;思政教育;新闻传播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2)06-0070-09

英国学者弗兰克·克莫德(Frank Kermode)认为:“经典与权力是同谋。经典是有用的,因为它们可以让我们以别的方式去处理难以处理的历史积淀物。”[1]“红色经典”是一大批革命文艺作品的集中命名,其中有经过革命岁月沉淀下来的精神与优秀传统,具有见证历史的力量和丰富的教育价值。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2]以“红色经典”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教育资源,学习和传承好红色文化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因此,针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事关“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要问题。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充分挖掘和活化红色经典文化基因的内涵,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闻人才,以建党百年为契机,2021年ZS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设了“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社会实践课程。课程所涉及的是广义的“红色经典”,即以歌颂中国近现代民族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为主题、经过历史的检验和筛选、至今仍有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化艺术作品,包括历史文献、小说、影视、音乐及舞台剧等类别的作品。

新时代,创新是实现红色文化教育功能和育人价值的动力来源。尤其Z世代青年群体深受网络文化影响,缺乏对红色文化的亲身体验和情感涉入,只有深入挖掘和探索红色文化教育的新形式和新路径,才能找到红色文化与高校教育的结合点,完成“红色经典”文本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化。“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课程将专业学习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采取“沉浸式走读”教学方法,赴武汉革命博物馆等10多个省市红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见表1)。教学内容以党史脉络为教学时间轴,以中国的地理区域为教学空间轴,师生在红色教育基地阅读经典作品文本,实地考察和了解红色作品的产生背景、传播特点和传播价值,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习党史,感悟红色文化。同时,组建“大学生红心宣讲团”开展“相约乡读”社会实践服务,师生走进各大社区、中小学校、乡村,面向社会传播红色经典。大学生通过红色经典“沉浸式”教学流动的全过程,如红色文本阅读、红色基地探访、红色文物解读、红色故事宣讲等,让红色经典可读、可感、可触、可传播,以此构筑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新模式。

为什么要采用“沉浸式走读”教学方式?怎样运用沉浸理论进行社会实践课程教学创新?如何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建构“沉浸式走读”实景教学模式?沉浸理论的运用为何能为“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课程带来显性的教学成效?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对“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课程进行剖析,并提出反馈建议。

一、沉浸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引入和运用

沉浸理论起源于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Mihalyi Csikszentmihalyi对沉浸体验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Mihalyi Csikszentmihalyi对数百名艺术家、棋手、运动员和普通人进行深度访谈后发现,人们在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时会获得一种情绪体验,这种体验能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产生满意、享受、平静及内部和谐的主观感受,并获得继续向前的动力和创造力[3]。Csikszentmihalyi将这种情绪体验称之为沉浸体验(flow experience),将其定义为“个体完全专注于自己的活动当中并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状态的体验,并且这种体验往往伴随着个体的愉悦感,是‘最优体验’(optimal experience)”[4]。

Mihalyi Csikszentmihalyi在研究沉浸體验的过程中提出了沉浸理论(flow theory)。早期沉浸理论认为,当外部活动难度高于个体所感知的自我技能水平时,个体会产生焦虑情绪;当外部活动的难度低于个体技能水平时,则会出现厌倦心理;只有当两者相互协调时,才会出现沉浸体验。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Csikszentmihalyi认为,只有高难度挑战与卓越的能力相互配合,个人的全身心投入才可能塑造出异于平常的体验与感受[5]。由此可见,沉浸理论是以塑造个体的沉浸体验为目的而开展的,其核心是关注人们如何才能快速有效地进入沉浸状态并获得情绪体验,从而提升学习与工作的创造力与效率。

沉浸理论存在的独特优势使其逐渐被引入教育教学之中,确立了沉浸式教学的基本形式[6]。沉浸式教学模式最早被运用于语言教学中,1965年加拿大魁北克省的St.Lmabert地区开展法语沉浸式教学,将学生要学习的第二语言——法语作为大部分课程的教学语言,让学生深度沉浸到法语的氛围中,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法语。研究发现,沉浸式教学使得学生对法语的学习掌握达到了惊人的水平[7]。随后沉浸式教学在加拿大流行,并被借鉴到许多国家和地区,极大地推动了课堂实践教育教学。

沉浸式教学的实施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如图1):第一阶段,设置教学目标与创设教学环境。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确立以促进学生身心整体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并整合教学资源,创设沉浸式学习情境,这一部分是沉浸式教学开展的理论基础与必要条件。第二阶段是沉浸式教学的具体实施,其本质是以主客体、环境三者交互为机制的教学活动。沉浸式教学的主体为教师和学生,客体则是相对师生而言的教学资源、媒介等。第三阶段是沉浸式教学的评价阶段,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习分析共同组成了沉浸式教学的评价体系。在这一阶段,教师还须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设计,以强化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8]。

沉浸式教学引入我国后不仅在语言教学领域使用,而且逐步推广应用于其他领域的教学中,并做出新的定义“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一种‘沉浸’体验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与成效”[9]。沉浸式教学包括多种沉浸方式,从文字、图片、音视频到实地体验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逼真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课堂的沉浸感、交互性,全面调动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探索与自我创造行为。

近年来,党和国家愈加重视红色文化教育,许多高校开设了红色文化课程,并结合沉浸式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创新。但由于育人机制单一枯燥、教学方法灵活性不足等问题,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教育的道路上仍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是教学模式单一枯燥,育人机制有待创新。高校红色教育普遍存在重形式内容、轻互动交流、缺创新创造的问题[10]。长期以来,高校红色教育以课堂教学、教师单向灌输式授课为主,教学过程缺乏互动交流,故而无法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足、学习效果不佳。葛涛向江苏省18所高校5117名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研,结果显示44.83%的学生更愿意通过“学生主动”的形式参与红色文化学习[11]。

二是实践教学形式固定,红色文化融入不佳。当前高校的红色教育实践教学大多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为主,教育者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情感倾注环节,在实践过程中照本宣科地向学生展示红色文化、历史知识,未能将红色文化蕴含的丰富情感内核传达给青年学生。这样的实践教学形式难免会使得红色教育流于形式,学生在接受红色教育时理解不深入进而产生逆反与厌烦的心理。

三是课程考核方式单一,教学成果转化率低。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课程考核方式大多为指定主题让学生撰写思想感悟,或者以试卷的形式考察学生对于红色知识点的记诵。此类考核形式没有考虑到学生专业特色和心理特点,导致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的认同感降低,或将红色课程视为学习任务甚至是负担,导致红色课程教育质量下降[12] 148-155。一些高校不拘形式,灵活安排学生制作红色宣传音视频、海报、绘画作品、小程序等作品作为课程作业,锻炼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为课堂增添活力与趣味。但教育者对学生产出的作品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指导学生将课堂上产出的作品投稿比赛、参与项目,导致教学成果转换率较低,学生的能力和成果创造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二、“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沉浸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泛众传播的格局下,沉浸式传播被新兴技术赋能,打破了传统时空的限制,使人能够拥有“心流体验”。沉浸式传播为传统意义上的沉浸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即以学生为核心,构建一个超脱时空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己在心流体验中自主选择和构建自身的能力。当前我国关于沉浸实践教学的研究为数不多,其中有的探究了沉浸教学模式下课堂教育效果构建应具备的要素(余璐等,2012)[9],部分探讨了体验式教学对传播红色经典的意义(欧巧云等,2019;温新荣,2019)[13][14]。

“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课程精選历史文献、新闻作品、文学作品、影视剧等红色经典作品,结合红色资源地理区域,让学生的红色经典文本学习在红色纪念馆、名人旧居和革命烈士陵园实地进行,以此助力学生理解红色经典作品的内涵,领会代表性红色经典所体现的革命精神。让学生在实地与红色经典各种元素的交互中,融合认知、情感和行为,获取“活化”的红色文化体验。根据沉浸式教学的理念及要求,课程沉浸实践教学以体验式和开放式为特点,通过开辟社会第二课堂为依托,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自觉接受、深度领悟红色文化的价值。

课程沉浸式教学模式主要从教学环境、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师生关系与过程评价五个方面进行构建:

(一)教学环境:具身化、可交互的学习场景

沉浸式教学的目标为引导学习者快速有效地进入沉浸状态,因而其教学环境是具备具身化、可交互等特点的体验式学习场景。沉浸式教学环境的构成,是以实况、实地、实物为主的物理环境要素为基础,搭配以认知工具、技术资源等为主的资源环境要素,和以学习氛围、情感渲染等为主的情感环境要素(如图2)。在教学过程中,不同要素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共同构建沉浸感学习场景[15]。

“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课程先由教师和学生查找资料、共同探讨,选定适合的红色教育基地作为教学场地,并提前到现场考察,确保教学环境能够为学生创设沉浸式、交互式的学习情境[16]。课程教学环境的选择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与教学内容的作者、译者相关的纪念地。在学习红色经典之源《共产党宣言》时,师生选定著作中文版首位译者陈望道在上海复旦大学的旧居作为教学场地,观摩旧居内陈望道先生塑像、相关生平介绍乃至桌椅笔墨等物件增强学习代入感。在进行红色经典名篇《可爱的中国》的教学时,师生来到作者方志敏相关纪念地——江西南昌方志敏烈士陵园、上饶方志敏纪念馆以及方志敏干部学院等地授课。方志敏汉白玉雕像,醒目的“可爱的中国”鲜红大字以及墙壁上《可爱的中国》《清贫》作品的文字呈现让学生沉浸其中,感受强烈。二是教学作品内容中事件或故事发生的原址。师生专程到上海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进行《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学习,油画《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再现当年开会场景,特意设置的入党誓词馆增强了学习的仪式感。人机互动的展陈方式和多媒体展示的交互手段使得党史知识的传播更为深入浅出。学习通讯作品《狼牙山五壮士》时,师生远赴位于河北易县太行山脉中的狼牙山五壮士纪念馆,教师讲授刊登在1941年《晋察冀日报》上的同名通讯及相关史料,同学们讲述文物资料背后的故事,在纪念碑前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播音员杨波共同诵读作品。现场集体诵读形成从观感到思想的沉浸,实现学生个体自身与教学实践环境的深度交互。

(二)教学结构:开放性、动态性的时空结构

教学结构包括教师、学习者、教学媒介、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等要素[8]。沉浸式教学结构具有动态性与开放性的特点。一方面,沉浸式教学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学习需要,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时间段和教室。“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课程从沉浸理论视角出发,教师带领学生前往重要红色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地,开展为期1~3天的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分配教学时间,学生得以长时间在实景中接受知识,排除外界干扰,将身心都投入到学习中。课程曾在河北开展2天实地教学,沉浸式走读方大曾纪念馆等地,让学生了解“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方大曾的事迹,深入学习探究方大曾新闻理想和职业精神的当代价值。长时间、连续性的沉浸式教学,让学生从形象认识到抽象思维,真正理解红色经典的内涵,实现深度学习与精神升华。另一方面,沉浸式教学广泛应用了网络直播、线上教学等技术手段,将教学时空结构的外延不断扩大,教学呈现出开放性的特征。课程采取网络直播的方式,连接实景课堂之外身处教室的学生,以此打破教学空间限制。如课程在江西南昌方志敏烈士陵园与ZS大学教室百余名党员网络连线,“云上”同步沉浸教学全程,深度学习红色经典,教学实录由湖北教育电视台联合制作,其新闻视频由央视网、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多平台同步播发,12万余人观看。在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革命歌谣传唱人刘翠霞教唱《彭德怀的五八军》,云端连线访谈红色诗歌《不朽》作者欧震,该课程与黄石广电融媒体中心合作全程网络直播。网络技术在沉浸式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沉浸式教学时空结构的边界呈现出虚实融合、虚实叠加的特征,课程边界进一步扩大,课程成果受益面得到拓展。

(三)教学方法:个性化、多样化的展开方式

沉浸式教学的开展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习者创设富有沉浸感的学习环境,以增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身心交互、具体体验[17]。沉浸式教学能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和设备资源,学生可利用环境资源开展个性化学习,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此外,沉浸式教学围绕教学内容展开,不同教学章节有不同的展开方式、学习方式与评价方式,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计划[18]。

“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课程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并举,为了拓展教学广度与深度,课程邀请多名专家学者加入课堂,多角度、深层次分析和讲授红色经典。在陈望道故居进行《共产党宣言》教学过程中,邀请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鸿召领读《共产党宣言》,现场与学生问答互动;之后到嘉兴南湖红船旁集体诵读《共产党宣言》节选。同时,为了提升学生投入和沉浸体验效果,课程设计角色扮演、故事讲述、名篇诵读、汇报展演、红歌演唱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入高校教授、青年作家、播音员主持人、演员参与授课,从不同专业视角引导学生全心投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场景,创造出异于平常的体验与感受。例如学习《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时,组织学生扮演毛泽东在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上演沉浸“微剧”《历史的回望》,重现当年的历史情境。在教师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引导下,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变得多重,情感体验更丰富,心理震撼更强烈。教师与学生在沉浸式教学场域中构建出一种“共在共生”交互式主体关系,文本与场景交互,身心与环境交互,从而实现教与学同向同行目标。

(四)师生关系:平等的、互动的主体关系

沉浸式教学摆脱了传统教学关系中师生主客二元的束缚,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是相互理解、平等交流、主动分享的关系[19]。教师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是沉浸式学习的引导者;学习者是学习环境的体验者,是学习的投入者。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消解教师权威,提高学习者的主体性,进而提高学习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课程打破了“师为主、生为辅”的教学模式,把课程主导权交给学生,课程的策划、实施与总结均由师生合作完成。课程策划阶段,教师鼓励学生参与设计教学环节、撰写教学文本,教师指导与修改。课程实施阶段,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红歌演唱、经典诵读、英雄角色扮演、红色文物讲解等实践,学生由此深度参与课程,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并获得满足感。课程总结阶段,教师指导学生撰写新闻稿、制作音视频作品并投稿参赛,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知识,又将课程成果进一步升级拓展。课程运行以来,师生接连斩获国家级和省、市级多个奖项和荣誉,有效实现了沉浸式教学在专业知识、思政教育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在“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课堂上,师生之间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越传统教学,最终形成了双向交流、动态发展的平等交互关系,彼此之间平等地倾听和诉说,从而在交流互动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进而提升课堂的时效性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过程评价:同步、专业、动态的评价机制

为保障沉浸式教学的教学质量,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者进行同步跟踪。只有动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态与具体问题,方能制定和完善考核内容和方式,提供精准有效的教学支持。沉浸式教学过程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师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中获得实时反馈信息,当发现异常时及时调整教学节奏[9];二是教师根据学习者的专业特点布置相应考核作业,检验沉浸式教学的效果与学习者的投入度、参与度[20]。因此,“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课程综合学生表现、课后作业,以及师生自身的感受与体验等因素,持續改进教学设计、调整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重在提升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技能,学生需完成现场访谈、撰写新闻稿、音视频制作、新媒体公众号推文等作业。每一次实践课后学生作为通讯员撰写新闻稿,提供给各级媒体备选刊发,截至目前已有20多篇学生作品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党史学习教育官微和官网、湖北广播电视台等省级以上媒体刊用。教师还指导学生产出成果并积极投稿参赛,学生作品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红色专项”二等奖、湖北省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一等奖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奖项。课程让学生从感触到感动、从了解到理解、从认知到认同,多维度、多层面、多空间地立足学生实际,让红色教育深入学生生活,让红色文化深入学生头脑,让红色精神深入学生内心。

三、互联网时代沉浸式教学的意义与成效

互联网时代,传统教学模式吸引力下降,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兴趣点难以集中,因而沉浸式教学模式日益引起教育者的重视。沉浸式教学打造了生动、逼真、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专注、投入、高效率的沉浸学习状态,触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学习潜力。它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作,促使课堂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转变,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存在感。

“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的沉浸教学法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方式,避免单方面枯燥地向学生灌输红色文化的弊端。实景沉浸式体验打通独立的红色经典作品之间的时空界限,使红色文化多符号、多元素作为统一主体出现在教学过程中。而将学生重构为教学关系的主体,给予学生充分的主动性和选择权,让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完成自我建构,是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关键。

(一)转变教学模式,倒逼教师身份重构

沉浸化交互式教学环境将学生重构为教学关系的主体,由老师授课为主转变为师生相互协作教学;由此,老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地位更加平等,教师综合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实践课程前期,师生合作完成教学策划与筹备。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教学设计、撰写教案、名家访谈、对接人员等环节,教师鼓励学生提出想法与思路,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课程中期,学生做课堂“主讲人”,教师协助教学,学生在红色纪念馆讲述红色故事,带领城乡中小学生朗诵和宣讲红色经典,做出镜记者访谈专家、学者等。包括课后学生撰写调研报告、小论文、制作Vlog等,教师全程给予指导与协助修改。“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都是沉浸式教学的主体,并在教学的不同环节发挥不同的主体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或合作者,师生始终进行平等对话、情感共鸣、协商沟通与互动交流,共同提升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泛化学习边界,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沉浸式教学重构教学体系,给予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课程独创“沉浸式走读”实景教学模式,改变过去课堂“单向灌输”为“双向走进”,改变实践课程“走马观花”为“实地阅读分享”。学生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全方位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使得学生在实践课堂中主动考察与研究,完成自我意义的建构。在教学中教师以沉浸理论为指导,利用红色基地构建具有历史感和真实感的教学场域,把教材内容活化为贴近历史的真实情境和逼真场景,把教学化为多种多样的新闻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仿真学习。课程教学最大限度克服了书本知识教授环境因素的限制,让学生在沉浸体验中有效地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从而提升专业能力。

(三)拓展社会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沉浸式教学模式侧重开辟社会实践课堂,引导学生学习成果产学研一体化产出。近年来,各类服务社会的大赛和活动广泛开展,对新闻传播方向大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策划、组织、导演、编辑、拍摄甚至管理能力,才能达到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的标准。“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课程联合湖北省大学生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省演讲协会、省图书馆、省新华书店等社会相关单位,联动二级学院“大学生红心宣讲团”“恽代英新闻采访团”等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宣讲社会实践服务,学生们走进湖北红安县大赵家高中等中小学开展“相约乡读·大手拉小手”文化扶贫项目,结合专业特长与红色文化积累,向乡村中小学、特殊小学的学生宣讲红色故事、讲解红色经典、传递红色精神;走进武汉街道、社区组织红色宣讲会,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学习党史。学生参与红色文化宣讲策划、组织与实施全过程,其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得到历练,还在实践中提升了对红色文化的思想认同,从而促进对课堂产生价值认同与归属感,学生由学习者蜕变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

(四)消融学习藩篱,强化思政教育效果

沉浸式教学亲身体验、代入感强,容易让学习者消除红色经典的距离感,潜移默化引领学生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沉浸式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品读红色经典、学习红色精神,学生身心与沉浸情境产生交互体验,获得丰富的情感刺激与精神感悟。沉浸式教学带来的直观体验与震撼效果能够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红色党史的感知与了解,以此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达到更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学校党委主要负责人认为:“通过‘走读经典’这种办法,同学们明确自己在中华民族伟大復兴中所处的历史方位,从而能够明确自己与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之间的关系,增强他们传承红色基因、革命薪火,并将其代代传下去的自觉性、使命感。”

“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课程将新闻专业学习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精选红色经典作品,在对红色纪念地的沉浸式实地走读中,引导学生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及其与红色文化的关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和使命担当,使红色基因内化为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以此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新形式。

四、结语与反思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培养适应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师,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推动教师转变角色定位,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支持者”。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科技进入大众视野并深刻影响着教育界,其中虚拟现实技术与教学的结合成为当下教育行业研究的热点[21]。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的虚拟世界,进而通过模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感官来使体验者达到仿佛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效果[22]。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将传统的二维课堂转变为三维立体交互课堂,改善传统课堂被动交互及枯燥乏味的缺陷,给学生带来沉浸式体验,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跨校、跨市、跨省的实践课程难以展开。因此“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课程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课堂教学与虚拟现实技术的3I性——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相结合,借助仿真系统模拟出红色基地、红色纪念地等场景,创设出“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实景”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身临其境、切身感受;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情境导入,都能给学生带来交互性和沉浸性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便利性。根据新闻传播专业学科的特点,“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课程坚持问题导向和教学任务驱动,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助力课程改革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核心聚焦于红色经典的“阅读与传播”,助力红色文化传播,建设具有技术特征和现实场景拓展的沉浸教学场域,实现理论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

[参考文献]

[1]  弗兰克·克莫德.经典与时代[A].阎嘉.文学理论精粹读本[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EB/OL].人民网,2014-10-16.http://cpc.people.com.cn/n/2014/1016/c164113-25845591.html.

[3]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当下的幸福:我们并非不快乐[M].张定绮,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4]  Csikszentmihalyi,Minaly.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M].New York:Harper&Rowpublisher,1990.

[5]  Csikszentmihalyi,Minaly and Csikszentmihalyi,Isabella Selega,eds.OptimalExperience: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flow inconsciousnes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6]  沈兆正.沉浸式教学与民俗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之路[J].教学与管理,2020,(36).

[7]  王助.加拿大“沉浸式”法语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1995,(1).

[8]  艾兴,李苇.基于具身认知的沉浸式教学:理论架构?本质特征与应用探索[J].远程教育杂志,2021,(5).

[9]  余璐,周超飞.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沉浸教学模式与实践[J].河南社会科学,2012,(6).

[10]  黄慧.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8).

[11]  葛涛.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對策建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 (6).

[12]  黄艳.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6).

[13]  欧巧云,甄凌.红色经典体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范式创新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9,(2).

[14]  温新荣.红色体验式教学在红色经典微型课程中的应用探究——以传承红色文化为例[J].大学教育,2019,(2).

[15]  李志河,李鹏媛,周娜娜,刘芷秀.具身认知学习环境设计:特征、要素、应用及发展趋势[J].远程教育杂志,2018,(5).

[16]  叶进,陆贝贝.大学生初心使命教育的实现路径——基于体验式学习视角[J].决策与信息,2020,(5).

[17]  Freitas S D,NeumannT.The use of exploratory learning for supporting immersive learning in virtual environments[J].Computers&Education,2009,52(2).

[18]  陶佳,范晨晨.沉浸式学习理论视域下的游戏化课程目标设计:机理?框架与应用[J].远程教育杂志,2021,(5).

[19]  郝文武.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0]  黄少静.沉浸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研究[J].教育评论,2017,(5).

[21]  高义栋,闫秀敏,李欣.沉浸式虚拟现实场馆的设计与实现——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红色VR展馆开发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7,(12).

[20]  Zhao Q.A survey on virtual reality[J].Science in China Series F:1nformation Sciences,2009,52(3).

[责任编辑:甘小梅  胡   梁]

猜你喜欢 红色经典红色文化思政教育 “红色经典”文学审美的人本性解读理论导刊(2016年12期)2016-12-27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科学与财富(2016年26期)2016-12-01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26期)2016-11-21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知音励志·社科版(2016年8期)2016-11-05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知音励志·社科版(2016年8期)2016-11-05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智取威虎山3D》多元类型的杂糅戏剧之家(2016年14期)2016-08-02“红色经典”情爱叙事的边界、隐言与盲区西部学刊(2015年4期)2015-05-13

推荐访问:探析 沉浸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