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课程模式探究

2022-08-27 15:42:04公文范文
叶子李菡摘 要:“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在此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叶子 李菡

摘 要:“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在此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教学资源的共享化、学生获取知识网络化、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态势,创新了课堂教学和课程建设,更新教学理念、重构教学环境、提高教师能力、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培育教学文化等六个维度对整个课程建设进行重构,对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共享化;课程建设

“互联网+”是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颁布增加了话题的热度,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冲击,由此引发的社会组织变革呈加速趋势。“互聯网+教育”背景下,使教育呈现出教学资源的共享化、学生获取知识网络化、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态势,对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课程变革的动因

1.1 传统课程模式现状

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渠道是课堂,因此课堂也是高校本科质量工程的核心。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发展”的教学理念,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思维方式,都促使要求对课堂进行改变。[1]传统的课程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而如今大学新生都是00后,他们出生在信息的时代,从小就开始接受到网络信息,教材上的知识不能使他们满足,而且传统单面输出的课堂,以老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新时代下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导致课堂学生参与度不高,这些现象说明了教师要适应互联网下课程教学。互联网的普及和将要到来的5G时代,将会对高校课堂教学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因此探索网络时代课程模式改变的重要性日渐加强。[2]

1.2 学习模式的转变

在互联网普及之前,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来自于书本、家长、教师及电视,课堂以教师教授为主。而如今互联网的发展下,学生面对海量的知识资源,网络的传递方式导致信息传递时速更快,资源更新更及时,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传授教材上的知识给学生,还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学生不断学习知识来充实自己。[3]

1.3 网络课程的兴起

“互联网+教育”模式的不断融合,网络开放课程大量涌现,微课、慕课、精品课程等引发了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课程模式的崛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入平台点开课程进行在线学习,免费享受共享课程的学习体验,更好的老师,更多的资源,让教育没有了边界。学生对于知识的摄入不仅限于课本,学习不受到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实现学生自主的学习。同时,这种新的课程模式也对教师有了更大的要求,一名好的教师必须是课程的设计师和出色的演讲家,既要照顾到课程的每个环节,又要像演讲家一样绘声绘色地讲授出来,并且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教师教授的知识不限于课本,也同样学习国家一流本科课程,通过对优质材料的研究及吸收,从而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深思。

1.4 电子课本

课本不仅限于纸质,电子课本是如今数字化、交互功能的智能化课本。电子课本只需携带便携的电子设备,就可以上网浏览海量图书和教材,有利于促进知识文化的传播,增加学生学习的效率,做到随时随地吸收知识。此外电子课本还有书签、批注和笔记等功能,有的电子课本上还有教学视频,学生识别二维码便可观看视频,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 “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影响

2.1 教育资源共享得以实现

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客观存在,部分高校拥有更加丰厚的物力和财力资源是不争的事实,“马太效应”成为教育界有识之士的无奈。“互联网+教育”的模式较好地破解了这个难题,学生身边只要有网络、有简单的上网设备就能进行学习,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并且将平衡不同地区高校资源,冲破了公办与民办高校之间的界限,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受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项目的启发,纷纷将各自的特色精品课程和优势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向大众免费开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名师、名课进行在线学习,对于过去相对弱势的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2 丰富了教学模式

现如今是信息大融合的时代,各种优质资源都呈现在互联网上,学习者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享受各种资源,并根据自身所需查找资料,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除了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学生针对学习上的难点和问题向其他教师进行讨论,还可以在网络上对结果进行讨论,对全行业都有促进作用。[4]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料等因素之间产生了改变,高校课程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革。

2.2.1 丰富了教学场景

传统的高校教学是以课堂形式为主,上课人员固定、时间固定,但变革后的课程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上获得真正的自由,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教室、固定的时间,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教学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

2.2.2 丰富了知识来源

部分地区设备和条件落后,由于城乡地区的条件限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课程信息仅集中在少数发达地区或者师资力量强的学校,从而导致地区间教育水平差距显著。[5]“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课程丰富了课程的知识的来源,知识不再局限于书本和经验,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课程信息,学生也不仅通过教师获取知识,并且在大量的知识中,可以迅速搜索出所需资源,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2.2.3 教学过程多元化

高等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教育,应该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如今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大多跟初高中时期一样,以知识灌输为主,互动和讨论部分少之又少。变革后的“互联网+教育”的新课程模式,其基础知识在课前就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设备方便快捷地查阅,提前完成记忆和理解环节,而课堂重点则可以放在与学生互动与讨论上。学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多角度思考,再反复思辨中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教师则可以在互动中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好地因材施教。

2.2.4 提升自身技能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能的提升,成为教师的必修课,教师为了顺应信息时代,加强信息能力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教师学习并掌握信息化技术,根据授课内容和课程特点,软件和教学平台的实时性和高效性可以更好开展交互性的学习,从而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并且提升教学效果。[6]而且互联网上有各种名家名师的视频公开课和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青年教师比赛,教师通过学习优秀获奖者的课程,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3 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从课程建设可以体现出高校本科教学建设水平,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课程建设,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7]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文件提出了五类金课的建设,根据文件精神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学习不仅是在教室内。基于如今的网络教学系统,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逐渐实现教学、课程考核、课程評估等过程的信息化。[8]

4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刍议

以武昌工学院为例,武昌工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普通民办高校,对市场变化最为敏感,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基于OBE理念下,根据公司和单位的需求反推人才培养的体系,根据物质交换的供应关系,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积极谋划学院课程建设。在前期教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就如何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课程建设谈几点浅陋的想法。

4.1 更新教学理念,坚持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教师是中心。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学生在课堂获得的知识具有系统性强的特点,学习时间上也有保证。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种模式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下学生对知识获取的需要。信息化时代下学生和教师对信息掌握的不对称性差距在缩小,课堂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被削弱,学生不自觉地忽视课堂的作用。因此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更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武昌工学院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结构、课外学时学分、课堂形态、教学评价等进行了重大调整。基本做法就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实现四个转变: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资源利用从“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教学场地从课堂为主转变为课堂和网络相结合,教学评价从结果评价为主向转变为基于数据的过程评价为主。

4.2 重构教学环境,以“一平三端”为依托整合资源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武昌工学院对此有充分的认识,由学院主导大力推广网络教学,鼓励教师适应和利用网络平台教书育人,同时也为学生使用网络获取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环境。

2017年武昌工学院建成的“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实现了“互联网+教育”下的智慧教学新形态,重构了教学新环境。“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是以泛雅云平台作为系统核心,连通教室端(智慧课堂)、移动端(学习通)和管理端(智慧教务)三个终端,从而使传统课堂教学知识由教师向学生单项传输变成了师生之间互动,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对象三者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互动为核心,能充分发挥课堂各组成要素:人、技术、资源、环境和方法等深度融合相互反应。另外,学生可以实现线上线下自主学习,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学习其他课外知识,拓展个人的知识面。教学管理者可以对学生和教师使用的大数据进行系统、有效、便捷的分析,清楚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对教师进行评价,不再以主观的学生问卷调查分数作为评价教师的衡量标准,整个评价过程更加客观、公正、公平。通过上述举措,成功构建了线上线下打通、课内课外一体,实体虚体结合的新型教学生态环境。

4.3 开展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才能给学生优质的学习体验,这就需要应用型高校经常对教师开展一些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培训,介绍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趋势,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观念和水平。

基于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武昌工学院重新定义教师角色和能力要求,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各类信息化教学示范培训,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尽快使教师适应新的角色。

4.4 多措并举,丰富教学资源

“互联网+教育”教学新形态的构建,离不开强有力的财力支撑。武昌工学院,多措并举,采取自建、引进、共享三种方式扩大教学资源规模,提升教学资源质量,并依托“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实现课程开放共享。

4.5 创新教学方法,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武昌工学院2017年开始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实现翻转式教学新形态,课下提前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知识点,课上与教师互动讨论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课后根据自身兴趣通过互联网拓宽知识点。并且武昌工学院要求将启发式、互动式、学导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要求每个专业至少选择一门课程进行项目教学,每名学生必须参与一个完整的项目,包括项目策划、方案制订、项目实施等,培养学生的协作、动手、沟通和创新能力。

4.6 全员参与,培育教学文化

为了鼓励教师应用信息化手段从事教学,学校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以及组织相关信息化的教学大赛,让教师参与其中,既营造了信息化教学氛围,又提高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武昌工学院通过组织在线开放课程大赛、“一师一优课”活动等措施,在全校范围内营造重视教学、崇尚创新、善教、乐教的教学文化氛围。

4.7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网络时代的普及,提高了对人才网络技能的要求,根据信息化手段和培养目标来促进人才培养体系重建,并且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来体现。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与新时代的教育价值观,坚持育人为本,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9]

结语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打破了高校单打独斗的局面,改善了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丰富了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和教学场景,使教学过程多元化,也促进线上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乔,徐建斌,王雯.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探索——以“中国税制”课程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20(12):3135.

[2]冯晓艳.“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变革探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7,19(02):106107+136.

[3]郑程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11):116119.

[4]肖敏芳.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4):198199.

[5]毛雪.“互联网+教育”下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评《善用MOOC:“互联网+教育”视域下的应用模式》[J].中国科技论文,2021,16(11):12821283.

[6]胡莹.针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新模式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4):233234.

[7]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8]何亨,胡艳.“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应用型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4):117118.

[9]杨宗凯.高校“互联网+教育”的推进路径与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1316.

作者简介:叶子(1992— ),女,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教育、大学语文及课程教学等。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课程建设互联网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新课程·小学(2016年10期)2016-12-12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时代金融(2016年27期)2016-11-25“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推荐访问:互联网 探究 高校